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泽忠;邓国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护理方案和应用价值.方法 将8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44例,常规组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程序化护理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7.7%、81.8%,高于常规组的25.0%、6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按照流程做好程序化护理工作,能够提高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住院满意度.
作者:林伟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对外科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系统性心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入院时、手术前5min、手术切皮时、切皮后30min及手术结束时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术后3d向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手术满意调查表],比较分析心理干预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前1d、手术后3d 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手术过程中心率、血压等体征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系统性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外科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有利于手术地顺利进行.
作者:刘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注射用胸腺五肽的无菌检查方法.方法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收载的无菌检查法的规定,采用薄膜过滤法,分别用不同的冲洗量进行方法学验证,探索、确定消除抑菌成分的佳冲洗量.结果 规格为1mg的注射用胸腺五肽60瓶经验证试验后,确定消除抑菌成分的佳冲洗量为600ml.结论注射用胸腺五肽采用薄膜过滤法的无菌检查方法可行、有效.
作者:汤群;林新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医是中国的国粹,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而中药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因此合理使用中药是保证疗效、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举措.
作者:叶燕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对阻生牙小切口拔除术的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选择2009年4月-2012年8月治疗的60例下颌阻生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口拔除术,观察组采用小切口术式,对比2组的手术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平均为(32.5±8.2)min,观察组为(12.5±4.1)min,2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术式能够实现创伤小、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势,同时减少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是一种安全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雄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玉林市儿童佝偻病后遗症情况.方法 对2008-2012年玉林市幼儿园儿童佝偻病后遗症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共检查玉林市幼儿园儿童1576例,检出佝偻病后遗症71例,检出率为4.51%.佝偻病后遗症检出率2008年为8.71%,2009年为6.67%,2010年为3.39%,2011年为2.05%,2012年为1.85%,年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玉林市幼儿园儿童佝偻病后遗症检出率呈下降趋势,继续强化婴幼儿保健管理,为消除佝偻病后遗症创造条件.
作者:李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对普瑞巴林在抑郁症患者镇痛中的治疗价值进行分析,同时观察其相关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收治入院的抑郁症患者5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分别采用帕罗西汀联合普瑞巴林和单独采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观察2组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和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镇痛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以胆固醇升高和头晕为主.结论 普瑞巴林能够安全有效地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疼痛.
作者:王宇;郑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2004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对148例患者成功施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在手术操作过程中,通过巧妙使用吸引器,取得较好效果,吸引器在腹腔镜行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48例,男40例,女108例;年龄13~65岁.结合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慢性阑尾炎80例,急性阑尾炎68例.
作者:郑永波;苏秀霞;徐振辕;齐生伟;贺占青;李永涛;王红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新的药物不断问世,不同种类药物的配伍使用在临床越来越多,而这些新药的配伍未及时列入<静脉药物配伍禁忌表>中,在临床输液时我们发现头孢匹胺与左氧氟沙星存在配伍禁忌,报道如下.
作者:陈子仙;马春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该院抗癫痫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开展血药浓度监测、提高药物管理水平以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9-2011年该院使用抗癫痫药物的种类、数量、零售金额、年销售金额,统计分析这些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和年均增长率(AARG).结果 2009-2011年该院抗癫痫药物销售金额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国产奥卡西平、丙戊酸镁缓释片的DDDs和AARG位居前列.结论 该院抗癫痫药物的使用已经逐步转变为以国产新型抗癫痫药物为主,故在开展卡马西平、丙戊酸等常用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的同时,应开展新型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并根据每位患者自身的具体情况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
作者:肖润梅;喻维;何斌;孙敬智;陈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在60年代,国内外的临床药学开始起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国内外医药界开始重视这门年轻的学科.在医院药学的发展与实践中,临床药学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综合性强的学科,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合理用药.
作者:杨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旨在分析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于ICU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8月在我院ICU住院治疗的患者73例,随机分为强化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分别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和一般治疗措施.结果 强化组的血糖水平和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明显改善ICU患者的预后水平.
