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静
暗示,是护理管理者常用的一种工作方法.所谓暗示,就是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法去进行或接受一定的意见和信念,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的意志相符合.一个成功的护理管理者,不但善于使用暗示进行批评、教育,而且善于使用暗示进行表扬、激励,因此,应重视暗示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赵春芬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随着医学事业的迅猛发展和外科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为此,我院手术室在医院感染、手术患者心理护理及抗生素合理使用等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并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郝淑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经右侧颈部或锁骨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具有抢救给药方便、快速,有效,且可检测中心静脉压、保护外周静脉等优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大手术后及重症患者,但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如感染、脱落、局部渗液,但中心静脉导管脱落导致气体栓塞,临床尚未见报道.我科2005年5月-2010年5月发生中心静脉导管脱落后气体栓塞6例,经治疗后均痊愈,现对其原因及对策讨论如下.
作者:张涛;刘文卉;段森凌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双语教学,即在学校里对所授学科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教学.就我国而言,目前的双语教学指在课堂上使用汉语和英语2种语言进行学科内容的教育,并且英语的使用应>50%.教育部在2001年第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力争3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1].
作者:张季;严春临;张丹参;王树;王金;李春雨;张海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大气污染、吸烟、不良生活习惯、职业因素等有害因素的进一步加重,肺癌已经成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首位[1].
作者:邝凤齐;王群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毕业实习是护理学专业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综合训练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重要步骤,是增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
作者:孙玉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手术室是医院的特殊科室,工作中直接接触患者开放的创口、血液、体液等,而手术室又是锐器刺伤发生率相对较高的科室之一,手术室护士存在着被感染的高度危险.随着各种经血液传播疾病发生趋势的大幅度上升,锐器刺伤所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手术室护士必须提高防护意识,加强管理,减少锐器刺伤及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
作者:赵秀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 方法 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阿昔洛韦、维生素B1,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是穴注射干扰素治疗.观察2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是穴注射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可明显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患者及其家属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医患纠纷、护患纠纷逐年增多,特别是举证责任倒置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在法律上对医疗护理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险管理在医疗、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彰显.普外科病情杂、急症多、变化快、手术多,护理工作繁重,客观存在或潜在诸多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有效处理医疗护理过程中的各类风险,不断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自2008年我科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收到一定效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林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 方法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方案.观察2组血糖、病灶控制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灶缩小率、闭合率及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整体护理方案能有效提高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疗效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生时体质量与肾脏体积、体质量指数的相关性.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3例作为高血压组,血压正常的健康体检者34例作为对照组,测量2组血压、肾脏体积,计算体质量指数,询问出生时体质量.结果 高血压组收缩压、舒张压、BMI、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出生时体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但经体表面积校正肾脏体积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出生时体质量影响成年时高血压的形成,但不是通过减少肾脏体积介导的,BMI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作者:胡耀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现状,评估其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0年8月-2011年1月择期手术患者病历150份,对其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148例占98.67%;使用的抗菌药物涉及8类、20个品种,存在无指征应用、选择药物不合理、用药时机不当、用药时间过长等现象.结论 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必须引起重视.
作者:许沧海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痛风是与饮食密切相关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临床上常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一般以男性比较常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饮食也偏向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使痛风患者逐渐增多,痛风患者常伴有高血脂、高血糖或高血压等病症[1].
作者:蓝天玉;关小娇;周银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麻醉药品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麻醉药品在医疗上多用于外科手术、晚期癌症患者及急诊患者的镇痛,在挽救患者生命,减轻患者痛苦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但麻醉药品不可随意开具,应遵循严格规定,要按照<药品管理法>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执行.
作者:季延中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临床实习是学校专业教育的后阶段,是将在学校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用于临床实践,是实现培养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实用型护理人才的关键阶段[1].而对初至临床的护生来说,实习是一个陌生而又全新的学习和实践过程,所以安全管理就变得至关重要.笔者就此谈谈工作体会.
作者:吕小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循证护理(EBN)是受循证医学的影响而产生的护理观念、在过去的几十年,护理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用批判性思维寻求佳护理行为,实施全面护理质量改进程序、以低的成本提供优质的服务等.同时,有关临床实践和健康服务的护理研究论文显著增多,加之护士掌握了计算机文献检索方法,这些变化极大促进了循证护理的发展[1].
作者:赵文颖;刘学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机器挤压造成手部骨折事件越来越多.2009-2010年我科对手掌、指骨斜行骨折患者采用可吸收棒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亚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40例慢性肾脏疾病Ⅳ期患者使用蔗糖铁治疗,并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患者血红蛋白(Hb)及铁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蔗糖铁不良反应较少.结论 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疗效确切,较安全,但仍需严密观察其不良反应.
作者:钟莉慧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产后子宫出血,介入治疗的效果是公认的,其可迅速止血,拯救患者生命,避免子宫切除,保留生育功能,而且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促进作用,可从心理上解除其痛苦和压力[1].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周淑娟;王紫萍;徐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注射用丹参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7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综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基础上应用注射用丹参可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风敏;刘雪丽;左平祥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