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伟;黄仁发;陈延强
目的:探索Tourette综合征(TS)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期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62例Tourette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用氟哌啶醇治疗0.05 g·kg-1 ·d-1,分3次口服,中西医结合组在健脾平肝的基础上,同时服用氟哌啶醇治疗0.05 g·kg-1 ·d-1,分3次口服.2个疗程后进行评定.治疗前后使用耶鲁抽动抽动程度综合量表(YGTSS)及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 TESS)评估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TGT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l).治疗后中两医结合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中医症候积分两组治疗前后统计均有显著性差异(P<0.0l),治疗后两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健脾平肝法能提高治疗TS的疗效.
作者:孟红旗;杨安平;刘雪梅;孙宜芬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研究普通鹿蹄草Pyrola decorata H.Andres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分子排阻色谱、ODS柱色谱以及制备HPLC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梅笠草素(1)、齐墩果酸(2)、熊果酸(3)、鹿蹄草素(4)、香草酸(5)、pomolicacid(6)、maslinic acid(7)、colosic acid(8)、3-β-O-α-L-arabinopyranosyl siaresinolic acid-28-O-β-D-glucopyranosyl ester(9)和ziyuglycoside l(10).结论:化合物1~10为首次从普通鹿蹄草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6~10为首次从鹿蹄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张园园;陈晓辉;金哲史;毕开顺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建立血浆中8-乙酰哈巴苷的HPLC测定方法,研究大鼠不同给药途径给予8-乙酰哈巴苷后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大鼠分别注射和灌胃8-乙酰哈巴苷,于不同时间点取血;采用HPLC,流动相乙腈-异丙醇-水(1.8:10.2:88),检测波长207 nm,流速1.0 mL·min-1,绘制药-时曲线,建立药代动力学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8-乙酰哈巴苷在血浆中的回归方程为Y=613 753.13X -86 995.55(r =0.999 2),在0.015 3~22.995 μg线性关系良好.高、中、低3个剂量组日内精密度RSD分别为0.59%,0.38%,0.55%;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3.9%,2.1%,1.5%.回收率分别为94.89%,95.85%,95.25%.灌胃途径在体内基本检测不出;注射途径3个剂量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分别为(21.15±3.36),(24.26±5.50),(16.58±5.65) min;tmax分别为(4.98±0),(4.98±0),(4.98±0) min;Cmax分别为(2.25±1.41),(0.09±0.03),(0.02±0.007) g·L-1.结论:该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准确可靠,操作快速简便,可用于8-乙酰哈巴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注射给予8-乙酰哈巴苷在大鼠体内吸收快且不完全,消除相对较慢,但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房室模型拟合分析为一房室模型.
作者:刘德文;张毅;李德凤;王锦玉;游云;曹岚;王芳;冯伟红;刘晓谦;陈两绵;仝燕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优化天舒滴丸的制备成型工艺,并建立体外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方法:以滴丸光滑圆整率、丸重差异、溶散时限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影响因素进行考察;以阿魏酸为溶出指标,采用小杯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溶出度测定.结果:滴丸成型佳工艺-药物基质1:2,PEG6000-S40 3:1,冷却剂管口温度(25~30)℃,滴速60~65 d·min-1;滴丸在10 min内阿魏酸累积溶出率超过85%,15 min内基本溶出完全.结论:制备工艺合理,对工业化生产有帮助,所得滴丸溶出度好.
作者:张爱丽;毕宇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消瘀贴贴脐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140名患者按1:1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给予消瘀贴贴脐,对照组给予口服桂枝茯苓胶囊(0.93 g/次,2次/d).均15d为1个疗程(月经前),共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盆腔血流等疗效指标以及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盆腔静脉血流等方面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消瘀贴贴脐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疗效确切,可推广应用.
作者:陈冬梅;姚石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建立双黄连注射液中木犀草苷的RP-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聚酰胺柱纯化富集木犀草苷,通过Waters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0.1%磷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 -,检测波长350 nm,柱温35℃.结果:木犀草苷进样量在34.3 ~343.0 n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方法回收率为99.2%,RSD 3.3%(n=6).结论:方法灵敏、简便、准确,可用于双黄连注射液中木犀草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樊磊磊;刘乃强;王雪芹;李振国;邢向伟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研究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吐温80),solutol HS 15,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3种辅料对大鼠肝、肾损伤作用.方法:吐温80,solutol HS 15,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3种辅料分别按以下方式染毒.将大鼠72只按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辅料低、中、高剂量组,按每只im 0.22 mL,每日注射1次,注射4周后,心脏取血后处死大鼠,称肝、肾质量计算脏器系数,测定大鼠血清中反映大鼠肝、肾功能的生化指标,并对肝、肾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吐温80 3个剂量组与对照组以及各剂量组之间对比无明显差异.solutol HS 15的高、中、低剂量组与对照组对比,AST,TP,ALP,ALB无明显差异,各剂量组之间对比,高剂量组与对照组、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的肝器系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高剂量组与对照组之间ALT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的ALB,TP,ALT存在显著性差(p<0.05);低、中剂量组之间TP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高、中剂量组之间ALT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3个剂量组,AST,ALT,ALB,ALP,TP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各剂量组之间对比,低、中剂量组之间、低、高剂量组之间,AST,ALT,ALB,ALP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光镜下3种辅料的剂量组与对照组对比,大鼠肝细胞、肾细胞除了炎症之外无明显病理改变.结论:通过3种辅料的比较,发现吐温80致大鼠肝、肾损伤较小.
