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与果糖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姜华萍;余知萍

关键词:配伍禁忌,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 果糖注射液
摘要: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为白色或类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用专用溶剂稀释后为无色的透明溶液,主要用于消化性溃疡出血、吻合口溃疡出血.果糖注射液是一种能量和体液补充剂,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 两者的药物说明书上均未说明双方存在配伍禁忌.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

    随着社会生活方式及环境改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正逐年增加,而糖尿病的发病率也迅速上升, 发病率已达2%~3.6%[1],仅次于恶性肿瘤与心脑血管疾病,位于第三.恶性肿瘤是一种高消耗性疾病 , 而糖尿病由于胰岛素的缺乏 ,造成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失衡 ,引起机体诸多并发症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素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急性肺栓塞15例临床分析

    急性肺栓塞(APE)是栓子填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因其表现缺乏特异性,易造成误诊或漏诊.本院自2003年6月-2007年6月共收治肺栓塞患者15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肺栓塞患者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34~72岁,其中50~70岁10例占66.7%.

    作者:刘丽梅;刘晓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体温单书写质量缺陷分析及对策

    2006年2月-2007年2月,我院从入档病历中随机取120份,分析体温单存在的质量缺陷,并采取改进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晶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灯盏细辛注射液佐治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佐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0例,常规给予硝酸类药物扩血管、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积等治疗;治疗组8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疗程均2周.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心电图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各项指标均无异常变化,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灯盏细辛注射液佐治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作者:徐军;杨和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1 316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 观察组:将1 316例早孕要求无痛人流妇女,静脉注射丙泊酚2.5mg/kg,受术者意识消失后进行人工流产术,必要时缓慢追加50mg丙泊酚;对照组:同期早期妊娠妇女506例,在不用任何药物下行人工流产术.术中观察各组的镇痛效果、出血量、人流综合征、药物不良反应及呼吸循环有关参数.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100%,无人流综合征发生,用药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有所下降,仍在正常范围内,呼吸偶有暂停,自行恢复,无需处理;对照组镇痛24.9%,有39例发生人流综合征.2组镇痛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阴道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效果好,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金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非胸背疼痛首发的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为常见急症,以胸痛、背痛、胸闷、心悸首发,较易确诊,而非胸背疼痛就诊,则易延误诊断及治疗,而危及生命.现将我院急诊科2005年10月-2007年9月收治的非胸背疼痛首发的AMI患者32例,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刘荣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皮试患者药物过敏的观察与处理

    对患者注射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做好对皮试患者的观察与处理,是保障患者安全、有效用药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患者安全和有效用药,做好皮试患者药物过敏观察与处理,笔者认为必须坚持从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询问过敏史,注意观察,认真辨别皮丘等步骤.

    作者:夏秀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术毕前追加芬太尼与舒芬太尼预防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比较

    目的 比较术毕前追加芬太尼与舒芬太尼预防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EA)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180例ASA Ⅰ~Ⅱ级全麻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90例.均以咪哒唑仑、维库溴铵、异丙酚、芬太尼诱导,以异氟醚、维库溴铵维持麻醉;2组分别于术毕前10min静脉注射追加芬太尼1μg/kg(Ⅰ组)、舒芬太尼0.15μg/kg(Ⅱ组).分别纪录麻醉前患者的呼吸次数及拔管5min后的呼吸次数、麻醉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结果 2组患者麻醉前的呼吸次数及拔管5min后的呼吸次数、麻醉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比Ⅰ组苏醒和呼吸情况更平稳.结论 在复合麻醉中于患者苏醒前给予小剂量舒芬太尼可以使麻醉苏醒更平稳,可有效预防EA的发生,且比应用芬太尼更为安全.

    作者:陈永凤;笱晓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64例临床分析

    低血糖是2 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可能发生的潜在严重并发症, 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大、小血管病变以及神经系统功能减退, 常合并感染、肝肾功能不全, 在治疗过程中常因用药不当、运动和饮食不合理造成低血糖.

    作者:张淑贵;龚莹;焦亮;蔡可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护士的自我防护能力探讨

    护士的职责是协助医师使患者更快地康复出院.在医院,护士是与患者接触密切的人群.随着国家的法律机制的完善,患者对医疗护理质量需求的提高及法律观念的增强,医疗纠纷日趋增多.在这种情况下,护士做好自我防护尤为重要.

