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述中药煎煮基本原则及注意事项

鞠玲卉

关键词:煎煮原则, 中药质量, 中药炮制
摘要:煎药是中药汤剂在使用前的后一道工序.中药煎煮对药物的疗效有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到临床效果.作为在医院从事基层药学工作的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就如何做好煎药工作,寻求比较有操作性的质量标准,现谈一些个人看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肥厚性心肌病QT离散度的临床意义及卡维地洛对其作用

    目的 探讨肥厚性心肌病(HCM)QT离散度(QTd)的临床意义及卡维地洛对其作用.方法 选择32例HCM患者,根据超声结果将患者分梗阻性14例(梗阻组)和非梗阻18例(非梗阻组),正常对照组15例.同步记录每位患者体表常规12导联心电图,分别计算QT、QTd,校正的QT离散度(QTcd).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卡维地洛,在给药前、3个月后为复查以上指标.结果 梗阻组和非梗阻组QT、QTd、QTcd均超过正常对照组(P<0.05和P<0.01);卡维地洛能明显缩短2组HCM患者的QTd,用药前为(85.1±25.8)ms和(47.6±23.4)ms,用药3个月后(48.7±16.9)ms和(42.3±17.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组HCM患者QT、QTd、QTcd均超过正常值,卡维地洛能明显缩短2组的QTd,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靖宏勋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原发结肠非霍奇金淋巴瘤误诊结肠癌5例

    原发性消化道恶性淋巴瘤(PGML)在全部结外型淋巴瘤中居首位,PGML中结外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占大多数,肿瘤细胞多为B细胞源性,罕见T细胞淋巴瘤.NHL常累及胃肠道、骨髓及中枢神经系统,累及胃肠道时以小肠多见,其半数以上为回肠,其次为胃,累及结肠少见.淋巴瘤引起肠道溃疡少见,引起多发肠道溃疡的报道罕见,多发肠道溃疡疾病常见于溃疡型结肠炎、克罗恩病、肠道阿米巴病、溃疡性肠结核或癌等.

    作者:王东江;崔庆贵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非甾体类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98例

    目的 研究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412例经胃镜及实验室检查证实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98例出血前10d内有服用NSAIDs史,分为老年组(122例)和中青年组(290例)进行研究.结果 老年组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1);老年组服用药物以阿司匹林为主,中青年组以布洛芬为主;伴随疾病老年组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青年组以上感或关节疾病为主;老年组消化道出血以溃疡性病变为主,中青年组以黏膜糜烂为主.Hp感染老年组略低于中青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内NSAIDs相关性与非相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人患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具有其自身特点,不同于中青年患者,对于长期服用NSAIDs的老年患者应加强监测.

    作者:乔进朋;鲁力锋;殷桂香;张莉;杨泽敏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分析

    国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于2002年发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指出: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所有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药品不良反应、医师用药不合理等原因,不得不给患者退药,否则易导致医疗纠纷.退药现象存在诸多弊端,故分析退药原因,寻求减少退药的对策非常必要.对我院自2008年9月-2009年4月的170例门诊退药事件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迎春;安福丽;相聪坤;陈贵银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瑞芬太尼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现状

    瑞芬太尼(或雷米芬太尼,remifentanil,RF),是带有甲酯侧链的4-酰基苯胺哌啶.作为一种超短效的阿片类制剂,1996年开始应用于临床,是新型μ阿片受体激动药.其特点是镇痛作用强,起效快,苏醒迅速,剂量容易控制,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黎必万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将8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包括吸氧、抗炎、化痰、解痉平喘、扩血管、强心等),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20ml+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14d.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液流学指标均有所降低(P<0.01),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能有效降低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血液黏稠度,降低肺循环阻力,改善心肺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付文辉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小剂量肝素、多巴胺与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剂量肝素、多巴胺与酸妥拉明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0例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平喘、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肝素、多巴胺、酚妥明拉明治疗,7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64.0%高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出血及低血压倾向等并发症.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加用小剂量肝素、多巴胺与酚拉明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周永久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新生儿黄疸的早期治疗及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黄疸的早期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07年7月出生的新生儿1 470例为治疗组,口服蒙脱石散剂(商品名:思密达),2006年同期出生的新生儿1 263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如肝酶诱导剂、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滴注白蛋白等.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8.5%高于对照组的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早期应用思密达预防新生儿黄疸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蔡绵碧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探讨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已成为引起临床感染较为常见的病原菌.一些专家提出抗生素循环(轮换)用药策略和策略性换药,使得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对很多耐药菌株敏感[1].然而,该类药物的治疗浓度范围窄,不良反应较常见,其中有些是不可逆毒性,这是限制它在临床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为合理的使用该药物,本文重点介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对策.