作者:张海燕;韦迎春;邬伟魁;杨军宣;杨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alpha,PPARα)mRN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高脂饲料喂养大鼠12周建立NAFLD模型后,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疏肝组、健脾组、综合组、三七脂肝丸组和自然恢复组.除模型组继续高脂饮食外,其余各组均以基础饲料喂养,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ig,其他各组给予相应蒸馏水ig.治疗8周后,腹主动脉采血,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脂、肝功能及肝脂;常规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RT-PCR法检测肝组织PPARα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TNF-α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药物治疗各组及自然恢复组肝脏脂变程度明显减轻;血脂、肝脂、肝功能指数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PPARα 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P<0.05),以疏肝组、健脾组、综合组上调尤为明显(P <0.01);TNF-α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减少(P<0.01),而以疏肝组、健脾组趋势为显著.结论:疏肝健脾方药对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PPARαmRNA和下调TNF-α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冯高飞;杨钦河;纪桂元;王文晶;何秀敏;张玉佩;李树成;闫海震;黄进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制备葛根素-聚维酮(PVP) K30固体分散体以提高葛根素的溶出速率.方法:以PVP K30为载体,采用溶剂法制备葛根素-PVP固体分散体,并优选葛根素和PVP K30的佳比例.通过溶出试验、差示扫描量热法、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固体分散体的性质进行评价.结果:以佳比例(葛根素-PVP K30 1:3)制备的固体分散体中葛根素的溶出速率是原料药的2倍;差示扫描量热法、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固体分散体中葛根素以无定形形式存在,并可能与PVPK30有氢键形成.结论:采用溶剂法制备葛根素-PVP固体分散体可显著提高葛根素的溶出速率.
作者:韩立炜;张贵英;龚卫红;韩志东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以原子吸收火焰法测定药用辅料山梨醇中的镍元素,并建立其不确定度评价.方法:药用辅料山梨醇经甲基异丁酮提取后,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镍元素,并同时对该方法进行不确定度评价.结果:对2个厂家共12批样品进行测定,镍含量分别为0.035 l,0.027 3μg·g-1,RSD 0.54%,定量检测限为0.02 mg·L-1,回收率100.15%,专属性试验表明阴性样品无干扰.供试品溶液及原子吸收光谱仪不确定度贡献率分别为84.01%,15.99%.结论: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能满足镍元素的测定要求,为药用辅料山梨醇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吕尚;魏惠珍;饶毅;罗晓健;晓小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对银甲丹治疗甲亢(Graves’病)阴虚火旺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符合西医诊断Graves’病,又符合中医“阴虚火旺证”患者共54例,随机分为银甲丹组和单用西药组,进行了3个月的疗效观察.对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血清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相关抗体及细胞因子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银甲丹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异常的甲状腺激素水平等方面优于单用西药组(其中甲状腺肿大方面银甲丹组近43%患者治疗后恢复正常,激素水平呈明显下降接近正常水平).结论:银甲丹组治疗甲亢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药组.
作者:叶丽芳;戴芳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治法对大鼠肝癌波形蛋白( vimentin,VIM)表达的调控差异,以及VIM在人肝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将8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以及实验组,除正常组外均采用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实验组分别经中药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治疗,检测各组大鼠肝癌组织(正常组取肝组织)VIM表达的差异;根据人VIM基因编码区设计2个siRNA靶点,并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转染SMMC-7721人肝癌细胞株,Reahime-PCR检测转染前后该基因的表达差异,MTT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生长增殖情况.结果:芯片结果显示,VIM基因在大鼠肝癌形成后表达显著增加(模型组芯片读数为正常组10倍以上),健脾和活血治法明显下调其表达;采用MTT法筛选到一个VIM基因RNA干扰有效靶序列,脂质体转染144h后细胞的生长增殖得到了明显的抑制;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转染72 h后该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降低(转染效率为50%).结论:肝癌细胞恶性增殖有赖于VIM基因的高表达,健脾和活血方药能显著下调该基因表达.
作者:胡卫;方肇勤;梁超;管冬元;吴中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建立益心舒胶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人参、丹参、五味子和黄芪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人参皂苷Rg1,Re进行含量测定,采用Merk RP-C1s(4.6 mm ×250 mm,5μm)色谱柱,乙腈-0.05%磷酸溶液(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03 nm.结果:本品定性鉴别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易于识别;人参皂苷Rg1在进样量为0.399 2~3.992 0 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人参皂苷Re在进样量为0.395 6~3.956 0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加样回收率平均达99.6%,RSD l.9%.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简便、重复性好,提高后的质量标准能更有效的控制益心舒胶囊的质量.
