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红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不仅要有精湛的医疗护理技术,还需要注重培养护理人员的沟通语言艺术能力.以诚恳的态度与患者交流,让患者感到你是真心实意为他好,才能启迪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亲切的语言沟通,艺术的语言沟通氛围,能构建更和谐的护患关系,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为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起到了非常良好的作用.为了提高沟通成功率季沟通效果,护士除了掌握必备的医学护理常识外,还要自觉加强社会和人文科学的学习.掌握的知识和语言形式,更符合病人的心理需求,满足病人日益增长的自我保健、安全意识的需要.护理人员有效地掌握护患勾通的方式、语言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更能达到与病人有效交流的目的,进一步完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颖;刘艳丽;刘影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产后体位性低血压的护理.方法 对我院2010年5月-2011年6月68例产后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组织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本研究68例患者,在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后,其出现产后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明显减少.结论 产后体位性低血压与产程中产后血容量不足、消耗过多、摄入减少引起脱水、卧床时间过长而体位改变过快以及产妇不良的心理状态等因素有关.结合上述因素,在临床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防治产后体位性低血压的关键所在.
作者:张文霞 刊期: 2012年第30期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瑰宝,根据中国卫生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药品不良反应判断标准[1]进行统计,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不断升高[2-3].本研究在承认中药不良反应客观存在性的前提下,通过对中药不良反应原因的归纳分析,提出了减少和避免中药不良反应的对策.
作者:朱习萍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经过多方临床证明,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对于长期输液的患者来说,可以减少痛苦,既安全又可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留置针输液因具有减少重复穿刺率、减轻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尤其对长期输液及血管穿刺困难者及在抢救危重患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等优点,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两年以来我科室对52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近几年来,我院临床很多科室已广泛应用静脉留置针,现我科室对52例住院患者进行了静脉留置针的输液观察护理情况进行总结.大多数患者状况良好,保留时间长5d,短2d.52例患者中有4例产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余患者效果良好,更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所以我们认为正确留置静脉称套管针是保证穿刺成功的关键,正确的封管和护理可延长套管针的使用时间.
作者:李广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克洛己新干混悬剂与头孢呋辛治疗小儿轻度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小儿轻度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20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克洛己新干混悬剂组(100例)和头孢呋辛组(100例),克洛己新干混悬剂组口服克洛己新干混悬剂20~40mg·kg-1·d-1,3次/d,头孢呋辛组静脉滴注头孢呋辛50~100 mg·kg-1·d-1,2次/d,两组均治疗10d,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克洛己新的总有效率为93%,平均住院时间为(7.2±1.2)d;头孢呋辛分别为92%和(7.5±0.9)d.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1,P>0.05).两组患儿均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克洛己新干混悬剂与头孢呋辛是治疗轻度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安全、有效的药物,但口服型克洛己新干混悬剂具有不损伤皮肤、依从性好、治疗成本低的优点,小儿轻度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可首选克洛己新干混悬剂治疗.
作者:冯刚文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健胃消食口服液和培菲康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7-2010年收治的80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采用健胃消食口服液和培菲康颗粒,对照组(37例)仅采用培菲康颗粒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治愈21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5.7%.结论 在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疾病时,采用健胃消食口服液和培菲康颗粒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邬巍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了解安居镇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2012年安居镇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监测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和趋势.结果 2009-2012年我镇共报告腮腺炎79例,无死亡病例报告,每年3-7月份发病较多,为39例;其次为11月-1月发病21例.其中,男49例,女30例.年龄分布以6~10岁者为多,发病以幼托儿童及小学生多见.结论 6~10岁未接种的学生群体是流行性腮腺炎的易感人群,应在以春末夏初和冬季加强本病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暴发.
作者:徐纯清;姜中侨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导管发生导管栓塞的处理.方法 在我中心留置长期导管留置的患者有18例,分别观察发生导管栓塞的患者分别经尿激酶溶栓、华法令抗凝或抗血小板处理后的疗效.结果 发生导管栓塞的患者分别经尿激酶溶栓、华法令抗凝或抗血小板处理后均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血流量达到200ml/min以上,评估病人的透析充分性达标.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发生栓塞经溶栓、抗凝、抗血小板处理后均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周春霞;缪世梅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开展呼吸科药学服务的相关工作,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全新的药学技术服务.方法 通过分析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学服务的病例,总结药师参与呼吸科查房的经验和体会.结果 临床药师对临床用药起到监督及指导作用,发挥了药物的佳治疗作用,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了不良反应.结论 临床药师的药学服务,为临床医师制定安全、合理、经济的治疗方案提供了帮助,为患者提供了用药教育,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了医疗质量.
