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倩;胡纯红;张瑞林;李雯
目的 探讨小剂量异丙酚复合咪达唑仑对老年患者腹腔镜全麻术后拔管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在常规全麻基础上,A组术后予以小剂量异丙酚联合咪达唑仑静脉滴注3~5min后彻底吸痰拔管;B组术后仅予以生理盐水10ml静脉推注,吸痰后拔管.2组均予以心电图(ECG)监测,并记录用药前、用药后5min、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min、拔管后10min各时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 A组用药后各时点HR、MAP、RR低于用药前,仅拔管后10min时点SpO2略高于用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拔管时、拔管后5min及10min时点HR、MAP均高于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min时点RR高于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min时点SpO2低于拔管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异丙酚联合咪达唑仑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全麻术拔管期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贾凤斌;苏秀霞;李芳芳;刘玉晶;谷世恒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应激性溃疡是脑出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处理不当往往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治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是提高脑出血患者救治成功率的重要措施之一.我院神经内科应用注射用泮托拉唑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87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席哲;王一鳞;刘建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快速发展,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且现代医学知识的普及使人们对医疗安全意识显著提高,因此,做好医疗事故的防范工作至关重要.现就多年来的护理经验谈谈防止差错事故的一些体会.
作者:潘青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国产液电式体外碎石机因反射杯的大小不同而疗效区别较大[1].笔者对比以色列体外碎石机的反射杯,发现与国产反射杯的区别大,疗效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代强;赵福胜;郭浩;王玲;杨显贵 刊期: 2012年第17期
患者,女,35岁,因强直性脊柱炎皮下注射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上海中信国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11161)25mg/次,2次/周,第5次注射4h后,右侧上臂三角肌下缘出现8cm×6cm硬结,红、肿、痒,持续120h后逐渐消退.
作者:孔繁凡 刊期: 2012年第17期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安危.所以把好药品质量关更为重要.”中国药业走出国门,质量管理是关键.”[1]基于这一理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要求所有药品生产企业必须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经营企业必须通过<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实施GSP不仅是药品经营企业的事情,相关政府部门也要作好相应的扶持工作,药品监督局在GSP的实施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褚晓晖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氦氖激光联合氟康唑注射液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2例(119耳)外耳道真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60耳)和对照组55例(59耳).对照组单用氟康唑滴耳液滴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氦氖激光照射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氦氖激光联合氟康唑滴耳液治疗外耳道真菌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增强药物治疗效果,无痛苦及不良反应,简便易行.
作者:薛倩;胡纯红;张瑞林;李雯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科学,是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联系的桥梁学科.病理学的特点是内容抽象,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笔者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注重临床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推断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晓露;曾祥麒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四磨汤联合茵栀黄口服液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将380例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96例和对照组184例,治疗组口服四磨汤及茵栀黄口服液共2d,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比较2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高胆红素血症及中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分别为4.59%和1.0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6%和7.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四磨汤联合茵栀黄口服液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裴连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63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单纯予以TP方案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化疗基础上加用康艾注射液治疗.对2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53.1%、38.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率为75.0%,高于对照组的35.5%;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减少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康艾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涂建国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建立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中山梨醇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通过系统适用性试验、线性试验、回收试验、重复性试验、溶液稳定性试验验证紫外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法(UV-HPLC法)测定18AA中山梨醇含量的精确性.并比较采用过树脂后高碘酸盐法和UV-HPLC法测定3批试制样品中山梨醇含量的结果.结果 UV-HPLC法回收率、线性和重复性良好,溶液稳定.结论 UV-HPLC法能准确测定18AA中山梨醇的含量.
作者:周秋云;黄绮红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后缝合固定气管套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58例行气管切开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9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气管套管固定;试验组术后予以缝合固定气管套管.对2组术后置管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皮肤挫伤、套管脱管、切口出血发生率分别为7.3%、0、0.6%,低于对照组的36.5%、10.3%、14.6%,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气管切开套管缝线固定能有效地保护颈部皮肤、减轻患者不适和痛苦、减少出血、避免套管脱出,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温丽慧;黄波;邓立波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多年来,对于死胎和稽留流产的处理,一直都是临床中较慎重和棘手的问题,笔者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处理孕12~28周的死胎和稽留流产,有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建军;张荣;徐丽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异位妊娠,发病率约为1%[1].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病率逐年升高[2],行辅助生殖妇女的异位妊娠发病率更高[3].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是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发达国家死于异位妊娠的女性占妊娠总死亡人数的4.9%[4].医学界对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案不断探索,所有治疗的目的是终止妊娠,且无危害妊娠妇女生命安全的并发症发生.
作者:周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各种突发性意外伤害逐渐增多,人们对急救医疗服务的期望和需求日益增强,而作为医院抢救生命第一线的急诊护理,面对的是病情复杂多变、生命垂危、年龄不一的各种疾病及遭受意外的人群,护理风险始终贯穿于护理操作、处理、配合抢救等环节和过程中.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的状况已达成共识[1],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带有风险[2].识别急诊护理风险与加强防范管理,是现代急诊护理工作适应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
作者:沙潜 刊期: 2012年第17期
药物在体内通过吸收、分布、代谢、排泄4个过程,而药物的吸收是影响药物发挥疗效的主要因素.食物对药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食物能延缓胃排空,延缓口服药物的吸收,也能增加吸收;食物能延迟药效的发生并可能影响药物作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也能提高生物利用度.
作者:刘英 刊期: 2012年第17期
患者,女,27岁,主因第1胎宫内孕足月,右侧腰部及右下肢疼痛1d于2011年2月14日17:00入院.患者既往体健,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0年5月24日,预产期2011年3月1日,停经后无明显早孕反应,孕早期无感冒、发热,无放射线及农药接触史,孕4个月初感胎动至今,孕7个月查胎位、血压均正常.今无诱因出现右侧腰部及右下肢疼痛,持续性憋胀痛,疼痛无放射及转移,能耐受,伴恶心、呕吐数次,每次均为胃内容物,无血液及胆汁,量不多,无发热、头痛、头晕、心悸、气短、恶心、呕吐、腹痛及阴道出血,无尿急、尿频及排尿困难.现宫内孕足月,无宫缩,未见红,未破水.
作者:马瑞丽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讨论降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促进对降压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对抗高血压药物不合理使用患者114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药物联合选择不当占39.4%,未按时间服用占32.5%,频繁换药及随意加大药物剂量占19.2%,忽视血压变化占7%,药物过敏占1.7%.结论 根据药物的作用合理科学的配药,保证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避免出现不良反应,从而有效、经济、安全的使患者控制血压.
作者:李宏林 刊期: 2012年第17期
中医药高等教育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受现代大学制度和西医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不足之处.如何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到中医药教育和事业的未来.然而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无现成模式可以照搬,需要进行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探索.中医药院校作为中医药教育的载体和执行者,在进行高等中医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作者:王静怡 刊期: 2012年第17期
CD1700血球分析仪作为一种高科技的新型医疗设备,其日常使用的保养及维修也逐渐演化为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所以只有了解其原理,才能正确的使用,才能尽量减少对设备的损坏[1].只有掌握必要的保养及维修知识,才能从故障显示现象中正确、迅速的分析并查找原因,及时进行维修,以保证设备的正常应用和使用寿命.
作者:王秀芬 刊期: 2012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