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佩娟
产后1~2个月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发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与产后使用大量止血药物和产后恢复期间活动过少有关,产妇在产褥期常闭门不出甚至卧床不起,活动量减少,血液循环速度减慢,构成了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本文探讨产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钰;赵金荣;李金凤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术式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19例和B组17例.A组行大骨瓣减压术治疗,B组行常规颞顶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观察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病死率为15.8%低于B组的17.6%,重度残疾率为42.1%亦低于B组的52.9%(P<0.05).结论 大骨瓣减压术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一种有效的抢救手段,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伟巍;薛少华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氨溴索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予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病情恢复(退热、咳喘消失、啰音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高于对照组的80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氨溴索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有效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秀莉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比较药物流产联合刮宫与药物流产终止早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门诊要求终止早孕的健康妇女200例,随机分为药物流产联合刮宫组100例和药物流产组100例.比较2组完全流产率、阴道出血时间及出血量.结果 药物流产联合刮宫组完全流产率为100.0%高于药物流产组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药物流产联合刮宫组平均出血时间短于药物流产组,出血量少于药物流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药物流产联合刮宫终止早孕完全流产率高且价格低廉、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玲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急性肠胃炎患者14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78例和对照组70例.2组均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性肠胃炎疗效确切、患者满意度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云建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方法 对该院收集的ADR报告84例,按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发生ADR的药品种类、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随年龄增长,ADR发病率逐渐增高.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口服次之,肌内注射、关节腔注射、阴道用药少.引发ADR的药物中抗感染药居首位(25.00%),活血化瘀药居第2位(21.43%).ADR可累及多器官或系统.结论 应加强对ADR的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付振华 刊期: 2012年第28期
临终关怀是近年引起人们关注的一项护理工作,随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生存质量与死亡的理解也有了较大变化,临终关怀的任务并不是使患者康复,而是使患者在有限的生存期间内,在充满人间温暖的氛围中安详而平和、舒适而尊严、无憾无怨地离开人世.临终关怀除必要的治疗外,主要是人性上的关怀,在临终关怀工作中老年人对临终关怀的需要更为普遍.
作者:孛淑霞;郑琼;岳智玲 刊期: 2012年第28期
黄芪甘温纯阳,其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在中医治疗疾病诸如脾肺气虚、气虚自汗、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痹证、中风后遗症因气虚而致血滞,肌肤、筋脉失养,症见肌肤麻木或半身不遂者方面有确切疗效.黄芪注射液为中药黄芪的提取物,黄芪主要含有苷类、多糖、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利尿、抗衰老、保肝及消除肾炎尿蛋白等作用.此外,黄芪还能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血管系统,抗心律失常,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降低血压,降低血小板黏附,减少血栓形成.其在细胞培养中,可使细胞数明显增多,细胞增长旺盛,寿命延长.
作者:郭晓萍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手术导萌联合正畸(埋伏牙粘begg托槽)治疗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上颌前牙埋伏阻患者20例(埋伏阻生上颌前牙26颗)行手术导萌和埋伏牙粘begg托槽配合方丝弓矫治器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26颗埋伏阻生牙均牵引萌出到位,未发生牙齿松动、牙髓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手术导萌联合正畸(埋伏牙粘begg托槽)治疗上颌前牙埋伏阻生可有效减少附件脱落,创伤小,易牵引到位,可减少支抗损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爱平 刊期: 2012年第28期
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是常见的中毒类危急重症之一,病死率较高.近几年来我院采用新型抗胆碱药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急救,并给予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急救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段明珍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膀胱冲洗联合护理干预对控制与导尿相关的泌尿系统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长期留置导尿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73例和对照组57例.干预组在行膀胱冲洗时加用护理干预,对照组单纯行膀胱冲洗.比较2组在第2、6、10、14天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几率.结果 留置导尿第2天及第14天,2组泌尿系统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6天及第10天,干预组泌尿系统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在长期留置导尿患者中,膀胱冲洗加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泌尿系统感染几率,但留置导尿时间过长(≥14d),泌尿系统感染率均升高,膀胱冲洗联合护理干预亦不能起到较好控制感染的效果.
作者:张会琼;叶阳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术后予自行锻炼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疗效明显优于自行锻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海雁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静脉用药物配液中心的能动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2008-2011年开具的临床医嘱,对其中输液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该院输液用品的使用存在各种不合理情况,包括:配液浓度、给药方法、药物剂量、配伍禁忌等方面.结论 建立静脉用药物配液中心后,药师直接参与了临床用药治疗,促进了合理用药,药师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上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了药学工作在医院的地位.
作者:黄卫东 刊期: 2012年第28期
妊娠、生产是女性生命中的重要事件,是从身体巨变到心理变化的种种体验,部分孕妇会因某些原因无法自然分娩,需经剖宫产将胎儿取出以保障母婴安全,使得这些产妇经历产科与手术带来的双重疼痛.正确处理产科术后疼痛问题,可帮助产妇顺利渡过这一关键时刻.现将我院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周丽萍 刊期: 2012年第28期
我院2009-2011年救治急腹症住院患者120例,其中阑尾穿孔88例,异位妊娠内出血32例,笔者分析并总结了急诊护士对急腹症初诊时的观察和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慧芬 刊期: 2012年第28期
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基础理论向临床实践过渡的中间环节,是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如何改善临床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等相关问题,已成为我院面临的新课题,现结合笔者多年参与教学管理工作实践,探讨如下.
作者:王会彬;张国锋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体检中心存在的感染因素及相应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体检过程中出现交叉感染患者44例的临床资料,探讨感染因素并提出相应处理对策.结果 该院存在的交叉感染因素有布局与流程因素、人员与设备的因素、采血与就餐因素、患者因素.建设布局合理的体检机构,均匀分配体检人员;有序安排体检流程;体检设备严格消毒;就餐地点严格消毒,使用一次性餐具;安排分类候诊室,对体检过程中确诊的传染性疾病患者分类集中,后接受全面体检.结论 体检中心是发现疾病的地方,同时也是传播疾病的地方,合理的体检机构布局与管理,是保证体检安全、避免交叉感染、保证居民健康的关键所在.
作者:李云清 刊期: 2012年第28期
为了解我院近几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利于为合理用药提供经验,笔者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患者800例(每年200例)病案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晓梅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波姆光联合沙棘籽油栓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 将宫颈糜烂患者10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仅给予波姆光治疗;治疗组给予波姆光联合沙棘籽油栓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3%高于对照组的8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波姆光联合沙棘籽油栓治疗宫颈糜烂效果较好、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兰英;祝琼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镇痛对分娩的影响.方法 将初产产妇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分娩镇痛;对照组采用常规经阴道顺产分娩,未行分娩镇痛.比较2组各产程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结果 治疗组总产程、第一和第二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第三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和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镇痛应用于分娩镇痛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玉兰;廖建玲 刊期: 2012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