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冬胰岛素30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老年糖尿病的成本-效果分析

顾丽

关键词:糖尿病, 成本-效果, 门冬胰岛素30, 老年人
摘要:目的 评价门冬胰岛素30联合口服降糖药的3种不同方案用于治疗老年人糖尿病的成本-效果.方法 将9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A、B、C 3组,每组30例.A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B组予诺和锐30+二甲双胍(格华止);C组予诺和锐30+阿卡波糖.治疗后比较分析3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成本-效果.结果 3组临床疗效及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药物总成本分别为1517.0元、2010.0元和2271.4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8.5、30.1和32.4;B、C组对于A组对降血糖的增量成本比为36.8元、45.2元.结论 3种治疗疗效均较好,从成本-效果比分析A组更符合药物经济学原则.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参麦针剂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低氧血症及酸碱失衡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参麦针剂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低氧血症及酸碱失衡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参麦针剂进行治疗的15例肺心病低氧血症及酸碱失衡患者(参麦针剂组)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应用西药治疗的14例肺心病低氧血症及酸碱失衡患者(对照组)作对照,评价其疗效.结果 参麦针剂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02)、血氧饱和度(Sp02)、碱剩余(BE)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2组治疗前后酸碱平衡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参麦针剂对酸碱失衡虽无明显的影响,但能显著提高Pa02、Sp02水平,从而能明显改善肺心病患者低氧血症症状.

    作者:李发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己烯雌酚配伍利多卡因用于绝经期妇女宫内取器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己烯雌酚配伍利多卡因用于绝经期妇女宫内取器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行宫内取器术的绝经期妇女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己烯雌酚配伍利多卡因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利多卡因.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己烯雌酚配伍利多卡因用于绝经期妇女宫内取器术操作简便易行,安全无痛,效果可靠.

    作者:刘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甲硝唑、呋喃唑酮等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效果观察

    为探讨消化性溃疡病(PV)新的治疗方法,笔者收集1998-2011年经钡餐、胃镜检查确诊为PV的患者50例(其中胃镜34例、钡餐9例、两者皆采用7例),采用呋喃唑酮、甲硝唑等联合治疗,取得较好的治疗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万里;李彩云;苏秀霞;张涛;张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1年7月该院脑外科护士行人性化管理模式干预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 干预护理后护理人员在工作环境、同事关系融洽、知识技能增加上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护理纠纷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护理后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态度、护理技能、护理环境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管理模式使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等得以长足改观,促进医患关系更为和谐,从而更好地护理患者,并可降低医疗纠纷.

    作者:于红娣;张韶琴;吴晓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8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过敏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30d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脂肪肝与肝胆常见合并症的超声检查观察

    近几年由于B型超声诊断的普及和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脂肪肝与肝胆常见合并症发病情况有日渐增多的趋势,但在健康人群中的情况报告较少.我院2002年4月-2005年4月有15个单位3926人进行了健康普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冯秋立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118521例活产新生儿破伤风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新生儿破伤风患病状况,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对118 521例活产新生儿破伤风患病上报报表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结果 活产新生儿118 521例,患破伤风10例,患病率为0.08‰,其中经治疗无效死亡2例,病死率为20.00%.结论 新生儿破伤风患病尚未消除,应加强监测管理,加强宣传住院分娩的优点及国家补助相关政策,让住院分娩率达100%,终消除破伤风.

    作者:张春丽;张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腰大池穿刺引流在创伤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208例tSAH患者随机分为腰大池穿刺引流组110例和常规治疗组98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腰大池穿刺引流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腰大池穿刺引流.比较2组再出血率、脑积水发生率及脑梗死发生率.结果 腰大池穿刺引流组再出血率、脑积水发生率及脑梗死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tSAH治疗中应用腰大池穿刺引流,可有效减轻脑血管痉挛和缓解头痛症状,减少了再出血、脑积水及脑梗死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师拥周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头孢菌素类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分析与临床对策

    头孢菌素类药物为一种半合成广谱成抗生素,它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的7-氨基头孢烷酸(7-ACA)的衍生物,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在细菌的繁殖期将其杀死,抗菌作用强,并且抗菌谱广、耐青霉素酶,是一种低毒、高效的抗生素[1,2].由于其耐酸、杀菌能力强、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抗菌谱广等优点,极大地降低了许多感染性疾病的病死率[3].但随着这种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由它引起的不良反应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引起的不良反应类型,并提出临床对策,以期给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高淑慧;高建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对部分喉切除术后患者吞咽功能的康复训练

