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华;贺飞;江飞;陈玮
目的 探讨小儿创伤性脑梗死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通过回顾我科2003-2010年收治的35例小儿创伤性脑梗死临床资料,探讨治疗方案.结果 治愈24例,轻残6例,重残4例,死亡1例.结论 对于儿童颅脑外伤患者应警惕创伤性脑梗死发生可能,早期规范治疗,效果良好,能够减少后遗症.
作者:沈清芳;谢泽峰;陈文杰;陈建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碳酸锂合并电痉挛治疗时对血锂浓度的影响.方法 对36例碳酸锂合并电痉挛治疗的患者采用XD684电解质分析仪监测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血锂浓度并比较分析结果.结果 总体治疗前血锂浓度(0.652±0.225)mmol/L,治疗后血锂浓度(0.697±0.182)mmol/L;男组治疗前血锂浓度(0.623 ±0.233)mmol/L,治疗后血锂浓度(0.699±0.211)mmol/L;女组治疗前血锂浓度(0.679±0.236)mmol/L,治疗后血锂浓度(0.693±0.232)mmol/L;总体治疗前后血锂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组治疗前后血锂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组治疗前后血锂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碳酸锂合并电痉挛治疗对血锂浓度无明显影响.
作者:韦虎;杜卫涛;李元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经碘酚冲洗根管和瘘道的132例瘘道型根尖周炎患牙疗效的观察,探索瘘道型根尖周炎治疗的有效方法,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采用碘酚冲洗根管和瘘道后,常规根管治疗.结果 经碘酚冲洗根管和瘘道后,瘘道型根尖周炎的治疗成功率达到83%.结论 碘酚冲洗根管和瘘道是一种治疗瘘道型根尖周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章石焰;曹博玮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钠胶囊对颈动脉支架植入后患者脑梗死的干预效果.方法 3年间对我院接诊的颈动脉支架患者,给予氟伐他汀钠胶囊口服干预,对完成随访的6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脑梗死发生情况.结果 65例患者支架处均未发生再狭窄,5例支架植入后发生脑梗死患者责任血管均非支架血管,患者总体不稳定斑块明显减少,部分患者斑块回缩.结论 氟伐他汀钠胶囊稳定斑块作用明确,在颈动脉支架术后应常规加用他汀类药物以稳定斑块,防止支架以外不稳定斑块造成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卒中.
作者:张东亚;胡亚妮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围生儿死亡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进一步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 对2007-2011年在钦北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围生儿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3年的围生儿死亡率为25.02‰,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农村高于城市;209例围生儿死亡中,死胎150例,死产12例,治疗性引产27例,早期新生儿死亡20例;多胎的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率高于单胎围生儿死亡率.结论 出生缺陷是我区围生儿死亡的首位原因,占围生儿死亡数的62.12%,加强孕产期保健,开展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尤其是对农村孕产妇的管理,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进而减少围生儿死亡的发生.
作者:黄春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早产儿较足月儿来说,由于其脏器结构及功能发育不完善,易发生多种特有的并发症,其中喂养不耐受是早产儿较常见的并发症.我科从2007年7月-2010年12月共收治早产儿50例,其中喂养不耐受15例,均采用小剂量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疗效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志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索适于无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医院达到佳救治效果的高危新生儿转运服务模式,降低新生儿病死率.方法 将转运模式分为介入产房的保驾式转运、产后高危儿的传呼式转运、当地医院或家属自行转运.将3种模式在转归、住院天数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将转运前后1年的新生儿病死率进行分析.结果 保驾式转运、传呼式转运、自行转运总治愈好转率分别为92.5%、86.1%、81.5%;病死率分别为7.5%、13.8%、18.5%,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6,P<0.05).保驾式转运分别与传呼式转运、自行转运者在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传呼式转运与自行转运比较,其病死率、住院天数前者均低于后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开展介入产房的保驾式转运是适于无NICU医院的转运服务模式,对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减轻病情、提高生存质量、减轻患儿家庭经济负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沈秋燕;王建荣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穴位埋线加电针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穴位埋线加电针治疗50例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结果 患者治疗后体质量、腰围、体质指数等均有下降,50例患者中痊愈4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结论 穴位埋线加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能产生协同治疗作用,不良反应小,疗效肯定.
