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燕;韦迎春;邬伟魁;杨军宣;杨明
目的:研究黄芪提取物对四氯化碳( CCl4)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一批大鼠,其中10只为正常组,除正常组sc等体积生理盐水外,其他大鼠均从第ld开始颈背部sc CCl4原液(5 mL·kg-1).以后每周2次sc 40%CCl4花生油(3 mL·kg-1)7周,以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选造模好的肝纤维化大鼠,随机分为黄芪提取物(4,2 g·kg-1)组,CCl4模型组,每组10只.造模结束第2d开始给药.正常组和CCl4模型组ig蒸馏水,药物组ig黄芪提取物(4,2 g·kg-1),每天1次,连续ig给药30 d.用赖氏法测定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活性,用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清透明质酸(HA)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并观察肝脏病理变化.结果:黄芪提取物(4,2 g·kg-1)组ALT和AST活性为(36.82±7.25),(48.83±17.55)U·L-1,( 75.87±15.04),(96.69±34.56) U·L-1与模型组相比,黄芪提取物可明显降低CCl4致大鼠肝纤维化血清ALT和AST活性;HA和TNF-α含量为(211.88±72.77),(300.00±142.83) μg· L-1,(0.91±0.20),(1.00 ±0.11)μg·L-1与模型组相比,黄芪提取物可明显降低HA和TNF-α含量;黄芪提取物可明显减轻大鼠肝纤维化的程度.结论:黄芪提取物有明显地保肝和抗肝纤维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HA和TNF-α含量有关.
作者:李成浩;张红英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黄芪消肿汤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共观察150例,按2:1的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00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采用经验方黄芪消肿汤,对照组应用滑膜炎冲剂.28 d为1疗程.结果:试验组临床控制16例,显效41例,有效3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6%.对照组临床控制5例,显效13例,有效2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2.6%.总疗效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消肿汤治疗膝关节滑膜炎效果满意,优于对照组.
作者:杜文生;徐英敏;韩付伟;郭会卿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大戟属植物泽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相硅胶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反相制备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石油醚层和乙酸乙酯层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戟苷(Ⅰ)、大戟苷D(Ⅱ)、豆甾醇-3-O-β-D-吡哺葡萄糖苷(Ⅲ)、胡萝卜苷(Ⅳ)、柚皮素(Ⅴ)、木犀草素(Ⅵ)、木犀草苷(Ⅶ)、4,2',4'-三羟基查尔酮(Ⅷ)、山柰酚(Ⅸ)、槲皮素-3-0-β-D-半乳糖苷(X)、咖啡酸(Ⅺ)和没食子酸乙酯(Ⅻ).结论:化合物Ⅲ~Ⅶ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庞维荣;杜晨晖;闫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理论,探讨黄连-栀子药对干预2,4-二硝基苯酚致热病证候模型中生物标记物的变化规律.方法:运用UPLC-MS技术手段,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数据解析方法,确定黄连-栀子药对对2,4-二硝基苯酚致热病证候模型大鼠尿液中生物标记物的影响.结果:初步确定2,4-二硝基苯酚致热病证候模型97个生物标志物,其中药对对31个生物标记物具有明显干预作用.结论: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初步说明黄连-栀子药对对热病证候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何薇;荆雷;刘树民;刘东敏;黄志桓;祖金祥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乌药对胃实寒模型大鼠血浆中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的影响.方法:模型组大鼠采用寒冷刺激法造模3d制备胃实寒模型,按前后体重差随机分成8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吗丁啉组、红花水煎液组、乌药水煎液组、乌药挥发油组、乌药醇提液组、乌药水提乙醚萃取物组、乌药醇提乙醚萃取物组,乌药各提取物给药剂量均为生药1.64 g·kg-1,第4d造模后10 min,给药组ig相应药液10 mL·kg-1,空白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1h后进行第2次给药,以酚红法测定胃排空率.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浆中cAMP,cGMP,MTL和血清GAS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胃排空率显著降低(P<0.05),cGMP,cAMP/cGMP降低(P<0.05),cAMP,GAS,MTL值无显著差异.与模型组比较,乌药水煎液、乌药挥发油、乌药醇提乙醚萃取物能明显抑制胃排空率(P<0.05或P<0.01);乌药水煎液和乌药挥发油能明显升高cAMP含量(P<0.01),乌药水煎液、乌药挥发油、乌药醇提液、能够明显降低cGMP含量(P<0.0l),乌药水煎液、乌药挥发油、乌药醇提乙醚萃取物能明显升高cAMP/cGMP(P<0.01).结论:乌药水煎液、挥发油和醇提乙醚萃取物组能够明显抑制胃排空,明显升高cAMP/cGMP.
