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及微波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

韩小玲

关键词:异位妊娠, 微波, 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
摘要: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及微波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微波热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包块大小及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的改变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愈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的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2周包块直径均减小,血β-hCG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及微波治疗异位妊娠,能使包块减小,β-hCG水平下降,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孟鲁司特辅治腺样体肥大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辅治腺样体肥大(A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1例AH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予抗组胺(西替利嗪滴剂)、化痰止咳(必嗽平)、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等治疗,有感染时加用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乙酰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药孟鲁司特钠片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辅治AH疗效显著,且经口服给药,用药方便,患儿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葛洋新;刘小生;黎清交;蔡志军;刘跃梅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老年期痴呆的早期诊断和应对策略分析

    老年期痴呆是老年期常见的一组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在老年人的疾病谱和死亡谱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已成为仅次于血管病、癌症和脑卒中的第四大杀手.目前认为,老年期痴呆是由于慢性或进行性大脑结构的器质性损害引起的高级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组症候群,是患者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出现的持久全面的智能减退,表现为记忆力、计算力、判断力、注意力、抽象思维能力、语言功能减退,情感和行为障碍,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丧失.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65岁人群中的患病比例约为5%,> 75岁人群中的患病比例约为9%,>85岁人群中的患病比例更是高达50%.我国现有>70岁老人近4亿,人均寿命达到74.83岁,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1].我国是老年性痴呆的重灾区.

    作者:孙春红;张秀玲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患者参与的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心力衰竭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患者参与的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随访1年,观察2组患者的病死率、再住院率及心功能指标.结果 干预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再住院率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患者参与的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及临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肖果;常慧丽;赵素霞;刘素霞;解晓彦;房黎明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肿瘤患者静脉化疗的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服务全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护理风险管理是对现有和潜在的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价和处理,以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化疗是目前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临床上绝大多数化疗药物均需依靠静脉输注来完成.化疗药物不良反应重,用药疗程长,加上肿瘤患者本身体质差,对化疗药物知识缺乏,使目前临床上化疗药物的使用存在许多隐患.针对化疗的危害性,我科通过对静脉化疗风险环节进行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某高校在职教工健康体检空腹血糖结果调查

    目的 通过对2010、2011年某高校在职教工健康体检时空腹血糖结果的分析,了解该校教工的空腹血糖水平状况,为糖尿病(DM)的社区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0年某高校参加健康体检的全体在职教工共2732名;2011年某高校参加健康体检的全体在职教工共2907名.从2010年始通过各种渠道进行DM的健康教育,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浆葡萄糖.结果 2010年全体在职教工空腹血糖异常294例,占总人数的10.76%;2011年全体在职教工空腹血糖异常268例,占总人数的9.22%;随着年龄增长,异常人数比例明显有增长趋势.2011年在职教工空腹血糖异常例数较2010年有所减少.结论 该校55岁以上的教工空腹血糖异常比例仍较高,应及早进行相关健康教育,改善生活方式,延缓DM的发生、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剑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面罩七氟烷吸入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面罩七氟烷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择期行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予面罩七氟烷吸入麻醉,B组予氯胺酮麻醉.观察2组术前5min、术中10min及术后20min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RR)数值及2组5、10、20min的入睡、苏醒情况.结果 A组5min入睡和苏醒者比例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10minHR值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RR及SpO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面罩七氟烷吸入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诱导迅速、苏醒快,对循环影响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建英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8例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9例.试验组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2组均予丝裂霉素40mg及生理盐水50ml膀胱入腔化疗,每周1次,疗程为2个月.观察2组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病情复发情况.结果 试验组手术操作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且治疗效果较明显,术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缪玉龙;张黎明;高宏生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死亡1例

    患者,男,87岁.因突发喘憋伴大汗3.5h,于2012年5月30日入我院急诊科.既往有阿尔茨海默病病史7年,冠心病史11年,高血压病史20年,以往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螺内酯、呋塞米、贝那普利治疗.通过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实验室检查等诊断为急性左心衰竭、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当天转入重症医学科.入重症医学科后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应用吗啡、西地兰积极改善心力衰竭,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泮托拉唑抑酸、保护胃黏膜,积极肠内营养支持,阿司匹林肠溶片鼻饲(0.1g,碾碎鼻饲,每天1次)抗血小板聚集.

    作者:孙治国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中药治愈小便频数1例

    患者,女,30岁.7年前分娩后出现尿频症状,每晚排尿2~3次,排尿14 ~20次24h,尿量1500~2000ml/24h,伴有尿急、尿痛,就诊于当地门诊,诊断为泌尿系统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尿急、尿痛症状消失,尿频未缓解.2.5年前就诊,查尿蛋白(+++),潜血(+++),诊断为肾炎,给予泼尼松、肾炎片、钙片、头孢克肟(具体药物剂量均不详)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2年前就诊于当地红十字会医院,查尿蛋白(+++),潜血(+++),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给予环磷酰胺、泼尼松(具体用药剂量均不详),尿频未缓解.期间病情反复发作,先后就诊于当地医院,尿频未缓解.于2012年7月20日收住我院.既往自幼体质差,否认传染病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作者:李兰芬;张垒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B型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方法的比较

