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磨汤联合茵栀黄口服液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裴连芳

关键词:四磨汤口服液, 茵栀黄口服液,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摘要:目的 探讨四磨汤联合茵栀黄口服液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将380例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96例和对照组184例,治疗组口服四磨汤及茵栀黄口服液共2d,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比较2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高胆红素血症及中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分别为4.59%和1.0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6%和7.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四磨汤联合茵栀黄口服液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就业指导工作改革探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医疗体制的改革与不断完善,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积极探索和研究行之有效的医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文建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川芎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52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治疗,疗程均为14d.2组治疗前、后分别采血检测并比较血清NT-proBNP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NT-proBNP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CHF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增高,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治疗可进一步降低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

    作者:张忠献;魏秀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疤痕手术患者围术期辅以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疤痕手术患者围术期辅以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6例疤痕手术患者在有效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2组临床疗效及护理前、后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6.43%、92.86%,高于对照组的25.00%、71.43%;2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辅以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疤痕手术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提高临床治愈率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翁为珍;赖克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胞内白藜芦醇的含量

    目的 建立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细胞内白藜芦醇含量的方法.方法 以反式阿魏酸为内标,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5:55:0.1;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310nm.结果 白藜芦醇在0.6325~3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白藜芦醇的低检测浓度为0.2μmol/L.结论 该法准确,灵敏度高,可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白藜芦醇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曹轩;唐国涛;喻翠云;朱炳阳;郭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葡萄糖酸锌佐治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葡萄糖酸锌口服对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8例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治疗.观察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止泻时间.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67.65%;止泻时间为(2.95±1.40)d,短于对照组的(4.10±1.6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葡萄糖酸锌佐治小儿急性腹泻,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病程.

    作者:张文辉;翁小琴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氦氖激光联合氟康唑滴耳液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氦氖激光联合氟康唑注射液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2例(119耳)外耳道真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60耳)和对照组55例(59耳).对照组单用氟康唑滴耳液滴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氦氖激光照射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氦氖激光联合氟康唑滴耳液治疗外耳道真菌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增强药物治疗效果,无痛苦及不良反应,简便易行.

    作者:薛倩;胡纯红;张瑞林;李雯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冕宁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育龄妇女妇科病调查研究

    目的 通过对冕宁县少数民族农村育龄妇女妇科病进行普查,了解其生殖健康状况,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8-2010年居住在冕宁县16个少数民族乡镇的20~55岁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妇科病普查与分析.结果 共普查14684人次,生殖系炎症发病率为67.2%,其中宫颈炎占46.6%,外阴阴道炎及盆腔炎占27.4%.结论 冕宁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育龄妇女普遍存在生殖系疾病,各部门应重视少数民族妇科病的预防工作,加强妇科病普查质量管理,促进妇女健康干预措施的实施,以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

    作者:凌元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临床药物处理死胎和稽留流产效果观察

    多年来,对于死胎和稽留流产的处理,一直都是临床中较慎重和棘手的问题,笔者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处理孕12~28周的死胎和稽留流产,有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建军;张荣;徐丽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反应的预防方法

    吸附百白破是(WDPT)由百日咳疫苗原液、精制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原液用氢氧化铝佐剂吸附制成.而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ADPT)是将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原液、白喉类毒素原液及破伤风类毒素原液加氢氧化铝佐剂制成.加强冷链管理,确保疫苗质量.严格掌握接种禁忌证,使用前做好知情告知.

