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出血65例临床分析

蒋迎春

关键词:产后出血, 孕产妇, 防治措施
摘要:产后出血是分娩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占产妇四大死亡原因的首位,WHO曾公布一项数据,每年全球有515 000例孕妇死亡,产后出血占25%[1].为预防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的病死率,总结我院产后出血65例临床资料,以阐述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制订抢救流程、防治措施,降低孕产妇病死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是临床一种新的内镜介入技术及管饲方法,在电子胃镜的协助下,用套管针经腹壁穿刺入胃腔,置入导丝,引导胃造瘘管经口腔、食管进入胃腔,从而形成胃造瘘,以达到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行胃肠道营养或胃肠道减压的治疗目的,是一项无需外科手术和全身麻醉的造瘘技术[1].采用PEG方法建立消化道营养通路,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快捷,并发症少,减少患者痛苦,风险小,患者易于接受.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凤丽;王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病,人群发病率可达3‰,若不及时处理,随着疝块的逐渐增大,轻者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重者可发生嵌顿或绞窄而威胁患者的生命.目前腹股沟疝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修补,但传统的手术方法存在缝合张力高、在不同解剖层次上缝合、并发症较多、复发率较高的缺点.近年来,随着对腹股沟局部解剖的新认识和修补材料的新发展,传统的疝修补术已逐渐被无张力疝修补术所代替[1].我院于2005年3月-2010年6月对80例腹股沟疝患者经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作者:贺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1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1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给予奥美拉唑20mg,每天2次;治疗组加用莫沙比利5mg,每天3次.2组均治疗4周.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RE疗效优于单用奥美拉唑,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其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感咳双清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病毒性胃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感咳双清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思密达)治疗病毒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病毒性胃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感咳双清胶囊,每次0.6g,每天3次;思密达每次1袋,每天3次.对照组予利巴韦林每次1支,每天3次;思密达每次1袋,每天3次.疗程均为3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咳双清胶囊联合思密达治疗病毒性胃肠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蓝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患者日益增多[1].而我国膝关节置换患者缺乏早期系统的治疗,就医时机较晚,往往有多关节受累,并合并有严重的畸形与肌肉萎缩[2].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医师精湛的手术技术,还与科学的功能康复有关系.为此,我科在以往康复训练方法的基础上,对2011年1-7月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16例进行了科学的、个体化护理干预,制定适合个体的康复训练方法,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班月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晚期青光眼术后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晚期青光眼术后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40例(50眼)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5眼).全部患者均采用小梁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后抗青光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川芎嗪注射液12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甲钴胺胶囊500μg口服,每天3次,15d为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青光眼术后联合应用川芎嗪和甲钴胺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玉元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细辛脑治疗喘憋型肺炎患儿4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细辛脑治疗喘憋型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喘憋型肺炎患儿7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细辛脑0.5mg/kg+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0.01~0.02%的溶液静脉滴注,每天1~2次,连用5~7d.治疗后观察2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止咳、平喘、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胸部X线阴影吸收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均轻微,停药后缓解.结论 细辛脑治疗喘憋型肺炎疗效显著,症状体征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弥漫性肺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弥漫性肺疾病(DLD)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40例DLD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胸部CT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DLD患者中分别确诊为寻常型间质性肺炎13例(32.5%),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12例(30.0%),脱屑型间质性肺炎2例,结缔组织病肺部表现6例,细支气管肺泡癌2例,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性肺炎2例,转移性肺癌2例,粟粒性肺结核1例.结论 DLD患病率呈上升趋势,除寻常间质性肺炎外,其他类型对糖皮质激素的反应良好,DLD的病理活检率有待提高.

    作者:王玉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南宁地区HIV/AIDS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该南宁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特点.方法 对该院2009年5月-2010年10月收到的192例HIV/AIDS住院患者的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192例ADR中,男性(60.4%)高于女性(39.6%);23~40岁发生率高(52.6%);静脉给药方式是导致ADR的主要途径(63.5%);引起不良反应常见药物是抗感染药,其中抗生素占40.7%、抗HIV药占26.2%、抗结核药占17.9%.多见受损器官是皮肤及附属器官(40.1%),其次是消化系统(占20.3%)和血液系统(12.0%).结论 HIV/AIDS患者ADR以抗感染药为主,应加强对抗机会性感染药物和抗HIV药物的监测.

