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群英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逐年提高,已成为严重危害中老年妇女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早期发现乳腺癌并及时手术治疗可延长患者寿命.目前,治疗乳腺癌采用根治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损伤较大,术后皮瓣坏死率高,主要原因是术后皮瓣下积液、积血未能及时清除,导致感染及皮瓣坏死,并且术后会使患侧肢体功能受限.因此,术后护理及切口观察非常重要,2010年我院对42例乳腺癌患者行根治切除手术,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赵春芬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案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对在我院就诊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实施护理干预,对护理干预前后的相关生理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者呼吸、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护理前有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均未发生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护理方案对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老年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明显,可以使患者的相关生理指标得到显著的改善,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予以使用和推广.
作者:卞跃英 刊期: 2011年第29期
颅脑损伤是脑外科常见急症,2006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颅脑损伤患者102例,其中老年患者17例占16.7%,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老年颅脑损伤的特点提出老年颅脑损伤后应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动态观察颅内压和重要生命体征.同时,总结了老年颅脑损伤后预防各种并发症的方法和心理护理的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竹青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巴戟天醇提物对衰老大鼠心肌组织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将健康6月龄Wistar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衰老组、阳性对照组、巴戟天醇提物3g/kg和1g/kg剂量组,各10只.分别给予相应的处理后,测定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支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衰老组较正常组大鼠心肌组织中SOD、GSH-Px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用药组较衰老组大鼠心肌组织中SOD、GSH-Px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巴戟天醇提物3g/kg组上述3个指标与阳性对照组的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巴戟天醇提物1g/kg组上述3个指标与其他2个用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巴戟天醇提物能够对抗衰老大鼠心肌组织氧化.
作者:顾冰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联合巴曲酶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应用巴曲酶治疗,治疗组应用银杏达莫联合巴曲酶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基本痊愈率和总有效率为27.8%、86.7%高于对照组的15.6%、6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银杏达莫联合巴曲酶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永曼 刊期: 2011年第29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来势凶猛,病情重,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AMI患者的主要急救目标是抢救可逆性缺血组织,早期快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恢复心肌再灌注,挽救更多濒死心肌,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梅劲芳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培菲康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 89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肠道微生态制剂培菲康,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呕吐、胃潴留消失时间及喂养奶量达10ml/kg每2小时1次所需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所有患儿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培菲康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效果显著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惠琴 刊期: 2011年第29期
老年人由于其生理的特殊性,其单纯疱疹病毒脑炎(HSE)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如发热不明显,很少出现头痛、呕吐等,而多以抽搐、精神症状、意识障碍等起病,而病毒性脑炎的早期治疗对预后有重要意义.老年HSE症状重、病死率高、复发率高、合并症多应引起临床注意,及早确诊,应用无环鸟苷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关键,无环鸟苷应用≥3周可能对减少复发有益.
作者:胡艳格 刊期: 2011年第29期
胚胎的发育分为孕卵期、胚胎期和胎儿期.自卵子受精至孕卵着床为孕卵期,大约经历2周时间.此时腹部B型超声图像上尚不能显示.受精卵着床后称为胚胎期,此期大约5周时间,为器官发育期,超声检查可显示胎囊、胎芽和胎心.自孕9周至分娩为胎儿期,超声声像图可显示胎头、胎体和胎儿附属物等结构.
作者:周玉萍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了解乳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现状及合理性.方法 对2010年1~12月335例乳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率为92.24%.围手术期抗生素主要以第一代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为主.第一代头孢菌素类使用率高,为89.76%.二联用药应用率为1.62%,以单用为主.预防用药时机合理率为9.71%,术后用药时间普遍偏长且给药方式不尽合理.结论 乳腺科围手术期抗菌药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作者:郑丽丽;李渊 刊期: 2011年第29期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后,颈总动脉至颈内、颈外动脉的分叉处容易形成粥样硬化斑块性狭窄,而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1].1953年Debakey首次为颈内动脉完全闭塞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并成功重建了血流,时至今日CEA已然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标准术式.我院对1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施行了CEA,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碧波;宁英慧 刊期: 2011年第29期
小儿秋季腹泻多发生于10~11月份,发病年龄以0.5~3岁多见.秋季腹泻的病原体有轮状病毒、ECHO病毒、柯萨奇病毒等,主要是轮状病毒,目前尚无针对轮状病毒的特效药.临床特:感冒、呕吐、腹泻;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黏液,无腥臭味.
