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娣芳
目的 观察与探讨小剂量氟哌利多内关穴注射治疗术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2ml注射器接4cm长的5号细穿刺针,在两侧内关穴分别注射氟哌利多1ml(1.25mg),留针15min. 结果本组患者34例,优14例 (41.2%),良15例(44.1%),可5例(14.7%),优良率达85.3%,总有效率100%. 结论小剂量氟哌利多内关穴注射治疗术后顽固性呃逆,操作简便、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温塘芳;陈云飞;刘凤梅;苏心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和母婴结局.方法 总结5年间56例胎盘早剥,对其诱发因素、母婴预后作回顾性分析讨论.结果 胎膜早破、外伤、妊娠合并高血压是三大病因,其中重型胎盘早剥致母婴预后差.结论 对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避免胎膜早破和外伤,积极治疗妊高征是避免胎盘早剥、改善母婴结局的有效措施.
作者:孟以秀;熊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混合胰岛素治疗重度颅脑损伤伴发高糖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重型颅脑伤所致血糖升高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A组(20例)采用普通胰岛素,B组使用混合胰岛素,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B组血糖控制情况优于A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糖升高,采用混合胰岛素较普通胰岛素的治疗更有效和迅速.
作者:唐守建;李鸣鸿;马江;朱炯炯;李新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喘可治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6年11月-2008年11月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患者104例,随机分为2组,各52例.治疗组52例,常规吸入布地奈德的基础上,加用喘可治注射液;对照组52例,仅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2组在治疗过程中如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加用抗生素.有哮喘急性发作,可加用β2受体激动剂.观察2组治疗前后夜间憋醒天数、哮喘急性发作的天数、β2受体激动剂应用天数及肺功能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喘可治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效果较常规疗效好,可作为糖皮质激素的补充治疗.
作者:吴胜积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CT及MRI的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35例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资料,统计CT、MRI阳性率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 35例患者均行CT检查,其中20例增强扫描,发现异常9例,阳性率为25.7%;MRI检查18例,显示病灶16例,阳性率88.9%.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RI检查是病毒性脑炎重要的诊断依据,诊断价值明显优于CT.
作者:归俊;归去荣;芦苇;黄载文;杨开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取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37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显效12例,有17效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9.0%.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呼吸、心率改善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联合用药既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又能扩张外周血管及支气管,降低肺动脉压,还能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起到了标本兼治的作用.
作者:周百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测定麝香草酚滴耳液的含量.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92nm处测定麝香草酚含量.结果 在5~40μg/ml范围内,吸收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 99.88%,RSD为0.51%(n=5).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测定麝香草酚滴耳液含量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胡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浊度法测定琥乙红霉素片效价的方法.方法 用标准曲线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实验菌,加菌量0.3%(V/V),37℃培养3~4h测定.结果 抗生素浓度在0.40~0.97μg/ml的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法测定琥乙红霉素片效价的平均回收率为99.9%,RSD=1.4%(n=9).结论 浊度法灵敏、快速,可作为测定琥乙红霉素片效价的方法.
作者:魏立平;张润婕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防治卡托普利不良反应的对策.方法 对临床应用卡托普利的不良反应报道进行分析.结果 卡托普利的不良反应仅占极少数,且其发生与用药剂量、个体差异、用药时间、患者全身状况及伴随症状等多种因素有关.结论 临床应用卡托普利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合理使用,才能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黄纯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方法 39例百草枯中毒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血必净治疗组(观察组)18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1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血必净治疗,对2组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经过治疗后,血气分析、生化指标、血氧饱和度及生存时间比较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对治疗百草枯中毒有一定疗效.
作者:田丰;黄坚;代将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对于药师的窗口服务而言,建立一个与患者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和谐医患关系是提升药师服务满意度的必然需要.药师窗口服务的直接对象是患者或患者家属,随着患者或患者家属维权意识的不断提升和对药学服务期望值的提高,在服务过程中出现投诉或不满意现象也十分常见,因此药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学识、技术水平、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患者对药师的认可和满意度.
作者:柯昌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115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持续低流量吸氧、抗炎、平喘、强心利尿、抗血管收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总有效率,心率、呼吸、肺部啰音等症状和体征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是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程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在亚洲、欧洲、非洲,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株)不断的在家禽和迁徙鸟类中爆发,近人类在感染这种高致病禽流感(HPAI)病毒和因HPAI病毒的病死率都在增加,暗示着流感大流行仍威胁着人类,诸如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等抗病毒药对预防和治疗H5N1感染是有价值的.但供应有限和耐药性限制其发展.疫苗作为控制流感大流行的一种主要手段,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因此,发展H5N1疫苗被认为是主要的策略,保护人类避免一个可能的H5N1的流感大流行大体上建立的普通人流感疫苗的原则也被应用到大流行H5N1的流感疫苗的发展上.但是,发展H5N1疫苗也存在一些实际和科学上的挑战[1~3].
作者:张钰;刘宇罡;张健;孟和宝力高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给予基础治疗,包括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物、调脂药;治疗组42例,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红花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周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与硝酸甘油用量均显著减少(P<0.05).治疗组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红花注射液可作为稳定型心绞痛抗心肌缺血的首选配伍用药.
作者:马艳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麻疹是人体感染麻疹病毒后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及皮肤上出现斑丘疹等,部分患者可伴有腹泻和肺炎.20世纪60年代,随着麻疹疫苗的研制成功及在人群中的广泛接种,麻疹的发病率逐渐下降,到20世纪后期降至低.然而,近几年来麻疹疫情却呈现反弹趋势.
作者:单景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乳癌术后局部复发是常见的并发症,其中多采用放疗和化疗为主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常见局部复发灶,经过放射治疗后时间不长肿块再次复发.而化疗局部肿块多不能完全消失,而对全身机体影响较大,常使患者丧失治疗的信心.为进一步探讨乳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合理治疗,我院外科对局部复发乳癌采用再手术治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丙种球蛋白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性坠积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老年性坠积性肺炎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IVIG,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在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VIG在老年坠积性肺炎的治疗方面疗效显著,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智慧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占妊娠的0.5%~1%,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可减轻患者痛苦,延误诊断可危及生命.本院就收治的52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早期诊断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娣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为促进我院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笔者深入病区,对病房用药情况做了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得到了广大医务人员的支持与协助,说明临床工作者在医疗实践过程中对医药交流合作重要性的认识加深了,也反映了医护人员对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迫切愿望与要求.绝大部分医嘱治疗方案清晰,联合用药合理,未发现滥用药物或重复用药的情形,但有一些细节问题尚须引起医护人员的注意.
作者:刘兆全;张效琨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的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意识也在提高,药物的应用也越来越广,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逐年增高,过敏反应是其中较常见的一种.
作者:鞠玲卉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