    作者:吴念宁;葛利辉;杜红;黄绍标;李伟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体会

    静脉注射是临床根本的治疗方法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患者家长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静脉穿刺技术已成为临床护理人员应纯熟控制的基本功.由于小儿头皮静脉浅表易见,易于固定,便于患儿肢体的活动、保温,所以小儿多采用头皮静脉输液.护士要做到一针见血既能保证静脉通路的顺利开通,也为抢救和治疗赢得宝贵时间,并避免了不必要的矛盾冲突.笔者将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与否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汤秀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外伤性脱位前牙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外伤性脱位前牙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361例389颗不同类型的脱位前牙治疗方法和治疗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脱位牙的根管治疗率为60.2%(234/398),其中部分脱位牙为59.8%(156/261),完全脱位牙为76.1%(67/88).脱位牙牙根吸收率为51.7%(201/389),根管治疗前为38.6%(150/389),根管治疗后为13.1%(51/389).结论 根管治疗是脱位前牙治疗的重要手段.早期根管治疗可预防或减少脱位牙的牙根吸收.

    作者:王德志;赵锋;刘玉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临床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价值的研究

    目的 对临床疑似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患者进行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和真菌培养鉴定结果比较,评估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诊断IFI感染的实用价值.方法 对疑似IFI感染患者131例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浆,检测(1-3)-β-D-葡聚糖;于发热时采静脉血做真菌培养鉴定,并进行分析.结果 131例疑似IFI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阳性率为41.22%,真菌培养阳性率为37.40%.2种方法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真菌培养结果为参照,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敏感性为95.92,特异性为91.46,阳性预测值为87.04,阴性预测值为97.40.结论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临床IFI的诊断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王启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实习生责任制带教探讨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学科,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生迈入护理岗位的首要过程[1].我科自2008年在儿科重症监护室(ICU)临床护理实习生(护生)中实行责任制带教,取得了良好的临床带教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文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138例护理体会

    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即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是目前符合生理状态的胰岛素输注方式[1],可有效延缓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我科自2008年10月-2011年3月采用胰岛素泵对糖尿病患者138例进行强化治疗,使血糖迅速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从而消除了高血糖的毒性作用[2],降低了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性.同时对患者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及综合护理,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梁艳;高媛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卫生士官学员在部队卫生机构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卫生士官是基层部队一线卫勤保障的重要力量,我院培养的卫生士官学员毕业后将赴全军各部队卫生机构任职,为使学员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岗位任职需要,我院将学员实习分为临床实习和部队卫生机构实习2个阶段,后1个月为部队卫生机构实习.近年来,我院每年都组织多个检查组对60多所部队实习基地进行了巡查,通过座谈、听取汇报和实地检查的方式,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今后规范和完善部队实习工作提供了依据.

    作者:燕颖军;尹芳秋;高秋菊;米宁;吴继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喹诺酮类药物研究进展

    自1962年美国Sterling-winthrop研究所Lesher等发现第一个喹诺酮类抗菌药萘啶酸以来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开发此类药物,特别是近十余年来取得了飞跃进展,从发展速度来看,喹诺酮合成抗菌药已超过生物合成及半合成抗生素.某些新喹诺酮的抗菌作用与疗效可与第3代头孢类媲美.近年来各国上市了十几种新喹诺酮类抗菌药.与过去的第3代品种相比,或在抗菌作用或在药代动力学性能等方面有所改善.新近正在开发的新喹诺酮类药物既保留了抗革兰阴性菌的高活性,又明显增强了抗革兰阳性菌活性,并对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等也有一定作用.

    作者:谢燕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尿路感染患者129例病原学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肾病科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方法 统计分析该院真性尿路感染患者12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分离出菌株133例,其中阴性菌95例(71.4%),阳性菌33例(24.8%),真菌5例(3.8%).其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阳性34例,占总菌株的25.6%,占阴性菌的35.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2例,占总菌株的1.5%,占阳性菌的6.1%.未发现对亚胺培南及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阴性菌对药物的敏感率依次为亚胺培南(100.0%)、阿米卡星(89.4%)、哌拉西林/他巴唑(86.7%).阳性菌对药物的敏感率依次为万古霉素(100.0%)、呋喃妥因(76.9%).结论 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增强,尿路感染患者应首先留取尿培养,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治疗,防止滥用抗生素.

    作者:陈顺合;白小刚;王维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儿科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探讨

    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在就医过程中维护自身权益,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很高的要求.医疗纠纷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近年来,护理纠纷也时有发生,护理纠纷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烦恼,也使护士身心疲惫与焦虑,不但耗费了医护人员和医院管理者的大量时间、精力,还干扰了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因此,分析儿科护理中存在的护理纠纷的原因和探讨应采取哪些对策,已成为医务工作者关心和思考的话题.

    作者:邸建琴;王鸿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奥扎格雷辅治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辅治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 将5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高于对照组的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奥扎格雷辅治UAP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芮晓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补肾汤联合黄体酮对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补肾汤联合黄体酮对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0例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黄体酮治疗,试验组加用补肾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及黄体中期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肾虚证侯积分低于治疗前,黄体中期血清E2及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试验组肾虚证侯积分低于对照组,血清P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补肾汤联合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有较好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提高黄体功能、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关.

    作者:徐淑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