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穿琥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治疗呼吸道感染所致发热的效果观察

黄喜

关键词:穿琥宁注射液, 利巴韦林注射液, 呼吸道感染, 发热, 退热
摘要:目的 观察穿琥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对呼吸道感染所致发热的降温作用.方法 呼吸道感染所致发热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组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穿琥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B组仅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C组仅给予穿琥宁注射液.观察比较3组治疗前和输液后4h体温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B、C组的65%、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穿琥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用于呼吸道感染所致发热退热效果显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普通外科手术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普通外科手术中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方法 调查分析我院430例普通外科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时机、联合用药等情况,观察切口感染率.结果 使用的抗生素涉及11种,头孢菌素类使用频率居首位.430例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共发生切口感染11例(2.56%),整个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比单纯在术中应用抗生素的感染率更高,二、三联用药比未联用药感染率更高.结论 普通外科手术预防切口感染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和时间,做到合理用药.

    作者:贺泽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周口市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我市无偿献血人群血液传染性指标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进行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采用速率法.结果 我市无偿献血人群HBsAg阳性报废率近年来呈下降趋势,但抗-TP检测阳性率逐年上升,血液可疑报废率在总报废率中占较小比例.结论 献血前HBsAg的初筛可明显降低血液的报废率,选用灵敏度高及特异好的试剂可减少可疑报废而导致的血液资源的浪费.

    作者:李建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羟基磷灰石与固体硅胶在鞍鼻整形中联合应用

    近几年来,我们总结多年临床经验,采用微粒型羟基磷灰石(PHAB)充填鼻根及鼻梁部,鼻尖及鼻小柱采用固体硅胶联合完成隆鼻,取2种材料为优,逆补单一隆鼻术后效果的不足,使鞍鼻患者得以改善,且效果自然、逼真,均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友明;吴娟;汪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膀胱癌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12例晚期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用PC(紫杉醇+卡铂)方案化疗;对照组采用M-VAP(甲氨喋呤+长春花碱+多柔比星+顺铂)方案化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5.6%,高于对照组的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能耐受不良反应,无死亡病例.结论 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膀胱癌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有望被推荐为一线化疗方案.

    作者:赵强;王燕;都改云;夏鸿雁;李荣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近年来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谱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住院患者合格399份痰标本(分离出416株细菌)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416株细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324株(77.88%),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54株(12.98%);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和真菌,分别占前5位,分别为 18.27%、16.82%、14.42%、9.86%、9.13%.药敏结果提示主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均有增加,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在5%~19%,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 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率比较高,并且多为多重耐药.临床上宜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并合理应用.

    作者:周宏伟;庞晓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注射器抽吸药液手法的研究进展

    用注射器抽吸安瓿中药液是临床护士使用多的操作方法,抽吸药液过程中持安瓿和注射器方法直接影响配药速度和配药安全.护士在配制药液过程中,如果抽吸药液方法不当,很容易造成药液的污染.近年来,国内同行为避免药液污染,对抽吸药液时注射器握持手法,进行了广泛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华;刘彦荣;郭月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布比卡因加高乌甲素行颈丛阻滞对血浆ET、NO、PCA的影响

    目的 观察布比卡因加高乌甲素行颈丛阻滞对血浆ET、NO、PCA的影响.方法 36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试验组麻醉药中加入高乌甲素,对照组不加药.观察2组患者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并监测各时间点ET、NO和PCA血浆浓度.结果 试验组t2、t3、t4时的MAP及HR和ET均低于t0时和对照组,NO高于t0时和对照组,t3、t4时的DA、E、NE均低于t0时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颈丛阻滞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高乌甲素能够通过降低中枢及外周交感神经的冲动,稳定PCA水平及ET/NO相对稳定,有效地减弱术中心血管反应,可在临床麻醉中推广应用.

    作者:贾凤斌;苏秀霞;李芳芳;刘玉晶;谷世恒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椎体切除截骨矫形术治疗胸腰段合并神经症状后凸畸形的疗效观察

    我院采用椎体切除截骨矫形术治疗胸腰段合并神经症状后凸畸形患者1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7-2010年收治的脊柱后凸患者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19~34岁,中位年龄31.2岁;后凸50°~110°,平均82.5°;先天性脊柱畸形3例,创伤原因脊柱后凸6例,椎体肿瘤术后4例,另为椎体结核术后5例;受累位于胸腰段且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痛,3例患者合并下肢麻木无力且大小便功能障碍.Frankel神经功能评定患者脊髓功能为:E级12例,D级4例,C级2例.VAS评分52~87分,平均67分.

    作者:朱宇;陈清汉;马希峰;来秋山;张明生;任强;张仲宁;邵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治疗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疗效观察与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对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治疗效果.方法 全麻苏醒期躁动患者6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各30例,S组给予舒芬太尼治疗,F组给予静脉注射芬太尼.比较2组用药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镇痛效果及躁动缓解率.结果 2组用药后VAS、Ramsay镇痛评分MAP及HR改善情况均优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MAP及HR改善情况、躁动缓解情况优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舒芬太尼对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治疗优于芬太尼.