作者:肖飞;李卫民;李其凤 刊期: 2011年第20期
主要对中药经鼻腔给药研究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研究表明,中药经鼻腔给药可以在鼻腔起局部治疗作用,或经鼻吸收后向脑内递药发挥中枢治疗作用,还可以起到治疗全身性疾病的作用.综述了近年来中药经鼻腔给药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运用,主要包括鼻用制剂国内现状、中药经鼻腔给药基础实验研究(给药途径的选择、剂型的选择、辅料的选择、体外释药评价、药代动力学研究、药效学研究、脑靶向性、安全评价)、中药鼻用制剂的临床观察实例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中药经鼻腔给药临床疾病治疗应用和中药鼻用制剂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邬伟魁;张海燕;宋伟;贺娅;李芳;郑琴;杨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建立HPLC测定蛭芎活血丸中山柰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Eclipse XDB-C18色谱柱,甲醇-水(52:48)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67 nm.结果:山奈素在2.148 ~21.48 mg·L-1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08%,RSD 0.47%(n=6).结论: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用于蛭芎活血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孟建升;蒋俊春;周晓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研究氮酮对如意金黄乳膏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选择大鼠腹部皮肤为渗透屏障,用HPLC测定样品中大黄酚含量,比较氮酮质量浓度对如意金黄乳膏透皮吸收的影响,得出不同时间段的累积渗透率,计算渗透速率常数.结果:氮酮质量浓度为0,1%,2%,3%,4%的如意金黄乳膏样品渗透速率常数分别为0.006 06,0.009 47,0.018 74,0.019 18,0.015 05 μg·cm-2·h-1.结论:可选择氮酮作为如意金黄乳膏的促透剂,佳质量浓度为3%.
作者:朱倩云;李筱青;李成网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建立糖脉康颗粒的HPLC-ELSD指纹图谱,为评价及控制药品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采用梯度洗脱方法对样品进行分析.Welch Material色谱柱(4.6 mm×250mm,5μm),流动相0.1%冰乙酸-乙腈梯度洗脱,漂移管温度55℃,气体流量1.8 L·min-1,增益值为l,柱温40℃,流速0.8 mL· min -.结果:14批样品标定共有色谱峰24个,标定3个对照品色谱峰,14批样品中12批样品相似度>0.80,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结论:方法可为糖脉康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赵启鹏;张艺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概述中药应用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实验研究现状.方法:在万方数据、维普资讯和中国知网(CNKI)三大全文数据库中检索2001 ~ 2011所有关于中药和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实验研究的文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中药提取物、单味中药、复方中药均对神经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定向分化具有显著的影响.结论:与目前干细胞研究着眼于移植和克隆相比,中药主要强调通过药物激活内源性干细胞、或调整干细胞微环境,进而改善再生反应,将中药中的小分子物质作为先导物质为神经干细胞的研究提供一种有效手段,显示了重大的研究意义及乐观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琳琳;周震;郭家奎;刘爽;张玉莲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制备异长春花碱( vinorelbine VRB)脂质体,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VRB脂质体,对VRB脂质体的急性毒性、血管刺激性及溶血性等安全因素进行考察,并以VRB注射液为对照,比较2种制剂的半数致死量(LD50)、溶血性及血管刺激性等指标.结果:所制备的VRB脂质体平均粒径158.3 nm,包封率为85.3%;VRB脂质体及注射液的LD5o分别为16.02,4.16 mg·kg-1;与注射液比VRB脂质体不引起家兔溶血和红细胞聚集反应,静脉注射对家兔血管刺激性较VRB注射液减轻.结论:所制备的VRB脂质体粒径均匀,形态圆整,包封率符合《中国药典》要求,并且和注射液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程岚;李学涛;唐凌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法纯化愈肾颗粒总黄酮佳工艺.方法:以总黄酮的比吸附量、解析率、洗脱率等为指标,选用7种大孔吸附树脂对愈肾颗粒总黄酮进行纯化.结果:HPD100型大孔吸附树脂对愈肾颗粒的总黄酮具有较好的分离纯化能力.佳工艺条件为2 BV的愈肾颗粒供试品溶液为上样量(含生药量为1 g·mL-1),吸附速率为1 BV·h-1,分别用水2BV、30%乙醇3 BV、50%乙醇4 BV洗脱,洗脱流速4 BV·h-1,合并30%乙醇和50%乙醇洗脱液,浓缩,即为纯化的总黄酮.结论:纯化后总黄酮含量提高到76%以上,HPD100型大孔吸附树脂可较好的纯化愈肾颗粒总黄酮.
作者:谢雪;张宏达;陈昱竹;任国杰;王晓玲;许枬 刊期: 201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