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虹;常宏;李志玲;赵光临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是临床一种新的内镜介入技术及管饲方法,在电子胃镜的协助下,用套管针经腹壁穿刺入胃腔,置入导丝,引导胃造瘘管经口腔、食管进入胃腔,从而形成胃造瘘,以达到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行胃肠道营养或胃肠道减压的治疗目的,是一项无需外科手术和全身麻醉的造瘘技术[1].采用PEG方法建立消化道营养通路,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快捷,并发症少,减少患者痛苦,风险小,患者易于接受.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凤丽;王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该院妇产科剖宫产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0年剖宫产出院病历300份,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00例剖宫产患者100.00%使用抗菌药物,用药品种13种(头孢呋辛、头孢唑啉、头孢哌酮舒巴坦等).给药方式以先静脉滴注后改为口服为主,疗程5~13d;术前0.5~2h给药者127例(42.33%),术前2h以上给药43例(14.33%),术后给药130例(43.33%);一联用药247例(82.33%),二联用药53例(17.67%).结论 该院剖宫产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存在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在给药时机不当及应用时间过长,应按照围术期抗菌药物用药原则加以干预.
作者:潘太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辅治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并观察2组心率及心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率、LVEF及LVDd水平均改善(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后仅心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治疗后心率、LVEF及LVDd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辅治慢性心力衰竭,只要掌控好适应证,确定合适药物剂量,注重剂量的个体化,临床应用安全,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俊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护理程序在手术室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实习护生通过评估,计划制定,组织实施,加强对临床教学的管理,实施岗位前的培训,一对一专人带教,月记点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考核等一系列措施,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结果 实习护生基础理论及技术操作水平、综合素质均有所提高.结论 通过应用护理程序对实习护生的教学管理,可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促进手术室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彭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静脉穿刺是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但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却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1].无论是输血、输液,还是检验采血都要进行静脉穿刺.多少年来人们都习惯认为静脉穿刺是一个熟能生巧的问题,其实它不单纯是技术问题,而与护士本身所具有的心理素质有很大的关系,护士所具有的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穿刺的成功与否.做为一名护士有着不同的身份,背负着多种责任和义务,在生活中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同时又是家庭和社会的一份子,所以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和影响,而这些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对护士的心理会产生负面效应,反映到护士的工作中,比如静脉穿刺,直接的影响是降低了成功率.当今护理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同时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穿刺技术水平.下面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因护士心理素质而导致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
作者:张莲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患者日益增多[1].而我国膝关节置换患者缺乏早期系统的治疗,就医时机较晚,往往有多关节受累,并合并有严重的畸形与肌肉萎缩[2].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医师精湛的手术技术,还与科学的功能康复有关系.为此,我科在以往康复训练方法的基础上,对2011年1-7月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16例进行了科学的、个体化护理干预,制定适合个体的康复训练方法,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班月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静脉注射是临床根本的治疗方法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患者家长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静脉穿刺技术已成为临床护理人员应纯熟控制的基本功.由于小儿头皮静脉浅表易见,易于固定,便于患儿肢体的活动、保温,所以小儿多采用头皮静脉输液.护士要做到一针见血既能保证静脉通路的顺利开通,也为抢救和治疗赢得宝贵时间,并避免了不必要的矛盾冲突.笔者将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与否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汤秀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感咳双清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思密达)治疗病毒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病毒性胃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感咳双清胶囊,每次0.6g,每天3次;思密达每次1袋,每天3次.对照组予利巴韦林每次1支,每天3次;思密达每次1袋,每天3次.疗程均为3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咳双清胶囊联合思密达治疗病毒性胃肠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蓝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重症脑出血不仅会出现神经功能损害,还可引起机体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导致上消化道出血、高血糖、高血压等严重的并发症,加重病情发展.目前治疗主要采用综合方法.局部亚低温治疗技术是近年来逐步在临床中开展的新技术.我院于2007年将局部亚低温技术应用于治疗急性重型脑出血,通过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降低重症脑出血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德丽;周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2%米诺地尔酊剂外用辅治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2%米诺地尔酊剂,并用生姜汁及生蒜外擦患处,每天2次,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出现头晕1例,对照组出现下肢水肿1例,经调整用药后均改善.结论 2%米诺地尔酊剂外用辅治斑秃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淑梅;李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压疮(pressure sores)又称为压力性溃疡,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并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是临床常见的护理并发症之一.1 压疮的认识1.1 引起压疮的因素引起压疮主要有4种因素,即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及潮湿.引起压疮的主要原因是压力,研究证明,皮肤毛细血管大承受压力为16~33mm Hg,长承受时间2h.超过此压力、时间会造成皮肤缺血性损害.剪切力是引起压疮的第2位因素,比垂直方向的压力更具危险.