    作者:周世勇;蒿岁雪;程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临床用药浪费现象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笔者通过了解护理用药情况,对临床用药浪费现象原因及对策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2010年10~12月于上午护理工作高峰阶段,3次随机抽查门诊、内科、外科、妇科等9个科室当日废弃的空药瓶及空液体瓶,跟踪观察护士配药、注射、输液、更换液体及拔针过程.

    作者:陈爱国;赵小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小儿阑尾炎术后并发症诊疗体会

    小儿阑尾炎是小儿急腹症中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小儿的特殊性,不同年龄时段具有不同的生理解剖特点,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易导致误诊和延误治疗,造成阑尾穿孔、弥漫性腹膜炎、术后并发症较多等不良后果,病势较成人严重.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是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的重要环节.我院2002-2010年共收治小儿阑尾炎1600例,现将诊疗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青;周冰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Barrett食管研究进展

    Barrett食管(BE)是食管远端正常的鳞状上皮被肠化的柱状上皮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食管腺癌的发生与BE有直接关系,是公认的食管腺癌癌前病变.研究发现,食管末端的腺癌几乎均起源于BE,而40%的贲门癌与BE有关.BE被认为是胃食管反流的严重并发症.现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斌;陈新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6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7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给予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利巴韦林治疗,同时2组均给予对症治疗.比较2组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退热、口腔溃疡愈合、手足皮疹消退时间及总病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鲍福全;鲍朝霞;夏仕意;张俊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例

    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周以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我院收治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28岁,孕33周,孕3产1,主因第二胎孕8+个月,腹痛6h,检查发现胎死宫内1h入院.孕妇6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腹痛,无阴道出血及流液,于我市一三甲级医院行彩色超声检查示:胎死宫内.胎盘下缘异常回声团块,大小为14.3cm×11.0cm,考虑为胎盘早剥,建议住院,就诊于我院.患者曾于2004年11月份妊娠6+个月时因妊娠高血压症引产1次.

    作者:武子先;谢佳;张立敬;郑瑞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冠心丹参滴丸与复方丹参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冠心丹参滴丸与复方丹参片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冠心丹参滴丸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片口服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发作、心肌耗氧量、心电图∑ST及NST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绞痛症状缓解、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93.3%、83.3%,高于对照组的76.7%、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冠心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优于复方丹参片.

    作者:高红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抗感染药物引起的心律失常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药物诱发性心律失常,以抗心律失常药引起为常见,但随着抗感染药物的广泛应用,有关其不良反应的报道日渐增多,近年来报道的引起心律失常如Q-T间期延长和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令人瞩目,虽然相对少见,然而一旦发生,后果多较严重.当发生TdP时,患者可出现心悸、晕厥、抽搐,严重时可导致心室颤动和心源性猝死[1、2].本文就抗感染药物引起Q-T间期延长和TdP的机制、危险因素、相关的抗感染药物、预防和治疗等作一综述.

    作者:杨恩兵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我院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情况及药敏分析

    目的 观察了解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试剂盒对752例疑似支原体感染者进行检测,并同时对阳性患者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 单独解脲支原体(Uu)阳性率明显高于Uu与人型支原体(Mh)混合感染及单独Mh阳性率,且女性检出支原体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检出支原体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率以环丙沙星(73.6%)居首位,敏感率:强力霉素为88.5%、交沙霉素为78.9%、四环素为76.9%、司帕沙星为67%.结论 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支原体感染以单独Uu感染和Uu合并Mh感染为主,女性支原体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临床分离的支原体大多具有多重耐药性和高耐药性,临床治疗需根据药敏结果来选择.

    作者:赖龙梅;廖亦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视网膜脱离是眼科常见的致盲性眼底疾病之一,及早发现并治疗能大限度保留视功能.玻璃体切割合并硅油或膨胀气体(C3F8)填充术是目前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主要的方法,现将我院行玻璃体切割合并硅油或C3F8填充术治疗的视网膜脱离患者30例(30眼)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周扣红;刘小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我院门诊抗感染药物处方分析

    目的 调查该院门诊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1年9月份门诊处方5218张,从中选取含有抗感染药物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218张处方中,使用抗感染药物处方1448张占27.75%,其中抗感染药物的联合应用以单联为主;抗感染药物处方多的是儿科,其次是五官科、内科、外科、妇科等;从药物种类来看,头孢菌素类应用多,以下依次为抗病毒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等.结论 该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药学人员应主动深入临床,向临床医师介绍合理用药知识和新药学动态,互相探讨,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

    作者:瞿艳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蜂胶溶液治疗消化性溃疡50例分析

    我院1988年4月-1990年12月应用蜂胶溶液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5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19~64岁,病程6月~15年.其中十二指肠溃疡16例,胃溃疡24例,复合溃疡10例.50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胃炎,全部病例均有明显的上腹部不适、疼痛等症状,均经胃镜证实.排除出血、幽门梗阻并发症者.

    作者:张继保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