作者:聂子文;郭建生;陈君;张猛;刘红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醉鱼草苷Ⅳ对大鼠贮脂细胞株(HSC-T6)增殖及活化的影响.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醉鱼草苷Ⅳ处理HSC-T6,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醉鱼草苷Ⅳ对HSC-T6增殖的影响.采用20,14,9.8,6.86 mg·L-1醉鱼草苷Ⅳ干预细胞24 h,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mRNA的表达;Annexin V/PI双染色法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醉鱼草苷Ⅳ对HSC-T6凋亡的影响.结果:醉鱼草苷Ⅳ可显著抑制HSC-T6的增殖,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醉鱼草苷Ⅳ(6.86 mg·L-1)对HSC-T6 Col-ⅢmRNA表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醉鱼草苷Ⅳ(9.8 mg·L-1)对细胞分泌羟脯氨酸(Hyp)和HSC-T6 Col-Ⅰ mRNA表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P<0.01)及对HSC-T6具有显著的诱导凋亡作用(P<0.01),从而达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结论:醉鱼草苷Ⅳ可体外抑制HSC-T6的增殖和活化,对肝纤维化有潜在的干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贮脂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合成有关.
作者:陈月圆;李典鹏;黄永林;卢凤来;刘金磊;文永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优选芪葵颗粒提取工艺.方法:以黄芪甲苷、金丝桃苷及二苯乙烯苷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芪葵颗粒提取工艺.结果:优选的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60 min.结论:优选的工艺可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贾媛;恽菲;常星洁;刘志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GC)测定不同产地牛蒡子脂肪油中亚油酸、油酸、棕榈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PEG-20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0.5μm×0.32 mm×30 m);气化室温度280℃,FID检测器,温度300℃,柱温初温165℃,保持3 min,以3.5℃·min -1升至205℃,然后以35℃·min-1升至230℃,保持22 min.载气氮气(99.99%).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媒,提取10批不同产地牛蒡子药材生品及5批不同产地炮制品中的脂肪油,经甲酯化后,以十七烷酸甲酯为内标物,进行测定比较.结果:亚油酸在0.122 3~ 1.958 1μg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8);油酸在0.039 2~0.626 4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棕榈酸在0.037 2~0.596 4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各产地牛蒡子脂肪油中均以亚油酸含量为高,炮制前后对脂肪酸含量的影响较大.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牛蒡子脂肪油中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的质量控制.
作者:卢淑君;杨燕云;许亮;康廷国;王海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建立粉末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法鉴定珍珠粉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法对药用珍珠及市售珍珠粉进行分析鉴定,分别获得了其Fourier指纹图谱及特征标记峰,以药用珍珠为标准对各组市售珍珠粉进行相似度计算.结果:通过X-射线衍射法分析,表明除3*和6*外,其余几种市售珍珠粉与标准药用珍珠粉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别.结论: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法可简便、快捷、直观的对珍珠粉进行真假鉴别,能以图形与数据实现对珍珠粉的质量控制,X-射线衍射法是一种较好的珍珠粉质量控制及鉴定的方法.
