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肉瘤S180鸡胚尿囊膜移植瘤模型建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袁野;赵凤丽;孙婷婷;朱冠华;朱雷;李吉萍

关键词:肉瘤S180, 鸡胚尿囊膜(CAM), 移植瘤, 成瘤率
摘要:目的:建立肉瘤S180鸡胚尿囊膜(CAM)移植瘤模型,研究其形态学及生物学特性.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将肉瘤S180肿瘤细胞接种于CAM上,观察影响肉瘤S180移植瘤成活的因素、移植瘤生长特性、生物学性状和形态学特征.结果:建立了肉瘤S180 CAM移植瘤模型.移植瘤易于生长,成瘤率较高,具有较强的血管生成诱导作用.当接种肉瘤S180肿瘤细胞为5×107个/枚时,成瘤率达到83.33%,且与第1天比较,诱导血管数从第2天开始就呈统计学差异P<0.05,当移植第4天时就呈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该模型具有易于复制、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可应用于肿瘤血管生成的生物学行为研究,为抗血管生成抗肿瘤药物的筛选提供了更为直观的平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相关文献
  • 剂型因素和给药途径对人参皂苷Rg1在大鼠血清和脑组织中分布的影响

    目的:考察剂型因素和给药途径对人参皂苷Rg1(GRg1)在大鼠血清和脑组织中分布的影响.方法:大鼠鼻腔给GRg1鼻腔喷雾剂,以大鼠口服和鼻腔给GRg1生理盐水为对照,给药后测定各组大鼠脑和血清中的GRg1的含量.采用Wagner-Nelson法处理数据.结果:鼻腔给药途径使GRg1在血清和脑组织中的分布和转运效率分别提高了5.05,2.50倍;喷雾剂的剂型因素使GRg1在血清和脑组织中的吸收和转运效率分别提高了11.80,3.35倍.结论:GRg1鼻腔给药途径和喷雾剂都能显著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作者:陈新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舒肝凉血方对MCF-7和T47D细胞增殖及硫酸酯酶活性和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舒肝凉血方对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MCF-7和T47D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检测舒肝凉血方对两个细胞系中硫酸酯酶的活性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细胞MCF-7和T47D,给予不同浓度的舒肝凉血方处理24 h后,MTT法检测复方对MCF-7和T47D细胞增殖的影响;RT-PCR检测舒肝凉血方对硫酸酯酶mRNA表达的影响.培养MCF-7和T47D细胞,转染萤火虫荧光素酶和海肾荧光素酶质粒,给予不同浓度的舒肝凉血方处理24 h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检测复方对两个细胞系中硫酸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舒肝凉血方显著抑制了MCF-7和T47D细胞的增殖,并呈现出剂量依赖关系,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是46.08 g·L-1和22.98 g·L-1;低浓度的舒肝凉血方对硫酸酯酶mRN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高浓度时则显著下调了硫酸酯酶mRNA的表达;舒肝凉血方显著降低了MCF-7和T47D细胞中硫酸酯酶的活性,且呈现出剂量依赖性.结论:舒肝凉血方能显著抑制MCF-7和T47D细胞的增殖,此作用可能与该方降低硫酸酯酶活性以及下调硫酸酯酶mRNA的表达有关.

    作者:付雪松;李萍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马兜铃酸A在中药饮片及其配方颗粒中的含量分析

    目的:对5种马兜铃科中药饮片及配方颗粒(由相应批次的中药饮片制成)所含马兜铃酸A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YMC-Pack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A)-0.05%磷酸溶液(B),检测波长250nm,流速0.8 mL·min-1,柱温30℃.结果:5种马兜铃科中药饮片(各3批)中马兜铃酸A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关木通4.18mg·g-1,马兜铃0.77 mg·g-1,蜜马兜铃0.46 mg·g-1,青木香0.86 mg·g-1,寻骨风0.53 mg·g-1;5种中药配方颗粒(n=3)马兜铃酸A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关木通1.16 mg·g-1,马兜铃0.31 mg·g-1,蜜马兜铃0.10 mg·g-1,青木香0.39 mg·g-1,寻骨风0.03 mg·g-1.结论:建立的方法对多种含马兜铃酸A药材与配方颗粒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用于其含量测定;中药配方颗粒的制作工艺对中药饮片的成分有一定影响,有必要建立相关生产监控标准、质量控制标准,用来保证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