    喉癌为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我国约占全身肿瘤的1%~2%,占耳鼻喉癌的11%~12%.目前,其治疗方法仍以外科手术为主[1].部分喉切除术是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保存喉的功能.术后吞咽功能障碍是部分喉切除患者一个常见的问题,吞咽障碍不仅造成患者营养摄入不足、脱水等不良后果,还引起呛咳、误吸,从而诱发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2002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对16例部分喉切除患者进行了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甘柳萍;覃桂姣;徐莉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我院2011年门诊处方抗生素应用分析

    目的 评价2011年该院门诊处方抗生素的应用情况,为医院合理应用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该院门诊处方中抗生素的品种、应用率、联合用药情况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门诊抗生素应用率达59.87%,头孢菌素类占抗生素处方总数41.29%,抗生素二联应用率为39.54%,使用频率高的是第3代头孢菌素.结论 该院门诊抗生素应用率偏高,存在无指征用药现象.建议建立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以促进抗生素合理应用.

    作者:杨淑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重型颅脑损伤24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探讨

    急性脑膨出是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常见的、严重而棘手的问题,通常患者的预后效果较差[1].为降低急性脑膨出的病死率、提高救治效果,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对于预防和及时救治有积极的效果.本文对我院2005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24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严玉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探讨

    药品是一类特殊商品,在防病治病中起到重要作用.临床上药品的不合理使用,导致由药物引起的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基层医疗单位要提高医疗质量,充分发挥药物疗效,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防止药物源性疾病,避免重开药、滥用药,积极开展合理用药.笔者就临床中不合理用药现象及对策作一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小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32例临床分析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一种常见病原之一,其发病率在婴幼儿中有逐年升高的趋势,还可引起其他器官系统的并发症.现将我院2007年10月-2008年4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32例报道如下.

    作者:杨鸿斌;蔡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福辛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和左室肥厚的影响

    目的 探讨福辛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肾功能和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应用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24h血压的变化,并测定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MCA)、肌酐(Cr)和尿素氮(BUN),彩色多普勒显像仪测量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并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比较治疗前后以上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24h血压及昼夜血压均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IVST、PWT和LVMI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尿β2-MG及尿MCA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福辛普利在有效降低血压的同时,对高血压病患者心肾功能的损害可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向文普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提高病区护理质量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的保健意识在增强,人们对服务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因此提升护理质量,夯实基础护理,为患者提供满意服务势在必行.2010年7月我科被我院首批定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在院领导和护理部的全力支持下,结合我科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经一年多的努力,全体护理人员转变了服务理念,转变了重专业轻基础护理,重技术轻服务的观念,丰富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适应了责任制整体护理新的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了安全、方便、有效、满意的护理服务,从而增进了护患和谐提高了护理质量,回归护士本质.为更好地服务每位患者,将优质护理服务持之以恒,现将我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梁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无痛技术在胃肠镜检查中的临床进展

    胃肠镜检查是目前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由于检查时的侵入性不良刺激及心血管系统反应,不但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痛苦和危害,且可能诱发心血管意外.近年来,在胃肠镜检查中应用适当的麻醉方法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减轻心血管反应,防止不良反应及意外情况的发生.

    作者:蒋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无张力性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护理体会

    腹股沟疝修补术是普外科常见的手术,但术后复发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而无张力性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对老年患者,能较大地减轻其痛苦,降低复发率,符合社会老龄化的要求 [1],是目前腹股沟疝手术治疗可靠的一种方法.无张力性疝修补术是以一个巴德补片置于精索后加强腹股沟后壁的一种无张力疝修补术.巴德补片具有很好的组织相容性,无毒且强度较好,是除生物材料外较好的补片.我院自2001起应用该方法开展该类手术89例,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姜秀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假性血小板减少原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传统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的手工计数法早已被三分类、四分类、五分类细胞仪所代替,它们具有快速、准确、随机误差小、测试项目多等优点,已被广大的检验工作者和临床工作者所接受[1].在多年的临检工作中发现,血常规检查中血小板的结果不稳定,通过长期的观察和总结,笔者认为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因素大体分为2个方面.现报道如下.

    作者:弓文秀;张文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子宫全切术后并发症预防的护理体会

    子宫切除术已成为妇科常用的手术,占腹部手术第3位,由于子宫是女性生殖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器官,子宫切除后会出现多种并发症,为减少和避免子宫全切术后并发症发生,笔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香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