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丁红丽
目的 观察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 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应用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配合聚肌胞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5.1%和89.2%高于对照组的14.3%和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无后遗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零绍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将12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40例,A组应用阿奇霉素治疗,B组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C组联合应用阿奇霉素及左氧氟沙星治疗,疗程均为7~14d.观察3组患者临床疗效、病情变化、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 结果 C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发热、啰音消退时间和血常规、肺部X线恢复时间均短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细菌清除率为92.5%明显高于A、B组的67.5%和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CAP,疗效显著,病程短,不良反应少,是基层医疗机构较为适宜的临床用药方案.
作者:张升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常见于居室内置放煤火炉、地炉、烧木炭等,燃烧不完全可产生大量CO.炉盖不严、烟囱堵塞、排烟不畅及使用热水器淋浴时易发生CO中毒.急性CO中毒后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常见,临床表现轻、中度为头痛、眩晕、恶心、呕吐、乏力、口唇及面颊部呈樱桃红色;重度中毒者可表现为昏迷,并发脑水肿、肺水肿、心律失常等,部分中、重度中毒者,尤其是昏迷>4h者,在常规治疗清醒后,经一段假愈期会出现急性CO中毒性迟发脑病,故及时合理的治疗与护理是CO中毒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储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经阴道超声能够清晰地显示卵巢囊肿内部结构且便于追踪观察,对卵巢囊肿类型的判断有很大价值.但因其判断方法不全一致,使临床对其实用性评价不一.本资料通过对42例卵巢囊肿经阴道超声追踪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卵巢囊肿的类型及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我院Ⅰ类手术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1~5月Ⅰ类手术切口病例资料200份,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Ⅰ类手术切口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使用率100.0%,>24h用药者占91.0%,>48h用药者占68.0%,二联以上用药占3.5%,频繁更换抗菌药物占12.0%,超<指导原则>规定范围选药占23.0%,溶媒不当占2.0%,用法选择不当占11.5%. 结论我院I类手术切口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存在问题较为严重,应制定干预措施,严肃处理违规违纪行为,提高抗菌药临床应用的合理性.
作者:张明芝;毛胜启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经右侧颈部或锁骨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具有抢救给药方便、快速,有效,且可检测中心静脉压、保护外周静脉等优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大手术后及重症患者,但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如感染、脱落、局部渗液,但中心静脉导管脱落导致气体栓塞,临床尚未见报道.我科2005年5月-2010年5月发生中心静脉导管脱落后气体栓塞6例,经治疗后均痊愈,现对其原因及对策讨论如下.
作者:张涛;刘文卉;段森凌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病程中常并发心血管、眼、肾、神经系统的疾病和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家庭幸福,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耐心到位的健康教育,让其掌握正确的治疗、饮食和运动方法,对控制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减轻症状,保持疾病稳定,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春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蒙脱石散治疗手足口病所致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 手足口病导致的口腔溃疡患儿1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3例和对照组81例,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应用蒙脱石散,对照组应用西瓜霜喷剂,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蒙脱石散治疗手足口病所致口腔溃疡疗效确切、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强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机器挤压造成手部骨折事件越来越多.2009-2010年我科对手掌、指骨斜行骨折患者采用可吸收棒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亚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保留了传统中药的治疗特点,且起效快,在急危重症的治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道增多,引起了国内医药界的广泛关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吴享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因具有创伤小、切口小、美容效果佳、术后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平均住院时间短等明显优势虽已成为外科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但由于其所固有的局限性,目前并不能完全代替开腹胆囊切除术(OC)[1].对LC所致中转开腹的风险因素,仍有继续探讨的必要.今以我院2004年6月-2010年6月31例胆囊结石行LC的病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徐继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治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为早期宫颈癌的有效治疗方法[1~3],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手术范围大、尿管留置时间长(宫颈癌术后应留置尿管7~14d[4])以及麻醉、心理因素等各种原因,导致术后有不同程度的膀胱功能障碍,如术后尿潴留,其发生率达50%[5].
作者:石喜妹;尹茳平;李江筠;路启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关系高度复杂化,人的认识程度不断更新变化,人们在患躯体疾病的同时会伴随着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及障碍,从而影响对疾病的治疗.实践证明心理护理与生理功能护理同等重要[1].根据我们对混合性气体中毒16例患者的心理护理实践,归纳总结出中毒患者的心理特点.
作者:陆晓燕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蔬菜香肠是将肉类与时令蔬菜按一定比例配制,不仅使肉制品的色、形美观,而且还有利于营养素的互补和吸收.按蔬菜上市季节调整蔬菜香肠的配方,时令蔬菜与畜禽肉合理组合,通过合理搭配解决蔬菜与猪肉和/或鸡肉的复合香味,研发大众型及适合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孕妇和儿童等特殊人群口感的系列蔬菜香肠3大系列12个品种,蔬菜以块丁的形式加入,口感好.
作者:王海雁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跟骨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是跟后痛和跟下痛的总称.足跟是人体负重的主要部分,长期慢性劳损,尤其是持久站立、行走刺激,易引发跟骨周围疾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烦恼[1].
作者:郝玉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宫内节育器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对宫内节育器检查的手段以前主要依赖X线.但由于X线是平面显示,对节育器是否在宫腔内及其位置、有否嵌入等情况的判定受到一定限制,对非金属结构的节育器亦不能显示. 超声能显示环的具体位置,简便、有效,因而被广泛应用.本资料总结了2009年1月-2011年1月1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超声对宫内节育器位置异常的诊断价值.
作者:陶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与异丙酚单独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比较.方法 要求无痛人工流产术孕妇60例随机分为A、B组各30例,A组静脉滴注异丙酚2mg/kg+芬太尼1.0μg/kg,B组静脉滴注异丙酚2mg/kg.观察2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异丙酚用量、呼吸抑制发生率及镇痛效果.结果 对麻醉的满意度A组为(100.0±0.0)分高于B组的(89.2±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诱导时间短于B组,异丙酚用量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苏醒时间、呼吸抑制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可显著提高镇痛效果,缩短诱导时间,且麻醉药物用量少.
作者:朱莉嵘;李瑞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肌钙蛋白T(CTn-T)和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AMI患者50例作为AMI组,30例健康检查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抽清晨空腹肘静脉血3ml用于CTn-T和NT-proBNP检测,AMI组于入院后即刻抽肘静脉血3ml,置于肝素抗凝管后送检.结果 AMI组CTn-T和NT-proBN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T诊断界值为0.35ng/ml,NT-proBNP诊断界值为0.45ng/ml.CTn-T联合NT-proBNP检查时,对AMI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明显优于单项检查.结论 CTn-T和NT-proBNP联合检测对AMI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道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2011年3月28日临洮县峡口镇峡口中学发生流行性腮腺炎.接到报告后,临洮县疾控中心立即成立疫情调查处理小组,赶到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蔓延,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汪生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儿童伸直Ⅲ型肱骨髁上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闭合复位内固定组和切开复位内固定组,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后比较圆组临床疗效.结果 闭合复位内固定组优良率为96.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治疗方法各具优点,临床操作中可根据骨折端后侧骨皮质的相对完整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
作者:卢雄才;罗博文;李开静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