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倩;胡纯红;张瑞林;李雯
目的 比较阿昔洛韦与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将9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45例.A组予以阿昔洛韦片口服治疗,B组予以泛昔洛韦片口服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3.3%,B组为95.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2.2%(1/45),低于A组的13.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昔洛韦与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效果相当,但后者不良反应少、服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焦云霞 刊期: 2012年第17期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超过1500万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风湿性心脏病是心脏病中常见的一种,是急性风湿性心瓣膜炎遗留的慢性瓣膜病,亦称慢性风湿性心脏病[1].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寒冷、潮湿环境下,以20~40岁的青壮年多见,女性略多于男性.
作者:张晓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猪肺磷脂注射液(PS)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以PS联合nCPAP治疗;对照组予以nCPAP呼吸支持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12、24h时点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及临床转归.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24h时点PaO2、PaO2/FiO2高于12h时点,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4h时点PaCO2低于12h时点,且低于对照组;病死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PS联合nCPAP治疗NRDS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均;陈健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吸附百白破是(WDPT)由百日咳疫苗原液、精制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原液用氢氧化铝佐剂吸附制成.而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ADPT)是将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原液、白喉类毒素原液及破伤风类毒素原液加氢氧化铝佐剂制成.加强冷链管理,确保疫苗质量.严格掌握接种禁忌证,使用前做好知情告知.
作者:孟金玲;杜巧红 刊期: 2012年第17期
药物过敏反应是指有特异体质的患者使用某种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其与药物的剂量无关.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病率不高,主要有2种形式:(1)用药后立即发生,称为即发反应;(2)潜伏期30min,甚至几天后才发生,称为迟发反应.轻则表现为皮疹、哮喘、发热,重则发生休克,甚至危及生命.笔者采用利凡诺宫腔内羊膜腔外注药行中期引产致过敏反应1例,因抢救及时,护理措施得当,使患者转危为安,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华新桂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对该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儿科门诊2011年1~6月处方4309张,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 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比例为65.28%;联合用药以单种抗菌药物应用为主,占89.05%;使用频率高的药物种类为β-内酰胺类,占56.49%;不合理处方占抽查处方的11.74%,主要表现为遴选药物及用法用量不适宜等.结论 该院儿科门诊对抗菌药物使用方面存在问题,尤其手足口病、上呼吸道感染等常规性使用抗菌药物及时间依赖型药物实行日剂量单次给药等普遍性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王功顺 刊期: 2012年第17期
自2011年1月份开始,河北省卫生系统正式启用执法办案网上管理系统,向实现全省卫生系统执法办案信息化管理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在卫生系统行政管理工作中,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是提高监管效能和执法水平的必要手段,也是卫生行政部门创新监管方式的重要依托.
作者:郭丽 刊期: 2012年第17期
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高,瘢痕子宫的再次妊娠也随之增高[1].子宫破裂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有报道国内发生率1.4‰~5.5‰,国外发生率0.08‰~10‰[2].围产儿病死率>50%,母体病死率为10%~40%[3].因此超声诊断技术对孕期子宫下段瘢痕进行观察尤为重要,目的在于为临床医师提供产前子宫破裂的危险性及早期终止妊娠,指导临床医师正确的选择分娩方式.
作者:田宏;邵玉薇;徐谦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影响.方法 将122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62例和干预组60例.常规组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术后30d LEDVT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术后30d LEDVT发生率为1.7%,低于常规组的11.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对降低LEDVT的发生率作用显著,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欧阳凤珍;周少云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医务人员锐器伤是当前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面临的严重的职业危害之一[1],是口腔科医务人员面临的损害身心健康的危害之一.据资料显示,有二十多种传染病病原体可以经过血液接触感染人体[2],口腔科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的概率较高,造成机体本身的抵抗力降低与口腔科环境中接触感染性血液的几率较大[3],因此锐器伤成为口腔科医务人员感染乙肝、丙肝以及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重要途径之一[4].
