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义
目的 了解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在创伤性骨关节病髁状突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4组,一组为正常对照组,另3组建立创伤模型.切取TMJ行HE、甲苯胺蓝染色.组织学评分采用改良的Mankin′s方法.采用SABC法检测TIMP-1在不同观察时限髁状突原位表达情况.结果 TIMP-1细胞分数在正常对照组、1周组和4周组、8周组软骨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MP-1在创伤性骨关节病的病理过程中是否发挥增生修复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证实.
作者:闫春歌;景向东;王改玲;蒋柳宏;刘艳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治疗组仅予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隔日1次;对照组予口服西替利嗪片10mg/d,同时予派瑞松软膏外用,2次/d.观察其疗效和起效时间.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7.62%,对照组有效率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5,P<0.01).治疗组治愈时间(7.15±4.77)d,对照组治愈时间(14.35±8.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8,P<0.01).结论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赵文青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复元活血汤加味对胸腰椎骨折早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84例胸腰椎骨折早期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患者手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46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元活血汤加味内服治疗,对二组治疗效果进行评判.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3.48%,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钾浓度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元活血汤加味具有明显缓解低血钾的作用,可减轻胸腰椎骨折患者腹胀、腹痛、便秘等,对患者术后的尽快恢复及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松彪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近年来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 选择2004年1月-2008年11月在我院住院的575例血流感染患者,对患者的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从575例血流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64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38株(占52.4%)、革兰阳性菌267株(占41.4%)、真菌40株(占6.2%),52例患者发生混合感染.分离的病原菌中,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7.6%)、大肠埃希菌(21.7%)、肺炎克雷伯菌(12.6%)、葡萄糖非发酵菌(9.9%)、肠球菌属(3.9%).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46.4%和19.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54.8%和89.3%.在葡萄糖非发酵菌中,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革兰阳性球菌.结论 导致血流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血流感染的病原菌的多重耐药增加,尤其是葡萄糖非发酵菌.开展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文琍;吴诗品;陈洪涛;吴劲松 刊期: 2011年第21期
书写输液标签是护士在执行输液医嘱中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传统的输液标签是护士用手工抄写方法从医嘱执行单上转抄长期输液医嘱,其上分别显示患者基本信息和用药信息,标签粘贴到输液袋上,存在护士抄写时间长、字迹潦草、查对不易辨认、容易发生差错等问题.我院作为全国首批数字化医院,从2006年即可通过护士工作站查看医嘱、记账、查看患者费用、打印领药单、完成护理文件书写等.2011年1月开始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条码输液标签,使用半年多以来,收效良好,现将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代喆;吴明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盐酸乌拉地尔急救高血压急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高血压急症患者40例,本组患者入院后给予乌拉地尔25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0ml中静脉推注,5min内缓慢静注10ml,如果血压没有下降到显效标准时,可再次推注剩余的10ml,观察患者血压改变情况.采用乌拉地尔微量泵输入.观察患者在治疗后5min、15min、30min、60min、120min时血压改变情况,并采用心电监护仪监测患者心率等指标改变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4例患者出现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但未影响治疗.结论 盐酸乌拉地尔急救高血压急症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在短时间内使患者血压下降,且不良反应发生少.
作者:徐之斌;陈亚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钠胶囊对颈动脉支架植入后患者脑梗死的干预效果.方法 3年间对我院接诊的颈动脉支架患者,给予氟伐他汀钠胶囊口服干预,对完成随访的6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脑梗死发生情况.结果 65例患者支架处均未发生再狭窄,5例支架植入后发生脑梗死患者责任血管均非支架血管,患者总体不稳定斑块明显减少,部分患者斑块回缩.结论 氟伐他汀钠胶囊稳定斑块作用明确,在颈动脉支架术后应常规加用他汀类药物以稳定斑块,防止支架以外不稳定斑块造成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卒中.
作者:张东亚;胡亚妮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调查北京市东城区>40岁的居民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现况,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整群抽取北京市东城区5个社区共9 416例>40岁的居民,对所选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并测定空腹血糖及血脂.计算不同年龄及性别的调查对象MS及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分析MS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MS的粗患病率为20.20%,男性为22.90%,女性为18.28%,男女患病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2005年北京市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年龄标准化,MS总患病率为16.21%,男性为18.13%,女性为15.50%.高血压、超重、血脂异常及高血糖的患病率分别为29.72%、40.36%、20.72%和25.47%.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超重、高血糖、血脂异常、民族、职业、收缩压、教育程度、饮酒类型是组成M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北京市东城区中老年居民中MS有较高的患病率;除组成MS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超重、高血糖和血脂异常外,民族、职业(机关人员、警察)、收缩压、教育程度(中专)、饮酒类型(白酒)也是组成MS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张仁汉;向小平;宁心惠;周喆;刘宇;王建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0例确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注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静脉注射,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主要临床症状好转时间、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作者:李向云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和胰岛素笔在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中的效果差异.方法 将2型糖尿病随机分成胰岛素泵组(实验组)和胰岛素笔组(对照组);胰岛素泵组患者采用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降糖治疗,胰岛素笔组患者采用胰岛素笔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降糖治疗.结果 胰岛素泵组与胰岛素笔组相比,在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和胰岛素笔对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均有效,但胰岛素泵降糖效果优于胰岛素笔,安全性更强.
