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生
目的 探讨培哚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仅予以胺碘酮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口服治疗,疗程均为1年.比较2组治疗后第6、12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和左心房内径.结果 治疗组5例、对照组3例治疗中终止观察.治疗组治疗后第12个月窦性心率维持率为78.0%,高于对照组的53.5%;左心房内径为(34.4±2.0)mm,小于对照组的(37.8±2.1)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培哚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预防心房颤动复发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并有延缓左心房扩大的作用.
作者:陈永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运动障碍的影响.方法 9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高于对照组的6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可促进病毒性脑炎患儿运动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瑞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在手术、创伤、感染等因素刺激下,危重患者通常存在应激性血糖升高,而后者将导致机体高炎性反应状态和能量代谢障碍,从而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显示,胰岛素强化治疗(IIT)可以迅速消除危重患者的高糖毒性,从而提高危重疾病抢救的成功率.现将应激性高血糖与IIT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婉霞;张淑芬;江冬青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剖宫产患者产褥期因怕手术切口疼痛、裂开而不敢活动,易发生感染、尿潴留、腹胀等并发症.因此,2008年我院妇产科将自护理论应用于剖宫产患者的护理中,以期提高其自护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在临床实践中,部分产妇不愿意接受自护技能的指导,针对以上问题,我院对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同时对剖宫产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使患者接受自护技能的依从性得到提高,并发症亦明显减少.
作者:郭月香;张丽华;杨瑞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过敏性紫癜是指因变态反应所致的广泛性无菌性毛细血管炎症,其引起的肾损害称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临床表现除有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血便外,常见的是血尿和蛋白尿,仅个例为无症状性尿异常[1].2007年2月-2011年1月我科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HSPN患者20例,经过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兴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阴沟肠杆菌是一种分布十分广泛的条件致病菌.由于各种外伤、器械性、侵入性治疗手段的使用及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目前该菌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革兰阴性菌之一.笔者就右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切口裂开并医院内感染阴沟肠杆菌患者1例抗菌药物治疗情况进行分析,讨论临床药师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艳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胃管置入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是鼻饲法和胃肠减压术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虽然大部分护士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但临床胃管滑脱或患者自行拔出胃管的现象仍屡见不鲜.近年来,护理人员对如何有效固定胃管的问题进行了许多研究.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美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ADAM33)基因S2位点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以及患者病程长短、年龄大小的相关性.方法 对84例COPD患者(COPD组)和96例健康者(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及DNA测序的方法,以对ADAM33基因S2位点多态性与患者病程及年龄进行分析.结果 COPD组ADAM33基因S2位点C/C和C/G基因型频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C、C/G、G/G基因型频率与COPD病程长短、年龄大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AM33基因S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COPD相关;ADAM33 SNPs S2突变可能为先天性基因突变.
作者:周锦桃;孙异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STERRAD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是继甲醛、环氧乙烷等低温灭菌技术之后的又一新的低温灭菌技术,适用于怕湿、怕热物品的灭菌,具有灭菌可靠、无废气排放、无物品损耗、无化学残留等优点,我院于2010年9月开始使用STERRAD低温等离子灭菌器,主要用于腹腔镜、电钻、精细器械的灭菌,效果良好,现将其安全使用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苏秀霞;李芳芳;陈鹏;窦志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丙戊酸钠(VPA)是临床应用广泛的一线抗癫痫药物,在治疗偏头痛及顽固性呃逆等方面具有满意疗效,静脉注射可用于控制毒鼠强中毒惊厥持续状态[1],并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急性抑郁发作[2].丙戊酸钠治疗指数窄,药物相互作用较多,患者药代动力学个体差异较大,因此临床应用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作者:张翠欣;梁丽革;田海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醒脑静联合纳洛酮用于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以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仅予以纳洛酮治疗.比较2组酒后清醒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组酒后清醒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醒脑静联合纳洛酮用于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疗效明显.