    作者:刘桂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神经内科压疮的防治

    压疮初称为席疮,再发展称为褥疮,现称之为压疮,又称为压力性溃疡.它是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软组织溃疡和坏死,是临床常见的护理并发症之一[1].

    作者:赵丽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血常规白细胞大幅变化的原因分析

    血常规位居三大常规之首,是临床离不开的检验项目.虽然现在血球计数仪已经发展到五分类、自动推片等先进的功能,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对于血常规的一些基本问题,部分检验人员不能说出所以然,临床医师也缺乏相应认识,反而对检验科的结果大加怀疑.鉴于此,笔者特收集了两个病例,加以分析说明.1 病例简介 病例1[1].白细胞检查结果见表1.

    作者:杨军;郭渝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成功抢救脑心综合征合并室颤1例报道

    急性脑病(主要为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或急性颅脑外伤等)累及下丘脑、脑干和自主神经系统所致症状类似心肌梗死、心脏缺血、心律紊乱或心力衰竭,使原来无病的心脏功能发生损害的这些情况称为脑心综合征[1].如果不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常成为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尤其是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常可引起患者猝死.

    作者:杨孟雪;李显文;杨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肺结核合并肺癌48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肺结核合并肺癌的病理类型、临床表现以及PPD试验、血清抗结核抗体、血癌胚抗原(CEA)特点,提高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断率.方法 分析48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X线表现和病理类型及PPD试验、血清抗结核抗体、血癌胚抗原(CEA)特点.结果 肺结核合并肺癌病理分型鳞癌30例、腺癌12例、鳞腺癌4例、小细胞癌2例,非小细胞癌占95.8%,以鳞癌多见.血CEA测定阳性率达54.2%,其中腺癌高达83.3%,有临床意义,而PPD试验强阳性率及血清抗结核抗体的阳性率也达到50%以上,故亦有临床意义.结论 临床医师在关注肺结核患者时,应警惕并发恶性肿瘤的可能;在明确肺癌的前提下,亦不能忽视并发肺结核,尽早进行相关检查,以提高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断率以及患者的存活率.

    作者:汪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治分析

    1 病名与分类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一组综合征,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体内甲状腺激素减少而导致全身各系统代谢低下.成人较重的甲减称黏液性水肿;始于胎儿及新生儿的甲减命名克汀病;无临床表现,又无甲状腺激素低下者称亚临床型甲减[1].甲减依起源部位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类:继发者指甲减源于脑垂体和下丘脑,而后者有学者称第三级甲减,源于甲状腺组织者称原发性甲减.

    作者:苏宏武;张明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气性坏疽患者18例护理体会

    我院骨科自1998~2006年共诊治18例气性坏疽患者.15例在院外治疗后转入我院,因延误治疗导致12例截肢,3例合并脓毒血症而死亡.其余3例患者首诊在我院,治愈出院.18例患者未发生交叉感染.现将早期病情观察,围术期护理及预防交叉感染等方面的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征稿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警惕饮酒致头孢类抗生素双硫仑样反应32例分析

    双硫仑样反应是药源性急症.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后饮酒,可导致双硫仑样反应,临床误诊较多.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共诊治32例,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30例,女2例,年龄32~68岁,中位年龄50岁.呼吸道感染12例,胆系感染、肠道感染各5例,泌尿外科术后2例,骨科术后8例.其中门诊患者18例,住院患者14例.

    作者:孟英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一次性胃管代替肛管进行肛门排气排便的护理

    脑梗死后并发肠道动力功能紊乱较为少见,原因不明,可能与中枢神经受损后所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临床表现为腹胀,不能自主排便、排气.造成患者身心痛苦.如治疗护理不当,极易诱发水电解质平衡失调、营养失调、肛周皮肤黏膜破损、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1].

    作者:肖汝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年患者经皮肾镜碎石术56例麻醉

    近年来我院实施老年经皮肾镜弹道碎石术(PCNL)56例.现对麻醉处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ASAⅠ~Ⅲ级经皮肾镜弹道碎石术老年患者56例.男37例,女19例,年龄60~76岁.硬膜外麻醉31例(ASAⅠ~Ⅱ级患者);全麻25例(ASAⅢ级患者).

    作者:赵兵;刘文东;刘丽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