    作者:孟金玲;杜巧红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血管腔内技术在深静脉血栓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常见周围血管疾病,易并发致命的肺栓塞(PE)和慢性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近年来发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抗凝、溶栓(全身/局部)、外科手术取栓等,临床尚无统一治疗方法.随着介入放射学的日趋发展,目前血管腔内介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疾病,均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对DVT主要病理、生理学及危险因素,诊断及新早期诊断,血管腔内技术在治疗该类疾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现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朱伟;陈玉霞;李小静;张希全;潘晓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13157例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分析

    目的 分析城区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现状,为改进和完善孕产妇系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2011年北京市妇幼保健系统上报的13157例孕产妇系统管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孕期建卡率为96.93%,孕早期建卡率为33.10%,住院分娩率为100%,剖宫产率为55.30%,孕产妇病死率0/10万,围产儿病死率为0.40%.高危因素前3位为高龄、不良孕史、多胎.结论 孕产妇系统管理可有效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但应进一步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水平及保健质量,降低剖宫产率,以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蒋剑秋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血透室护士工作压力因素分析与应对方法

    笔者对2002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血透室护士的工作、生活、心理变化、精神状态等方面进行观察总结,对各种压力产生的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徐冬梅;郑秋月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硬膜外阻滞后腰桥升高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的观察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后腰桥升高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行硬膜外阻滞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B组分别采用1.5%、2%利多卡因行硬膜外阻滞麻醉.监测并记录2组升桥前及升桥4、6、8、10、12cm的心率(HR)、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 2组腰桥升高4、6cm各指标监测值与升桥前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腰桥升高8、10、12cm时HR高于升桥前,SBP、MAP、SpO2低于升桥前;且A组HR低于B组,SBP、MAP、SpO2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低浓度局麻药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高浓度局麻药为轻.

    作者:丁红彬;许蕾;徐康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无创通气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无创通气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例.在行无创通气治疗中,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2组护理前、后相关呼吸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血氧饱和度(SpO2)]进行比较.结果 2组护理后PaO2、PaCO2、SpO2高于护理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ARDS患者的无创通气治疗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相关呼吸指标,减轻呼吸困难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米非司酮配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46例体会

    异位妊娠指受精卵于子宫体腔以外着床,为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异位妊娠包括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阔韧带妊娠及宫颈妊娠等,其中以输卵管妊娠常见,约占异位妊娠的95%,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1].随着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测定的灵敏度增强,阴道B型超声早期诊断技术的提高以及医师对异位妊娠的高度警惕,许多异位妊娠在破裂或流产前都得以诊断,为药物保守治疗提供了条件[2].2009-2011年我科对早期未破裂的异位妊娠患者采取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MTX)保守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米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气管切开术后缝合固定套管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后缝合固定气管套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58例行气管切开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9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气管套管固定;试验组术后予以缝合固定气管套管.对2组术后置管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皮肤挫伤、套管脱管、切口出血发生率分别为7.3%、0、0.6%,低于对照组的36.5%、10.3%、14.6%,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气管切开套管缝线固定能有效地保护颈部皮肤、减轻患者不适和痛苦、减少出血、避免套管脱出,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温丽慧;黄波;邓立波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参麦注射液致不良反应26例分析

    参麦注射液源于古方生脉散,是由红参、麦冬制成的纯中药制剂,具有益气固脱、滋阴生津、养心复脉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气阴两虚之休克、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粒细胞减少症等.近年我院应用参麦注射液出现药物不良反应(ADR)26例,现综合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瞿艳红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并精神障碍高龄患者59例体会

    莫西沙星是德国BayerAG实验室开发的一种新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为新型8-甲氧基氟喹诺酮,对包括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厌氧菌及非典型致病菌在内的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均具有强力、广谱的抗菌活性,尤其增强了对难治性β-内酰胺类抗菌药耐药菌的疗效.本文应用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高龄老年患者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抗菌活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刚;李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脑梗死康复护理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7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肢体锻炼的护理、语言及吞咽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健康教育.比较2组肢体功能评分.结果 治疗后2组肢体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郭春玲;高丽静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组治疗14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比较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0%,高于对照组的50.0%;2组治疗14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各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丹红注射液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预防血栓继续形成,是治疗脑梗塞的有效中成药制剂,值得临床早期应用.

    作者:李浩;张磊;杨晓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