作者:张广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为进一步降低VAP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296例明确诊断的V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年中发生VAP 296例(25.69%),年龄>60岁206例(69.59%).2008-2010年VAP患者依次为92例(31.08%)、99例(33.45)、105例(35.47%),3年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固酶阴性葡萄糖球菌为常见致病菌,但检出率逐年下降,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则逐年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感染前即开始使用抗生素≥2种257例(86.82%),使用单一抗生素39例(13.18%).结论 年龄、不合理应用抗生素、耐药菌株的出现、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免疫功能低下是引起VAP的高危因素,应加强对上述因素地预防与控制.
作者:陈晓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复方环磷腺苷乳膏联合紫外线(UVR)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 将189例寻常型银屑患者按就诊先后进行抽签分组为治疗组和对照Ⅰ、Ⅱ组各63例.治疗组予以复方环磷腺苷乳膏外涂联合UVB全身照射治疗,并实施适当的护理措施;对照Ⅰ组仅予以复方环磷腺苷乳苷外涂治疗;对照Ⅱ组仅行UVB全身照射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对3组病情积分、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疗组治疗1、2、3个月后病情积分低于对照Ⅰ、Ⅱ组;治疗组治疗结束后有效率为93.65%,低于对照Ⅰ、Ⅱ组的69.84%、57.14%;治疗组基本痊愈患者总复发率为7.14%,低于对照Ⅰ、Ⅱ组的29.63%、36.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复方环磷腺苷乳膏联合UVB照射并配合适当的护理措施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红玫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冠脉)内药物涂层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与血清胆红素的相关性.方法 对82例成功行经皮冠脉药物涂层支架植入术的患者术后再次行冠脉造影,以原病变冠脉直径狭窄程度≥50%为支架内再狭窄,按有无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16例和非再狭窄组66例.比较2组胆红素等临床血清学指标及临床资料,探讨血清胆红素是否与支架内再狭窄有关.结果 再狭窄组总胆红素水平低于非再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尿酸是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总胆红素是再狭窄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血清总胆红素与冠脉支架内再狭窄密切相关,高水平总胆红素可能降低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
作者:王圆圆;张爱元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近几年,医院门诊药房在药学服务方面不断改革创新,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运用专科化思维,点面结合,优化调剂方案,促进合理用药,改善医患关系.经过不断改进和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药房服务品质和社会满意度均有较大提升.
作者:刘志宏;王彦肖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宫颈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的健康.放射治疗(放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手段,适用范围[1],以腔内照射配合体外照射应用普遍.腔内照射;主要照射宫颈癌的原发区域;体外照射:主要照射宫颈癌的盆腔蔓延和转移区域.
作者:姚金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股份制医院中护理人员法律知识掌握情况,探讨如何提高其法律意识.方法 采用三常两严法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自设调查表,了解护理人员对相关法律掌握情况.结果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随工作年限的增加,护士资历的提高,呈上升趋势.培训前大专组及格率高于中专组;培训后大、中专护理人员及格率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员工作后应加强在职教育,进行系统培训学习,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维莉;张金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缝合方法 对会阴侧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存在会阴侧切指征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可吸收线皮内缘连续缝合法;对照组采用丝线间断缝合法.观察并比较2组切口愈合及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9%,高于对照组的93%;感染率为1%,低于对照组的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法用于会阴侧切术,操作简单、安全,切口愈合良好,感染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闫胜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与不良反应.方法 对120例应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的泌尿系统或肠道感染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主要包括全身(50.8%)、神经系统(20.0%)、消化系统(15.0%).结论 采用喹诺酮类药物对临床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不良反应情况后,再对药物进行合理选择.
作者:冯丽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胸腰段脊柱骨折常伴有脊髓或神经根损伤.我院曾先后采用AF系统、钉棒系统、AO-USS系统、Tenor内固定系统、Z-Plate植入系统等多种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术前术后严密观察,正确有效的护理,有助于防治各种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降低伤后致残率.现将我院2003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40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高玉珍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