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平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发生时间、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50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切口感染、裂开、愈合不良及子宫复旧不良、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内膜炎.发生时间以剖宫产术后2周以上占大多数(80%),部分病例(18%)在6周以上.结论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切口感染、裂开、愈合不良.正确处理第三产程、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剖宫产技术、加强产褥处理,可有效降低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
作者:王晓娜 刊期: 2012年第25期
在医疗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护理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已成为患者选择就医直接重要的指标之一.护理工作的重点不应只是简单地接待患者和机械地操作,而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观点,以其闪亮新颖的思想内涵融入护理工作中.门诊作为医院的窗口,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信誉与社会影响,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规范的仪容仪表是实施人性化服务的前提[1].
作者:何燕敏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自拟益母丹芪汤治疗药物流产阴道出血时间过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药物流产阴道出血时间过长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自拟益母丹芪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阴道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自拟益母丹芪汤治疗药物流产阴道出血时间过长疗效显儿,阴道出血情况明明显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刚;鹿艳群;秦亮 刊期: 2012年第25期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又称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是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对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自身消化所致的急性化学性炎症,是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类型,表现为胰腺广泛出血坏死,常涉及多个脏器,甚至造成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病死率高[1].胰管阻塞,胆汁、胰液逆流,胰管内压力骤升,胰腺血液淋巴循环障碍引起胰腺消化酶对胰腺自身消化.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2月收治SAP 35例,现将其术后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张亚利 刊期: 2012年第25期
股骨颈骨折在临床上较常见,尤其是老年人更易发.由于骨质疏松,特别易发生骨折,其中又以股骨颈骨折多见.由于其发病率高、并发症多,严重危害老年患者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作者:李小红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贝那普利组和氨氯地平组各42例.联合用药组给予贝那普利片10mg+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治疗,贝那普利组给予贝那普利片20mg治疗,氨氯地平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24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血压和24h尿微量白蛋白下降程度较单独用药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3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可有效控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明显的肾脏保护作用,较单一用药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春宁;陈经云;周善存;潘文利 刊期: 2012年第25期
在我国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发病率约为1.7%~4%.但由于对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机理认识不足,常被结石致肝胆管癌的并发症所掩盖,以致延误诊断,丧失手术时机[1].笔者对15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勇 刊期: 2012年第25期
创伤性休克是由于创伤引起机体内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生理病理过程[1,2].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救治过程中,需给予及时的急救及护理,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而恰当的护理措施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卫伟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经颅多普勒(TCD)异常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患者21例在病后次日行TCD检查,分析TCD参数变化与患者病后30d预后的关系.结果 21例患者中,脑梗死侧大脑中动脉(MCA)无血流且预后差的比例为88.8%(8/9)高于MCA血流正常者的22.2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后好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DFV)高于预后差组,PI低于预后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行TCD检测可反映患者预后.
作者:彭君;梁芳;周雪缘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组(30例)和非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组(30例).观察2组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结果 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组SBP、FBG、2h PG、TC、TG、LDL显著高于非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组,HDL显著低于非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是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高危因素.早期控制和干预危险因素,可降低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
作者:王治琴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急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连花清瘟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双黄连颗粒口服,疗程均为5d.治疗后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维海;庞玲玲 刊期: 2012年第25期
手是人类生活劳动的重要器官,致伤机会较多,各种原因造成手部皮肤较大面积缺损,直接影响术后效果及手功能的保存.临床常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术后的护理工作对腹部皮瓣的成活起重要作用[1].本文通过对腹部皮瓣移植术患者行恰当的术后护理,有效减轻患者身心创痛,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陆琴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了解该院住院分娩新生早产儿现状.方法 对2009-2011年该院住院分娩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9-2011年,该院住院分娩新生儿14 860例,早产儿922例,发生率为6.20%;其中,2009年住院分娩新生儿3947例,早产儿206例,发生率为5.22%;2010年住院分娩新生儿5098例,早产儿327例,发生率为6.41%;2011年住院分娩新生儿5815例,早产儿389例,发生率为6.69%.结论 早产儿发生率呈上升发展趋势,应加强围生保健工作,降低早产儿发生率,提高人口出生素质.
作者:黎秋波 刊期: 2012年第25期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管理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与过去相比,今天的护士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发生了许多变化,越来越多的护士把职业回报看做是护士价值的体现,但目前普遍存在护士学历较低、工作累、收入低的情况,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从事护理工作,医院护理人员紧缺、流动性大,已成为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大难题[1].因此,如何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是摆在护理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从事护理管理多年,现将其心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吴素清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将9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2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丽江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笔者现将气管切开术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气管切开术后患者20例,其中男19例,女1例;年龄23~78岁,中位年龄53岁;脑挫裂伤18例,脑出血1例,外伤致颈部巨大血肿压迫1例.经精心护理,20例患者均抢救成功,效果较好.
作者:任炳蓉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定位与规范化管理,总结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对策.方法 明确手术室护理定位,建立手术室规范管理制度,加强对护理人员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其规范化操作水平.结果 手术室护理人员素质明显提升,护理质量明显改善,患者满意度得到提升.结论 先导性的手术室护理定位对促进护理规范化管理作用突出,精确定位可减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人力物力使用低效、无效和浪费,释放护理团队的整体协作性和效率,终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唐小丽 刊期: 2012年第25期
肱骨骨折内固定可选择髓内钉、普通肱骨钢板或锁定钢板,但均有一定的局限性[1].我院骨科2008年6月-2011年12月采用双重建钢板治疗肱骨远段骨折17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强;严伟;余泳 刊期: 2012年第25期
老年性自发性乙状结肠直肠穿孔是一种少见的外科急腹症,易误诊,穿孔后致严重腹腔感染,临床治疗并发症多,有一定困难.2000年10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老年性乙状结肠直肠穿孔患者1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元周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腹腔开放技术在胃肠外科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医院应用腹腔开放技术治疗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应用腹腔开放技术的效果.结果 通过应用腹腔开放技术对患者的感染进行控制,保护创面,经二次手术治疗,患者恢复较好,无继发脓肿、肠瘘、切口疝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胃肠外科应用腹腔开放技术控制较为严重的腹腔创伤、感染及治疗肠瘘较为安全有效.
作者:谢国荣 刊期: 2012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