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梅;罗红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的患者约45%并发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患者以蛋白尿作为临床诊断指标,糖尿病肾病发生率占糖尿病患者的6%~45%.对糖尿病患者的早期治疗性用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蛋白质非酶糖基化、氧化应激、高脂血症、高胰岛素血症、高血糖在糖尿病肾病发病过程中均起着重要作用[1].
作者:符春辉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提高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静脉穿刺的护理、肠胃道反应的护理、骨髓抑制的护理、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对乳腺癌手术后化疗的患者采取全程护理,191例乳腺癌患者中,显效152例,有效32例,无效7例,有效率达96.34%.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可减少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使化疗顺利进行.
作者:曲欣莉;孟微微;房思良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2007-2011年收治的79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将7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加腰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仅采用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比较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治愈23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8例.结论 在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疾病的过程中,采用常规药物加腰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钦中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改变,糖尿病患病人数正逐年增加,糖尿病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大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与经济负担.所以预防并发症是医务工作的重点工作.现就1例糖尿病足的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及相关的护理后痊愈的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作者:强永妮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在基层医院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1年12月到本院就诊并进行产前胎儿畸形筛查的单胎妊娠16~28周孕妇328例,所有孕妇均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对上述所有孕妇进行的超声形态学筛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328例孕妇中,经超声检查出胎儿畸形7例,检出率为2.1%.其中以单发性结构畸形胎儿为主,共6例;多发性结构畸形胎儿1例,检出结果与产后临床诊断相符率100%.漏诊5例,漏诊率为1.52%.结论 常规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检查能够准确的检出绝大多数的先天畸形胎儿.在现今的基层医院中,由于条件有所限制,我们应进一步提高对超声仪器的使用质量及技术掌握,使此方法得以广泛推广.
作者:胡雪珍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建立泰魄颗粒中阿魏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对泰魄颗粒中的阿魏酸含量定量分析.结果 阿魏酸的峰面积Y对进样量X(μg)的回归曲线为:Y=2513X+26.482,相关系数r:0.9997,线性范围为2.2~12.4 μg/ml.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妇月康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澍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比较食管癌食管气管瘘三种治疗方法的优劣,寻找佳解决营养摄入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18例食管癌食管气管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胃管置入组、食管覆膜支架植入组和胃造瘘组,比较3组营养改善、并发症和操作难易度等方面情况.结果 3组均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但在可操作性、医疗花费、并发症等方面存在差异,以胃管置入组为佳.结论 食管癌食管气管瘘解决营养摄入问题临床上以胃肠营养管置入为佳选择.
作者:韩红战 刊期: 2012年第33期
1 病例简介患者,男,46岁,60kg.因左下肢开放性外伤3h左右入院.入院时神清、血压120/70mmHg、心率90次/min、呼吸18次/min.左大腿、小腿皮肤及皮下筋膜大面积撕脱,估计失血量800ml.来院后予以积极术前准备,完善术前检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 90g/L,HCT 0.28,心肺情况正常,术前肌注地西泮10mg、阿托品0.5mg后送入手术室.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拟用枸橼酸芬太尼、力月西、司可林行全麻诱导.
作者:刘永军;刘辉;覃方燕 刊期: 2012年第33期
抗组胺类药物是皮肤科治疗中经常使用的药物,其疗效与不良反应都有一定的研究.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抗组胺类药物在皮肤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相关内容.本研究着重阐述了抗组胺药物的主要类型、新药研究现状以及此类药物在皮肤科疾病中应用的各种情况、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等内容.
作者:陈文杰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硝酸舍他康唑栓治疗单纯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58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患者硝酸舍他康唑栓300mg单剂量疗法和克霉唑栓500mg单剂量疗法,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真菌学检查转阴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酸舍他康唑栓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能明显改善相关临床症状和局部体征,效果肯定且安全.
