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桂云;孟桂玲;陈慧敏
糖尿病的治疗是一种综合性治疗,注射胰岛素是药物治疗中重要的措施之一,教会患者及家属正规注射胰岛素,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保证,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骨关节炎,即骨质增生病俗称骨刺,就是关节磨损后软骨退化、增生、变性、侵蚀.X线片可以显示出来.属祖国医学痹症范畴,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主要病机为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人到40岁时有90%的负重关节都有或多或少的增生改变,所以骨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男女均可发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作者:缪正亮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和胰岛素笔在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中的效果差异.方法 将2型糖尿病随机分成胰岛素泵组(实验组)和胰岛素笔组(对照组);胰岛素泵组患者采用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降糖治疗,胰岛素笔组患者采用胰岛素笔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降糖治疗.结果 胰岛素泵组与胰岛素笔组相比,在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和胰岛素笔对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均有效,但胰岛素泵降糖效果优于胰岛素笔,安全性更强.
作者:凌世英;何积源;莫权秀;陈文凤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初步了解生理性新生儿黄疸和病理性新生儿黄疸与其心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将109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分为生理性新生儿黄疸组40例和病理性新生儿黄疸组69例,并以39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测定三组新生儿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 病理性新生儿黄疸组血清AST、LDH、CK、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性新生儿黄疸组血清AST、LDH、CK、CK-M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理性新生儿黄疸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临床应加强心肌保护和心肌损伤的治疗.
作者:张战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提高复杂性肛瘘疗效的新方法,减轻疼痛、降低复发、减少肛门畸形、肛门失禁、肛门移位等后遗症.方法 采用多切口开窗引流结合挂线治疗复杂性肛瘘85例.结果 85例患者均获得一次性治愈.结论 该术式能有效保护肛门功能,减少术后肛门狭窄、肛门缺损、肛门移位、肛门溢液等并发症,加快伤口愈合.
作者:杨青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 对肺部感染者48例发生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是由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肺活量的明显减少、吸烟、既往的肺部疾患等一系列因素所引起.结论 对其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发生感染的机会.
作者:孟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眼睑按摩联合思然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22例干眼症患者均热敷、按摩眼睑,5~10min/次,3~5次/d.并用思然滴眼液滴眼,1滴/次,3~5次/d,连续治疗1个月.结果 经治疗使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甚至消失,泪液分泌功能、泪膜破裂时间均恢复正常,眼表活体染色阳性率明显降低.结论 眼睑按摩联合思然滴眼液对治疗干眼症具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沈兵;陈圣龙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缩宫素、新生化颗粒、左氧氟沙星应用于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要求药物流产终止早孕的妇女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对照组80例.两组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的方法相同.观察组孕囊排出后立即肌肉注射缩宫素20U,连续3d,同时口服新生化颗粒和左氧氟沙星.结果 观察组出血量和出血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缩宫素、新生化颗粒、左氧氟沙星用于药物流产,减少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效果较好.
作者:王向青;王向村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精神科患者抗焦虑药的使用情况.方法 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0年5月期间368例患者的1682张处方抗焦虑药物的使用频度、日均剂量、用药时间.结果 抗焦虑药物以苯二氮卓类药物为主.处方原因主要用于镇静催眠和抗焦虑.结论 三级精神专科医院抗焦虑药物的使用基本上是合理的,但不宜长期使用,避免造成医源性依赖.
作者:杨琳;郭凤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方法 对3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中药熏蒸疗法进行治疗.结果 3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22例患者症状消失,14例明显好转,2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4.7%.结论 中药熏蒸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很好的疗效,可作为临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董永华;贺飞;江飞;陈玮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本文有意避开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5种药物(他克林、多奈哌齐、利凡斯的明、加兰他敏和美金刚),从四抗(抗炎、抗氧化、抗胆固醇、抗β-淀粉样蛋白)、两拟(拟胆碱和拟谷氨酸)角度综述抗AD药的新进展.
作者:喻东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消化道大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急危重症.治疗除了常规内科用药外,有效、疗效快、直接的方法是胃镜下止血.常用的有:局部喷洒止血、注射止血、电凝止血、生物蛋白胶止血、微波止血、金属夹止血等.对于出血量小的可能单纯应用其中一种就能达到止血效果,对于出血量较大患者,可采用多种止血方法联合止血.本文就注射联合钛夹止血治疗消化道大出血做一经验总结.
作者:徐柏兴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本院儿科病房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致病菌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标本经分离培养,做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在1 015份痰标本中,共分离病原菌355株,阳性率34.98%.其中革兰阴性菌247株,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106株)和大肠埃希菌(72株),28.30%的肺炎克雷伯菌和47.22%的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革兰阳性菌92株,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6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为25.80%.致病菌对大部分抗生素有耐药性.结论 本院儿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且呈多重耐药性,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作者:陶兴和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除常规治疗外,还进行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与治疗前比较,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辅助呼吸肌动用体征及呼吸困难等改善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有明显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路欣;蒋艳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刺络放血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三棱针刺络放血,配合清热解毒、利水渗湿中药内服治疗.结果 痊愈65例,好转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6%.结论 该疗法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王文兵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碳酸锂合并电痉挛治疗时对血锂浓度的影响.方法 对36例碳酸锂合并电痉挛治疗的患者采用XD684电解质分析仪监测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血锂浓度并比较分析结果.结果 总体治疗前血锂浓度(0.652±0.225)mmol/L,治疗后血锂浓度(0.697±0.182)mmol/L;男组治疗前血锂浓度(0.623 ±0.233)mmol/L,治疗后血锂浓度(0.699±0.211)mmol/L;女组治疗前血锂浓度(0.679±0.236)mmol/L,治疗后血锂浓度(0.693±0.232)mmol/L;总体治疗前后血锂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组治疗前后血锂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组治疗前后血锂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碳酸锂合并电痉挛治疗对血锂浓度无明显影响.
作者:韦虎;杜卫涛;李元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真菌感染情况,探讨有效合理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8-2011年收治的24例支气管哮喘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以男性和老年人居多,60岁以上患者17例,占70.8%.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真菌感染的种类均有所不同.经抗真菌感染治疗后,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2例(8.3%)高龄患者死于呼吸衰竭.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应根据细菌培养、药敏实验结果、疗效及患者的情况实施抗真菌治疗,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继亮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药配伍治疗肝纤维化时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制方剂化肝汤1号(醋鳖甲、黄芩、柴胡、赤芍等)治疗肝纤维化60例.结果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酸转移酶(GGT)、AST/ALT治疗组治疗前为(61.77±10.36)U/L、(134.53±23.09)U/L、(123.23±17.31)U/L、(2.18±0.13),治疗后为(33.33±6.50)U/L、(56.27±10.92)U/L、(60.20±7.40)U/L、(1.71±0.27).对照组治疗前为(59.03±7.90)U/L、(123.30±14.21)U/L、(120.60±13.84)U/L、(2.09±0.07),治疗后为(42.70±6.52)U/L、(84.67±11.82)U/L、(81.63±10.17)U/L、(1.99±0.16),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肝汤1号可有效的降低肝细胞的损害程度,促进受损细胞修复,从而改善肝功能.
作者:郝彦开;贾军峰;杨玉巧;郭皓;左馨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VBI患者1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煎服,疗程15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VBI有利于中西药发挥协同作用而取得较好效果,而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腾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单秋华,女,现任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耳穴诊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山东针灸学会耳穴诊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30 余年,曾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派,先后赴尼日利亚、瑞士进行学术交流及从事针灸医疗和教学工作.
作者:马祖彬 刊期: 201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