    作者:黄国鑫;倪晨;李一圣;易宇阳;张仲敏;赵学军;苏子仁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疆枸杞叶茶中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新疆枸杞叶茶中的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方法: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mm,5 μm),流动相甲醇-0.04%磷酸水溶液(用三乙胺调pH 3.0)(45:55),检测波长360nm,流速1.0 mL·min-1.结果:芦丁和槲皮素的线性范围分别在0.23~1.84μg和0.03~0.24μg,回收率分别为98.19%,97.98%.RSD分别为1.49%,2.25%.结论:本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较好,为新疆枸杞叶茶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

    作者:刘波;张浩科;宫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川芎-白芷药对不同配比不同剂型对偏头痛动物模型的影响

    目的:观察川芎-白芷药对不同配比、不同剂型对偏头痛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利用硝酸甘油(10 mg·kg-1)ip一次造成大鼠偏头痛模型,sc利血平(0.4 mg·kg-1)7 d造成小鼠偏头痛模型,川芎-白芷药对3.5 g·kg-1·d-1进行治疗,对模型动物脑组织中5-羟色胺(5-HT)、5-羟基吲哚乙酸(5-HIAA)、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偏头痛大鼠模型组脑组织中5-HT含量(720.44±92.1)ng.g-1,CGRP含量(618.32±139.3)pg·g-1;与模型组比较,川芎-白芷药对不同配比、不同剂型3.5 g·kg-1.d-1可升高偏头痛大鼠脑组织中5-HT 48.41%~73.18%,降低头痛大鼠脑组织中CGRP 38.02%~50.02%(P<0.01);与小鼠偏头痛模型组比较,川芎-白芷药对不同配比、不同剂型5 g·kg-1·d-1可升高偏头痛小鼠脑组织中5-HT 36.60%~69.52%(P<0.05,P<0.01).结论:川芎-白芷药对不同配比、不同剂型主要是通过影响单胺类递质的释放,缓解神经源性炎症而改善偏头痛的症状.

    作者:杨胜;张定堃;苏柘僮;徐佳丽;杨金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生地马钱丸配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0例

    目的:观察中药生地马钱丸配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0例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来氟米特口服以及对症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生地马钱丸,3g/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监测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指标的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关节疼痛数、关节压痛积分、关节肿胀积分、晨僵时间及20 m步行时间等及血沉(ESR),慢反应物质(CRP)方面均与用药前比较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口服生地马钱丸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生地马钱丸配合来氟米特治疗RA疗效优于单用来氟米特,且安全性好.

    作者:孙智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牙齿冠周炎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牙齿冠周炎的疗效.方法:将本院近年来收治的75例牙齿冠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给予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9.2%,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疼痛程度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缓解疼痛作用强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时间(4.1±0.5)d,对照组(5.2±0.5)d,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西医加自拟中药方剂治疗牙齿冠周炎疗效显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

    作者:崔淑霞;闫志刚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抗菌消炎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抗菌消炎胶囊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百部、大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制剂中黄芩苷含量.结果:TLC鉴别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芩苷与样品中其他组分分离效果较好,y=43 887 599.5X-4 893.8,线性范围0.01~0.16 g·L-1(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56%,RSD为1.01%(n=6).结论:建立的质量标准,简便易行,可用于抗菌消炎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高玉琼;张译文;刘建华;刘文炜;霍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小鼠皮肤局部药代动力学

    目的:制备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考察原花青素在小鼠腹部皮肤的滞留量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局部经皮给药的药动学,探讨柔性纳米脂质体促进药物的经皮吸收的作用.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时间给药皮肤中原花青素生物滞留量,DAS软件拟合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包封率为(72.52±8.63)%,平均粒径167.5 nm,Zeta电位-60.3,多分散指数0.309;在小鼠皮肤中滞留量的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结论: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中有效成分能较快渗透进入皮肤,并在皮肤局部较长时间蓄积.

    作者:陈燕军;张军斌;熊欣;武惠斌;顼佳音;金日显;郁宝剑;熊维政;黄璐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动物模型及各项实验指标的研究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检索收集CNKI有关文献25篇,综合归纳整理.急性软组织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常用的有捶打法、撞击法、注射法、压迫法和切割法等;实验研究中的各种实验观察指标选择大多都集中在宏观的大体观察、镇痛及抗炎消肿作用的研究和微观的病理组织学、生化因子、血液流变学的测定.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分子免疫学的不断发展,分子及基因水平的研究将会是今后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软组织动物实验研究的发展方向.