作者:吴金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2009年该院30 582例孕妇的筛查和238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诊断治疗和干预的成本效益.方法 对实际发生的筛查和干预、治疗成本进行成本测算,估算干预成本效益.结果 先心病筛查干预措施的效益成本比率为5:1.结论 证实先心病产前筛查对先心病的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江虹;常宏;李志玲;赵光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补肾汤联合黄体酮对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0例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黄体酮治疗,试验组加用补肾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及黄体中期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肾虚证侯积分低于治疗前,黄体中期血清E2及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试验组肾虚证侯积分低于对照组,血清P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补肾汤联合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有较好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提高黄体功能、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关.
作者:徐淑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抗生素在该院班外急诊就诊中的使用情况,加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减少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抽取2011年1-3月该院班外所有急诊处方946张并统计抗生素的使用频率,根据临床诊断和用药方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46张急诊处方中有457张(48.31%)使用了抗生素,其中以左氧氟沙星使用频率居首位.其中甲哨唑与其他抗生素联合使用情况较多.呼吸系统疾病使用抗生素数量居首位.结论 该院班外急诊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但存在一定的过度预防用药情况.
作者:李光明;赖世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抗菌药物的使用在临床上是不可或缺的.笔者对某山区基层医院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该院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占全院用药量的28.80%,而且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存在着不少误区,现分析如下.1 滥用抗菌药1.1 预防用药使用高级抗菌药物,浪费资源 例如清洁手术预防用药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明确规定用β-内酰胺类(青霉素或头孢唑啉)[1],但该院一般使用头孢唑肟、氨曲南等.
作者:余长春;杨翠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该南宁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特点.方法 对该院2009年5月-2010年10月收到的192例HIV/AIDS住院患者的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192例ADR中,男性(60.4%)高于女性(39.6%);23~40岁发生率高(52.6%);静脉给药方式是导致ADR的主要途径(63.5%);引起不良反应常见药物是抗感染药,其中抗生素占40.7%、抗HIV药占26.2%、抗结核药占17.9%.多见受损器官是皮肤及附属器官(40.1%),其次是消化系统(占20.3%)和血液系统(12.0%).结论 HIV/AIDS患者ADR以抗感染药为主,应加强对抗机会性感染药物和抗HIV药物的监测.
作者:吴念宁;葛利辉;杜红;黄绍标;李伟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该院分娩新生儿母婴同室的现状.方法 对2009-2010年住院分娩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9年住院分娩新生儿791例,母婴同室708例,新生儿母婴同室率为89.51%;2010年分娩新生儿1012例,母婴同室890例,新生儿母婴同室率为87.94%.2年间母婴同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母婴同室率呈下降发展趋势,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母婴同室率,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作者:李庆梅;沈红;陈辉燕;麦永秀;杜薇;朱丽霖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护理操作,也是医院治疗与抢救患者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手术中的输液,安全、有效的静脉输液是手术患者安全的保证,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1].1 掌握合适的穿刺时机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禁饮、禁食、血容量相对不足,因此待患者在手术台上平稳躺好后应立即为患者行静脉穿刺,严重创伤或失血性休克的急症患者,应穿刺好后再移到手术台.
作者:吴巧玲;张俏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即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是目前符合生理状态的胰岛素输注方式[1],可有效延缓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我科自2008年10月-2011年3月采用胰岛素泵对糖尿病患者138例进行强化治疗,使血糖迅速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从而消除了高血糖的毒性作用[2],降低了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性.同时对患者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及综合护理,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梁艳;高媛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随着中成药制剂的发展,中成药在临床上的应用逐年递增,中药汤剂调配处方相对减少.中成药服用方便,便于携带,使其在处方用药及非处方用药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在人们认识到中成药有效、服用方便、应用广泛等优越性的同时,忽视了中成药制剂存在不良反应的一面.中成药制剂的不良反应近年来从报道情况来看是不容忽视的.
作者:杨小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