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控镇痛泵在电解质紊乱患者中的应用

卜鸿翔

关键词:镇痛泵, 心血管疾病, 电解质紊乱, 临床应用
摘要:患者自控镇痛泵(PCA)是目前应用于临床镇痛治疗的新方法,是通过静脉输液管或硬膜外导管连接置有镇痛药物的自控注射泵.它是一种定容型的收缩压力泵,其优点是自我控制,流速稳定,且用液量少.它主要用于手术后镇痛、晚期癌症患者镇痛、无痛分娩等,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它使镇痛药物在血浆中能保持一个及时的稳定的浓度,并且可让患者自行按压给药以迅速加强效果,治疗更加个体化.与传统肌内注射镇痛药相比,自控镇痛泵具有镇痛效果好,用药量小,血药浓度恒定等优点[1],常用于术后患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儿科用药不良反应37例报告分析

    近年来儿童用药的安全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儿童由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机体发育尚未成熟,各个器官、系统的发育均未健全,在治疗中易发生不良反应[1].笔者将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所发生的37例儿童不良反应报告总结分析,以了解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供临床安全用药参考.

    作者:李艳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近3年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论文被下载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论文被下载状况.方法 对2009-2011年该院发表的医学论文被下载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近3年该院医学论文发表527篇,被下载篇数486篇,被下载率92.22%,被下载频次14 777次,均篇被下载频次28.04次.该院医学论文被下载排名前3篇论文为<星级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的实践与体会>被下载198次,<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进展>被下载188次;被下载177次.结论 该院被下载频次高为综述论文.

    作者:李庆梅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并发逆流综合征22例的原因分析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HSG)是妇科疾病常用的检查方法,操作简单,诊断可靠[1].有关检查方法及诊断分析报道很多,但逆流引起的并发症原因分析报道较少[2~9].我院2004年1月-2009年12月共检查960例,有淋巴管静脉逆流征象86例(逆流征象发生率8.96%),其中22例为逆流综合征(发生率2.29%),与张建英等[3]报道相似,但高于任向前等[6]1.3%的报道.本文对发生逆流综合征2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表现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后将操作方法进行了改进,试检1年来,无1例逆流性并发症,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国民;涂清平;雷泳华;雷招宝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血脂康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脂康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5例.干预组采用血脂康治疗,对照组采用舒降之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斑块消退及血脂变化的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后颈动脉中层厚度(IMT)、斑块个数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三酰甘油外,2组治疗后血清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 (LP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2组间各血脂指标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2组间各血脂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脂康对调控血脂、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减少斑块具有明显的作用.

    作者:竺佳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会阴切开术与未行会阴切开术患者产后恢复情况差异研究

    目的 比较会阴切开术与未行会阴切开术患者产后恢复情况的差异.方法 2009-2010年在我院经阴道分娩的足月、头位、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会阴侧切)和对照组(未行会阴侧切)各100例,随访患者产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切口愈合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产后3~6个月时性生活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肯定会阴侧切手术优点的同时,更要看到手术本身的并发症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为提高产科质量,临床医师应适当选用此术,避免滥用.

    作者:杨雪;王淑婷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

    妊娠合并心脏病可危及母婴安全,并且流产、早产、死胎、小于胎龄儿、胎儿窘迫和围生儿死亡率均明显增高.其发病率为1.06%,病死率为0.73%,占产妇死亡原因的第2位[1].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共收住36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刘联惠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167例报告分析

    目的 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普遍规律,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0-2011年上半年收集到的167例中药注射剂ADR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67例中其不良反应累及9个系统/器官,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ADR的发生率高(28.14%);涉及12个品种,其中血塞通发生率较高.结论 应提倡合理使用中药,重视中药注射剂的ADR报告和监测工作,降低或避免ADR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李志光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硫酸镁联合开塞露治疗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硫酸镁与开塞露联合治疗老年患者局部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住院并发生静脉输液外渗患者4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5例,采用硫酸镁溶于开塞露中,外涂于患处;对照组22例,采用传统的硫酸镁湿热外敷,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与开塞露联合治疗老年患者局部水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硫酸镁湿热外敷.

    作者:张高峰;罗月英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纳洛酮治疗眩晕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2组患者均给予改善微循环、脱水及激素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治疗眩晕症效果显著.

    作者:宋金梅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急诊科护士潜在的感染及防护

    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及处理突发事件的主要场所,也有酗酒患者实施暴力常发生的场所,属于医院的高风险科室.在日常工作中每天都会接触任何患者、接触侵入性操作和护理,在紧急情况下来不及采取自身安全保护,发生潜在的感染随时存在,因此护士的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重视,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主要内容包括:急诊科护士的工作性质、护理服务对象、潜在的感染因素,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采取标准预防.接触开放性伤口,患者的排泄物、呕吐物、毒物等都应采取多重防护措施,加强自我防护,以防潜在的感染.

