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淑梅;张清文;董永华
高血压合并脑血管意外,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脑血管意外.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较高,是急性脑血管病中严重的一种,也是目前造成中老年人死亡的一种疾病,而且是心脑血管疾病为重要的危险的因素,所以控制和预防高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高血压发病率和高血压引起心脑血管事件导致残疾、死亡的趋势不断攀升,其起病急、病情非常凶险、发展较快,第一时间诊断、尽快抢救治疗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点.
作者:廖林英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老年人哮喘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60例老年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患者病程长,诱因多以呼吸道感染为常见.中、重度发作患者多,合并症及并发症多.结论 老年人支气管哮喘发病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
作者:张春花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提高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静脉穿刺的护理、肠胃道反应的护理、骨髓抑制的护理、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对乳腺癌手术后化疗的患者采取全程护理,191例乳腺癌患者中,显效152例,有效32例,无效7例,有效率达96.34%.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可减少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使化疗顺利进行.
作者:曲欣莉;孟微微;房思良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院住院的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西医治疗,而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并且两组患者均在病情稳定之后尽早进行肢体功能段能.依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序评分标准>的评定标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有良好效果,可以改善实验组患者体征与症状,增加患者肌力,配合肢体功能恢复锻炼,效果事半功倍.因此,我们认为中西医结合疗法值得在今后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黄泽滋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小儿烧伤手术麻醉维持中七氟醚与丙泊酚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2年1月收治的小儿烧伤手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应用七氟醚行麻醉维持;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行麻醉维持,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意识消失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肢动、呛咳2例,对照组4例.与诱导前比较,两组SBP在插管时及插管后均有所下降.对照组心率与诱导前和插管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诱导前比较,心率在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烧伤手术麻醉采用七氟醚维持具有较高安全性和有效率,为手术成功实施创造了条件.
作者:张艳清;陈余粮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并肾功不全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6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并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高剂量组(n=81)和低剂量组(n=81),分别采用75mg/d和50mg/d氯吡格雷维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的差别.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参数仅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内生肌酐清除率及谷丙转氨酶无明显改变;两组患者轻、中度出血情况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高剂量组重度出血患者明显多于低剂量组.结论 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均具有良好的降血小板聚集率作用,但高剂量用药增加了其重度出血并发症风险,建议临床采用低剂量氯吡格雷进行治疗.
作者:何肇东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盆腔炎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12月-2012年4月收治的2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运用传统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传统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外加盆腔炎颗粒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盆腔炎颗粒来治疗慢性盆腔炎不仅非常的安全和可靠,且具有相当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周莲郁 刊期: 2012年第33期
颈动脉体瘤系化学感受器瘤,属副神经节瘤,临床较少见[1-3].手术切除颈动脉体瘤时由于解剖关系,易碰破动脉,造成大出血,甚至死亡,故手术难度大,对手术护士的配合要求高.因此,术前明确诊断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我院从2010-2012年手术室配合2例较大的颈动脉体瘤切除术,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云涛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联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将11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单用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 观察组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症状体征消失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具有协同作用,可有效减轻胰腺病变程度,促进胰腺较快康复.
作者:陈羽;曲真真;杜明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焦虑和不良反应与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治疗乳腺癌的患者102例,调查其不良反应及焦虑情况,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 10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和焦虑的心理症状,其中69例发生了口腔溃疡和口腔炎;39例发生了骨髓抑制;10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神经毒性、肝毒性、肾毒性.经过全面细致的护理,10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结论 耐心细致的护理,可减轻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因药物毒性引起的身体不适和面对癌症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治疗期望.
作者:孟微微;齐佳;张宇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体会.方法 将收治的60例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孕产妇分为以临床护理路径的干预组(简称研究组)和传统护理模式的干预组(简称对照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的生产方式中行剖宫产者21例,顺产9例;对照组则剖宫产者25例,顺产5例.生产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情况相较而言,研究组出现新生儿窒息者1例,早产2例,共计3例(10.00%);对照组则出现窒息者5例,早产7例,共计12(40.00%).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不仅可有效提高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而且对保障母婴健康大有裨益.
