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春梅
持续质量改进(CQI)是新时期医院护理管理的核心,是注重过程管理及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理论[1].笔者对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了医疗安全,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吉银;宋昌燕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138例TIA患者据ABCD2评分法评分分为高危组(6~7分)27例、中危组(4~5分)62例、低危组(0~3分)49例.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随访观察各组30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低危组年龄低于中危组和高危组,中危组年龄低于高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糖尿病、吸烟、饮酒及高Hcy者比例低于中危组和高危组,中危组糖尿病、吸烟、饮酒及高Hcy者比例低于高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D2评分联合Hcy评分法在判断TIA后早期脑梗死风险方面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汤武装;孟红君;陈峰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对曲美他嗪辅治中国人扩张型心肌病(DCM)文献进行Meta分析.方法 制定文献的纳入标准,检索维普信息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关于曲美他嗪辅治中国人DCM的心功能评估的原始研究,评价纳入文献质量,进行Meta分析.结果 3篇研究被纳入Meta分析,按Peto固定效应模型合并后,其OR值为4.16,95% CI为2.11~7.99,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下,合用曲美他嗪辅治中国人DCM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但需进行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沈江山;尹金凤;周阳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110例支气管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介入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空洞闭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和空洞闭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可提高治愈率,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金燕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低剂量CT扫描在儿童鼻窦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42例鼻窦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CT扫描,观察组行低剂量CT扫描.观察2组剂量长度乘积(DLP)、单次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及图像分级情况.结果 观察组DLP于CIDIw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图像分级与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鼻窦炎患儿进行低剂量CT扫描,能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同时又能满足其诊断要求,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红艳 刊期: 2013年第31期
患者,女,65岁,主因间断胸闷、气短2年,加重12h入院.患者2年前出现间断胸闷、气短,在外院诊断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12h前上述症状加重,伴不能平卧.患者有支气管扩张病史30年.近1周受凉后出现咳嗽,咯黄色黏痰,量多.查体:血压146/84mm Hg,神志清楚,精神差.双肺可闻及大量湿性啰音.心率82次/min,律齐.
作者:牛跃海;胡波;李俊勇;姚欣 刊期: 2013年第31期
随着大面积烧伤休克复苏理论在临床医学上的不断发展和运用,针对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休克期的液体复苏技术被广大患者与家属所接受[1].与此同时,因处理深度烧伤创面不当而导致的并发症也逐渐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内容,提高烧伤治愈率的重点是严格控制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并缩短患者创面恢复时间.以往深度烧伤创面处理有自体微粒皮移植或分次切痂自体皮移植及溶痂后肉芽创面植皮,但由于异体皮来源困难及并发症多、效果差、病程长等缺点,难以正常实施.近年来,我国引进的Meek微型皮片移植术作为一项新型皮肤移植技术,能更好地修复患者烧伤创面.现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接收并采用Meek植皮术进行治疗的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1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手术配合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敏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 将9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对照组实施传统开放式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比较2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精液质量(精子数、精子活动力、精子活率)及并发症和复发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精液质量、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效果相似,各有裨益,临床可据不同适应证及医师经验等方面权衡选择.
作者:张军 刊期: 2013年第31期
患者,男,42岁,因腹部胀痛>10d,呈持续性,以上腹部为主,于2012年9月12日入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 .既往2011年工作时右上肢被机器绞伤,于我院行右上肢截肢术,无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无输血及血液制品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按计划预防接种.查体:T 36.8 ℃,P 72次/min,R 20次/min,BP 142/84mm Hg.神清,自动体位,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及压痛.