作者:王勇;韩墨;葛尔宁;马强;周大兴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建立双黄连注射液中木犀草苷的RP-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聚酰胺柱纯化富集木犀草苷,通过Waters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0.1%磷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 -,检测波长350 nm,柱温35℃.结果:木犀草苷进样量在34.3 ~343.0 n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方法回收率为99.2%,RSD 3.3%(n=6).结论:方法灵敏、简便、准确,可用于双黄连注射液中木犀草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樊磊磊;刘乃强;王雪芹;李振国;邢向伟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建立益心舒胶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人参、丹参、五味子和黄芪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人参皂苷Rg1,Re进行含量测定,采用Merk RP-C1s(4.6 mm ×250 mm,5μm)色谱柱,乙腈-0.05%磷酸溶液(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03 nm.结果:本品定性鉴别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易于识别;人参皂苷Rg1在进样量为0.399 2~3.992 0 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人参皂苷Re在进样量为0.395 6~3.956 0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加样回收率平均达99.6%,RSD l.9%.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简便、重复性好,提高后的质量标准能更有效的控制益心舒胶囊的质量.
作者:肖飞;李卫民;李其凤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Smads蛋白家族在慢性哮喘大鼠肺组织中的定位表达及其mRNA变化情况,以反映其在哮喘大鼠气道重建过程的作用.方法:24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各12只.模型组以10%卵蛋白+10%氮氧化铝生理盐水ip致敏,2周后用2%卵蛋白雾化吸入1 min,隔天1次,引喘,共2周后处死.取肺组织切片(HE染色)作形态学观察;荧光免疫组化法测定Smads蛋白家族在肺组织中的定位;RT-PCR测定Smads蛋白家族mRNA的变化情况.结果:HE染色显示模型组有较明显出血,肺泡均有一定程度扩张,有慢性炎细胞浸润;荧光免疫组化法显示Smads蛋白家族均在在支气管壁和肺泡壁上表达;RT-PCR测定显示模型组Smad2 mRNA较正常组高表达(P<0.05);模型组Smad7 mRNA较正常组显著低表达(P<0.05);两组Smad4 mRNA之间无差异.结论:Smads蛋白家族与慢性哮喘关系密切,在正常与哮喘模型中都可见Smads蛋白家族的表达,在哮喘发生过程中,受体型Smad2 mRNA表达增加,抑制型Smad7 mRNA表达下降,说明TGF-β/Smad信号途径可能被活化.
作者:孙祝美;李福凤;钱鹏;赵洁;温旭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优选地锦草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外观质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从药物与基质配比、冷凝柱长、滴头内径等方面进行选择.结果:滴丸成型佳工艺为PEG4000-PEG6000(1:7)为基质,药物与基质的质量比1:3,药液熔融温度(82±2)℃,冷凝液甲基硅油,冷凝柱长15 cm,冷凝温度(1~3)℃,滴头内径3.0 mm,滴速30 d-min -1.结论:选取的处方及滴制工艺合理、简便.所制滴丸外观质量好,丸重差异小.
作者:杜艳;丁红;韩奋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丹参有效成分在不同部位的分布.方法:采用HPLC,Shim-pack VP-ODS C18色谱柱(4.6 mm×150mm,5μm),乙腈-0.02%磷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280 nm,流速1.0 mL· min-1.分别测定丹参粗皮部分,去粗皮部分和原药材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丹参有效成分的分布部位不同,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原儿茶醛、咖啡酸主要存在于粗皮部分,丹参素和丹酚酸B主要分布在去粗皮部分;栽培丹参粗皮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原儿茶醛、咖啡酸、丹参素和丹酚酸B的含量分别是去粗皮部分含量的1 933.6%,1 554.7%,700%,268.4%,56.6%,61.1%;野生丹参粗皮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原儿茶醛、咖啡酸、丹参素和丹酚酸B的含量分别是去粗皮部分含量的1 393.0%,1 822.0%,235.7%,150%,62.8%,90.4%;栽培丹参中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含量较高.结论:丹参不同部位成分的差异证实丹参传统等级划分的科学性,可以指导我们合理地利用丹参资源.
