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管推移训练对颈椎前路手术的影响

李丽芳;钱元华;方定碧

关键词:颈椎手术, 气管推移训练,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气管推移训练对颈椎前路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70例颈椎前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行常规准备,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气管推移训练.术中分别记录2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等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心率、呼吸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气管推移训练可降低颈椎前路手术患者的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部队疫情防控工作的主要方法和体会

    基层部队疫情防控工作是直接关系广大官兵身体健康,确保部队战斗力和内部安全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针对当前国内和局部地区突如其来的甲型H1N1型流感、禽流感、肺鼠疫等疫情,笔者多次组织并参与驻地部队疫情防控和处置工作.现将疫情防控工作的主要方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郭生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小儿机械通气吸痰59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急性呼吸衰竭是儿科常见的急症之一,病死率较高.及时使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手段.正确的吸痰对机械通气治疗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有效吸痰可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肺部并发症,提高机械通气治疗成功率.我科通过对59例实施机械通气患儿加强吸痰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段修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子宫腺肌病164例诊断分析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侵入和扩散至子宫肌层时引起的良性疾病.近年来子宫腺肌病发病率明显上升,使其临床漏诊率高,并易误诊为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功能性子宫出血.本文通过对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白月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及护理对策

    糖尿病(DM)是以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长期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老年DM患者是指>65岁才发病或60岁以前发病而延续至65岁以后的患者.因DM难以根治,需终身用药,而老年患者知识缺乏、记忆力减退等因素影响,用药依从性较差,直接影响到治疗.笔者从2006~2008年收治的老年DM患者中筛选出100例患者加以调查,以便找出原因及解决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焕香;杨海峰;蒙小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早产儿经皮胆红素测定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早产儿经皮胆红素(TCB)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50例早产儿血清总胆红素及TCB值,按数据从高到低顺序分为5组,每组10例,29例早产儿光疗3d(每天8h)后于第4天测血清胆红素及TCB,并分别对两者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第1~5组早产儿的TCB值与血清胆红素值显著相关(r=0.75,P<0.05).29例患儿光疗后TCB值亦与血清胆红素相关(r=0.67,P<0.05).结论 早产儿TCB检测可反应血清总胆红素水平,TCB测定可以用于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动态观察,但不能代替血清胆红素测定.

    作者:张姣珍;秦刘青;李和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Smartcare智能化脱机安全性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Smartcare(SC)智能化脱机的安全性.方法 准备撤机的37例患者应用SC脱机,分别监测脱机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的pH值、PaO2、PaCO2、乳酸(Lac)值,进行脱机前后的比较.结果 SC脱机前后pH值、PaO2、PaCO2、La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智能化脱机能够保持血气稳定.

    作者:成永晖;曹相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3%硼酸与氦氖激光联合治疗接触性皮炎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3%硼酸溶液湿敷与氦氖激光联合治疗接触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60例接触性皮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以3%硼酸溶液湿敷与氦氖激光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用3%硼酸溶液湿敷,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硼酸湿敷与氦氖激光联合治疗接触性皮炎疗效确切,可明显缩短病程,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文慧;邓列华;李克俭;林幼娜;徐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与体位关系的研究

    脑卒中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病之一,对中老年患者的健康危害较大,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速和高血压患者的增多,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有上升趋势.因此,治疗及护理非常重要.体位护理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预防痉挛模式的出现及继发性关节挛缩、畸形及肌萎缩等.我科2003年12月-2006年12月对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在发病早期进行正确的体位护理,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靳彦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普通儿科院内感染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基层医院普通儿科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探讨防治儿科院内感染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普通儿科院内感染的疾病特点与院内感染发病率相关的因素.结果 2006~2008年院内感染率分别是2.4%、1.74%、1.64%.其中上呼吸道感染85例占50.9%;胃肠道感染59例占35.3%;下呼吸道感染23例占13.8%.结论 有针对性、分类收治患儿,避免接触感染,改善环境卫生,做好健康卫生宣传及医务人员的管理对减少儿科院内感染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谢定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并发症的处理体会

    目前,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是治疗痔病的新技术,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我院自2003年以来开展PPH手术325例,现将其并发症的情况及处理总结如下.

    作者:黄唐剑;郭会文;李铂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红外线照射配合红霉素治疗压疮的护理体会

    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易得的一种特殊疾病[1].如果压疮不及时治疗,极易引起感染,导致败血症而死亡.据有关文献报道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压疮并发症,因此压疮一定要及时治疗. 我科2006年6月-2008年10月收治脑卒中瘫痪并发压疮患者9例,经过采用红外线照射配合红霉素治疗,临床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新娟;葛利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院网络管理系统应用

    医院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使医院管理工作相互联系成为一体,以达到信息共享,实时管理的目标.我院自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以来成绩显著,现将医院网络管理系统中的一些知识点做以下讲解.

    作者:杨金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原因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预防和治疗老年女性妇科疾病,维护和增进老年妇女的身心健康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引起绝经后出血的原因很多,本文对其进行如下分析.

    作者:管秀梅;马丽丽;马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手术室规范护理探讨

    手术室要健全一般规则与制度[1],其规范护理需要多方面的研究,笔者就护理程序、护理安全、护理质量及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1 护理程序1.1 评估手术前1d手术室护士应到病房探视患者,阅读病历,通过对患者系统观察和交谈,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精神情感、感觉状况、运动神经状况、排泄情况、呼吸、循环、体温、皮肤、水电解质平衡状况等,进行术前评估.1.2 诊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其生理、心理、精神方面的健康问题做出诊断.

    作者:宋丽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46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常规运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洋地黄制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2组均治疗1个月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组治疗后心功能Ⅰ、Ⅱ级患者比率均增加,Ⅲ、Ⅳ级比率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效果

    风险管理是指以减少经济损失和法律诉讼为目的,对经济损失的风险予以发现、评价、并寻求其对策的管理科学.医疗风险是指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对他人的身体发生医疗侵权行为所负的法律和经济赔偿责任的风险.医疗风险管理是指医院有组织、有系统地消除或减少医疗风险的危害和经济损失.

    作者:余学燕;杨凤琴;计永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糖尿病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按作用机制和结构主要分为胰岛素、磺酰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释放促进剂、胰岛素增敏剂、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糖原异生抑制剂8种.随着对糖尿病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不断有新的药物研究成功、投入生产、应用临床.本文就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简述如下.

    作者:王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护生向护士角色转变的调节思考

    护生向护士角色的转变是临床教学的过程.转变过程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临床教学质量的高低.现代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专业技术,还要具备文字书写、协调配合、健康交流、心理沟通等能力.面对繁忙、有序的临床工作,护生如何尽快进入护士角色,完成护生到护士的转变,已成为临床教学的重要内容.笔者现就护生向护士角色转变的调节谈几点看法.

    作者:耿文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双硫仑样反应的护理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由于应用药物(头孢类)后饮用含有乙醇的饮品(或接触乙醇)导致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乙醇进入体内后,首先在肝细胞内经过乙醇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醛,乙醛在肝细胞线粒体内经过乙醛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酸和乙醛酶A,乙酸进一步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由于某些化学结构中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抑制了肝细胞线粒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乙醛产生后不能进一步氧化代谢,从而导致体内乙醛聚集,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作者:宋国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X线与CT诊断在膝关节损伤中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研究X线与CT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效果,为膝关节损伤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7年9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57例,对所有患者均采用X线与CT进行检查,将2种诊断的骨折检出率与骨折类型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检验分析.结果 X线诊断浮膝骨折、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关节腔积液、髌骨骨折的检出率均低于CT诊断和手术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在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中,CT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及应用.

    作者:张继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