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胱抑素C在肾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王惠琴

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 肾小球滤过率
摘要:肾小球滤过率(GFR)是反映肾功能重要的指标.临床对GFR的评价通常使用内源性血液物质,如尿素(Urea)、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等,尽管应用较广,但作为肾脏标志物,有诸多不足.血清胱抑素(Cystatin C),能够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并在近曲小管几乎完全被重吸收和降解,肾脏是清除血循环中Cystatin C的惟一器官,因此,Cystatin C作为一种更为理想的反映GFR的灵敏标志物日益受到临床重视.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2006-2008年我院麻醉药品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麻醉药品的使用特点及趋势,促进合理用药. 方法 统计分析我院2006~2008年使用麻醉药品的品种、用法、用量、用药频度(DDDs)和药品利用指数(DUI)等情况. 结果 DDDs列前5位的药品有芬太尼注射液、盐酸布桂嗪注射液、硫酸吗啡控释片、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磷酸可待因片,其中盐酸吗啡注射液、硫酸吗啡控释片、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磷酸可待因片和盐酸哌替啶片的DUI<1,盐酸布桂嗪注射液和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的DUI>1. 结论 临床医师应该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用药原则,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应用.

    作者:柴文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TLC法测定何首乌中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的含量

    目的 采用薄层扫描法(TLC)测定何首乌中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的含量. 方法 以三氯甲烷(氯仿)为提取溶剂,开展剂为环己烷-内酮-甲酸乙酯-乙醇-水(1:3.5:1.6:0.25:3.65)的上层溶剂. 结果 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线性范围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5%、98.97%和99.32%.斑点颜色在1h内稳定. 结论 TLC法为控制何首乌的内在质量提供了依据.

    作者:杨世春;欧汝奋;赖坤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研究进展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是指部分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经抢救,中毒症状缓解或消失2~30d后,再度出现的神经精神症状.DEACMP在ACMP患者中的发病率高达10%~30%[1],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困难、预后差,成为当今医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就DEACMP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葛桂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AF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30例体会

    胸腰椎爆裂骨折是一种常见性骨折,发病率高,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2种[1].非手术治疗标准:胸腰椎爆裂骨折后凸畸形<20%,椎体压缩<50%,椎管残腔50%,神经功能无损伤.手术治疗标准:有神经系统损害,后凸20%,椎体压缩50%,椎管残腔<50%,脊椎严重不稳者[2].笔者自2008年6月-2009年6月行后路AF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30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文彬;周树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性乳腺癌35例临床观察

    化疗是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主要手段,特别是经过含蒽环类药物联合方案治疗无效或复发的患者,迄今尚缺乏标准的治疗方案.我院使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35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利宁;马廷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重视护理环节管理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护理管理工作包含着很多内容,预防医院感染则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医院感染是伴随医院的建立和发展存在的,以消毒、灭菌和隔离为主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都离不开护理操作.护理工作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重视护理的各个环节管理才能够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同时也能提高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我院是一所以传染病为主的综合性医院,非常重视护理工作中的环节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医院从未发生因护理环节管理不到位所致的医院感染流行和爆发.现将护理工作中应重视的环节管理介绍如下.

    作者:刘金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 方法 11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2组血压、心率变化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2组治疗后血压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7.9%和96.4%,对照组为44.6%和8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低于对照组的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联合应用氨氯地平与美托洛尔片治疗降压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宏君;殷晓英;魏翠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偏头痛常用治疗药物分析

    偏头痛也称血管性头痛,是一种颅内外血管收缩与舒张功能异常性疾病,是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多见于女性.颅内动脉收缩,出现偏头痛症状,继而由于颅内缺血、缺氧产生大量活性物质,引起颅外动脉扩张,出现搏动性头痛,其疼痛范围通常局限于头部一侧,但也有两侧同时发生的.引起偏头痛病因较复杂,遗传(46%~55%的患者有家族遗传史)、血小板和生化改变、内分泌、饮食、情绪紧张及气候变化等因素通过影响脑血管,引起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而导致本病发生.发作前常有闪光、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等先兆症状,同时可伴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及恶心、呕吐、畏光、畏声,持续4~72h.它是一种可逐步恶化的疾病,发病频率通常越来越高.

    作者:阿恩德;张惠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急性脑出血院前急救与转运体会

    急性脑出血(ICH)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其病残率及病死率较高,及时诊断、抢救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我院急诊科2005年1月-2009年12月抢救急性脑出血患者360例,采用早期静脉滴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合理调整血压、气管插管、加强监护等综合措施,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洪刚;邢云峰;田西奎;朱祥悌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改良B-Lynch压缩缝合术在难治性剖宫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 发生率为2%~11%,目前仍然是我国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严重的产后出血常导致产妇子宫切除甚至死亡,因此及时有效地处理是减少因产后出血导致的子宫切除及降低产妇病死率的关键[1].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明显上升,术中大出血的发生率也相应增高.我院2006年1月-2008年6月采用改良B-Lynch压缩缝合术成功治疗剖宫产术产后大出血1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 方法 85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抗病毒及对症、补液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退热、皮疹消退情况. 结果 治疗组退热、皮疹消退显效率高于对照组,退热、皮疹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安全有效.