    目的 观察B型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0例因化疗需行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传统置管方法置管,观察组予B型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置管.观察并记录2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穿刺点出血情况和置管2周内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术后穿刺点出血率和2周内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型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置管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文娟;陈艳飞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根管治疗牙隐裂伴牙髓病变6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根管治疗牙隐裂伴牙髓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牙隐裂伴牙髓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行根管治疗.观察2组术后疼痛情况及根管填充情况.结果 观察组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恰填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管治疗牙隐裂伴牙髓病变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牙局部疼痛,恰填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清霞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供应室规范化培训护士带教体会

    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指在完成护理专业院校基础教育后在医疗机构所接受的护理专业化培训,使其知识、技能得到全面深入提高的教育和实践过程.培训目标是要达到卫生部《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护师水平.我院护理部参照国家卫生部《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制订了《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及《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对护龄<2年的青年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我院供应室自2009年开始接纳规范化培训护士,结合科室特点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化培训措施并狠抓落实,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群;徐志娟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儿童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AT/R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AT/RT患者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染色特征.结果 男2例,女2例,年龄3~ 15岁,平均年龄6.7岁;影像学检查肿瘤均位于幕上,其中1例位于脑室内.组织学上,肿瘤由横纹肌样细胞及肿瘤间叶组织和(或)原始神经外胚层成分构成,未见类似上皮样组织分化.免疫组化染色示波形蛋白、上皮细胞膜抗原、S-10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突触素阳性,且所有病例均显示INI1蛋白表达缺失.结论 AT/RT是好发于儿童的罕见的高度恶性胚胎性肿瘤,其形态及免疫组化表型多样,需与多种肿瘤相鉴别.免疫组化检测INI1表达失活为诊断该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指标.

    作者:李方;桂秋萍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护理干预用于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应用于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治疗组焦虑、抑郁发生率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齐纳新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食管管型伴食管黏膜轻微肠化1例

    患者,男,43岁.主因进食后呕血4h入院.患者入院前6h进食烫粥后出现咽痛、胸骨后疼痛,遂停止进食,4h前出现恶心、呕吐,起始为所进之食物,后为血性液,量较多,约300ml.2h前停止呕血,仍诉恶心、咽痛,就诊于当地医院,行泛影葡胺造影排除食管破裂,随即患者恶心症状加重,当地医院给予止血、抗酸治疗后转入我院.入院后患者剧烈干呕后吐出一长约8cm的灰白色膜管状物,患者自行咬断后吐出.患者5年前进食较烫食物后曾出现恶心、呕吐,在当地医院应用止吐、抗酸治疗后,症状消失.5年来曾多次出现类似情况,患者未予重视,均应用止吐、抗酸药物后症状好转,无其他既往病史.查体:T 38.1℃,P90次/min,R 30次/min,BP 136/88mmHg,急性病容.

    作者:蒋彩霞;李国雷;高丽霞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好发于生育期妇女,25 ~45岁居多,其主要症状是痛经、月经不调、性生活不和谐、不孕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疾病的特点,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促进疾病愈合的关键.其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同时辅以药物治疗.我院2008年5月-2011年5月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2例,并对其围术期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艮枝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孕期健康教育对高龄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分析孕期健康教育对于高龄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高龄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在产前分别采用个体指导、孕期知识宣讲、示范教学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仅予常规产前检查.观察2组高危因素发生率及分娩情况.结果 观察组高危因素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健康教育可降低高危因素的发生率,提高自然分娩率,确保母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秋兰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该院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监测报告,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ADR发生率.方法 该院2012年1-12月收集上报ADR报告216例,按患者基本情况、报告人职业、药物种类、临床表现、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6例ADR中,主要为一般ADR,共145例(67.1%);主要由医师上报,共143例(66.2%);患者年龄0~84岁,以0~ 19岁年龄段多,共46例(21.3%);引起ADR的药品以抗微生物药为主,共74例(34.3%);引起ADR的抗感染药物以头孢菌素为主,共24种(32.4%);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共68例次(24.8%);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给药为主,共143例(66.2%).结论 医院应健全临床药学机构和相应制度,医药人员应开展ADR科研协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作者:朱玉慧;彭兴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血液检查标本62例误差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血液标本误差出现的原因,并探讨解决方案.方法 对该院出现误差的血液标本62份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误差出现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结果 62份血液标本误差出现的原因包括:患者个人因素18例,占29.03%;采血、检验人员因素10例,占16.13%;其他客观因素34例,占54.84%.结论 血液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呈多样化,一些客观因素占较高比例,应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同医务人员一道全方位防范,以降低误差率,提高正确率.

    作者:张莉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自拟前列舒汤灌肠联合热敷治疗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前列舒汤灌肠联合热敷治疗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C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Ⅲb型C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前列舒汤灌肠联合热敷治疗,对照组予纳米银抗菌凝胶(邦列安)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CP症状(NIH-CPSI)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NIH-CPSI总评分、疼痛症状评分、排尿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自拟前列舒汤灌肠联合热敷治疗Ⅲb型CP疗效显著,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雄文 刊期: 2013年第1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