    作者:朱春城;彭力平;谢增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黄连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脑区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脑区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以及P-选择素(P-selectin)的表达和黄连素对两者的影响.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给药组.给药组分别于栓塞前15 min和栓塞后2 h,再灌注时ip给黄连素30 mg·kg-1;模型组和假手术组ip等量生理盐水.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脑局灶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24 h后取脑,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CAM-1和P-selectin的表达.结果:黄连素能够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梗死体积以及脑组织ICAM-1,P-selectin的表达增高(P<0.05).其中梗死体积从25%降至17%;ICAM-1阳性细胞百分率从平均65%降至35%;P-selectin从平均60%降至30%.结论:黄连素能够通过脑缺血再灌注炎性反应的免疫调节机制保护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损害.

    作者:甘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HPLC测定青海野生和栽培藏药独一味中山栀苷甲酯

    目的:对野生和栽培藏药独一味中山栀苷甲酯成分进行高效液相色谱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色谱柱WelchromTM Kromasil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0~11min,9%A;11~35 min,9%~18%A;35~45min,18%A),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35 nm,柱温为25℃.结果:山栀苷甲酯的线性范围0.25~2.12 mg(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为0.89%.结论:野生和栽培独一味的山栀苷甲酯的含量分别为1.81,0.75 mg·g-1.

    作者:金兰;罗桂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七味清咽喷雾剂防治流感的药理作用

    目的:观察七味清咽喷雾剂对H1N1流感病毒的防治作用及与达菲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体外试验采用组织细胞培养法,观察不同浓度药物对流感病毒FM1病毒株致细胞病变(CPE)的作用;体内试验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株滴鼻感染小鼠造成肺炎模型,观察药物的疗效;达菲与七味清咽喷雾剂(剂量均降低50%)联合应用,观察中药的增效减毒作用.结果:①七味清咽喷雾剂对Hela和Hep-2细胞的大无毒浓度(TC0)为0.192 g·L-1,该浓度有一定缓解流感病毒的致细胞病变作用,但作用较弱;②七味清咽喷雾剂高剂量经7 d连续给药,可明显降低H1N1流感病毒感染肺炎模型小鼠血清中TNF-α含量,提高IL-2水平;③七味清咽喷雾剂中剂量与达菲(较单独应用剂量降低50%)联合应用可降低感染小鼠肺脏指数,肺脏组织病变程度明显减轻;④二者联合应用降低感染动物血中神经氨酸酶(NA)活性的作用强于单用达菲组.结论:七味清咽喷雾剂通过影响小鼠免疫功能,改善流感病毒引起的小鼠肺炎症状,降低H1N1感染小鼠的肺指数;与达菲联合应用具有增效减毒作用.

    作者:徐惠波;姚帆;刘博;温富春;纪凤兰;丁涛;孙晓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糖肾清对DN模型大鼠肾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糖肾清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卡托普利(14 mg·kg-1)组、糖肾清高、中、低剂量(187,93.5,46.75 mg·kg-1)组,用STZ诱导大鼠糖尿病肾病(DN)模型,连续ig 12周后处死大鼠,取肾脏行HE,PAS染色,光镜下对肾组织病变进行分类评分,PAS染色下测定肾小球系膜基质相对面积.结果:糖肾清高剂量组的肾脏病变较模型组有所减轻,其肾小球基质相对面积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糖肾清能减轻DN大鼠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的增生程度,对其肾脏病变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高双荣;孙翠英;郑燕飞;张润云;金磊;刘惠;张春艳;孟凤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强心宁煎剂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气)虚、血瘀水停证患者血浆TNF-α,IL-6的影响

    目的:探讨强心宁煎剂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6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强心宁煎剂.2组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TNF-α,IL-6水平,同时评估NYHA心功能分级.结果:治疗后2组NYHA心功能分级均较同组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血浆TNF-α,IL-6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及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强心宁煎剂能够降低CHF患者血浆TNF-α,IL-6水平,可作为治疗CHF有效药物之一.