作者:吴玲丽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维生素E+山莨菪碱(654-2)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方法 将67例中重度硬肿症患儿分为治疗组(32例)及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中加维生素E及654-2涂擦硬肿部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硬肿消退时间及肛温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654-2针剂联合维生素E外擦佐治儿硬肿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春兰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通过对全街道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普查,掌握和了解本街道生殖道常见病、多发病,制定有效防治措施,降低生殖道疾病发生率.方法 对钟埭街道的15个村(社区)20~49岁已婚育龄妇女妇检,查白带、宫颈刮片、盆腔B超、乳腺检查,并作登记分析.结果 2010年共普查6752人次,其中生殖道炎症5218人次,占受检者的77.3%,2011年共普查6190人次,其中生殖道炎症2782人次,占受检者的44.9%,前3位依次为宫颈炎,阴道炎,盆腔炎.结论 对广大妇女进行生殖健康普查是必要的,生殖道炎症发病率高,通过实地卫生宣传和疾病防治,发病率下降明显,效果显著.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2年第33期
随着无创正压通气的广泛开展,其已成为呼吸衰竭的临床常用治疗手段,由于其使用方便,具有痛苦少,舒适乐于接受,院内感染少等特点,其成为呼吸衰竭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我科于2006年以来对20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依据患者的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采用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采用BiPAP模式,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秀芹 刊期: 2012年第33期
先天性支气管闭锁(congenital Bronchial atresia,CBA) 是一种以段或亚段支气管先天性闭塞为主的少见先天畸形,受累部支气管腔因黏液嵌塞而形成囊肿.多数患者系在平片或CT检查时偶然发现肺内孤立性结节或肿块.部分患者可伴随有咳嗽、呼吸困难、反复感染、喘鸣甚至咯血等呼吸道症状.在CT之前,其诊断是通过胸片上存在一个肺门附近结节或肿块阴影伴随局部区域性肺过度充气膨胀而提示的.CT扫描可以进一步详细地观察其影像学特征,是确立本病诊断的佳影像学检查技术.国外已有报告,国内尚未见相关报告.我们先后遇到3例,并经手术和病理学证实,现结合文献复习总结如下.
作者:钟文利 刊期: 2012年第33期
前置胎盘为妊娠晚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也是导致围生儿及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Nesbitt(1962)报道围生儿死亡率在美国纽约仍高达10%~20%,近年报道孕产妇及围生儿的死亡率有所下降,分别<1.5%及8%~12%,但仍是高危妊娠中一个严重问题[1].为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我院对前置胎盘开展积极的期待治疗,于2008-2010年共收治前置胎盘患者78例,获得显著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全珍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与疏血通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与疏血通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ES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1、2周 ESS值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值治疗后第2、3周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使患者脑梗死神经功能缺失情况及生活能力明显改善,进而在较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力川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了解骨科创伤性休克的特点,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采取边诊断边救治,再诊断再救治,优先处理致命伤的原则.结果 抢救及时迅速,13例休克患者均抢救成功.结论 对于创伤骨科而言,要求护理人员有更高的创伤骨科技术,复苏过程中,如何正确掌握补液速度,防止补液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星星;蒋秋萍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调查福州市饮食、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沙门氏菌携带情况,为防止食物中毒及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年1月-2011年12月饮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粪便标本进行沙门氏菌分离.结果 71250名从业人员中检出沙门氏菌329株,检出率0.46%,其中B群为首位,占49.3%,其次为E1群,占24.32%,E2群少,占0.6%,每年的第三季度(7~9月)沙门氏菌的检出率高.结论 加强饮食及公共场所服务行业人员的卫生意识及其携带沙门氏菌的监测.
作者:林勤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并发症高钙血症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010年7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28例乳腺癌骨转移并发高钙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对所有的患者均在疼痛和便秘、皮肤、心理和安全等各方面实施护理.结果 本组28例患者经过适当的护理及指导,显效19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9.29%.结论 对乳腺癌骨转移并发高钙血症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与指导,不仅可以使患者的疼痛和便秘等症状得以缓解,还能够帮助患者调整好精神状态,同时也是成功治疗和促使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李冰;王博 刊期: 2012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