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方
目的 分析住院患儿抗生素应用情况.方法 利用医院药房信息系统对1560例住院患儿抗生素的使用率、联合用药情况、给药目的、给药频率及途径等项目进行分析.结果 1560例住院患儿中使用抗生素1017例(65.2%),其中单独用药538例占52.9%;二联用药463例占45.5%;三联用药16例占1.6%.其中静脉给药807例占79.4%;肌内注射109例占10.7%,口服给药101例占9.9%.使用品种多的为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构成金额多者为头孢菌素类药物.结论 儿科抗生素的临床使用应明确用药指征,根据药敏试验有针对性的选择药物,避免滥用.
作者:崔玉纯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我县2004年确定为中南五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示范基地以来,对近5千人次采取抗机会性感染治疗、中医药治疗和抗病毒药物治疗等综合救治措施,使全县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年限得到很大提高,艾滋病病死率呈平稳状态,但随之而来的并发症发生率上升,其中包括乳腺癌.现代生物学观点认为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而非局限性疾病[1].
作者:商道峰;商玉林;商武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患者及其家属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医患纠纷、护患纠纷逐年增多,特别是举证责任倒置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在法律上对医疗护理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险管理在医疗、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彰显.普外科病情杂、急症多、变化快、手术多,护理工作繁重,客观存在或潜在诸多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有效处理医疗护理过程中的各类风险,不断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自2008年我科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收到一定效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林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注射用丹参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7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综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基础上应用注射用丹参可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风敏;刘雪丽;左平祥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哮喘的效果. 方法将28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4例,分别静脉应用甲强龙40、80mg,均为8h注射1次,均治疗3~5d,观察2组临床疗效、肺功能改善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2组治疗后大呼气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均高于治疗前,且A组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2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B组并发症明显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甲强龙40mg,每8小时注射1次治疗重症哮喘较为适宜.
作者:吴新高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双语教学,即在学校里对所授学科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教学.就我国而言,目前的双语教学指在课堂上使用汉语和英语2种语言进行学科内容的教育,并且英语的使用应>50%.教育部在2001年第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力争3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1].
作者:张季;严春临;张丹参;王树;王金;李春雨;张海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近几年来,医院制剂作为药品的一个组成部分,已全面纳入了法制化管理轨道.为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国家和各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大了对医院制剂的质量要求和抽检力度,使医院制剂生产的要求和质量标准不断提高,也促使医院制剂检验部门须配置相应的设备及检验试剂与标准品、加大人力投入,使得医院制剂质量成本大幅度提高.高成本下医院制剂的出路,成为一大难题.
作者:孙云;丁红丽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常见于居室内置放煤火炉、地炉、烧木炭等,燃烧不完全可产生大量CO.炉盖不严、烟囱堵塞、排烟不畅及使用热水器淋浴时易发生CO中毒.急性CO中毒后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常见,临床表现轻、中度为头痛、眩晕、恶心、呕吐、乏力、口唇及面颊部呈樱桃红色;重度中毒者可表现为昏迷,并发脑水肿、肺水肿、心律失常等,部分中、重度中毒者,尤其是昏迷>4h者,在常规治疗清醒后,经一段假愈期会出现急性CO中毒性迟发脑病,故及时合理的治疗与护理是CO中毒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储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我院自2009年9月搬迁新医院起进行门诊药房服务流程优化,实行柜台敞开式、预配候取的发药模式,减少了患者取药的轮候等候时间;校对药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患者正面的交流,减少了空间上的物理障碍,也缩短了与患者的心理距离,真正实现了服务零距离.
作者:梁钰华;何正;崔健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结石大多数是由于肾结石落入输尿管后不能顺利下行至膀胱所致.当结石沿输尿管向下移动时可发生绞痛,开始在肋脊角处,随后向下移动至脐旁,再向会阴部放射.其发病急,疼痛剧烈,轻者影响工作生活,重者危及生命.
作者:唐磊;刘贤丽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多为散发,易转为慢性,以食欲减退、呕吐、厌油、尿黄、肝功能异常等症状为主要表现[1],且慢性乙肝与肝硬变和肝癌的发生率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约60%~70%;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约占总人口的10%,以此计算,全国约1.25亿人携带乙肝病毒,其中乙肝患者大约有3000万.
作者:李维思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蒙脱石散治疗手足口病所致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 手足口病导致的口腔溃疡患儿1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3例和对照组81例,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应用蒙脱石散,对照组应用西瓜霜喷剂,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蒙脱石散治疗手足口病所致口腔溃疡疗效确切、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强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高原脑水肿是指机体急速进入高原地区后,受到劳累、寒冷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因所致的一系列神经系统变化和神智障碍的症状和体征,是高原地区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及高原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多的游客从平原急速进入高原,高原脑水肿的发生率呈现增加趋势,虽然列车上有供氧措施,但远低于低海拔地区的含氧量.
作者:宋乐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大蒜素是百合科葱属植物蒜的有效成分之一,临床上广泛用于抗菌、降血脂、抗肿瘤等治疗.大蒜素注射液主要用于防治慢性菌痢、肠炎、肺部和消化道真菌感染以及白色念球菌菌血症、隐球菌性脑膜炎等疾病.其含量测定方法多为气相色谱法,操作繁琐[1].
作者:吴敏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暗示,是护理管理者常用的一种工作方法.所谓暗示,就是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法去进行或接受一定的意见和信念,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的意志相符合.一个成功的护理管理者,不但善于使用暗示进行批评、教育,而且善于使用暗示进行表扬、激励,因此,应重视暗示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赵春芬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甲醛为有害物质,从食品安全角度出发,啤酒中的甲醛残留量必须严格控制在一定的安全限量标准之内,我国发酵酒卫生标准[1]规定甲醛≤2.0mg/L.本研究建立的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啤酒中甲醛方法,用混合啤酒做工作曲线,消除基体干扰;以样品零管消除啤酒本色对测定带来的干扰,经与啤酒中甲醛含量的测定标准检验方法[2]比较,结果与国标方法符合良好,且简单快速,易于推广.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海雁;支玉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麻醉药品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麻醉药品在医疗上多用于外科手术、晚期癌症患者及急诊患者的镇痛,在挽救患者生命,减轻患者痛苦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但麻醉药品不可随意开具,应遵循严格规定,要按照<药品管理法>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执行.
作者:季延中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集,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多发生于下肢,以左侧常见,是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2009年12月-2010年7月我科对6例DVT患者成功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均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林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例1.女,30岁.因不慎受风寒致头痛,发热,咳嗽、四肢酸痛2d而前来我院就诊,查体:T 37.8℃,P 84次/min,R 22次/min,BP 90/60mm Hg(1mm Hg=0.133kPa),咽部微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既往身体健康,否认有药物过敏史.按医嘱给予:第1组:0.9%氯化钠溶液250ml+克林霉素粉针剂0.6g静脉滴注;第2组:5%萄糖注射液250ml+双黄连粉针剂(哈尔滨制药六厂生产)2.4g静脉滴注,第3组:5%萄糖注射液200ml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维生素C 2g静脉滴注.
作者:和涯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克林霉素交替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98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针剂静脉滴注,0.5g/次,每天1次,连用3d,停用4d.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针剂静脉滴注,0.5g/次,每天1次,连续用3d,第4~7天给予克林霉素1.2g/次,每天1次,静脉滴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多. 结论阿奇霉素、克林霉素交替治疗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晓英;胡运涛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