作者:董春林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健肝乐颗粒治疗药物引起的肝脏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1年12月我院收取的因为药物引起的肝脏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加入有维生素C 1.8g,肌苷0.5g,维生素B6 0.4g的10%葡萄糖溶液250ml,1次/d,连续治疗14d,每7d观察1次.实验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并加服健肝乐颗粒15g一次,2次/d,连续治疗14d,每7d观察1次.同时在治疗过程中监测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总胆红素(TBi).结果 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肝功能恢复较好,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总胆红素(TBi)水平下降明显.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期临床研究显示,健肝乐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经济安全有效,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孙振亮 刊期: 2012年第33期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由EB病毒感染导致小儿的单核一巨噬系统发生急性增生性的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在小儿时期比较常见.由药物过敏和细菌感染、其他的病毒导致的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叫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病原体,支原体感染可导致全身多个系统的出现临床表现,支原体感染并发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常见.现将我院儿科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5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的临床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肖小鹏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一期缝合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2011年我院40例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胆总管T型管引流治疗;实验组采用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治疗.结果 实验组治疗成功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同传统T管引流术相比,在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上,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周宜中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科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组给予莫西沙星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综合疗效、细菌性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细菌清除率及药物敏感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微,均能耐受,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效果肯定,可有效缓解症状,抗菌作用强,安全有效.
作者:罗勇飞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常规监测早产儿血清皮质醇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于早产儿出生后24h内采集静脉血1~2 ml,测定患儿皮质醇水平.比较不同分娩方式、出生体质量、窒息、消化道出血、机械通气等因素对早产儿皮质醇水平的影响作用.并于同期出生的154例足月产新生儿皮质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出生后24h内外周血血清皮质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出生后14d 外周血血清皮质醇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体质量、消化道出血、机械通气对早产儿外周血血清皮质醇具有明显影响作用.结论 早产儿外周血血清皮质醇水平低于足月产新生儿,出生后皮质醇峰值延后,但是对消化道出血、机械通气具有应激反应能力.
作者:葛艳辉;包智洪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我院临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情况.方法 对于2010年3月-2011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0例患儿中114例采用抗生素治疗,抗生素的使用率达95.0%.其中,有56例患儿使用单一抗生素,有58例采用抗生素联用;采用静脉给药方式的有106例,占88.3%.所有使用抗生素的114患儿痊愈的有70例,治愈率为61.4%,44例好转,好转率为38.6%;没有出现死亡病例.结论 患儿的抗生素使用情况,我院存在很大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应对抗生素的使用进行规范,避免出现耐药性.
作者:徐静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蛋白尿的疗效.方法 将93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缬沙坦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1例.3组均给于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缬沙坦组加用缬沙坦,联合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缬沙坦,4周后测定各组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尿白蛋白/肌酐值(ACR).结果 缬沙坦组和联合组治疗后较治疗前,UAER 和ACR均明显好转;缬沙坦组和联合组治疗后加对照组,两项指标均显著下降;且联合组与缬沙坦组治疗后比较两项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疗效确切,两者联合应用对肾功能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柯箫韵;翟海龙;杨细凤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总结出反馈式健康宣教在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 从我院2012年接收的采用反馈式健康宣教在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的产妇中随机抽样出100例产妇,和采取其他方式护理的产妇100例分别设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中的产妇的采用反馈式宣教的方式进行产后护理;对照组中的产妇采用常规的产后护理.对两组产妇产后的恢复等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的产后产妇的下床走动时间为2d,对照组产后产妇的下床走动时间为(3.00±0.32)d;干预组的产妇身体恢复需要53d,对照组的产妇身体恢复需要65d.结论 反馈式健康宣教对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有显著的作用,对产妇的恢复和新生儿的健康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玉红;张良;张瑞青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78例ARF患者,分析患者发病病因.将病因分为肾前性ARF、肾性ARF及肾后性ARF.根据常规内科治疗,结合患者病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中,肾前性ARF29例,占37.2%;肾性ARF37例,占47.4%;肾后性患者9例,占11.5%,另有3例患者发病原因不明.患者经治疗治愈为54例,好转12例,死亡11例.结论 临床一般将ARF病因分为肾前性ARF、肾性ARF及肾后性ARF.如果患者发生ARF,应尽快明确病因,给予正确、及时的治疗,以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预后.
作者:吴志刚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了解骨科创伤性休克的特点,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采取边诊断边救治,再诊断再救治,优先处理致命伤的原则.结果 抢救及时迅速,13例休克患者均抢救成功.结论 对于创伤骨科而言,要求护理人员有更高的创伤骨科技术,复苏过程中,如何正确掌握补液速度,防止补液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星星;蒋秋萍 刊期: 2012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