学术投稿

某院重度子痫前期治疗方案初步评价

傅菁;丁选胜;王俐

关键词:重度子痫前期, 临床指南, 用药评价
摘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包括子痫前期、子痫、妊娠期高血压和慢性高血压[1],影响全世界约10%的妊娠期妇女[1、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子痫前期由于对母婴健康影响显著而格外受到重视,是全世界孕妇围产期发病与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然而,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至今未完全阐明,同时子痫前期的诊断、筛选、治疗和严重性分级仍存在争议.本文以国际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治疗指南为参照,评价某院重度子痫前期治疗方案,以促进临床用药的合理化、规范化.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开展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我科行手术治疗的切口感染患者62例,随机分为舒适护理组和常规对照组各31例.常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舒适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舒适护理结合的护理方法.评估2组患者愈合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舒适护理组患者甲级愈合情况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常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可有效减少了感染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华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程序化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护理方案和应用价值.方法 将8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44例,常规组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程序化护理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7.7%、81.8%,高于常规组的25.0%、6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按照流程做好程序化护理工作,能够提高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住院满意度.

    作者:林伟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院前急救的护理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急救事业的发展,急诊医学中的院前急救显得越来越重要.现将近年来我院急诊科院前急救的护理总结如下.1 院前急救的护理1.1 出诊前的准备工作 电话接听员接电话时要问清楚发病对方的病情、地点和联系电话,以便出诊时方便联系对方,根据病情准备所需要的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并且在去的途中随时与患者家属联系,了解病情并安慰患者及家属.

    作者:周丹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药的合理应用

    中医是中国的国粹,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而中药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因此合理使用中药是保证疗效、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举措.

    作者:叶燕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溃疡病出血的临床护理及其效果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溃疡病合并出血大多起病急、症状危重、变化迅速,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患者病死率较高[1].除了正确的急救措施,细致全面的临床护理也是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2].为了提高治疗溃疡病出血的疗效,笔者总结我院资料完整的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72例的护理对策,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梅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液透析室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透析室护理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责任心强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其可能存在一些护理安全隐患.护士在从事体力消耗的同时,承受着各种有害因素的威胁,而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可以杜绝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现就血液透析室可能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其防范措施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郑玉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我国临床药学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在60年代,国内外的临床药学开始起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国内外医药界开始重视这门年轻的学科.在医院药学的发展与实践中,临床药学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综合性强的学科,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合理用药.

    作者:杨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均予以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值(2hPG)、三酰甘油(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4项血糖指标的变化.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后FBG、2hPG、TG、HbA1C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良好,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调节脂代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丹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住院冠心病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 分析住院冠心病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抑郁自我评价量表对87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评价,按是否存在抑郁分为抑郁组48例和对照组39例,抑郁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分析冠心病患者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抑郁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56.41%,且抑郁加重率为2.08%,低于对照组的17.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女性患者、年龄≥50岁、有高血压病史、住院时间长、性格内向、合并糖尿病、家庭负担重以及有抑郁家族史等均属于危险因素.结论 对住院冠心病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吴敏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分析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病因复杂,加之患儿有时无法正确描述疼痛情况,增加了临床诊断难度.而高频探头对腹腔内结构分辨力高,定位、定性比较准确.本文通过总结79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超声诊断资料,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永俊;徐秀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硝基咪唑类抗生素致双硫仑反应52例分析

    双硫仑反应(ADRs)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但也极易被忽视的综合征.常见于应用头孢菌素后出现,尤其是头孢哌酮,而硝基咪唑类抗生素所导致的此类不良反应极易被忽视及漏诊.本文回顾性的分析了我院2006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2例硝基咪唑类抗生素致双硫仑反应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了解硝基咪唑类抗生素引起的双硫仑不良反应为临床诊治以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赵国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的临床观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医疗条件的改善,选择一种有效、安全的晚期引产方法尤为重要.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妊娠期引产的药物[1],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且临床应用范围较广.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98例患者终止妊娠,取得了较为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薛东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奥沙拉嗪钠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奥沙拉嗪钠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仅予以奥沙拉嗪钠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半夏泻心汤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拉嗪钠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国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胎盘早剥11例分析

    胎盘早剥为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之一,由于起病急、发展快、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儿生命.国内报道发生率为0.46%~2.1%,胎盘早剥相关的围生儿死亡率国内报道为20%~35%,国外报道为15%[1].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 年1月-2012 年8月11例胎盘早剥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分娩结局,以提高胎盘早剥的正确诊断及处理,降低母儿并发症,改善胎盘早剥的不良分娩结局.

    作者:张爱群;逯彩虹;王海波;李秀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抗组胺药物的合理应用

    为了促进临床合理选用抗组胺药物,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尤其是对心脏毒性反应的发生,现对抗组胺药的药理作用及其分类,其分代及作用特点,不良反应以及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概述.

    作者:王艳;努尔尼沙·阿布都热合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降钙素原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在儿科临床工作中,感染性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而对于感染性患儿来说,能否尽快明确诊断,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1993年Assicot等首次报道血清前降钙素水平与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及其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细菌感染的早期标志物之后,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作为一个新的感染指标逐渐受到重视.

    作者:米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状况,为乙型肝炎感染的预防提供资料.方法 对159例学龄前儿童采用DR6608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共为159例学龄前儿童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表面抗体检测阳性113例(71.07%),其中男童80例,检测结果阳性59例(73.75%);女童79例,检测结果阳性54例(68.35%).结论 应对学龄前儿童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检测,而为阴性儿童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防止儿童乙型肝炎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叶泽忠;邓国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的血液净化方式提供较好的选择性.方法 按血液净化方式将52例行血液净化的尿毒症患者分为试验组29例和对照组23例,试验组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行高通量透析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显效率为75 9%,高于对照组的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为82.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与高通量透析均可为尿毒症患者提供较好的疗效,但前者的显效情况显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张亚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复方丹参滴丸——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良药

    心绞痛是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一种临床症状.其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变狭小,使心肌的血液供应不足,造成心肌耗氧与供氧之间的平衡失调.尤其是冠心病患者,当心脏需要增加工作量的时候(如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易发生心绞痛.目前应用的抗冠心病、心绞痛类药物,其作用途径大多是通过减轻心脏的工作量,以降低心肌的耗氧量,或是扩张冠状动脉,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以增加心肌的供氧量,从而缓解心绞痛.

    作者:蔡雪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门诊护士职业安全存在的问题及防护

    门诊是医疗单位的窗口,是医疗阵地的第一线,在患者未确诊前就必须做诊治处理,接触的病种多,护理人员在这个特殊的工作环境中,履行着救死扶伤的的职责,护理患者的同时,不可避免的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以及排泄物等,时刻面临着职业暴露的危险.因此,护理人员在执业过程中面临着职业暴露因素及危害机制,大限度地保护广大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玲;王燕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