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心肌梗死并室间隔穿孔1例护理体会

姚欣;李俊勇;王振国;张林红;陈娜;孙树芝

关键词:主动脉球囊反搏术, 心肌梗死, 护理
摘要:主动脉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循环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心力衰竭、进展性心肌梗死等循环衰竭的治疗中.它是将一定容积的球囊放置于主动脉部位,球囊导管与体外压力泵相连,内部填充氦气,由体表心电图进行自动程序控制,使球囊充盈与排空限定在特定的时限.球囊充气发生在舒张压早期主动脉瓣刚关闭时,使主动脉内舒张压增高,提高冠状动脉的灌注压,改善心肌缺血.球囊排空发生在舒张压末期,主动脉瓣开放前的瞬间,降低左室射血阻抗,减低心脏的氧耗,使左心室的每搏排血量和射血分数增高[1].我科2012年3月24日成功为1例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患者实施IABP治疗,现将其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西罗莫司联合激素治疗增殖性狼疮性肾炎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观察西罗莫司与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联合激素诱导治疗增殖性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3例经肾活检诊断为Ⅲ、Ⅳ、Ⅴ型肾功能正常的增殖性LN患者随机分为西罗莫司组17例和传统疗法组16例.西罗莫司组予西罗莫司+泼尼松治疗,传统治疗组予CTX+泼尼松治疗.比较2组治疗3个月、6个月的临床疔效及24h尿蛋白定量、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ALB)、血肌酐(Scr)、补体C3、补体C4、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和血尿症、水肿、ANA阳性、抗双链DNA抗体阳性发生情况.结果 西罗莫司组治疗3个月末及治疗6个月末总有效率均高于传统疗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疗法组比较,治疗3个月后,西罗莫司组在尿蛋白下降、血ALB升高、SLEDAI减少及水肿消退诸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6个月后西罗莫司组以上各项指标与传统疗法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罗莫司联合激素较传统疗法能更快速有效地诱导增殖性LN缓解,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娜;刘超;郑舒婷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新生儿洗澡护理问题探讨

    新生儿期是从胎儿出生到能适应周围环境的一段时期,一般为1个月左右(28d).由于新生儿的适应能力不完善,易发生疾病,必须重视保健工作.新生儿期小儿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活,体内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新生儿皮肤娇美柔嫩,易引起损伤及感染,只有通过细心呵护才能保持它的娇美.沐浴是一种很好的皮肤护理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卫生习惯,是新生儿护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每天给新生儿沐浴,不仅能清洁皮肤,使其清洁舒适,促进皮肤代谢与血液循环,增加抵抗力,还能观察了解新生儿的全身情况,协助皮肤排泄[1].

    作者:杨桦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激发《方剂学》学习兴趣方法探索

    本文介绍了如何激发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方剂学>兴趣的5种方法:应用启发式教学;突出教学重点;紧密联系临床;组织课堂讨论;更新教学手段,从而加深理解,运用多媒体与板书结合的方式,取长补短,形式多样,加强实践教学,彰显特色.因此,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改革过程当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运用不同途径和方法积极进行趣味教学学生才能体会到学习乐趣所在,从而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方剂学>因学科特点使教或学均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在<方剂学>教学中,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对于提高<方剂学>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梅;郭志利;王晓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医护合作面罩无创通气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医护合作面罩无创通气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可行性.方法 将2011年3月-2012年3月重症监护室接受面罩无创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新生儿24例作为治疗组,另选择2010年3月-2011年2月同等病情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新生儿2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并发症、撤机失败、抢救成功情况.结果 治疗组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医护合作面罩无创通气较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更好.

    作者:沈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我院出生低体质量儿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出生低体质量儿状况.方法 对该院2993例活产儿分娩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993例活产儿,出生低体质量儿205例,发生率为6.85%.结论 加强围生期保健是降低低体质量儿出生发生率、提高人口出生素质的有效措施.

    作者:宁思婷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08例分析

    目的 评价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10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疗效、预后及相关因素.结果 采用小骨窗显微手术、大骨瓣血肿清除术、血肿穿刺碎吸术3种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均取得良好的效果.108例患者中,恢复良好72例(66.7%)、差24例(22.2%)、死亡12例(11.1%).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能尽早清除血肿、确切止血,是高血压脑出血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苏松;陆显祯;何绍坤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门诊导医服务管理与实践探析

    目的 探讨门诊导医服务管理与实践方法.方法 对我院2011年1-12月病例资料与2010年1-12月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实施服务管理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实施前,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门诊导医服务管理与实践工作,可显著降低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院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肖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脑卒中恢复期的综合护理体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脑卒中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致残率高,且恢复期时间长,患者对治疗、护理配合的好坏,直接影响康复效果,因此恢复期的护理在神经内科显的极其重要.笔者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科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200例,给予系统的治疗和护理,得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韩书芝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军队基层军官脂肪肝及高脂血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军队基层军官高脂血症与脂肪肝患病的关系,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对2009年8月-2010年8月疗养的1127名军队基层军官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27例体检者共检测出脂肪肝患者163例,患病率为14.5%(163/1127),>40岁者明显居多占55.83%、41~45岁及≥46岁组脂肪肝与高脂血症检出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患者有60.7%(99/163)表现为高三酰甘油血症或混合型高脂血症,仅有39.3%(64/163)表现为胆固醇增高或血脂正常.结论 高脂血症患者的脂肪肝患病率较高,必须增强军队基层军官的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

    作者:辛勤;娄元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颈椎前路手术76例护理体会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颈椎疾患的诊断技术逐步提高,因其颈椎前路手术可直接解除脊髓前方的压迫,已被众多骨科医师所接受,但此手术危险性大、并发症多,术前及术后的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颅颈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与其他部位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比较研究

    目的 通过对比进一步认识颅颈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本质.方法 从胚胎发育学的角度对比颅颈交界区SDAVF与其他部位SDAVF的异同.结果 两者既有显著的差异性,也有相似之处.结论 颅颈交界区SDAVF为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一组分.