作者:荣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轮状病毒(RV)是秋冬季婴儿腹泻常见的病原,RV位居小儿腹泻第一位.现就轮状病毒肠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点、病理生理特点、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卢爱洁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情况,为甲流疫苗的合理应用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1250人1250次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后3d与1个月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注射疫苗后3d内出现不良反应的有5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注射1个月内出现不良反应的有60例.主要不良反应主要为腹痛、腹泻,也有部分是过敏反应.结论 疫苗是能产生自动免疫预防疫病的生物制剂,本地区的1250例疫苗接种效果及安全性分析为以后接种工作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陆美英;张静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真菌感染情况,探讨有效合理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8-2011年收治的24例支气管哮喘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以男性和老年人居多,60岁以上患者17例,占70.8%.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真菌感染的种类均有所不同.经抗真菌感染治疗后,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2例(8.3%)高龄患者死于呼吸衰竭.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应根据细菌培养、药敏实验结果、疗效及患者的情况实施抗真菌治疗,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继亮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变异性哮喘(CVA)是慢性咳嗽为主要或惟一症状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常于夜间及凌晨发作,由运动、冷空气、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发或加重,持续时间长,从几周至数年,抗生素或镇咳、祛痰治疗无效,使用支气管解痉或皮质激素有效.对其早期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可以避免气道的进一步损伤,从而降低典型性哮喘的发病率.
作者:朱盈俊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前瞻性对比分析经桡动脉途径和经股动脉途经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探索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6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720例诊断为冠心病择期行冠脉造影及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TRI组),一组接受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TFI组),分析和比较两组病例血管病变特征、介入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平均穿刺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的血管病变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TRI组介入治疗成功率为96.0%(394/410),TFI组为97.6%(302/3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P>0.05);TRI组和TFI组平均穿刺时间6.1 min (2~21min)、3.2 min (1~12min),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 52min (32~147 min)、53min (30~140min),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8/410)、5.0%(16/310),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2d(2~5d)、5.4d(4~8d),除手术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余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和经股动脉途经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成功率相差不大,可行性相当;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张劲;张励庭;黄炫生;袁勇;刘卫其;吴颖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高强聚焦超声(HIFU) 热疗联合吉西他滨化疗对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对肿瘤标志物(CA19-9、CEA)的影响.方法 18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采用HIFU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治疗前、后分别空腹检测消化道癌相关抗原(CA19-9)和癌胚抗原(CEA)浓度.结果 18例晚期胰腺癌患者中共12 例临床受益(CBR),CBR率达67%;治疗后CA19-9、CEA浓度较治疗前下降明显;中位生存期8.5个月;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HIFU 热疗联合吉西他滨化疗能有效控制肿瘤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对肿瘤标志物CA19-9、CEA有明显下调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林正堂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除常规治疗外,还进行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与治疗前比较,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辅助呼吸肌动用体征及呼吸困难等改善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有明显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路欣;蒋艳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舒必利联合甲地孕酮(MA)预防含顺铂方案化疗相关性呕吐的作用.方法 将72例应用含顺铂方案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两组均给予甲地孕酮口服,治疗组加服舒必利,观察两组的呕吐发生率等.结果 治疗后两组之间呕吐发生率、食欲下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舒必利联合甲地孕酮预防含顺铂方案化疗所致呕吐和食欲下降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作者:吴洋东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VBI患者1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煎服,疗程15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VBI有利于中西药发挥协同作用而取得较好效果,而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腾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近年来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 选择2004年1月-2008年11月在我院住院的575例血流感染患者,对患者的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从575例血流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64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38株(占52.4%)、革兰阳性菌267株(占41.4%)、真菌40株(占6.2%),52例患者发生混合感染.分离的病原菌中,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7.6%)、大肠埃希菌(21.7%)、肺炎克雷伯菌(12.6%)、葡萄糖非发酵菌(9.9%)、肠球菌属(3.9%).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46.4%和19.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54.8%和89.3%.在葡萄糖非发酵菌中,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革兰阳性球菌.结论 导致血流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血流感染的病原菌的多重耐药增加,尤其是葡萄糖非发酵菌.开展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文琍;吴诗品;陈洪涛;吴劲松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全世界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全世界每年近500万新生儿死亡中约有19%为出生时窒息(世界卫生组织1995).约有10%的新生儿在出生时需要一些帮助才能开始呼吸;约有1%需要使用各种复苏手段才能存活.
作者:罗悦虹 刊期: 2011年第21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院进入全面快速发展时期.诊疗技术日新月异,高技术在诊疗设备上广泛应用,诊疗器械更新换代以及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模式出现,功能扩大,种类、用量及使用范围日益增长.手术器械管理问题日渐突出,循环使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要求均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行集中式管理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的.
作者:黄闽湘 刊期: 201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