    作者:周茂万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舌根催吐治疗难治性呃逆即时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舌根催吐法治疗难治性呃逆的临床疗效及其与虚实证型的关系.方法 对47例难治性呃逆患者进行虚实辨证分型,随机并结合患者意愿分成2组.治疗组24例30min内实施舌根刺激催吐1~3次;对照组23例给予氯丙嗪50mg,肌内注射1次.观察30min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实证与虚实夹杂证有效例数18例占总有效例数的85.7%(18/21),对照组实证与虚实夹杂证有效例数6例占总有效例数的42.9%(6/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舌根催吐治疗难治性呃逆,特别是对实证和虚实夹杂证型,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适合社区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张新明;肖坚标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小细胞肺癌化疗后出现并重度骨髓抑制患者的护理

    化学治疗是当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手段之一,由于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间缺少根本性的代谢差异,因此所有的抗癌药都不能完全避免对正常组织的损害[1].恶性肿瘤化疗常见的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可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重者可出现全血减少,易并发口腔及身体各部位皮肤黏膜的感染、出血等,影响化疗的进行,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2,3].

    作者:韩宇霞;刘晓红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医院党支部书记应具备的素质

    新时期赋予党支部书记重要历史责任,要求他们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良好素质,以保证履行其工作职责,实现岗位目标.1 明了自身的地位和作用党支部是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是当今世界上大执政党的前沿的战斗堡垒.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所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都要通过党支部的独特作用所体现出来.党支部书记处于这个战斗堡垒的核心地位上,是党组织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作者:钱磊;张竞文;王征;周鑫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前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我国的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因此,加强剖宫产术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保障母婴安全,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对本院150例剖宫产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作者:张霞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注射部位碘伏皮肤消毒次数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皮肤消毒次数与消毒效果的关系,皮肤消毒2次所需要时间,为制定院感培训计划与质控标准提供信息.方法 选择妇科住院患者60例,进行手背皮肤消毒前、消毒1次、消毒2次采样作消毒效果监测.结果 皮肤消毒前、消毒1次、消毒2次的消毒效果有显著性差异,其中每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消毒合格率为0,消毒1次合格率为53.3%,消毒2次的合格率为96.7%,消毒第1次与消毒第2次平均间隔时间(33.4±1.0)s,消毒2次至半干状平均需要(66.8±1.0)s.结论 医务人员使用含有效碘5 000mg/L碘伏消毒剂进行皮肤消毒时,必须涂擦2次,避免因注射将表皮细菌带入人体引起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张桂英;吴云雁;陈伟标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尿道损伤原因及防范对策分析

    双腔导尿管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优点是尿管易于固定,不易脱出;同时便于清洗、消毒尿道口,保持尿道口清洁、干净.如应用不当,会造成尿道损伤,给患者带来痛苦.为了避免和减少这种情况发生,现将双腔导尿管应用不当造成尿道损伤的原因分析与预防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王长春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砒石对哮喘小鼠肺组织白三烯含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砒石对哮喘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肺组织LTB4、LTC4水平的影响.方法 建立小鼠卵蛋白哮喘模型,灌胃给予砒石等药,对肺泡灌洗液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肺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用ELISA法检测肺组织匀浆LTB4、LTC4含量.结果 哮喘组小鼠肺组织匀浆中LTB4、LTC4含量较生理盐水对照组升高.砒石1.25mg/kg能降低哮喘小鼠肺组织LTB4的含量;砒石0.625mg/kg可降低哮喘小鼠肺组织中LTC4水平至正常.砒石不能影响哮喘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分类百分比.结论 肺组织中LTB4、LTC4水平的增高可能在哮喘的发病中起作用.砒石能减轻哮喘小鼠肺的病理损害,降低哮喘小鼠肺组织LTB4、LTC4水平,从而表现出抗哮喘的活性.

    作者:姚卫民;梁标;刘钰瑜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低中心静脉压麻醉联合选择性肝左、右动脉阻断对肝叶切除术出血的影响

    目的 观察低中心静脉压麻醉联合选择性肝左、右动脉阻断对肝叶切除术出血的影响.方法 24例择期肝叶切除患者,随机分为2组:低中心静脉压联合选择性肝左、右动脉阻断组(S组)和低中心静脉压组(LCVP组),每组12例.2组在肝实质完全离断过程中控制中心静脉压(CVP)在0~5cm H2O.比较2组患者手术总出血量、肝动脉阻断时间、围术期输血例数、术后24h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S组手术总出血量、围术期输血例数明显少于LCVP组(P<0.05);2组肝动脉阻断时间、术后24h肾功能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低中心静脉压麻醉联合选择性肝左、右动脉阻断较单纯低中心静脉压可减少肝叶切除术出血和输血,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郭强;梁智强;邢祖民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味治疗冠心病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AP)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西药加服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味组(治疗组)50例和单纯常规西药组(对照组)50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组总有效率及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94%和66%,高于对照组的80%和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味能提高AP的疗效.

    作者:王秀海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胆囊息肉样病变56例临床分析

    胆囊息肉样病变(PLG)也称胆囊隆起性病变,是指胆囊壁、腔内息肉突起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包括除胆囊结石以外的许多胆囊疾患,常见的有胆囊息肉、腺瘤、胆囊腺肌增生和早期胆囊癌等.我院经手术治疗本病56例,分析如下.

    作者:岑国浩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目标性监测

    目的 开展目标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加强宏观管理、修定标准、知识培训、规范术前用药及持续改进等干预措施,有效控制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结果 测后抗菌药物使用率降低(P<0.05),预防性用药率明显下降(P<0.05),术前0.5~1h内预防给药趋于规范(P<0.01),术后用药天数缩短(P<0.01).结论 开展抗菌药物目标性监测能有效指导临床合理应用.

    作者:孙俊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