    作者:刘淑梅;付印;苏秀霞;姚欣;王聪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氨曲南不良反应之临床分析

    氨曲南(Aztreonam)是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它对大多数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具有高度的抗菌活性,对某些除铜绿假单胞菌以外的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的抗菌作用较差,对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等需氧及厌氧菌无效.随着该药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其引起的不良反应也逐渐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笔者在国内医药期刊上检索了近十年的相关文献,并对氨曲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为今后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借鉴.

    作者:刘育青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妊娠剧吐的健康指导

    妊娠呕吐是指妊娠早期出现的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至食入即出者.在妊娠早期,少数孕妇会出现频繁而剧烈地恶心呕吐,并会持续存在、进行性加重,常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甚至还会危及孕妇的生命,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妊娠剧吐.妊娠剧吐多见于精神过度紧张,神经系统功能不稳定的初产妇.另外,胃酸降低,胃肠道蠕动减弱,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增多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减少等,与此也有一定关系.

    作者:刘芳;赵金荣;李金凤;李秀娟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护理体会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光学、电子工程技术的发展,放射介入、CT、MRI等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腔内设备的不断改进,经皮肾镜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有了飞跃性的发展.通过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并在各个技术细节上的不断改良和完善,配合细致入微的临床护理,经皮肾镜手术已有很高的成功率.经皮肾镜技术作为腔内泌尿外科技术的一个重要部分,尤其在治疗上尿路结石方面,与输尿管镜及体外冲击波碎石共同成为现代主要的治疗方法,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模式,同时改变了上尿路结石治疗的护理模式.现在对85例在肾镜下行气压弹道碎石的上尿路结石患者的护理体会做一报道.

    作者:娄艳娜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影响中草药疗效的几种因素

    我国地域辽阔,有着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目前全国各地使用的中药材已达8000多种,对防病、治病保障人民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实际应用中影响中草药疗效的因素很多,下面就谈一谈临床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作者:王瑞芹;李书香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利巴韦林气雾剂应用与小儿手足口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5月-2012年5月收治73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6例,2组患儿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和静滴利巴韦林,在此基础上再用利巴韦林气雾剂对观察组患儿进行喷雾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远高于对照组的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巴韦林气雾剂应用与小儿手足口病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元祥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新生儿二次断脐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新生儿脐部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特殊门户,脐带的处理关系到预防脐部感染,若处理不当易引起脐部感染、渗出、出血.研究表明在新生儿败血症中,脐部感染占66%~87%,严重者可导致败血症并继发腹膜炎,甚至危及婴儿生命.脐带脱落方式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新生儿二次断脐是在新生儿出生后48~72h后进行脐带的二次剪断.目的是降低脐部感染率,满足新生儿舒适需求及产妇和家属对残留脐带安全的需要.我院从2009年1月开始对正常新生儿采用二次断脐方法护理新生儿脐部.在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和渗血,促进脐部早期愈合与传统自然脱脐方法比较效果显著,现将2009年1月-2011年1月2856例新生儿二次断脐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邱嫒和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血压及汉密尔顿评分的影响.方法 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及疾病讲座学习,观察患者护理后2、4、6、8周血压及汉密尔顿评分的变化.结果 8周后,2组患者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积分应用尼莫地平法统计分析,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稳定脑卒中患者的血压及情绪.

    作者:孙蓓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大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是一种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手术方法.1 PKRP具有的优点1.1 对病患周围组织热损伤程度轻在低温情况的操作过程中,减少了对患者身体的刺激,理论上对于患者性功能方面起到了保护作用.

    作者:汪慧敏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熊去氧胆酸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胃电图变化

    胆汁反流性胃炎亦称碱性反流性胃炎,是指由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行降低幽门功能的手术等原因造成含有胆汁、胰液等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在胃酸作用下,破坏胃黏膜屏障,引起H+弥散增加,而导致的胃黏膜慢性炎症.目前常规药物治疗包括促胃动力药物(如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结合胆盐类药物(如达喜)、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及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我院应用熊去氧胆酸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满意,并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胃电图变化进行了研究.

    作者:张军霞;苏静;于春燕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器械护士的配合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已被证实是一种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或介入治疗失败后有效的方法.主要手术方式包括有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等[1].OPCABG是在心脏跳动完成手术,特别适用于高龄、危重,不能耐受体外循环的患者.回顾性总结我院实施的53例OPCABG,术后收到了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春燕 刊期: 2012年第3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