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瀚;李进;李祥;陈建伟;薛平
目的:优化元胡止痛软胶囊中延胡索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延胡索乙素含量为指标,HPLC测定其含量,选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乙醇体积分数、加醇倍数、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影响因素.结果:优选的提取工艺为6倍量70%乙醇提取3次,每次1.5h.3批验证试验RSD 2.69%.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杜茂波;刘淑芝;刘树扬;葛克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玉郎伞(YLS)块根提取物(包括总黄酮、多糖及其水提物)对食饵性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脂蛋白代谢相关酶活性及肝脏脂肪变性的影响.方法:用高脂膳食饲喂SD大鼠6周,造成饵食性高脂血症,将高脂血症大鼠按照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随机分成高脂模型组、YLS总黄酮高剂量组(YFH)、YLS总黄酮低剂量组(YFL)、YLS多糖高剂量组(YPH)、YLS多糖低剂量组(YPL)、YLS水提物高剂量组(YAH)、YLS水提物低剂量组(YAL)和洛伐他汀组8组,每组10只.空白组和高脂模型组均灌服空白溶剂15 g·kg-1 ·d-1;洛伐他汀组灌服洛伐他汀溶液3.0 mg·kg-1·d-1;YFH,YFL组分别灌服YLS总黄酮0.1,0.025 g·kg-1·d-1;YPH,YPL组分别灌服YLS多糖0.15,0.0375 g·kg-1 ·d-1;YAH,YAL组分别灌服YLS水提物15.00,3.75 g生药·kg-1 ·d-1.连续给药14 d后检铡各组大鼠脂蛋白酯酶(LPL)、肝酯酶(H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血脂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等各项指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情况.结果:与高脂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TC,TG,LDL-C,MDA水平降低,HDL-C,LPL,HL和SOD水平升高(P <0.01或P<0.05),肝组织脂肪变性情况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YFH、YFL组改善效果明显.结论:YLS提取物对饵食性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紊乱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能有效缓解高脂性脂肪变性,其机制可能与其能提高肝脏脂蛋白代谢相关酶和SOD的活性有关.
作者:陈丽;张绪东;焦杨;付书婕;黄仁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鉴定山东产忍冬不同种质花蕾.方法:采用红外光谱三级鉴定法(红外光谱、二阶导数谱以及二维相关谱)对不同种质忍冬花蕾进行分析鉴定.结果:一维图谱上不同种质间相似度较大,均有3371 cm-1处的O-H伸缩振动峰,2924,2853 cm-1处的-CH2处的伸缩振动峰,1735 cm-1处的C=O伸缩振动峰,1637 cm-1处的烯醚双键伸缩振动峰,1051cm-1处的C-O伸缩振动峰,说明其主体成分相似;二阶导数红外图谱上,不同种质间在1 800~1 300 cm-1处差异明显;二维相关光谱中,不同种质间其峰强、峰形、峰位等均有较大差异.结论: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三级鉴定技术可以鉴别不同种质来源的金银花药材.
作者:张芳;张永清;于晓;康玉秋;周凤琴;孙素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含当归芍药散简方脑脊液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FeSO4和H202作用产生自由基的方法诱导建立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分别用当归芍药散简方(0.135 g·mL-1)ig家兔(1.5 g·kg-1),于1,14 d时取脑脊液添加于培养液中(每组分5%,10%,20%3个体积分数)处理PC12细胞,MTT法铡定细胞活性,硫代巴比妥酸(TBA)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甲基百里香酚蓝(MTB)比色法测定细胞内Ca1+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阳性表达,BCA蛋白定量及斑点印迹法测定α7nAchR亚单位水平.结果:含20%当归芍药散简方脑脊液对PC12细胞活性(以吸光度表示,A)1 d组(1.241±0.117)和14d组(1.297±0.213)与损伤组(0.986±0.051)比较能明显增加PC12细胞活性(P<0.05,P<0.01)、显著提高SOD活力(19.48±0.34),(19.52±0.33)U·mL-1对(18.18±0.12)U·mL-1(P<0.01),有效降低MDA含量及细胞内Ca2+水平均降低,与损伤组比较P<0.01;明显上调α7nAChR的表达,14 d组与1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简方对FeSO4和H2O2诱导建立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保护α7nAchR有关.
作者:马丽君;马科;李霞;王燕蓉;田建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大果大戟Euphorbia wallichii地上部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得到大果大戟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共分离出25个峰,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质量分数,并鉴定出大果大戟地上部分挥发油中20种主要化学成分,已鉴定出的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4.28%.结论:大果大戟地上部分挥发油化学成分包含有机酸、烷烃、萜类及其衍生物,萜类主要为倍半萜,其衍生物则主要为酮类,主要化学成分是十六烷酸(60.36%),其次是降姥鲛-2-酮(7.674%)和十四烷酸(5.433%).
