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iRNA对乙型肝炎孕鼠及胎鼠体内的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保护作用探讨

龙隽;刘杰波;张绍芳;罗宇元;石航婷

关键词:siRNA, 乙型肝炎病毒, 垂直传播
摘要:目的 探讨siRNA干扰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鼠及胎鼠病毒的清除作用,并了解其阻断垂直传播的可能性.方法 体外设计并合成siRNA,扩增,与HBV全基因组质粒pcDNA3.1-DNA注入孕鼠体内为实验组,无意义RNA与pcDNA3.1-DNA注入为对照组.96h后,取孕鼠血液,肝脏及胎血、胎肝,通过血清中HBV-DNA荧光定量,肝组织免疫组化,肝组织HBV C-mRNA RT PCR等方法,检测其HBV在体内的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组孕鼠血中HBV-DNA定量[(2.77±0.95)Lg copies/ml]较对照组HBV-DNA定量[(6.89±2.15)Lg copies/ml]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孕鼠肝组织HBsAg阳性细胞[(22.5±14.6)个]及HBcAg阳性细胞数[(28.8±17.3)个]均少于对照组的[(42.5±19.2)个、(53.5±23.3)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胎鼠肝组织HBsAg阳性细胞数[(17.5±9.6)个]及HBcAg阳性细胞数[(27.5±15.8)个]均少于对照组[(32.5±15.2)个和(45.7±16.5)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鼠和胎鼠2组mRNA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RNA干扰可明显减少孕鼠及胎鼠的肝细胞上HBV表面及核心抗原表达,同时减少了HBV DNA在肝组织中的复制.说明siRNA有减少了母体内HBV病毒,同时减少了垂直传播的可能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2.5%和92.5%均高于对照组的40.5%和7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丹参注射液治疗AECOPD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永亮;梅菊花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腹部手术术中静脉麻醉维持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和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部手术术中静脉麻醉维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UF组)和芬太尼组(F组).2组均采用相同的诱导方法,麻醉维持2组均同时使用微量注射泵输注异丙酚,F组同时依临床判断采用静脉分次注射芬太尼和异丙酚,SUF组采用反复静脉滴注舒芬太尼5μg.术中间断追加罗库溴铵维持肌松.记录麻醉过程中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并观察手术后[诱导前(T0)、切皮后5min(T1)、切皮后30min(T2)、气管拔管时(T3)、气管拔管后5min(T4)]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气管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及手术时间.结果 SUF组SBP、DBP及HR在T1~T4时较T0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F组SBP、DBP在T1~T4时较T0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HR在T1~T4时较T0时均显著上升(P<0.05);SUP组T1~T4各时点SBP、DBP及HR 均低于F组(P<0.05).SUF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及睁眼时间短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部外科手术中应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维持比芬太尼全静脉麻醉组更能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苏醒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更迅速,麻醉更平稳.

    作者:刘厚东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瘢痕子宫妊娠探讨

    目前,剖宫产作为解决难产及解除母婴危险状态的方法在各级医院已相当普及.随着产科检测方法的改进及对高危妊娠认识的提高,也由于孕妇及医务人员本身及社会方面的原因,剖宫产率大大提高,有些医院甚至可高达30%~40%,但随之而来的手术并发症问题越来越多,特别是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妇女的影响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作者:邢庆英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百草枯中毒救治中的护理进展研究

    百草枯是一种含剧毒的除草剂,其化学名称为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具有触杀作用和一定的内吸作用,其对人的毒性极大,且无特效药,患者中毒后毒物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体内,在局部可有明显的刺激、腐蚀作用,皮肤接触引起局部炎症、红斑、水疱、溃疡、坏死等表现,皮肤有破损可加速药物的吸收,误服后会对肺、肾、肝等器官有严重的毒害作用,大多数患者因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在数小时内死亡.

