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毒供应室职业安全防护

陈玉珠;李雪梅;赖长玲

关键词:供应室, 职业危险, 防护对策
摘要:消毒供应室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其工作质量是保障医护工作质量的前提所在.其工作人员每天担负着全院各临床科室使用过的医疗器械、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的任务.工作强度大、污染机会多、操作中特别容易遭受病原菌的侵袭,若防护意识不强、防护知识欠缺、防护措施不落实、发生感染性疾病的几率增大.因此,加强供应室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显得十分重要.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2007~2008年度抗菌药物应用状况分析

    目的 掌握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状况,分析评价其使用合理性,引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WHO药物统计合作中心设定的限定日剂量(DDD)方法对我院2007~2008年抗菌药物应用品种、金额、额度等进行分析.结果 2007年我院使用抗菌药物共计50个品种,金额合计329.46万元,占药品使用总金额(1 810万元)的18.20%.2008年,我院使用抗菌药物共计48个品种,金额396.06万元,占总金额(2 160万元)的18.34%.结论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使用占主流,其中使用频率高的仍是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使用结构基本合理,但仍须在科学性和经济性上加强管理.

    作者:沈龙;万里;张涛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护理

    随着血液净化设备的不断更新及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使慢性肾衰竭患者生存时间大大延长.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合理准确的饮食护理,不仅可以达到或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防止或减轻并发症,还可以改善透析效果(体质量、心胸比率、血压、血生化、贫血),从而增强患者适应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的能力.现将笔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祁兴敏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茵陈解毒汤治疗乙型重症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茵陈解毒汤治疗乙型重症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乙型重症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茵陈解毒汤,观察2组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血清总胆红素(SB)、凝血酶原时间(PT)和总胆固醇等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早、中期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B、PT降低,总胆固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项指标治疗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茵陈解毒汤结合综合治疗方法治疗乙型重症型肝炎效果显著.

    作者:闫丽;陈玲燕;杨森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中精氨酸加压素变化的探讨

    目的 探讨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中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测定VD组、脑梗死非痴呆组(CI组)、健康对照组(NC组)血清AVP含量变化,分析其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的关系.结果 VD组MMSE评分、AVP水平低于NC组和C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I组和NC组AVP水平无显著性差别(P>0.05).VD组的MMSE评分与血清AVP水平呈正相关(r=0.366,P<0.01).结论 VD患者血清中AVP水平的降低可以直接导致认知功能的减退.

    作者:卢燕婉;吕海东;秦东香;李作孝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超声心动技术临床应用进展

    超声心动图是近几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影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诊断治疗,在当今心胸外科的开展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现将有关文献进行概述如下.

    作者:高庆荣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胶体铋、甲硝唑、阿莫西林治疗;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比较2组幽门螺旋杆菌(Hp)清除率、溃疡愈合情况和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治疗组Hp清除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溃疡愈合情况、症状缓解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消化性溃疡和根除Hp感染的理想方案.

    作者:郭义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磺胺嘧啶银乳膏外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疗效分析

    目的 对比观察磺胺嘧啶银乳膏及30%硫酸镁溶液外敷治疗静脉化疗药物外渗的疗效.方法 静脉化疗药物外渗的肿瘤患者34例,依据治疗情况,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8例,2组均用2%利多卡因及地塞米松行环形封闭治疗,其中治疗组联合运用磺胺嘧啶银乳膏外敷,对照组联合运用30%硫酸镁溶液冷敷.结果 治疗组疼痛明显减轻13例(81.3%),高于对照组的8例(44.4%),且红肿消退时间<14d者14例(87.5%)亦高于对照组的3例(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磺胺嘧啶银乳膏外敷治疗化疗药外渗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碧珍;刘玉云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中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其发病率占急腹症的第3~5位.其中80%以上的患者病情较轻,即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可经非手术治愈,10%左右的患者属于重症胰腺炎,即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腺的炎症已非可逆性或自限性,常须手术治疗.由于AP易发生各种严重并发症,对医师是一个严峻的挑战.AP的治疗问题目前仍是学术上的一个研讨热点.中医中药治疗疾病主要是通过口服药液发挥作用.现就我科2006年9月-2009年1月对50例AP采用中药参与治疗的情况探讨如下.