作者:徐文晖;梁倩;刘江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正交试验法优选解毒通络颗粒处方药材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出膏率、丹酚酸B及天麻素为考核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解毒通络颗粒处方药材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解毒通络颗粒处方药材的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70%乙醇提取3次,每次提取1.5h.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省时、省工、节能,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为解毒通络颗粒的制剂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韩忠耀;周福军;单淇;刘时乔;侯文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组采用附桂骨痛胶囊和筋骨痛消丸口服,并加中药熏洗.两组疗程均为12周.结果:治疗组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活动指数及lysholm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7.5%优于对照组的76.9% (P<0.01).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KOA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忠伦;刘旭;王昌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玉郎伞( YLS)皂苷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YLS皂苷低剂量组(2×10-2g·L-1),YLS皂苷高剂量组(4×10-2g·L-1),阳性对照维拉帕米组(5×10-7 mol·L-1).离体大鼠心脏采用Langendorff法灌流,停灌30 min再灌30 min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左心室插入水囊导管,记录YLS皂苷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测定冠脉流量(CF)和冠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H-1)活性以及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YLS皂苷高剂量可显著改善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功能损伤,减少CK,CK-MB,LDH,LDH-1的释放和心肌组织MDA的产生,增加SOD的活性(与模型组相比,P<0.05或P<0.01).结论:YLS皂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作者:李健玲;陈兆霓;吕纪华;黄仁彬;覃斐章;张士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49例复发性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患者(其中28例为白头翁汤治疗组,21例为氟康唑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临床主要症状、病原体的转阴率和随访复发情况.中药综合疗法治疗组治疗肝经湿热型念珠菌性阴道病总有效率为85.7%,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99%,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两者治疗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病的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经过后期随访调查发现,中药综合疗法治疗组复发率为25%,西药对照组复发率为47%,说明中药综合治疗本病长期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不易复发.
作者:张晓芬;张超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不同厂家黄连上清片的质量情况以及对问题的分析,为提高药品标准,正确地评价药品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7家生产厂家10批样品进行片芯质量测定,样品粉末显微镜观察,建立5种蒽醌类化合物(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含量测定方法,并对样品中5种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不同生产厂家的产品显微观察无区别,但片重差异和5种蒽醌类化合物存在较大差异.结论:不同厂家的黄连上清片由于制剂工艺、原材料质量等不同,导致了产品质量存在较大差异.
作者:王胤;沈力;周浓;刘氏清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建立宣痹凝胶膏剂中龙胆苦苷、柚皮苷、原苏木素B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MerckRP-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0~ 33 min,11%乙腈;33~36 min,11%乙腈~20%乙腈;36~67 min,20%乙腈),柱温20℃,流速0.6 mL· min-1,检测波长283 nm,进样量10 μL.结果:龙胆苦苷、柚皮苷、原苏木素B分别在0.014 9 ~0.745 0 μg,0.007 1 ~0.355 0 μg,0.002 2 ~0.107 5 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7% (RSD 2.19%),103.51% (RSD 0.94%),99.58%( RSD 2.49%).结论: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宣痹凝胶膏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月环;杜守颖;陆洋;白洁;王玥;李慧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对冰片促进口服药物吸收的实验研究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生物利用度低是口服药物制剂经常出现的情况,选用安全有效的吸收促进剂来增加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方兴未艾.对冰片促进口服药物吸收作用的3种研究方法(在体法、体外法和体内法)的文献报道进行综述并加以探讨,分析认为,冰片对口服药物吸收的调节作用与药物分子结构和给药浓度,冰片的种类、浓度和用法等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吸收机制尚未明确.故针对水溶性差和代谢迅速的药物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冰片促进口服药物吸收的研究将为冰片促吸收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张海燕;邬伟魁;芦乾;贺娅;宋伟;李芳;杨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考察板蓝根不同提取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用大孔树脂和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制备板蓝根3个有效部位:总木脂素、总有机酸、总生物碱部位.结合酶标仪,通过清除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Fe3+还原能力(FRAP)测定板蓝根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结果:板蓝根颗粒组及各个提取物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氧化效果.其中以总木脂素抗氧化效果佳(DPPH IC50 160.6 mg·L-1;FRAP 0.75 mmol·g-1);其次为板蓝根颗粒组(DPPH IC50 595.97 mg·L-1;FRAP 0.12 mmol·g-1);总有机酸,总生物碱部位效果较弱.结论:测定了板蓝根中不同有效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初步确定其抗氧化相关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木脂素部位.
