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通过健康教育降低AECOPD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

杨红菊;金燕芬;田陆云;田风;杨皑岚;谭芳

关键词:健康教育, AECOPD, 抑郁, 焦虑
摘要: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探索一种科学合理的老年AECOPD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方法 选择年龄≥60岁AECOPD患者30例,进行健康教育,宣讲AECOPD知识,教育前后用量表及问卷来评定.结果 治疗依从性提高90.3%,抑郁、焦虑的症状减轻>30%.结论 通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依从性、保健意识、心理卫生知识、缩短住院时间.同时提高综和医院临床医师对老年AECOPD患者心理问题的早期识别有重要意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方法及材料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体会

    随着口腔材料学的发展,使得颌骨骨折内固定的方法与材料日新月异.近年来,坚固内固定术,尤其是偏动力微型加压钛板及高分子生物降解材料板材的临床应用(EDCP)[1],更使颌骨骨折内固定术无论从疗程到疗效均有了质的飞跃.笔者参照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结合自己十余年的临床实践工作,使用不同方法及材料治疗颌骨骨折,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永宏;王金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健康体检常见疾病及预防

    2008年,笔者对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 470例次患者进行了健康汇总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脂肪肝位列前2位.1 高血压1.1 患病情况高血压各年龄段患病情况,见表1.

    作者:薛光玉;柴桂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抗凝血酶Ⅲ、D-二聚体、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原的测定

    目的 检测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PAgT)、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的变化.方法 PAgT采用比浊法,AT-Ⅲ采用发色底物法,D-D和Fib采用免疫比浊法,对脑梗死患者组100例,与正常对照组60例进行上述4个项目的 检测分析.结果 脑梗死患者组AT-Ⅲ为(80.01±11.31)%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1±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Fib和PAg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可以将AT-Ⅲ、D-D、Fib和PAgT作为脑梗死诊断的参考指标.

    作者:辛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血常规白细胞大幅变化的原因分析

    血常规位居三大常规之首,是临床离不开的检验项目.虽然现在血球计数仪已经发展到五分类、自动推片等先进的功能,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对于血常规的一些基本问题,部分检验人员不能说出所以然,临床医师也缺乏相应认识,反而对检验科的结果大加怀疑.鉴于此,笔者特收集了两个病例,加以分析说明.1 病例简介 病例1[1].白细胞检查结果见表1.

    作者:杨军;郭渝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年患者经皮肾镜碎石术56例麻醉

    近年来我院实施老年经皮肾镜弹道碎石术(PCNL)56例.现对麻醉处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ASAⅠ~Ⅲ级经皮肾镜弹道碎石术老年患者56例.男37例,女19例,年龄60~76岁.硬膜外麻醉31例(ASAⅠ~Ⅱ级患者);全麻25例(ASAⅢ级患者).

    作者:赵兵;刘文东;刘丽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与果糖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为白色或类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用专用溶剂稀释后为无色的透明溶液,主要用于消化性溃疡出血、吻合口溃疡出血.果糖注射液是一种能量和体液补充剂,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 两者的药物说明书上均未说明双方存在配伍禁忌.

    作者:姜华萍;余知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皮试患者药物过敏的观察与处理

    对患者注射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做好对皮试患者的观察与处理,是保障患者安全、有效用药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患者安全和有效用药,做好皮试患者药物过敏观察与处理,笔者认为必须坚持从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询问过敏史,注意观察,认真辨别皮丘等步骤.

    作者:夏秀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医学论文的基础结构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葛根素联合干扰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干扰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对10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2例给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干扰素,观察2组的血清肌酸激酶和肌钙蛋白的水平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2%高于对照组治疗的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肌酸激酶及肌钙蛋白等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葛根素联合干扰素治疗病毒型心肌炎效果显著,优于单用葛根素治疗.