    作者:范敏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不同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和吗啡混合性中毒昏迷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纳洛酮治疗乙醇和吗啡混合性中毒昏迷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103例乙醇和吗啡混合性中毒昏迷患者随机分成纳洛酮治疗1、2、3、4组和对照组.治疗1~4组分别加用纳洛酮0.4mg、1.0mg、2.0mg和5.0mg稀释到20ml后静脉推注,每2小时1次;对照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2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250ml后静脉滴注.观察各组患者苏醒时间,治疗后0.5、1、2、4、8、12、24、48和72h格拉斯哥(GCS)评分. 结果 各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各组完全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纳洛酮对乙醇和吗啡联合中毒所致的急性昏迷,具有较强催醒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剂量依赖关系.

    作者:黄庆;王小兵;张林;郭松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异位甲状腺肿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1例

    患者,女,58岁,主因发现颈前肿物3年余入院.查体:甲状软骨上方能触及直径约3.0cm单个圆形肿块,光滑、界清,无分叶、无触痛,可随吞咽及伸舌动作上下活动.颈部彩色超声示:甲状腺上方囊性肿物,28.3mm×20.2mm×29.1mm,无回声,壁厚,内有中等回声沉积,考虑甲状舌管囊肿,甲状腺双侧叶内多发实性小结节.入院初步诊断为:甲状舌管囊肿.术前甲状腺功能测定正常.于2009年4月10日在颈丛麻醉下行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术中见:肿瘤包膜完整,囊性肿物3.0cm×3.0cm大小,边界清楚,与周围无粘连.查舌骨后及原囊肿向上、向下部位均未发现瘘管.术后病理报告:(颈部正中)异位甲状腺肿.术后无甲状腺功能减退.

    作者:李树霞;刘建平;马友龙;史丽民;郑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长期调脂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长期应用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方法 110例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在膳食控制和适当加强锻炼的基础上服用阿托伐他汀10~20mg,每晚1次;治疗6~12周后将达到治疗目标的患者改为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隔日晚服1次,维持应用.每12周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肾功能、肌酸激酶(CK). 结果 治疗6~12周后TC、LDL-C达调脂治疗目标值为89例(80.9%),TC、TG、LDL-C下降,HDL-C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持用药各时期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及不良反应. 结论 阿托伐他汀调脂作用肯定,在10~20mg每晚1次的剂量下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在调脂达到目标值后,改为阿托伐他汀10mg,隔日晚服1次,长期维持,临床达标率亦满意.

    作者:马爱君;李秀娟;赵立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养阴生肌散外涂治疗口腔溃疡31例疗效分析

    口腔溃疡为口腔黏膜表层坏死脱落形成的表浅溃疡,局部或全身因素皆可引起[1].米粒到黄豆大小,圆形或卵圆形,溃疡面为凹形,疼痛,周围充血,进食刺激性食物可使疼痛加剧.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对31例口腔溃疡患者使用中药养阴生肌散涂撒患处,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金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绝经后宫腔积脓32例临床分析

    宫腔积脓是指脓液积聚在子宫腔内,是妇科感染性疾病之一,好发于绝经后女性.其发病率为0.02%~1.5%[1].因绝经后女性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局部抵抗力降低,病菌容易入侵繁殖引起炎症.本病在临床上较少见,往往因其症状、体征不典型延误诊治,严重者宫腔积脓破溃,子宫穿孔,形成弥慢性腹膜炎,需急诊手术治疗,甚至子宫切除,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我院2004~2009年收治该类患者32例,为提高绝经后宫腔积脓的诊断率及探讨其处理方法,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庄文月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流感疫苗的不良反应及意义

    目的 回顾流感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其临床指导意义. 方法 检索数据库,筛选大样本报道,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有接种对象8 677例.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主要集中于接种后72h内.<3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8%低于≥3岁组的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良反应的处理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不良反应可在1~2d消失. 结论 临床医师应重视流感疫苗的不良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对不同的人群要关注其反应特点,确保用药安全, 并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作者:韦晓霞;朱豫川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嗜酸性筋膜炎1例分析

    患者,女,35岁.于2008年2月18日因四肢乏力半年,加重伴肿胀3月入院.患者于半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双下肢乏力,酸胀不适,继而累及双上肢,无皮疹、光过敏等症,3月前出现双膝酸痛,双下肢水肿,继而累及双上肢,渐出现肌肉酸胀疼痛,1月前曾出现发热,体温38℃.

    作者:田春漫;刘万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阿昔洛韦联合泼尼松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昔洛韦联合泼尼松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 方法 8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成A组30例,B组25例和C组25例.A组:口服阿昔洛韦每天4 000mg及泼尼松每天40mg,1周后泼尼松减至每天20mg;B组:口服阿昔洛韦每天4 000mg;C组:口服阿昔洛韦每天1 000mg.观察3组药物的不良反应、止疱、脱痂、全病程和止痛的时间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情况. 结果 A组止痛时间早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及B组止疱、脱痂、全病程及止痛时间均明显早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及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 结论 大剂量阿昔洛韦联合泼尼松治疗带状疱疹安全、简便、高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仙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血液透析主要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替代治疗和急性中毒的抢救.而透析治疗是引起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由此引发的医院感染已成为世界性的严重问题[1].为此,我院把预防和控制透析室的医院感染作为工作重点,制定了严格的制度和措施并组织实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登秀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