    作者:黄滨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中医经验方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经验方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中医经验方治疗.2组用药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医经验方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显著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孔文霞;贺启英;魏双元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外胆管癌诊断中的应用

    肝外胆管癌是指左右肝管、肝总管、胰腺上胆总管的原发恶性肿瘤.随着影像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肝外胆管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肝外胆管癌发病率以每年5%的速度逐渐增加[1,2].肝外胆管癌无特异性的临床症状,所以一旦发现往往已是中晚期,所以遴选一种能尽早、准确发现该病的检测手段是目前临床一个迫不及待的任务之一.笔者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外胆管癌患者61例进行检查,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外胆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作者:侯晓英;周少英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择期剖宫产产妇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择期剖宫产产妇的影响.方法 将行择期剖宫产产妇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剖析产妇心理特点,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满意度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SDS及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择期剖宫产产妇中,依据其心理特点,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降低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母婴生存质量.

    作者:蒋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口咽通气管在昏迷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昏迷患者由于出现脑实质损害,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网状结构发生高度抑制,致使舌体后坠至咽喉部,咽腔容积变小,气道阻力增加,肺通气量减少,使呼吸加深加快,呼吸费力;同时由于昏迷患者咽喉部痰液较多,若不及时处理则缺氧加重,极易发生窒息、呼吸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未建立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其他人工气道的昏迷患者,经使用口咽通气管并结合精心的护理,可取得良好的疗效.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收治使用口咽通气管昏迷患者132例,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谭宇荣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影响细菌性食物中毒查明的因素及解决对策探讨

    每年夏秋季节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大多数是由于食入了被细菌污染或其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中毒,其发生不仅危害人民健康,甚至影响社会安定.细菌性食物中毒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实验室及时、准确、快速出具检验结果,对查明原因及现场针对性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通过以往在处理食物中毒中遇到的情况,对影响食物中毒原因查明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秦健英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65例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对65例CV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患者全部误诊,其中误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5例(38.5%),慢性支气管炎18例(27.7%),急性支气管炎13例(20.0%),慢性咽炎8例(12.3%),过敏性鼻炎1例(1.5%).治疗1周后,咳嗽基本消失21例(32.3%),明显缓解31例(47.7%),部分缓解13例(20.0%).结论 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基层医院缺少必要的辅助检查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

    作者:董玉龙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效果观察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是一种医源性疾病,发生于药物诱导排卵时,有文献报道总体发生率达23.3%[1],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胀、体质量增加、卵巢增大、胸腹腔积液、少尿、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血栓形成、肝肾功能衰竭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2].随着人类辅助生育技术的发展,促排卵药物的广泛应用,由此引发的OHSS发生率逐年增加,如缺乏适当治疗,或影响妊娠结局,或危及生命.我院近年收治OHSS患者30例,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治愈率达100%,不影响妊娠结局.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萍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胃切除术后大出血的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胃切除术后大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胃切除术后大出血患者30例,就外科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中,治愈28例占93.3%,死亡2例占6.7%.手术后伤口感染1例,十二指肠残端瘘1例.结论 针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胃切除术后大出血病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行针对性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效果.

    作者:袁智勇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妊娠合并卵巢囊肿的护理体会

    卵巢囊肿是妇科常见疾病,而妊娠时逐步增大的子宫占据盆腔的大部分空间,同时妊娠时盆腔充血,可使囊肿迅速增大[1].其危害性较非孕期大,对母婴可产生不良影响.为保证孕妇与胎儿的安全,现对护理措施探讨如下.

    作者:王向锋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与脑动脉病变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全脑血管造影术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与脑动脉病变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110例有造影指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对脑动脉狭窄程度和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年龄>60岁、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均为脑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中糖尿病、高血压与脑动脉狭窄的关系更为密切;各危险因素中,糖尿病脑动脉中度狭窄的发生率较高血压高(P<0.05),糖尿病脑动脉重度狭窄的发生率较冠心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60岁、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是脑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糖尿病、高血压与脑动脉狭窄的关系更为密切;糖尿病可能是脑动脉严重狭窄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易加朝;覃江斌;吴荣兴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儿童听力筛查的进展

    不同年龄儿童(从新生婴幼儿到中学学生)的听力筛查方法有很大的差异.由于目前尚无能有效地发现所有类型听力损失的方法,所以根据筛查目的不同,应各种方法联合应用.现将儿童听力筛查的进展报道如下.