作者:潘晓;崔占杰 刊期: 2011年第29期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本病起病急、病死率以及致残率均较高,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我科自2008年6月-2011年3月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9例,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或微创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路俊芳 刊期: 2011年第29期
护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按教育场所可分为医院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家庭健康教育;按目标人群分:儿童健康教育、青少年健康教育、妇女健康教育、老年健康教育;按教育目的分:疾病健康教育、营养健康教育、生理与病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我科是综合病房,内科、外科、妇产科的患者都收治.现将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意义报道如下.
作者:毛作平;袁静;袁莉莉 刊期: 2011年第29期
2007年3月-2010年12月我院综合ICU对139例重症患者(需心肺复苏患者除外)采用半坐卧位进行经口气管插管,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39例,男93例,女46例,年龄14~81岁.其中重症肺炎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27例,急性心力衰竭19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1例,多发性肋骨骨折并血气胸9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28例,脑出血19例,大面积脑梗死12例,农药中毒并呼吸肌麻痹6例.留置气管插管时间1~28d,平均13d.
作者:谢胜南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该校教职工及离退休人员ST-T异常和心律失常状况.方法 选择参加体检的教职工及离退休人员作为调查对象,2006年1646名,2011年2065名.分析比较2次体检情况.结果 异常心电图改变检出率以ST-T及T波异常高,2006年为44.38%,2011年为48.64%;其次为传导阻滞2006年为24.26%;2011年为21.48%.2次体检≤50岁者患病率与年龄相关性不大,>51岁者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有明显增加.2006年和2011年>50岁患病率均高于≤50岁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间患病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老年是心血管发病的高峰阶段,及时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晓华 刊期: 2011年第29期
挥发性硫化物(VSC)是引起口臭的主要物质[1].VSC主要包括硫化氢(H2S)和甲基硫醇(H3SH),多由厌氧菌及革兰阴性菌代谢蛋白质中含硫氨基酸产生[2],而牙周袋是一个相对厌氧的环境,为厌氧菌的生长提供了条件,是产生SVC的主要部位之一[1].
作者:蒙宇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方法 将院2006-2009年住院患者麻醉处方进行统计、汇总、分析.结果 2007-2009年该院麻醉药品用量和消耗金额呈逐年递增趋势.2007-2009年芬太尼注射液0.1mg DDDS排序均居首位,吗啡注射液DDDS排序有所上升,可待因片DDDS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哌替啶DDDS排序有所下降.结论 该院麻醉药品应用基本合理.
作者:牟修红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了解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变化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选择糖尿病伴并发症组患者60例,糖尿病组患者120例,正常对照组150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免疫比浊法测定HbA1C含量.比较3组FBG和HbA1C检测结果.结果 FBG和HbA1C含量糖尿病伴并发症组高于糖尿病组,糖尿病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A1C在糖尿病诊断与治疗中有很重要的作用,糖尿病患者可根据HbA1C检测值合理用药.
作者:张敏;韩宏艳;张丽珍;梁栋;李晓伟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了解该院>60岁人群门诊处方联合用药、高频用药情况,为老年人合理、安全、有效、经济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老年人门诊处方2195张,1907人次,对其联合用药种数、高频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服用1种药者占15.3%,同时用2种占18.4%,3种占22.1%,4种占17.3%,5种占16.1%,≥6种占10.8%.高频用药类别及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心脑血管药、抗病原微生物药、降糖药、解热镇痛药、呼吸系统药.结论 老年人联合用药极为普遍,要重视药物的相互作用,降低药物危害.老年人患心脑血管疾病多,占疾病病死率比例较高,应重视老年人健康教育.
作者:常晓平 刊期: 2011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