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鱼腥草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陈晓玲;艾玲;王宇;王玉玲

关键词:复方鱼腥草口服液, 利巴韦林, 手足口病
摘要:目的 观察复方鱼腥草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采用退热、补液等对症处理,对照组单独使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鱼腥草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治疗疗效和退热时间、皮疹及口舌疱疹消退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皮疹及口舌疱疹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鱼腥草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显著抗病毒、退热及改善症状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2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试验组术前置鼻肠管,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EN);对照组术前置胃管,术后行肠外营养(TPN).观察2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及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 术后7d试验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7d总蛋白、白蛋白、前蛋白及转铁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EN可更好地加强营养支持,促进肠道功能的早期恢复,是安全、可行的方法,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德余;贾巍;解素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尿微量白蛋白、血脂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血脂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诊断糖尿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伴高尿微量白蛋白(≥25mg/L)患者67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型糖尿病且尿微量白蛋白(<25mg/L)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 观察组FBG、TC及HbA1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血脂和HbA1c联合检测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诊断手段之一.

    作者:梁霄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我院2008-2010年抗精神病药物用药分析

    目的 评价医院抗精神病药的应用状况及趋势.方法 对2008-2010年该院抗精神病药的应用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中,抗精神病药的应用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均逐年增加.结论 抗精神病药的应用基本合理,新一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将逐渐占据市场.

    作者:吴丹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成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

    随着中成药制剂的发展,中成药在临床上的应用逐年递增,中药汤剂调配处方相对减少.中成药服用方便,便于携带,使其在处方用药及非处方用药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在人们认识到中成药有效、服用方便、应用广泛等优越性的同时,忽视了中成药制剂存在不良反应的一面.中成药制剂的不良反应近年来从报道情况来看是不容忽视的.

    作者:杨小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治疗调查

    目的 了解该院血液透析(血透)中心血透患者的贫血治疗情况.方法 调查血透中心血透患者的病例资料17 798人次,分析其中的各种贫血治疗方案和相关检查报告.结果 治疗贫血可直接输入红细胞悬液,但该院主要的治疗手段是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与铁剂联用治疗贫血,并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结论 EPO联合铁剂治疗贫血,是一种较好治疗方法.

    作者:周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2007-2011年我院分娩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近年来该院住院分娩状况.方法 对2007年1月-2011年7月该院住院分娩资料,按年度分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年1月-2011年7月该院住院分娩产妇3022例,剖宫产1258例,剖宫率为41.63%.2007-2011年剖宫产率分别为43.77%、47.23%、36.99%、40.88%、43.79%.结论 该院住院分娩剖宫率较高,应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以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邱青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某基层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分析与建议

    抗菌药物的使用在临床上是不可或缺的.笔者对某山区基层医院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该院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占全院用药量的28.80%,而且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存在着不少误区,现分析如下.1 滥用抗菌药1.1 预防用药使用高级抗菌药物,浪费资源 例如清洁手术预防用药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明确规定用β-内酰胺类(青霉素或头孢唑啉)[1],但该院一般使用头孢唑肟、氨曲南等.

    作者:余长春;杨翠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黄芪注射液辅治复治肺结核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辅治复治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将118例复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2组给予相同的化疗方案,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痰菌阴转、病变吸收、空洞闭合情况,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痰菌阴转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9.3%,病变总吸收率为88.3%高于对照组的72.4%,空洞闭合率为84.1%高于对照组的60.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2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辅治复治肺结核疗效显著,有利于抗结核治疗疗程的顺利进行,提高治愈率,减低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刘林刚;李爱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住院留守儿童62例心理观察与护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工进城的热潮兴起,在农村形成了一个特殊且庞大的儿童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做好住院期间留守儿童心理观察与分析,对其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和纠正,利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为国家、家庭培养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盖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80例老年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应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对照组应用口服降糖药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FPG、2hPG、HbA1c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斐;孙乙铭;赖成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镍钛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肋骨骨折55例护理体会

    严重胸外伤所致多发肋骨骨折是胸外科急性重症之一,病情凶险,变化迅速,病死率高[1].早期进行内固定手术可消除浮动胸壁,减轻胸廓畸形,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并可缓解患者痛苦[2].我科自2007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镍钛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患者55例,疗效较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朱天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66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2组均予5%葡萄糖溶液+缩宫素静脉滴注,对照组在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即在子宫体部注射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口服;观察组则于子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术毕统计2组阴道积血量和24h内的出血量,并记录第3产程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阴道积血量和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第3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低于对照组的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安全有效.

    作者:王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细辛脑治疗喘憋型肺炎患儿4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细辛脑治疗喘憋型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喘憋型肺炎患儿7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细辛脑0.5mg/kg+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0.01~0.02%的溶液静脉滴注,每天1~2次,连用5~7d.治疗后观察2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止咳、平喘、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胸部X线阴影吸收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均轻微,停药后缓解.结论 细辛脑治疗喘憋型肺炎疗效显著,症状体征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25例体会

    腹股沟疝是一种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是目前治愈腹股沟疝的惟一方法.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具有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并逐渐成为腹股沟疝修补术的首选方法[1].笔者回顾性分析近年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25例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仁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干预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8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强化护理干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比较护理前后2组Barthel评分、上下肢肌力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 2组患者护理后Barthel评分、上下肢肌力评分、HAMA评分及HAMD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的肢体肌力及自理能力均有显著效果,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也得到改善.

    作者:李珊;金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胺碘酮治疗重症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胺碘酮静脉及口服联合治疗重症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转归.方法 将重症室性心律失常患者50例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利多卡因组各25例.胺碘酮组予胺碘酮静脉及口服治疗,利多卡因组予利多卡因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及预后.结果 胺碘酮组有效率为76.0%高于利多卡因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组病死率为4.0%明显低于利多卡因组的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胺碘酮治疗重症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利多卡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大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局部清创联合碘伏换药治疗糖尿病足84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局部清创联合碘伏换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6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4例和对照组7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饮食指导、常规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等内科基础治疗,并根据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常规换药治疗,治疗组应用碘伏换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换药次数及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高于对照组的88.9%,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清创联合碘伏换药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仇国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晚期青光眼术后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晚期青光眼术后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40例(50眼)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5眼).全部患者均采用小梁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后抗青光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川芎嗪注射液12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甲钴胺胶囊500μg口服,每天3次,15d为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青光眼术后联合应用川芎嗪和甲钴胺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玉元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南宁地区HIV/AIDS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该南宁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特点.方法 对该院2009年5月-2010年10月收到的192例HIV/AIDS住院患者的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192例ADR中,男性(60.4%)高于女性(39.6%);23~40岁发生率高(52.6%);静脉给药方式是导致ADR的主要途径(63.5%);引起不良反应常见药物是抗感染药,其中抗生素占40.7%、抗HIV药占26.2%、抗结核药占17.9%.多见受损器官是皮肤及附属器官(40.1%),其次是消化系统(占20.3%)和血液系统(12.0%).结论 HIV/AIDS患者ADR以抗感染药为主,应加强对抗机会性感染药物和抗HIV药物的监测.

    作者:吴念宁;葛利辉;杜红;黄绍标;李伟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脑卒中患者50例体位护理体会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危害极大,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速和高血压患者的增多,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有上升趋势.因此,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极为重要.而体位护理是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护理的重要内容,对患者预后有着重大影响,体位护理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压疮、坠积性肺炎、预防痉挛模式的出现和继发性关节挛缩、畸形及肌萎缩.

    作者:谷传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