    作者:王祺;杨积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异鼠李素对H2O2损伤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异鼠李素对H2O2损伤的CRL-1730细胞的活性、凋亡率以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用55,27.5,13.75 mg·L-13种质量浓度的异鼠李素与培养的CRL-1730细胞置于37℃,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共同孵育24 h,再用H2O2氧化损伤4 h后,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异鼠李素对H2O2损伤的细胞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异鼠李素对H2O2损伤的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异鼠李素能够剂量依赖性增强CRL-1730细胞活性,与模型组吸光度(A)0.459比较,高剂量组A 0.503,升高了0.044,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剂量组A0.48,升高了0.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无明显影响.异鼠李素能够剂量依赖性减少受损细胞的凋亡,降低早期凋亡率,与模型组凋亡率77.78%相比,高剂量组69.28%和中剂量组7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鼠李素能抑制H,O,引起的CRL-1730细胞减少,表现在使G0/G1期细胞比例减少,模型组G0/G1期细胞比例为82.23%,异鼠李素高,中,低剂量组该值分别为69.43%,67.05%,69.56%,均有显著性差异;S期和C2/M期细胞比率增加,模型组S期和C2/M期细胞比率为11.77%和1.91%,异鼠李素高剂量组为23.39%和7.18%,中剂量组为29.73%和3.23%,低剂量组为27.42%和3.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异鼠李素对H2O2损伤的CRL-1730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放;程嘉艺;苑博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刺五加胶囊成型工艺

    目的:探讨刺五加胶囊的成型工艺.方法:考察不同辅料对主药吸湿性的影响;以颗粒的合格率作为指标,筛选佳制粒成型工艺条件,并考察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休止角及堆密度.结果:主药与可溶性淀粉、微晶纤维素按40:45:15的比例混匀,加入70%乙醇制软材,20目筛制粒,所得颗粒的休止角为33.5°,堆密度为0.38 g·mL-1,临界相对湿度为66%.结论:该成型工艺合理、可行,为大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牟洪;刘树民;杨补科;张翀;范振群;方圆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理肺化纤方对肺纤维化CTGF和FN信号转导通路影响的研究

    目的:用气管注射博莱霉素方法模拟肺纤维化模型,观察理肺化纤方对肺纤维化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信号转导通路和纤维连接蛋白(FN)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肺纤维化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片组、理肺化纤方组、醋酸泼尼松片加理肺化纤方组,每组20只.采用气管内滴注博莱霉素造模法造模,各组均于造模后第2天开始ig给药,醋酸泼尼松片组大鼠给予醋酸泼尼松片0.9 mg·kg-1ig,理肺化纤方治疗组用理肺化纤方水煎液ig 3.78 g·kg-1,醋酸泼尼松片加理肺化纤方治疗组给醋酸泼尼松片和理肺化纤方水煎液ig,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等容积生理盐水ig,各组动物分别于7,28 d随机处死10只,末次给药后2 h经腹主动脉放血法处死,取血,肺组织置于4%中性甲醛固定,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肺泡炎和肺纤维化改变,血清羟脯氨酸(Hyp)含量测定法检测大鼠的肺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方法观察CTGF,FN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泡炎及肺纤维化评分,血清Hyp含量,CTGF,FN表达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肺泡炎及肺纤维化评分,血清Hyp,CTGF,FN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肺化纤方可能通过抑制大鼠肺组 织CTGF,FN的表达,从而具有抗肺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周语平;郭宏亮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l,PD)又称功能性痛经,是青春期女性常见的妇科疾患.本病多因精神紧张,过度劳累,饮食失节或过食生冷,冒雨涉水,及子宫位置的过度前屈或后倾所导致.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及生活质量.常用药物为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如布洛芬或萘普生等,但副作用较大,且易产生依赖性.笔者采用中药配合针刺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张大伟;任珊;高希言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醒脑静固体制剂中挥发性成分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

    目的:优化醒脑静固体制剂中挥发性成分艾片、人工麝香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方法:以球磨法包合艾片和人工麝香;以艾片中龙脑和人工麝香中麝香酮包合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考察环糊精用量、加水量及包合时间对包合物制备工艺的影响,运用Design-Expert软件对工艺参数拟合优化并进行验证.结果:佳工艺为龙脑和麝香酮质量-环糊精质量比为1:8,环糊精-水质量比为1:4,包合时间为53 min,龙脑和麝香酮理论包合率分别为98.82%,83.33%;经验证,龙脑及麝香酮包合率分别为97.41%,82.59%.结论:采用球磨法包合,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的艾片、人工麝香-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包合率高,适用于生产.

    作者:马勇;杜守颖;黎迎;陆洋;宋逍;陈晓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