作者:邓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该院门诊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查找门诊退药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保障用药安全,从而达到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的目的.方法 收集该院2011年1~12月门诊药房退药处方269张,按品种、原因及退药患者年龄分布分析退药现象的特点.结果 退药处方涉及的药物以抗感染类药物为主,共95例(35.3%);退药原因排第1位的是药物不良反应,共142例(52.8%);退药科室以急诊科居多,共107(39 8).结论 建议医院加强退药管理,规范医师处方行为,同时还要提高医患之间、临床科室与药剂科之间的沟通效率,从而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
作者:杨婉霞;杨世春;李志勇;邝恒幸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深静脉置管由于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等优点,已经是重症监护中常用的操作技术之一,已广泛运用于胃肠外高价营养、中心静脉压监测、危重患者抢救等方面,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常宁;丁喜珍;吴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原发性胆囊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多为腺瘤,早期无特殊的症状体征,临床诊断困难,往往延误诊断,而一旦出现转移,则预后不佳.因此,胆囊癌的早期诊断是手术治疗和延长生命的关键.为进一步探讨超声诊断胆囊癌的临床价值,现总结5例胆囊癌的声像图特点并进行误诊分析,以提高超声诊断胆囊癌的准确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段雷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玉林市3岁以下婴幼儿身长与体质量发育迟缓状况.方法 利用<广西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系统>监测玉林市2009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出生的3岁以下婴幼儿健康体检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监测身长295170名,评价身长发育迟缓共47167名,占总数的15.98%,其中身长发育迟缓率女12.71%低于男18.70%(30137/16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13.18%(6001/45540)低于农村1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评价体质量发育迟缓共29244名,占总数的9.91%;其中,体质量发育迟缓率女7.85%低于男11 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城市9.84%略低于农村9.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婴幼儿发育迟缓监测并进行干预,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黎秋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治疗社区老年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是否优于单独用药治疗.方法 选取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27例,以血压130/80mm Hg为界分为高血压组66例和血压正常组61例,并在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组内分别随机分为ACEI高血压组(22例)和ACEI血压正常组(21例)、ARB高血压组(22例)和ARB血压正常组(21例)、ACEI+ARB高血压组(22例)和ACEI+ARB血压正常组(19例),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血压、尿微量白蛋白(UAER)等情况,进行同期组间比较及组内治疗后比较.结果 高血压组内三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UAER较治疗前下降(P<0.05),各组间比较联合组UAER下降明显(P<0.05);血压正常组内三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后UAER较治疗前下降(P<0.05),各组间比较联合组UAER下降明显(P<0.05);联合用药的高血压组与血压正常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ACEI和ARB单用或联合用药均可有效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尿,ACEI和ARB临床疗效相当,而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独用药.
作者:严薇;杜娟;仇一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虎杖痛风颗粒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盲目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临床治疗中使用虎杖痛风颗粒,对照组使用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胶囊.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尿酸(U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84.6%、83 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CRP、ESR、UA、ALT、Cr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虎杖痛风颗粒用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UA水平,且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较轻,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晓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肝内胆管结石是普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而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进行准确诊断及彻底治疗对提高疾病治愈率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肝内胆管结石发病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症状轻度化、范围局限化以及病程早期化.肝内胆管结石在我国的临床特点导致很多临床医师未能及时诊断出该病,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现就肝内胆管结石诊治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李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住院冠心病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抑郁自我评价量表对87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评价,按是否存在抑郁分为抑郁组48例和对照组39例,抑郁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分析冠心病患者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抑郁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56.41%,且抑郁加重率为2.08%,低于对照组的17.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女性患者、年龄≥50岁、有高血压病史、住院时间长、性格内向、合并糖尿病、家庭负担重以及有抑郁家族史等均属于危险因素.结论 对住院冠心病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吴敏娇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