作者:王婷;张红艳;李金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指骨末节骨折相对其他四肢骨折较轻微,以往一般按软组织损伤处理,铝塑甲板固定,但外固定相对不牢靠,使骨折移位或微动,尤其是粉碎性骨折,骨块分离形成死骨块.2009年1月一次偶然使用注射器针头固定指骨末节骨折,通过随访观察,治疗效果良好.注射器针头固定指骨末节骨折增加了骨折稳定性,从而提高了骨折愈合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张保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讨论降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促进对降压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对抗高血压药物不合理使用患者114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药物联合选择不当占39.4%,未按时间服用占32.5%,频繁换药及随意加大药物剂量占19.2%,忽视血压变化占7%,药物过敏占1.7%.结论 根据药物的作用合理科学的配药,保证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避免出现不良反应,从而有效、经济、安全的使患者控制血压.
作者:李宏林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小儿马蹄内翻足是小儿足部畸形,也是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的一种,主要表现在患儿的足前半部内收、内翻,跟骨内翻、跖屈、跟腱挛缩呈马蹄畸形等.据统计,目前临床上小儿马蹄内翻足发病率为1.0‰~4.5‰[1],此病在婴儿出生后就能够很快的辨认畸形,所以在诊断方面并无困难.此病要早发现早治疗,效果才会显著.
作者:郭楠 刊期: 2012年第17期
诊断性腹腔穿刺是外科急腹症明确诊断时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之一,如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急性胃肠穿孔、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外伤性肝脾破裂及肠系膜血管破裂等,在其诊断不明确或其它辅助检查不能作出快速诊断时,因诊断性腹腔穿刺术(腹穿)不受环境条件限制,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快捷,准确性高,并可重复进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为闭合性腹部损伤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快速、有效的诊断方法,诊断准确率可达90%以上,是诊断急腹症的重要手段.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腹腔穿刺诊断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148例,证实了术前诊断.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金水;李静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无创通气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例.在行无创通气治疗中,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2组护理前、后相关呼吸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血氧饱和度(SpO2)]进行比较.结果 2组护理后PaO2、PaCO2、SpO2高于护理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ARDS患者的无创通气治疗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相关呼吸指标,减轻呼吸困难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国产液电式体外碎石机因反射杯的大小不同而疗效区别较大[1].笔者对比以色列体外碎石机的反射杯,发现与国产反射杯的区别大,疗效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代强;赵福胜;郭浩;王玲;杨显贵 刊期: 2012年第17期
我院全院共有1430名工作人员,其中<35周岁679人,占全院人员总数的47%,主要分布在医疗护理队伍中,是职工队伍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直接关系到医院各项中心任务的落实执行和医院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运用思想政治工作来调动和激励青年的工作积极性,提高青年的整体综合素质,是新时期医院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和课题.
作者:张晶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喜炎平雾化吸入后拍背吸痰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以喜炎平雾化吸入后拍背吸痰治疗;对照组仅予以利巴韦林雾化吸入.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喜炎平雾化吸入后拍背吸痰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疗效较好,安全性高,用药简单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耿红;吴明杰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索2006-2010年度绵阳市酒精中毒患者院前急救的流行病学特点,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以2006-2010年度经绵阳市紧急救援指挥中心受理的1425例次酒精中毒患者为调查对象,以年龄、性别构成及日期、时间、地域分布作为观察指标,将资料建立数据库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25例次酒精中毒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及日期、时间、地域分布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和P=0.0000).结论 强化公众健康意识,提高护理急救技能,加强院前急救体系建设,是减少酒精中毒发生的重要基础.
作者:邓樱;李银先;宋洋;骆贵强;罗希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粘连性肠梗阻是肠与肠或其他组织粘连致肠管成角或腹腔内粘连带压迫所致的肠梗阻,其发生率占各类肠梗阻的40%~60%,而粘连性肠梗阻又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先天性少见,可因发育异常或胎粪性腹膜炎所致[1].后天性多见,常由于腹部手术、炎性反应、创伤、出血、异物刺激等所引起,临床上以手术后所致粘连性肠梗阻为多.现将我科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92例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蒙勤;邓忠南;利仕文;叶开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