作者:陈瀚;李进;李祥;陈建伟;薛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三化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胞质附着蛋白(ZO-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三化汤低、高剂量组(7.2,14.4g·kg-1)、尼莫地平组(8.1 mg·kg-1).大鼠常规饲养3d后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7d后采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脑缺血2h再灌注24 h后,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ZO-1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脑组织ZO-1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三化汤高剂量组脑组织ZO-1表达显著升高(P<0.01),尼莫地平组脑组织ZO-1表达也明显升高(P<0.05),三化汤低剂量组脑组织ZO-1表达升高不明显,无显著性差异;三化汤高剂量组升高脑组织ZO-1表达较尼莫地平组明显(P<0.05).结论:三化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樊凯芳;梁晓东;李晓亮;唐迎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栀子在炒黄、炒焦和炒炭后脂溶性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比较栀子及炒制品的脂溶性成分组成和含量变化.结果:栀子不同程度炒制后检测到8个新产生的成分,为醇、烯、呋喃及吡喃酮类;同时有8个酸类、酯类成分检测不到或含量降低;各成分相对百分含量发生不同变化.结论:栀子炒制后脂溶性成分发生变化.
作者:曹玉娜;宋志前;曾林燕;魏征;张琳琳;刘振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运用总量统计矩法,以HPLC指纹图谱方式,研究补阳还五汤分煎与合煎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以常规方法制备补阳还五汤分煎与合煎的提取物,并采用总量统计矩法对补阳还五汤的分煎与合煎提取物指纹图谱参数进行计算,比较参数的差异.结果:单个对照品统计矩加合参数与混合对照品统计矩参数比较可知,(-λ)T.j=1的加合性为96.21%,12σr.i=1的加合性为129.6%,平均加合性为97.47%.单味药材统计矩加合参数与药材处方液统计矩参数比较可知(-λ)T.j=1的加合性为70.50%,(-2σ)r.i=1的加合性为81.97%,平均加合性为50.55%.结论:分煎与合煎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组成存在差异,该法具有对指纹图谱进行加合性分析的功能.
作者:周晋;邓凯文;贺福元;石继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对南、北寒水石奶淬、水淬、生品在人工胃肠液中溶出率进行分析.方法:通过人工模拟胃肠环境来分析寒水石的溶出情况,利用配位滴定法检测样品中主成分钙含量,计算溶出率.结果:南、北寒水石在人工胃液中溶出率在70%~ 110%,溶出率依次为奶淬<水淬<生品;在人工肠液中,南寒水石溶出率低于10%,其中生品溶出率低,北寒水石低于20%,水淬制品溶出率低.结论:南、北寒水石可能主要在胃内吸收,肠内吸收较少.
作者:陆景坤;陈朝军;周昊菲;刘智杰;毅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比较甘肃产柴胡根和茎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异同.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甘肃产柴胡根和茎中的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柴胡根和茎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柴胡根和茎中挥发油得油率分别为0.04%,0.01%.两部位共鉴定出95个化合物,其中从根和茎中分别鉴定出52,72个.共有化合物29个,分别占各部位挥发油总量的61.29%,53.54%.根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有正己醛(17.00%)、2-戊基呋喃(8.10%)、棕榈酸(6.71%)、5-异丙基-2-甲苯酚(6.65%)、百里香酚(5.23%)、正庚醛(4.64%)等;茎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棕榈酸(10.79%)、3-甲基-4-异丙基苯酚(8.31%)、香芹酚(6.19%)、正己醛(6.09%)、2-戊基呋喃(4.42%)等.结论:甘肃产柴胡根和茎中挥发油的成分组成和含量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实验结果为柴胡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作者:孙宗喜;吕晓慧;徐桂花;苏瑞强;赵志全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单芽狗脊蕨HPLC指纹图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测定了9个不同产地单芽狗脊蕨样品.色谱条件为DiamonsilTM C18色谱柱(4.6 mm×200 mm,5 μm);流动相A相为乙腈,B相为水(梯度洗脱0~60 min22%A→100% A);检测波长265 nm;流速1.0mL· min-1;柱温25℃.结果:建立了不同产地单芽狗脊蕨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了相似度比较,进一步对其中的山柰素-3-O-α-L-鼠李糖基-7-O-α-L-鼠李糖苷、山柰素-3-O-α-L-(4-O-乙酰基)鼠李糖基-7-O-α-L-鼠李糖苷进行了归属.结论:该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单芽狗脊蕨质量控制.
作者:马秉智;朱立平;鞠海;高增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运脾消食汤合多潘立酮治疗脾虚食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60例FD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多潘立酮片,每次10 mg.3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运脾消食汤,水煎分服,1剂/d.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痊愈率观察组为77.50%,对照组为52.5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50%,对照组为77.5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上腹不适、暖气、烧心、反酸等临床症状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运脾消食汤合多潘立酮治疗脾虚食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显著,且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熊瑛;张毅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