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肝素、多巴胺与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周永久

关键词:肺心病, 心力衰竭, 肝素, 多巴胺, 酚妥拉明,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小剂量肝素、多巴胺与酸妥拉明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0例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平喘、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肝素、多巴胺、酚妥明拉明治疗,7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64.0%高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出血及低血压倾向等并发症.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加用小剂量肝素、多巴胺与酚拉明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佐治2型糖尿病临床体会

    2 型糖尿病现代医家多认为病机主要是禀赋不足,阴虚燥热,瘀血阻滞,久病入络,变生他证[1].笔者多年来,在西医降糖治疗的同时,辨证加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可良好控制血糖,改善临床症状,预防和减轻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吴荣庆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浅述中药煎煮基本原则及注意事项

    煎药是中药汤剂在使用前的后一道工序.中药煎煮对药物的疗效有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到临床效果.作为在医院从事基层药学工作的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就如何做好煎药工作,寻求比较有操作性的质量标准,现谈一些个人看法.

    作者:鞠玲卉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重症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手术的护理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是指成人7h的夜间睡眠时间内,至少有30次呼吸暂停,每天呼吸暂停时间至少10s以上或呼吸暂停指数(AHI,即每小时呼吸暂停的平均次数)>5,由于上呼吸道阻塞性病变(含咽部黏膜塌陷)引起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则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

    作者:张秀萍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193例临床分析

    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 DHF)是指一组以具有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而以心室肌舒张功能障碍、顺应性减退、僵硬度增高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1].

    作者:白保安;王文艳;金静;汤夏莲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社区医疗机构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工作的探讨

    药品不良反应 (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它的发生受医学研学技术和人们认识水平的限制而导致的必然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新药品种的日益增多、生物技术产品的临床应用,ADR报告数量在增加.

    作者:成俊义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腹腔镜下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20例

    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但绝大多数位于盆腔内,以卵巢及子宫骶韧带常见.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成为可能[1],现将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经腹腔镜下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20例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焕英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中西医治疗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中医药改善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症状体征和血CD4细胞水平变化.方法 将94例患者分为中药组(56例)和中西药组(38例)2组,比较用药前和用药3、6、9、12个月后患者症状体征和血CD4细胞变化.结果 2组症状积分均值及其他积分均值,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中药组、中西药组12个月后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组和中西药组都能够提高患者CD4细胞水平.

    作者:唐友琴;张毅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针刺配中药治疗面神经麻痹30例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治疗方法众多.我科于2004~2008年,门诊收治3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用针刺配中药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桂珍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舌根催吐治疗难治性呃逆即时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舌根催吐法治疗难治性呃逆的临床疗效及其与虚实证型的关系.方法 对47例难治性呃逆患者进行虚实辨证分型,随机并结合患者意愿分成2组.治疗组24例30min内实施舌根刺激催吐1~3次;对照组23例给予氯丙嗪50mg,肌内注射1次.观察30min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实证与虚实夹杂证有效例数18例占总有效例数的85.7%(18/21),对照组实证与虚实夹杂证有效例数6例占总有效例数的42.9%(6/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舌根催吐治疗难治性呃逆,特别是对实证和虚实夹杂证型,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适合社区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张新明;肖坚标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目标性监测

    目的 开展目标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加强宏观管理、修定标准、知识培训、规范术前用药及持续改进等干预措施,有效控制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结果 测后抗菌药物使用率降低(P<0.05),预防性用药率明显下降(P<0.05),术前0.5~1h内预防给药趋于规范(P<0.01),术后用药天数缩短(P<0.01).结论 开展抗菌药物目标性监测能有效指导临床合理应用.