作者:曾秀燕;鲁梅玉 刊期: 2013年第31期
压疮是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由于躯体的重压与摩擦而引起的,以局限性浅表皮肤破损,疮口经久不愈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疮疡类疾病[1].临床上患慢性疾病需长期卧床及病情危重的患者较常见,压疮一般好发于骨突出部位,如足跟、骶尾部、髋及肩胛部等处.同时压疮发生后易继发感染,感染后可加重病情,甚至并发败血症而导致患者死亡.发病者大多是老年患者,老年人机体恢复能力差,是临床治疗护理上的一个难题.因此降低引起压疮的危险因素并防治压疮进展是临床治疗护理的一大重要课题,也是评价护理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笔者分析压疮形成的原因并探讨其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敏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次出血的治疗及临床疗效.方法 3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次出血患者,据病情特点,给予非手术治疗4例和手术治疗26例,根据日常生活能力预后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30例患者中非手术治疗患者4例,其中达Ⅰ级2例,Ⅱ级1例,未出现再出血1例;26例手术治疗患者中,死亡8例,其余Ⅰ级4例,Ⅱ级9例,Ⅲ级3例,Ⅳ级1例,Ⅴ级1例.结论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患者,及早诊断、及早治疗,能明显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永锋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双歧三联活菌辅治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三联活菌辅治婴幼儿腹泻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明芳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子宫切除同时保留输卵管对卵巢血供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单纯子宫全切术,试验组行子宫切除+双侧输卵管切除术.观察2组术后1、2、4、6个月卵巢体积(OV)、卵巢间质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OV、PSV、EDV、RI、P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2组OV大于治疗前,PSV、EDV、RI、PI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3、4个月,2组OV、PSV、EDV、RI及PI水平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各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切除可引起绝经前妇女短暂性卵巢血供下降,于术后近期内可逐步恢复,同时切除输卵管并不会加重子宫全切术对绝经前妇女卵巢血供的影响.
作者:李丽;冯小涛;李季滨;王莉 刊期: 2013年第31期
宫内胎儿的生存必须依靠脐带血循环,各种原因引起的脐带血流受阻,均可引起胎儿窘迫甚至死亡.脐带脱垂分为隐形脐带脱垂和显性脐带脱垂,发病突然,难以预测,是分娩期威胁胎儿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易致严重的胎儿窘迫,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致胎儿死亡,围生儿病死率高达20%~30%,尤以显性脱垂危害明显[1].抢救及时、得力,多数围产儿预后较好.笔者探讨脐带脱垂的预防与治疗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莉芸;郑晓芳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2010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需接受输血治疗的临床患者3198例,对其在输血前展开感染性指标如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 Ig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 Ab)、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并分析不同科室和年龄段患者检测结果的阳性率.结果 各科室HBsAg阳性率均高,HIV阳性率均低.各年龄段中40~60岁年龄段各指标阳性率较高.结论 在输血前对患者展开感染性指标检测可有效提高输血安全性,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春梅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并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2型糖尿病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罗格列酮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对照组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2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等各指标变化情况及心绞痛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2组HbA1c、FBG、LDL及H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HbA1c、FBG、LD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HDL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4、6个月治疗组心绞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格列酮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并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及稳定心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建雄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底孤立性结节样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肺底结节样病变患者36例,均予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活检组织行组织学及细胞学涂片检查,观察病理结果及活检阳性率.结果 36例患者穿刺病理结果:原发性恶性肿瘤22例,良性病变9例,无确定诊断5例,阳性率为86.1%.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对肺底孤立性结节样病变的定性诊断有较高的价值,临床工作者应准确定位、熟练操作、合理送检,以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占学;张至大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替比夫定与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5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替比夫定(LdT)组80例和阿德福韦酯(ADV)组85例.LdT组患者予替比夫定口服治疗,ADV组患者予阿德福韦酯口服治疗.观察2组HBV-DNA水平、HBV-DNA转阴率、HBeAg或血清学转阴率、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完全应答率和病毒反弹情况.结果 治疗后12、24、36、48周,2组HBV-DN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LdT组低于AD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12、24、36和48周后LdT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或血清学转阴率均高于ADV组;LdT组复常率均高于ADV组;完全应答率均高于AD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较阿德福韦酯具有更强的乙型肝炎病毒抑制作用,能取得较高的HbeAg转阴率、血清学转阴率和完全应答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焦晨燕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聚醇酸(PGA)可吸收缝合线捆扎加纤维蛋白胶(FG)黏合治疗掌指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52例(69处)掌指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PGA可吸收线捆扎加FG黏合骨折块内固定的治疗方法.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获随访患者50例,其中骨折解剖复位,一期愈合47例(64处);骨折畸形愈合3例(3处).手部功能按TAM标准评价优良率达86%.结论 应用PGA捆扎加FG黏合治疗掌指骨关节内骨折,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好,可获良好的手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伟;刘健;冯建书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2种重建方法在食管贲门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8例行食管贲门癌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在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行常规重建;观察组术后行食管胃器械吻合重建.观察2组手术操作时间及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采取机械吻合重建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阳 刊期: 2013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