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麦粉中过氧化苯甲酰测定方法的改进

梁勃

关键词:小麦粉, 过氧化苯甲酰, 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过氧化苯甲酰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细粉,有微苦杏仁气味,能对面粉起到漂白和防腐作用从而改善面粉的外观,在面粉行业中应用十分广泛,但有研究认为其对人体有一定的不良作用.卫生部等6部门联合发文,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因此对小麦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检测更需要准确和迅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精神症患者失眠的观察与护理

    失眠是精神症患者的常见症状,包括:入睡困难、早醒、夜间不眠、易醒等.睡眠质量可直接或间接反映患者病情[1].导致失眠的原因很多,一般来说,可归纳为精神病性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躯体性因素等[2],其中住院精神症患者失眠常见原因为精神病性,症状不稳定,如幻觉、妄想、焦虑、恐惧、抑郁等.

    作者:金佳燕;郑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不同剂量S-腺苷蛋氨酸对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估不同剂量S-腺苷蛋氨酸(思美泰)治疗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重度ICP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2组均采用思美泰联合熊去氧胆酸片(优思弗)治疗,其中观察组使用思美泰剂量为2000mg,对照组使用思美泰剂量为1000mg,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酸(TBA)、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变化及皮肤瘙痒症状和胎儿预后.结果 TBA、TB、DB、ALT、AST水平及瘙痒评分2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观察组分娩孕周、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早产儿、低体质量儿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浑浊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大剂量思美泰治疗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俞丁丁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干假体周围骨折的分型和治疗

    近年来随着世界老年人口的增多,以及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数量的增加,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干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也持续增加,文献报道为0.1%~3.2%[1].由于股骨髓腔内假体的存在,使这类骨折的处理比较困难,一般的接骨板、髓内钉均难以应用,而采用钢丝或箍带环扎,骨折再移位几率高,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本文就这类骨折的分型和治疗进展作一简要概述.

    作者:陈少健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一针疗法配合拔罐和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32例体会

    2010年11月-2011年5月笔者采用一针疗法配合拔罐及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患者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2例,男12例,女20例,年龄37~65岁,病程1~18个月.32例患者均符合肩周炎诊断标准,肩部活动不同程度受限,均有明显肩痛及压痛点,排除合并颈椎病臂丛神经卡压症状者.

    作者:翁景恩;王金鸿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与异丙酚单独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比较.方法 要求无痛人工流产术孕妇60例随机分为A、B组各30例,A组静脉滴注异丙酚2mg/kg+芬太尼1.0μg/kg,B组静脉滴注异丙酚2mg/kg.观察2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异丙酚用量、呼吸抑制发生率及镇痛效果.结果 对麻醉的满意度A组为(100.0±0.0)分高于B组的(89.2±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诱导时间短于B组,异丙酚用量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苏醒时间、呼吸抑制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可显著提高镇痛效果,缩短诱导时间,且麻醉药物用量少.

    作者:朱莉嵘;李瑞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蔬菜肉复合香肠新产品研制与营养评价

    蔬菜香肠是将肉类与时令蔬菜按一定比例配制,不仅使肉制品的色、形美观,而且还有利于营养素的互补和吸收.按蔬菜上市季节调整蔬菜香肠的配方,时令蔬菜与畜禽肉合理组合,通过合理搭配解决蔬菜与猪肉和/或鸡肉的复合香味,研发大众型及适合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孕妇和儿童等特殊人群口感的系列蔬菜香肠3大系列12个品种,蔬菜以块丁的形式加入,口感好.

    作者:王海雁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普及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急性创伤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脊柱的损伤,这不禁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还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此类患者多以车祸、高处坠落,重物落下或打击致伤为主,早期准确的判断尤为重要,为了对患者达到佳治疗效果,让其能恢复到好状态,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关键.

    作者:余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小儿慢性鼻窦炎50例穿刺置管治疗体会

    小儿慢性鼻窦炎(上颌窦),是五官科的常见病之一,多行功能性内窥镜术治疗,但手术会对儿童心理造成一定影响.我科于2010年对慢性鼻窦炎患儿50例行上颌窦穿刺、置管冲洗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洁;杨兴林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门诊接诊中的人性化护理

    门诊护理服务作为医院服务窗口,是患者就诊的第一站,负责接诊、分诊、导诊、咨询、查询、护送患者检查、入院、健康宣教等工作,在医院护理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好接诊工作,是直接影响患者顺利治疗及提高患者对医院服务满意度的关键,对促进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良好关系至关重要.