    作者:孙俊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后腹腔镜下空间建立的手术环境与局部解剖的处理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人工可视空间建立的手术环境与局部解剖的应激处理方式.方法 2004年6月-2009年2月,共行手术511例,其中腹腔镜组27例,后腹腔镜组484例;单纯性肾囊肿435例(左侧207例,右侧228例),双侧多发肾囊肿2例,多囊肾3例,嗜铬细胞瘤57例,肾上腺皮质腺瘤1例,肾上腺皮质结节状增生1例,髓样脂肪瘤9例,肾上腺囊肿3例.肿瘤直径1.2~5.0cm,中位数2.6cm.结果 509例获得成功,1例在切除嗜铬细胞瘤时损伤血管而转开放手术,1例在切除多囊肾时因囊肿过多而转开放手术.511例无严重并发症.而后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平均住院天数均优于腹腔镜组.结论 后腹腔镜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无复发、痛苦小、易接受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哲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原发结肠非霍奇金淋巴瘤误诊结肠癌5例

    原发性消化道恶性淋巴瘤(PGML)在全部结外型淋巴瘤中居首位,PGML中结外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占大多数,肿瘤细胞多为B细胞源性,罕见T细胞淋巴瘤.NHL常累及胃肠道、骨髓及中枢神经系统,累及胃肠道时以小肠多见,其半数以上为回肠,其次为胃,累及结肠少见.淋巴瘤引起肠道溃疡少见,引起多发肠道溃疡的报道罕见,多发肠道溃疡疾病常见于溃疡型结肠炎、克罗恩病、肠道阿米巴病、溃疡性肠结核或癌等.

    作者:王东江;崔庆贵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胆囊息肉样病变56例临床分析

    胆囊息肉样病变(PLG)也称胆囊隆起性病变,是指胆囊壁、腔内息肉突起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包括除胆囊结石以外的许多胆囊疾患,常见的有胆囊息肉、腺瘤、胆囊腺肌增生和早期胆囊癌等.我院经手术治疗本病56例,分析如下.

    作者:岑国浩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绞痛32例

    我院于2005年1月-2008年1月收治心绞痛患者32例,年龄58~81岁,多数有典型的发作特点和体征,符合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现将其诊治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何治亮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25例临床分析

    肝脏是调节血糖浓度的重要器官,肝脏病变进而可引起糖类代谢异常.肝脏病引起的血糖升高,糖耐量降低,呈糖尿病样改变,而这种继发于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称为肝源性糖尿病[1].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月内二科共收住院肝硬化患者102例,合并肝源性糖尿病者25例(24.5%).现将临床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刘华英;杨丽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分析

    国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于2002年发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指出: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所有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药品不良反应、医师用药不合理等原因,不得不给患者退药,否则易导致医疗纠纷.退药现象存在诸多弊端,故分析退药原因,寻求减少退药的对策非常必要.对我院自2008年9月-2009年4月的170例门诊退药事件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迎春;安福丽;相聪坤;陈贵银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初发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内配偶的心理健康状态

    目的 了解初发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配偶的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80例年龄<75岁的初发脑卒中患者配偶参加研究.在脑卒中10d后,应用SCL-90评价配偶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与标准值比较.应用多因素分析来调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1)性别;(2)脑卒中患者的病残程度;(3)配偶的文化程度.结果 与标准值相比,除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他因子得分均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配偶抑郁因子得分明显高于男性配偶(P<0.01).文化程度低者在人际关系、焦虑因子得分明显高于文化程度高者(P<0.01).残障程度重者配偶焦虑得分高于残障程度低者(P<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病损的严重程度,将影响其配偶对未来生活的想象.而不同背景配偶的心理状况亦有差别.

    作者:谭晓敏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神经节苷脂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9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神经节苷脂(GM1)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 新生儿HIE 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2组均采用新生儿HIE综合治疗方案,于生后3d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GM1 20mg加入20ml生理盐水中,10%葡萄糖注射液30ml加复方丹参4ml,每天1次静脉滴注;对照组加用10%葡萄糖注射液30ml加胞二磷胆碱0.1g静脉注射.2组疗程均为10~14d.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HIE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应用GM1及复方丹参,疗效确切.

    作者:王翠花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味治疗冠心病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AP)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西药加服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味组(治疗组)50例和单纯常规西药组(对照组)50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组总有效率及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94%和66%,高于对照组的80%和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味能提高AP的疗效.

    作者:王秀海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6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下肢丹毒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中药配合青霉素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西药青霉素治疗,2组治疗均6d为1个疗程.观察2组疗效和1年后随访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随访,治疗组1例复发,复发率为3.6%(1/28);对照组5例发生复发,复发率为23.8%(5/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下肢丹毒较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佳,有效率高,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黄遵宇;刘学敏 刊期: 2009年第1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