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马红英
目的 探讨该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因素、一般规律及特征,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0年收集整理的159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Excel电子表格和手工筛选,按患者年龄、性别、药物种类、给药途径、ADR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由抗菌药物导致的ADR多,共69例占43.40%;静脉滴注方式引起ADR 99例占62.26%.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普遍,共81例占50.94%.结论 临床应重视ADR报告和监测工作,特别应注意观察老年人用药过程,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或减少ADR的重复发生.
作者:王俊山 刊期: 2011年第32期
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瘢痕处妊娠(CSP)是指受精卵、滋养叶细胞着床于子宫剖宫产术后的瘢痕处,是一种非常少见的异位妊娠[1].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不断增高,CSP发生率明显上升.据Jurkovi等[2]报道,CSP发病率为1∶ 1800~1∶ 2216.
作者:叶玲 刊期: 2011年第32期
护理科学迅速发展,护理管理技术日新月异,特别是基础护理发展尤为突出.基础护理是临床护理中基本、贴近患者的护理方法,是护士观察病情的主要途径.基础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对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医患关系有重要作用.然而基础护理工作还有一些瓶颈问题没解决[1].
作者:潘铮;徐锦 刊期: 2011年第32期
慢性呼吸衰竭是一个临床上很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凡动脉氧分压PaO2<7.9kPa(60mm Hg)的状态持续4周以上者称慢性呼吸衰竭.无高碳酸血症者为Ⅰ型,伴高碳酸血症者为Ⅱ型,其临床主要特征为低氧伴高碳酸血症[1].氧疗是治疗慢性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之一,对纠正缺氧、挽救患者的生命起着重要作用,但如果氧疗方法不当,护理不当,也能危害患者.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与地佐辛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早期妊振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的孕妇随机分为舒芬太尼+丙泊酚组和地佐辛+丙泊酚组各40例.记录麻醉前即刻、术中、苏醒后的MAP、HR、RR、SpO2;观察术中麻醉效果、呼吸抑制情况;观察术后清醒时间、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麻醉前MAP、HR、RR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丙泊酚组术中各观察指标均低于麻醉前,且RR和SpO2低于地佐辛+丙泊酚组,苏醒后MAP、HR及SpO2低于麻醉前(P<0.05).地佐辛+丙泊酚组术中RR及SpO2均低于麻醉前(P<0.05),苏醒后各观察指标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丙泊酚组和地佐辛+丙泊酚组麻醉镇痛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VAS评分、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头晕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地佐辛+丙泊酚组术后清醒时间明显短于舒芬太尼+丙泊酚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与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镇痛效果相似,但地佐辛术后清醒较快,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效果满意..
作者:卢丽雅;岑燕遗;麦冠梁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62例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给予芬太尼麻醉.观察2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结果 观察组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的麻醉效果显著.
作者:陈日亮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1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在基本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基本痊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世宏;陈如霞 刊期: 2011年第32期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科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中耳非化脓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鼓室积液和传导性耳聋[1].分泌性中耳炎早发现早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预后效果.如果诊治延误,将会导致中耳粘连或形成胆脂瘤,对患者的听力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探讨分泌性中耳炎误诊的原因,并提出有效地解决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琴 刊期: 2011年第32期
中成药是指由中药材按一定治病原则配方制成,随时可以取用的现成药品,如各种丸剂、散剂、冲剂等,省去了煎煮过程,消除了中药煎剂服用时特有的异味和不良刺激等.因此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但是,由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中成药中添加西药成分的现象不断增多.笔者现将其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分析如下.
作者:黄国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糖尿病是结核的重要相关疾病之一,糖尿病患者是结核病的易感者,而结核病又是诱发或加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的重要的、常见的原因之一.近年来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多,结核病疫情居高不下,发病高峰年龄与糖尿病发病年龄相吻合,两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促进发病.