作者:凌世英;何积源;莫权秀;陈文凤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小儿创伤性脑梗死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通过回顾我科2003-2010年收治的35例小儿创伤性脑梗死临床资料,探讨治疗方案.结果 治愈24例,轻残6例,重残4例,死亡1例.结论 对于儿童颅脑外伤患者应警惕创伤性脑梗死发生可能,早期规范治疗,效果良好,能够减少后遗症.
作者:沈清芳;谢泽峰;陈文杰;陈建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对多民族地区结核病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健康教育等督导方法,使患者能有规律、全程、联合、适量的用药,正确掌握结核用药的方法、剂量、注意事项、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方法 2010年11月-2011年4月护理人员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加强对结核病患者的健康宣教,改变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发放相关疾病的双语健康宣教资料,利用药物指导卡,定期进行电话随访等方式对结核患者的用药进行全程的督导和帮助,有效提高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结果 加深了患者防病、治病的意识,增强了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相关知识,坚持规律、规范的服药,从而提高了结核病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服药的依从性,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了传染性,确保了患者用药的安全和全程化疗的疗效.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加强了对结核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减少患者服药错误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降低患者服药的风险性,终完成全程治疗.
作者:孟桂云;孟桂玲;陈慧敏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前瞻性对比分析经桡动脉途径和经股动脉途经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探索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6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720例诊断为冠心病择期行冠脉造影及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TRI组),一组接受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TFI组),分析和比较两组病例血管病变特征、介入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平均穿刺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的血管病变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TRI组介入治疗成功率为96.0%(394/410),TFI组为97.6%(302/3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P>0.05);TRI组和TFI组平均穿刺时间6.1 min (2~21min)、3.2 min (1~12min),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 52min (32~147 min)、53min (30~140min),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8/410)、5.0%(16/310),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2d(2~5d)、5.4d(4~8d),除手术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余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和经股动脉途经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成功率相差不大,可行性相当;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张劲;张励庭;黄炫生;袁勇;刘卫其;吴颖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胃肠电图检查在小儿腹痛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480例腹痛患儿经胃肠电图检查后初步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269例进行经验性治疗,临床症状消失后再行胃肠电图检查,以治疗结果反应初步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269例中有231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治疗效果明显.另外,对儿童肠易激综合征(IBS)、胃食管反流、儿童厌食症的诊断率亦达到85.59%、83.27%、90.01%.结论 胃肠电图检查能反映胃肠电活动及异常模式,在小儿腹痛的诊断特别是功能性胃肠疾病引起的腹痛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并能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顾晓斌;黄晓群;王成喜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急性酒精中毒是常见的内科急症,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探索一种对急性酒精中毒既安全又有效的治疗方法很有必要.本研究采用了纳络酮注射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取得满意的疗效,我院近几年来共收治5例用纳络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贵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穴位埋线加电针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穴位埋线加电针治疗50例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结果 患者治疗后体质量、腰围、体质指数等均有下降,50例患者中痊愈4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结论 穴位埋线加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能产生协同治疗作用,不良反应小,疗效肯定.
作者:荣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眼睑痉挛(blepharospasm,BSP)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局灶性肌张力障碍性疾病, 成年后起病, 以 50~70 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患者早期表现为眨眼次数增多,双眼睑发沉,常在注视人、物时出现阵发性双眼睁开困难.晚期出现持续性眼睑闭合,不能直视对话者,不能阅读或看电视,不能单独上街或过马路,甚至出现功能性视觉盲[1].由于该病通常是隐匿起病,在精神紧张、情绪不佳时病情加重,同时神经眼科的检查常无异常发现,给诊断和治疗带来许多困难,极易误诊.
作者:刘锐芝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情况,为甲流疫苗的合理应用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1250人1250次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后3d与1个月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注射疫苗后3d内出现不良反应的有5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注射1个月内出现不良反应的有60例.主要不良反应主要为腹痛、腹泻,也有部分是过敏反应.结论 疫苗是能产生自动免疫预防疫病的生物制剂,本地区的1250例疫苗接种效果及安全性分析为以后接种工作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陆美英;张静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联合贝那普利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和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96例≥60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停用其他降压药物>2周,口服替米沙坦、贝那普利治疗8周,观察治疗第4周和第8周及治疗前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差(PP)、24h动态血压、餐前血糖(FBS)、餐后2 h血糖(P2hBG)、餐前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P2h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脂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替米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4周患者SBP、DBP即有明显下降(P<0.05).24 h平均血压、日间平均压和夜间平均压在治疗8周时下降显著(P<0.05).治疗4周时患者三酰甘油(TG)、P2hBG、FINS、P2hINS、HbA1c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0.05).治疗第8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贝那普利除了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外,还可以改善糖代谢和脂代谢,对于老年人高血压病患者尤其是糖、脂代谢紊乱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周泉;吴大方 刊期: 2011年第21期
近几年,高血压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而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对我国多年来广泛应用的几种复方抗高血压药物的药物组分和疗效进行分析和评价.
作者:武轶群;胡永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