    作者:周百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内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检测意义

    目的 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检测意义.方法 选择46 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代偿组、失代偿组;22例轻度慢性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鲎试验定量检测血浆LPS,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TNF-α.结果 对照组、肝硬化代偿组,失代偿组血清LPS与 TNF-α依次明显升高.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肠道内内毒素生成和吸收增多,其血清 LPS、TNF-α生成和吸收增多,细菌易位的发生率增加,可促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作者:单晶;孟艳英;王曙照;金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妇产科领域医疗纠纷的防范

    日益增多的医疗纠纷已成为社会民众关注的热点.由于妊娠分娩的特殊性、复杂性和现代医学的局限性,妊娠分娩存在很大的危险性,关系到母婴的生命安全,严防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势在必行.目前,发生于妇产科领域的医疗纠纷屡见不鲜,妇产科是发生医疗纠纷的高发科室. 通过对临床多例医疗纠纷的分析,以及医疗风险的进一步认识,强化技术、理论以及法律观念在妇产科医疗防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兵秀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新入伍战士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治体会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性病变,以上呼吸道和肠道的病毒感染多见.1999年1月-2007年1月我院共收治了302例心脏疾病的新入伍战士,其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者48例,约占15.9%.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朱海东;彭小静;管迎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创伤性窒息合并外伤性脑梗死1例

    创伤性窒息是闭合性胸部损伤中一种较为少见的综合病征,其发生率占胸部损伤的2%~8%[1].创伤性窒息合并外伤性脑梗死更为少见.我院近日收治1例创伤性窒息合并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现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5岁,因被砖墙砸伤致呼吸困难,双下肢活动障碍4h入院.

    作者:成永晖;曹相原;丁欢;杨晓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换位思考法在护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换位思考即指人们对各种事物或现象能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随着护理观念和护理模式的改变,整体护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护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种种原因,健康教育效果不令人满意,导致患者的投诉案例不少,严重的导致病情加重,延长治疗时间,从而增加患者的痛苦.

    作者:王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心身干预改善结核病患者睡眠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心身干预对改善结核患者睡眠改变的影响及对疾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0例,在睡眠形态紊乱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与情绪渲泄、认知行为干预、及针刺按摩等心身干预方法.结果 观察组中显效率(70%)明显大于对照组(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X线变化比较,观察组病灶显效率为95.7%,显著高于对照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身干预可明显改善结核患者的睡眠形态,并通过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提高免疫力,具有显著性意义.

    作者:段修英;李士娥;邱清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谈脂肪肝的防治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环境的改善,肥胖人数逐渐增多,而且饮酒的人数也在不断的增多,因此,使脂肪肝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成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的主要前期病变,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脂肪肝是可防可治的疾病,只要人们提高认识,合理饮食,加强锻炼,合理用药,合理饮酒,就可以预防,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楚雄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日常用药也需要做正确宣教

    日常用药,广泛应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吃药看起来非常平常和容易,但正确用药也有很多学问和应遵循的医学知识.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在使用前应了解患者有关过敏史,使用中需加强病情观察,了解患者所服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以及某些药物服用的特殊要求.日常用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作者:许京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

    随着社会生活方式及环境改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正逐年增加,而糖尿病的发病率也迅速上升, 发病率已达2%~3.6%[1],仅次于恶性肿瘤与心脑血管疾病,位于第三.恶性肿瘤是一种高消耗性疾病 , 而糖尿病由于胰岛素的缺乏 ,造成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失衡 ,引起机体诸多并发症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素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非梗死性异常Q波71例临床分析

    异常Q波是诊断心肌梗死的重要依据,但也常发生于其他的疾病,本文通过分析71例有异常Q波的患者,旨在探讨非梗死性异常Q波的临床意义.1 资料及方法选择我科2004年2月-2008年3月的住院患者71例,其中男45例、女26例,年龄17~81岁,中位年龄57.6岁.在常规心电图检查中出现异常Q波,且其Q波的宽度>0.04s,Q波的深度>1/4R波,若额面电轴在+30°~0时的Ⅲ导联或90°时的aVL导联其QRS图形可类似aVR导联,其Q波仍属正常范围而予以排除.

    作者:徐庚许;赖运庆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警惕饮酒致头孢类抗生素双硫仑样反应32例分析

    双硫仑样反应是药源性急症.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后饮酒,可导致双硫仑样反应,临床误诊较多.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共诊治32例,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30例,女2例,年龄32~68岁,中位年龄50岁.呼吸道感染12例,胆系感染、肠道感染各5例,泌尿外科术后2例,骨科术后8例.其中门诊患者18例,住院患者14例.

    作者:孟英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