作者:吴彩萍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百草枯中毒治疗的疗效.方法 收治百草枯中毒患者5例,给予积极综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经积极治疗后患者预后良好,总有效率80%.结论 积极正确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彭菊红;杨运堃;程碧霞;夏德军;朱华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丹参冻干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1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两组均常规治疗,包括鼻导管吸氧1~2L/min、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冻干粉8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10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善,治疗组经丹参冻干粉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比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血气分析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增加,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同时加用丹参冻干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佳,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黄桂芝;郝爱华 刊期: 2012年第30期
医院管理应在重视传统的质量管理外,引进伦理管理理念,使其成为医院现代化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和内涵要素,促进医院的发展.
作者:王建清 刊期: 2012年第30期
截瘫患者由于截瘫平面以下皮肤感觉丧失极易发生褥疮,褥疮是截瘫患者严重的合并症之一.一旦发生压疮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生理痛苦和经济压力,严重时可激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压疮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棘手问题.2010年8月-2011年12月本科共收治20例高位截瘫患者压疮后植皮,将翻身床运用于预防患者压疮的再形成及对压疮患者所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归纳总结,以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黄传雀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评价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及合理性,为后续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调查我院2012年1-4月清洁手术围术期患者315例,设计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调查表,对预防用药的用药指征、品种选择、给药时机及持续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未使用抗生素226例,预防性使用抗生素89例,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率28.25%.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总品频数为177次,其中头孢菌素类使用频次124次(70.06%),青霉素类(包括加酶抑制剂)、及其他类(喹喏酮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等)使用频次53次(29.94%).其中二、三代头孢菌素类使用频次为78次(44.07%),居第一位,一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频次为46次(25.99%).结论 清洁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较为合理,但仍存在用药指征把握不严、选择抗菌药物起点偏高、抗菌药物用药时机掌握不好及使用时间过长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规范化管理.
作者:何泽民;朱文秀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中医药结合针灸治疗方法和纯西药治疗方法对血管性痴呆的不同疗效,探讨肾虚痰瘀互结型血管性痴呆的佳临床诊疗手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50例肾虚痰瘀互结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分成两组,1组为采用中医药结合针灸治疗组;2组为纯西药治疗组.1组使用中药结合针灸方法,2组使用纯西药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评价治疗前后简易智力量表(MMSE)、日常生活功能水平量表(ADL)、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量表(HAMA).结果 1组总有效率为96%,2组总有效率为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MMSE、HAMD、HAMA、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AMD、HAMA、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肾虚痰瘀互结型血管性痴呆,中医药结合针灸治疗方法的疗效优于纯西药治疗方法.
作者:梁建能 刊期: 2012年第30期
在使用抗生素时,要全面掌握其引起的不良反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症状来选择药物.在临床治疗中,抗生素引发的一系列不良反应都是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避免的.
作者:张日山 刊期: 2012年第30期
我院自2005-2011年共进行外伤性脾破裂手术93例,由于重视了外伤性脾破裂手术前后有效应用抗生素,并改进了应用方法,经统计,术后感染率和因感染而引起的病死率明显下降,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云涛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黄杨宁片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68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治疗组餐后服用参松养心胶囊2粒/次,3次/d;黄杨宁片1.5mg/次,3次/d.对照组口服心律平,0.15g/次,1次/8h,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率,动态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改善的总有效率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97%,对照组为79.4%;治疗组动态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73.5%.治疗组对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黄杨宁片治疗室性期前收缩有良好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社区患者中应用推广.
作者:李倩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良好的护理对患者预后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9月经手术治疗的142例痔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比较综合的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4.79%,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痔疮手术患者进行良好的护理可以大大的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更加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芹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总结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未破裂型异位妊娠80例施行保守治疗,并予以心理支持,严密观察腹痛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定期复查B超,监测血、尿β-HCG,处理治疗后发生的不良反应,做好生活护理及急诊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定期门诊复查.结果 保守治疗80例中,68例成功,12例在观察过程中腹痛加剧,内出血增多,血压下降,及时改急诊手术治疗.结论 异位妊娠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应加强临床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免延误病情.
作者:杨燕 刊期: 2012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