作者:赵希贤;赵鸣舒;陈玉婷;龚卫红;李荣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自拟五黄顺气解毒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4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非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自拟五黄顺气解毒汤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d.结果:治疗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血淀粉酶降至正常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治疗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15%,对照组总有效率82.1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五黄顺气解毒汤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蒋立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研究普通鹿蹄草Pyrola decorata H.Andres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分子排阻色谱、ODS柱色谱以及制备HPLC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梅笠草素(1)、齐墩果酸(2)、熊果酸(3)、鹿蹄草素(4)、香草酸(5)、pomolicacid(6)、maslinic acid(7)、colosic acid(8)、3-β-O-α-L-arabinopyranosyl siaresinolic acid-28-O-β-D-glucopyranosyl ester(9)和ziyuglycoside l(10).结论:化合物1~10为首次从普通鹿蹄草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6~10为首次从鹿蹄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张园园;陈晓辉;金哲史;毕开顺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对银甲丹治疗甲亢(Graves’病)阴虚火旺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符合西医诊断Graves’病,又符合中医“阴虚火旺证”患者共54例,随机分为银甲丹组和单用西药组,进行了3个月的疗效观察.对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血清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相关抗体及细胞因子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银甲丹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异常的甲状腺激素水平等方面优于单用西药组(其中甲状腺肿大方面银甲丹组近43%患者治疗后恢复正常,激素水平呈明显下降接近正常水平).结论:银甲丹组治疗甲亢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药组.
作者:叶丽芳;戴芳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地菍提取物对实验性高血糖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分别以葡萄糖、肾上腺素、链脲佐菌素( STZ)造成小鼠高血糖模型,动物分为空白、模型、阳性药格列苯脲或盐酸二甲双胍、地菍提取物高、中、低( 60,40,20 g·kg-1)剂量组,连续ig给药10 d,观察地菍提取物的的降糖作用.同时观察其对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结果:地菍提取物对正常小鼠血糖无影响,对葡萄糖致高血糖小鼠有显著降糖作用(P <0.05,P<0.01),对肾上腺素致小鼠急性高血糖有显著拮抗作用(P<0.01),地菍提取物高、中剂量对STZ致高血糖小鼠有显著降糖作用(P<0.01,P<0.05).结论:地菍提取物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
作者:李丽;周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研究氮酮对如意金黄乳膏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选择大鼠腹部皮肤为渗透屏障,用HPLC测定样品中大黄酚含量,比较氮酮质量浓度对如意金黄乳膏透皮吸收的影响,得出不同时间段的累积渗透率,计算渗透速率常数.结果:氮酮质量浓度为0,1%,2%,3%,4%的如意金黄乳膏样品渗透速率常数分别为0.006 06,0.009 47,0.018 74,0.019 18,0.015 05 μg·cm-2·h-1.结论:可选择氮酮作为如意金黄乳膏的促透剂,佳质量浓度为3%.
作者:朱倩云;李筱青;李成网 刊期: 2011年第20期
主要对中药经鼻腔给药研究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研究表明,中药经鼻腔给药可以在鼻腔起局部治疗作用,或经鼻吸收后向脑内递药发挥中枢治疗作用,还可以起到治疗全身性疾病的作用.综述了近年来中药经鼻腔给药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运用,主要包括鼻用制剂国内现状、中药经鼻腔给药基础实验研究(给药途径的选择、剂型的选择、辅料的选择、体外释药评价、药代动力学研究、药效学研究、脑靶向性、安全评价)、中药鼻用制剂的临床观察实例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中药经鼻腔给药临床疾病治疗应用和中药鼻用制剂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邬伟魁;张海燕;宋伟;贺娅;李芳;郑琴;杨明 刊期: 201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