    作者:张雪花;张国红;苗滨媚;任志刚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心肌梗死并室间隔穿孔1例护理体会

    主动脉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循环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心力衰竭、进展性心肌梗死等循环衰竭的治疗中.它是将一定容积的球囊放置于主动脉部位,球囊导管与体外压力泵相连,内部填充氦气,由体表心电图进行自动程序控制,使球囊充盈与排空限定在特定的时限.球囊充气发生在舒张压早期主动脉瓣刚关闭时,使主动脉内舒张压增高,提高冠状动脉的灌注压,改善心肌缺血.球囊排空发生在舒张压末期,主动脉瓣开放前的瞬间,降低左室射血阻抗,减低心脏的氧耗,使左心室的每搏排血量和射血分数增高[1].我科2012年3月24日成功为1例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患者实施IABP治疗,现将其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姚欣;李俊勇;王振国;张林红;陈娜;孙树芝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急诊抢救时采取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8例急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呼吸支持组和呼吸阶梯性治疗组各54例.传统呼吸支持组给予传统呼吸支持治疗,呼吸阶梯性治疗组给予呼吸阶梯性治疗.比较2组呼吸支持方式下呼吸复苏的稳定率及呼吸稳定时间.结果 2组采取的呼吸支持方式位于前3位的均为鼻导管吸氧、复苏体位及呼吸机支持.呼吸阶梯性治疗组的呼吸复苏率明显高于传统呼吸支持组,呼吸稳定时间明显短于传统呼吸支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危重症患者采取呼吸阶梯性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朱元记;罗伟冰;彭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输卵管高压灌注联合腹腔镜技术诊治女性不孕症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输卵管高压灌注联合腹腔镜技术诊治女性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0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对不孕症原因进行分析,同时行输卵管高压灌注治疗.术后随访3~24个月观察其效果.结果 120例患者不孕原因,盆腔粘连伴输卵管伞部闭塞50例(41.67%);输卵管伞部以外闭塞20例(16.67%);输卵管积水20例(16.67%);其他原因导致不孕20例(41.67%);双侧输卵管正常10例(8.33%).术后随访3~24个月,自然妊娠35例,自然妊娠率为29.17%,其中术后6个月内自然妊娠25例(71.42%);异位妊娠4例,发生率为3.33%.结论 盆腔粘连及输卵管阻塞是引起不孕症的主要原因,腹腔镜技术可对不孕患者盆腔进行全面评估,明确不孕原因,在诊断的同时行针对性的治疗,在不孕症患者中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周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黄体破裂29例临床分析

    黄体破裂是妇科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以青年妇女为常见,虽发病率低,但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该病起病急,患者一般以突发下腹一侧疼痛就诊,有不同程度的腹腔内出血,大多可行非手术治疗,但当出血较多处理不及时,可发生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因此,临床医师因对黄体破裂有充分的认识,能迅速准确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现对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卵巢黄体破裂患者2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潘红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腹腔镜技术在诊治中晚期妊娠合并阑尾炎中的临床应用

    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可发生于妊娠期任何阶段,在妊娠妇女中的发生率为0.1%~0.3%,与非孕期大致相同.因妊娠期孕妇的特殊生理和解剖改变,使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受到影响,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常不典型,易致诊断治疗不及时,威胁母婴的生命安全.妊娠早期合并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可获及时、准确、有效的诊治,保证妊娠的顺利进行[1].我院应用腹腔镜诊治妊娠中、晚期急性阑尾炎孕妇36例,并完成随诊工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蒲慧然;李全;车秀英;武鹏远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