    作者:郑宇;张鸿祺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颅骨缺损早期手术修补的临床观察

    早期行颅骨修补术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除外伤术后有局部感染外,外伤性颅骨缺损都应在原切口愈合、颅内压恢复正常、减压窗凹陷、伤情已趋稳定后尽早手术,这不仅能尽早解除颅骨缺损带来的精神负担和改善严重的自觉症状,而且可终止或逆转颅骨缺损造成的继发性脑损害,改善神经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选择外伤后颅骨缺损患者60例,在颅骨修补前后进行生活质量评估,以探讨手术时机的选择.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艳州;刘永昌;梁新;曹栓柱;姜红升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门诊优质护理服务探讨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门诊护士是早与患者接触的医务人员,其工作态度不仅反映了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也对医院的声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在全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今天,门诊护理服务流程的合理性,是门诊提高满意度的关键.所以说,门诊的护理服务同护理质量一样,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关键.笔者结合上级医院及周边民营医院参观心得及三级医院评审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门诊护理服务流程的改造进行阐述.

    作者:盛祥文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硝酸异山梨醇酯治疗高血压急症3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硝酸异山梨醇酯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对38例高血压急症患者应用硝酸异山梨醇酯5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中,以100μg/min速度静脉滴注.监测用药后3、10、30、60、120min血压情况;同时监测动态呼吸(RR)、心率(HR)、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用药后3、10、30、60、120min各时段血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0min后RR、HR均低于治疗前,SpO2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酸异山梨醇酯治疗高血压病急症安全有效.

    作者:李保强;吴晓秋;李星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大肠癌中西药结合疗法思路与方法

    目前大肠癌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尽管西医术后有化疗、放疗等方法,但术后5年生存率大约为70%.由于术后微小肿瘤转移灶的存在,有40%~50%的患者术后出现复发或转移,其中绝大多数患者失去再治愈的机会.中药治疗肠癌可稳定病灶,减轻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1];中药配合手术治疗具有防治术后复发与转移,对化疗、放疗具有减毒增效的作用.为提高临床疗效,本文拟根据中西药治疗大肠癌的特点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大肠癌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张中建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妊娠合并卵巢囊肿的护理体会

    卵巢囊肿是妇科常见疾病,而妊娠时逐步增大的子宫占据盆腔的大部分空间,同时妊娠时盆腔充血,可使囊肿迅速增大[1].其危害性较非孕期大,对母婴可产生不良影响.为保证孕妇与胎儿的安全,现对护理措施探讨如下.

    作者:王向锋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奥氮平与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奥氮平与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6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33例,分别给予奥氮平与齐拉西酮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阴性改善情况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氮平与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均具有良好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但奥氮平起效较快,在改善病患阴性症状方面较优于齐拉西酮.

    作者:任尚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社区医师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分析

    分析社区慢性肾功能不全用药情况,根据肾功能不全时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研究临床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原则及抗菌药物的选择,以利提高社区临床医师的用药水平;研究肾功能受损时,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以及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均可能发生的改变,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王年春;陈义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外包服务商评价研究

    当前,数字化医院建设是我国医院卫生信息化的重点和热点之一.其中,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已成为数字化医院的一项重要任务.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利用网络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数据库知识、信息理论、运筹学原理和现代医院管理科学技术等对医院整体进行全面信息化的综合管理.其核心是利用IT技术对医院所产生的医疗数据和医院内部的工作流程等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1,2].其对医院的科学发展是极其重要的.但由于专业分工的限制,靠医院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必要的.现实中,医院往往需要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业务进行外包.

    作者:刘文慧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腹部手术术中静脉麻醉维持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和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部手术术中静脉麻醉维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UF组)和芬太尼组(F组).2组均采用相同的诱导方法,麻醉维持2组均同时使用微量注射泵输注异丙酚,F组同时依临床判断采用静脉分次注射芬太尼和异丙酚,SUF组采用反复静脉滴注舒芬太尼5μg.术中间断追加罗库溴铵维持肌松.记录麻醉过程中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并观察手术后[诱导前(T0)、切皮后5min(T1)、切皮后30min(T2)、气管拔管时(T3)、气管拔管后5min(T4)]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气管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及手术时间.结果 SUF组SBP、DBP及HR在T1~T4时较T0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F组SBP、DBP在T1~T4时较T0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HR在T1~T4时较T0时均显著上升(P<0.05);SUP组T1~T4各时点SBP、DBP及HR 均低于F组(P<0.05).SUF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及睁眼时间短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部外科手术中应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维持比芬太尼全静脉麻醉组更能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苏醒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更迅速,麻醉更平稳.

    作者:刘厚东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