作者:伊乐呼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了解该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门诊的1200张处方,统计处方中抗菌药物的品种、数量、联合用药等情况.结果 在调查1200张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处方642张占53.5%.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91张占14.2%.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处方117张占18.2%,其中二联用药占16.2%,三联及以上用药占2.0%.结论 该院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但必须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使用原则用药,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经济、合理和有效.
作者:罗晓辉;张成湘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动脉血乳酸浓度动态变化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脓毒性休克患者40例,采用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将其中死亡患者15例作为死亡组,其余25例作为存活组,比较其在入院时、入院6h和入院24h动脉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结果 存活组入院时、入院6h、入院24h血乳酸浓度均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组6h乳酸清除率和24h乳酸清除率均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脉血乳酸浓度持续增高或6h乳酸清除率低的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差,6h乳酸清除率较24h乳酸清除率具有良好的早期预后评估作用.
作者:沙玉霞;李学莉 刊期: 2011年第32期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是现代治疗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利用高流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由呼吸道吸入,直接作用于局部支气管和肺组织.其特点是可以调节雾量大小均匀,药液随深而慢的吸气可被吸到终末支气管及肺泡,达到消炎、镇咳、祛痰、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变通气功能等目的,防止术后肺不张,并能缓解术中气管插管带来的不适[1].现报道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的方法和护理如下.
作者:钟华 刊期: 2011年第32期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临床常见重症急腹症之一,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护理对其预后有重要作用.寻求有效、合理的治疗护理手段是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笔者就近几年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侯铭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干预措施对规范抗菌药物应用的可行性,为抗菌药物的规范应用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实施干预前的2008年8月患者作为对照组,干预后的2009年8月患者作为干预组,比较2组用药情况.结果 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联合用药率显著下降;平均药费略有上升,而抗菌药物费用明显降低;喹诺酮类使用率显著下降;医院感染率下降.结论 本研究所采用的合理用药干预措施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其中关键的是干预措施的完全实施.
作者:李如标;高山;鲍华;金立军 刊期: 2011年第32期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 (以下简称结脑)是小儿肺外结核中严重的一种类型,近年来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临床表现特异性差,脑脊液改变不典型,早期易误诊误治.诊断和治疗不及时会危及患儿生命或留下严重后遗症,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的关键.笔者就2007年1月-2010年5月我科收治的91例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继敏;边程鹏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复方阿胶浆治疗癌性恶病质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不宜接受放化疗的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复方阿胶浆20ml,每天3次,连服2个月.比较2组体质量、Karnofsky评分、血常规及免疫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体质量改善30例(75.0%)高于对照组的12例(33.3%),治疗组Karnofsky评分改善29例(72.5%)高于对照组的15例(4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Hb、WBC、PLT均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免疫指标变化优于治疗前,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水肿、血压和血糖升高等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阿胶浆能有效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恶病质症状.
作者:张洪珍;尤金花;段昕波;郑振茹 刊期: 2011年第32期
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突然,进展迅速,致死和致残率都很高.微创经皮穿刺钻颅引流术具有创伤小,对脑部组织损害轻,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等优点,可以有效地清除淤血,抢救患者的生命,降低致死和致残率,是目前高血压脑出血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我院采用CT导引微创经皮穿刺钻颅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8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良红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对腰椎结核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 通过自身前后对照,对50例住院期间的腰椎结核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生活方式的比较.结果 在健康教育前,患者在忌烟酒、服用抗结核药物、保持乐观情绪方面的认知人数较高.健康教育后,认知人数增长率高的是平卧硬板床休息方面,其它方面改变均较明显.结论 对腰椎结核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改变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对治疗康复、促进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贾静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口咽通气管在危重患者中吸痰的效果.方法 本组患者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使用口咽通气管吸痰,对照组按常规吸痰.结果 观察组放置口咽通气导管后患者呼吸频率低于放置前,SpO2高于放置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吸痰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口咽通气管在维持有效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患者供氧方面确实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吴敏 刊期: 2011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