    作者:王跃五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探讨

    临床药学工作在医院药学工作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要做好这项工作,深入临床第一线,参与用药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过去人们总是认为临床药学工作主要是以实验室工作为主,包括血药浓度测定、肿瘤药敏等,真正去临床直接面对患者是近几年才开展的工作,但是不少临床药师仍然有畏难情绪,我院目前已经建立了临床药师工作制度,固定有2名临床药师,呼吸科和神经内科各1名,每天参与查房、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监测治疗药物、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实施不良反应监测等.笔者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对如何找到深入临床的切入点,切实开展临床药学工作谈一些体会.

    作者:许沧海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卵巢颗粒细胞瘤2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的临床诊断、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1 例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期别、不同组织学分化程度及应用不同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的3年和5年存活率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降低,3年和5 年存活率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肿瘤组织学分化程度不同,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Ⅰ期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法5年内对存活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卵巢颗粒细胞瘤的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化程度与其预后有关,Ⅰ期患者单纯手术对预后无明显影响.

    作者:李岱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多发性、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心理康复护理

    多发性、急性脑梗死已经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致残率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由于脑梗死造成的失语和偏瘫给患者的语言交流和生活自理能力带来很大的困难和挑战,也给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就做好多发性、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心理康复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景云;杜俊玲;赵立格;刘业军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柔性管理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护士工作有很强的独立性,护士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病房的护理质量,如何把组织的目标变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是每位护理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现将脑外科运用柔性管理模式,加强护理管理的做法报道如下.

    作者:李翠阁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肝素钠联合丹红注射液对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肝素钠联合丹红注射液对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160例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钠及丹红注射液,以14d为1个疗程.观察2组疗效、血气分析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2组治疗后均可以明显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0.05或P<0.01);治疗组可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P<0.05),且治疗组对PaO2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肝素钠联用丹红注射液可改善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PaO2及PaCO2,改善血黏度.

    作者:左天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脏病38例心电图变化分析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甲减心脏病)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临床表现及治疗具有特殊性.本文总结病历资料完整的甲减心脏病38例,并从心电图变化角度予以简要分析讨论.

    作者:李献民;周伟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消毒供应室职业安全防护

    消毒供应室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其工作质量是保障医护工作质量的前提所在.其工作人员每天担负着全院各临床科室使用过的医疗器械、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的任务.工作强度大、污染机会多、操作中特别容易遭受病原菌的侵袭,若防护意识不强、防护知识欠缺、防护措施不落实、发生感染性疾病的几率增大.因此,加强供应室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陈玉珠;李雪梅;赖长玲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脑梗死及其后遗症的治疗

    急性脑梗死早期,病变中心部位很快即出现坏死,若及时恢复血流和改善脑组织代谢则可避免缺血半暗带组织发生坏死.大部分缺血半暗带仅存在数小时,80~90%的急性脑梗死是由血栓栓塞性闭塞所致,因此溶解血栓、尽快再通闭塞的脑血管、恢复或改善缺血区的灌注是急性脑梗死的根本性治疗方法.本文现将脑梗死及其后遗症的治疗方法简述如下.

    作者:张秀红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整体护理工作中小儿用药技巧探讨

    我科自2001年开展整体护理以来,为强化护理质量,从全方位提高护理水平,在临床宣教中,把小儿常用药物常识作为一项主要内容,现就此项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作者:杜亚莉;张曼丽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抗菌药物应用368例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我院368份住院病历,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共242例占65.8%,治疗用药103例占42.6%,预防用药139例占57.4%;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的仅14例占5.8%;不合理应用92例占38.0%.结论 应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规范化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毛胜启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戊酸雌二醇、甲羟孕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的应用

    宫内节育器(IUD)为一种简单、易行、安全的避孕措施之一,但节育器嵌顿为其并发症之一.我院采用戊酸雌二醇、甲羟孕酮(安宫黄体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应用于取环术中,可使绝大多数绝经后妇女IUD顺利取出,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爱霞;倪竹青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手术室灭菌质量及环境卫生学监测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控制医院感染已成为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防止医院感染重要的是建立一套有效的消毒灭菌系统.手术室是易发生医院感染的地方,它担负着对患者进行手术和危重患者的抢救任务,因此,其消毒灭菌质量直接影响着手术患者的预后及医院的医疗成果.

    作者:苏秀霞;丁红彬;陈鹏;赵兵;尹卫群 刊期: 2009年第2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