    作者:邵爱琴;魏福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瑞芬太尼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成瑞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各30例.术前瑞芬太尼组给予瑞芬太尼,芬太尼组给予芬太尼.10min后2组均给予丙泊酚和琥珀酰胆碱静脉推注诱导.记录2组给用药前、用药后10min、插管、切皮、手术开始后30min及拔管前血压、心率及手术结束至拔管的时间.结果 2组给药前、插管时、切皮和手术30min时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0min和拔管时瑞芬太尼组收缩压均低于芬太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瑞芬太尼组平均拔管时间为(6.36±3.29)min短于芬太尼组的(8.79±4.4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具有更好的控压效果,降低脑血管意外风险,拔管时间更短,用于短时手术麻醉更具优势.

    作者:刘庆;文启明;张军辉;刘舒杨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超声在宫内节育器异位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宫内节育器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对宫内节育器检查的手段以前主要依赖X线.但由于X线是平面显示,对节育器是否在宫腔内及其位置、有否嵌入等情况的判定受到一定限制,对非金属结构的节育器亦不能显示. 超声能显示环的具体位置,简便、有效,因而被广泛应用.本资料总结了2009年1月-2011年1月1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超声对宫内节育器位置异常的诊断价值.

    作者:陶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药事管理学双语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双语教学,即在学校里对所授学科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教学.就我国而言,目前的双语教学指在课堂上使用汉语和英语2种语言进行学科内容的教育,并且英语的使用应>50%.教育部在2001年第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力争3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1].

    作者:张季;严春临;张丹参;王树;王金;李春雨;张海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CTn-T联合NT-proBNP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评价肌钙蛋白T(CTn-T)和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AMI患者50例作为AMI组,30例健康检查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抽清晨空腹肘静脉血3ml用于CTn-T和NT-proBNP检测,AMI组于入院后即刻抽肘静脉血3ml,置于肝素抗凝管后送检.结果 AMI组CTn-T和NT-proBN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T诊断界值为0.35ng/ml,NT-proBNP诊断界值为0.45ng/ml.CTn-T联合NT-proBNP检查时,对AMI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明显优于单项检查.结论 CTn-T和NT-proBNP联合检测对AMI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道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临床实习过程中的护生管理

    临床实习是学校专业教育的后阶段,是将在学校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用于临床实践,是实现培养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实用型护理人才的关键阶段[1].而对初至临床的护生来说,实习是一个陌生而又全新的学习和实践过程,所以安全管理就变得至关重要.笔者就此谈谈工作体会.

    作者:吕小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肺癌介入治疗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肺癌介入治疗即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和栓塞肿瘤血管术,该方法可使药物直接作用肿瘤局部,使肿瘤缺血坏死,从而控制肿瘤生长,延长了患者生存期,同时又刺激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厚包膜,为二期手术奠定了基础.肺癌介入治疗虽然不良反应明显小于全身化疗,但也会出现胸痛、咯血、恶心呕吐、发热、下肢静脉栓塞、迟发性脊髓损伤等并发症.其基本原理是以较小的药物剂量在局部靶器官获得较高的药物浓度,以提高疗效.此法不良反应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詹胜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经皮穿刺椎间盘内臭氧注射联合突出物胶原酶化学溶解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椎间盘内臭氧注射联合突出物胶原酶化学溶解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7例,在CT引导下应用21G穿刺针穿刺病变颈椎间盘,并给予椎间盘内注射臭氧和突出物注射胶原酶化学溶解治疗.结果 47例患者均穿刺成功,成功率为100.0%.所有患者均于术后3个月随访并复查CT,其中优18例(38.3%)、良25例(53.2%)、差4例(8.5%),优良率为91.5%.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经皮穿刺椎间盘内臭氧注射联合突出物胶原酶化学溶解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微创、疗效确切的方法.

    作者:文海鹏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左氧氟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耐药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依药敏试验选择二线治疗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观察2组痰菌和病灶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痰涂片阴转率高于对照组,浸润病变显著吸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空洞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效果满意.

    作者:赵维群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急诊管理者应针对科室的高风险,在实施超过各种服务之上的科技行为为组合的活动中进行风险鉴定、评估,采用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措施,对减少或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防止护患纠纷具有重要意义[1].笔者现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的应用总结如下.

    作者:马素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通过对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对我院2010年4月-2011年3月药剂科不良反应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出现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共计5类15种,报告不良反应42例,症状主要为发热、皮疹及胃肠道反应. 结论在中药注射剂使用中,应严格遵照说明书的要求,辨证论治,正确掌握配伍禁忌、用法、用量、滴速等,以达到降低临床不良反应、提高合理使用率之目的.

    作者:毛胜启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60岁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调查2009-2010年收住郑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的恢复期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服药依从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的研究方法,评估人口学因素、临床因素及陪护状况、服药状况与服药依从性的关系.结果 共入选病例123例,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31例占25.2%.有无专门陪护,服药种类、次数,卒中影像学分型,抑郁状态,ADL情况是服药依从性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60岁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有无专门陪护、服药种类、次数、卒中影像学分型、抑郁状态、ADL情况是影响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

    作者:孙静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