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计划生育手术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邹国红

关键词:计划生育, 手术, 护理, 问题, 对策
摘要:计划生育手术与其他手术存在的大区别是其对象是健康人,其手术需要是政策需要与以人为结合,因此其护理特点与其他护理有着一定的不同.近年来,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医学知识和法制观念的普及,患者的法律意识及经济意识不断增强,投诉和付诸于法律的纠纷也呈上升趋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护理

    肺结核主要是由人型结核杆菌侵入肺脏后引起的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咯血是肺结核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如抢救不及时可在数分钟内发生窒息,甚至危及生命,约1/3的肺结核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咯血,尤其是大咯血,来势凶险,常可引起窒息及失血性休克,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1].

    作者:吴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超声心动技术临床应用进展

    超声心动图是近几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影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诊断治疗,在当今心胸外科的开展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现将有关文献进行概述如下.

    作者:高庆荣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

    气管切开是切开颈段气管前壁,在声门以下的气管重建新的呼吸通道,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切开后的气道管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因此,切开术后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护理不当可产生许多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作者:邱晓敏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脑梗死及其后遗症的治疗

    急性脑梗死早期,病变中心部位很快即出现坏死,若及时恢复血流和改善脑组织代谢则可避免缺血半暗带组织发生坏死.大部分缺血半暗带仅存在数小时,80~90%的急性脑梗死是由血栓栓塞性闭塞所致,因此溶解血栓、尽快再通闭塞的脑血管、恢复或改善缺血区的灌注是急性脑梗死的根本性治疗方法.本文现将脑梗死及其后遗症的治疗方法简述如下.

    作者:张秀红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探讨

    临床药学工作在医院药学工作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要做好这项工作,深入临床第一线,参与用药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过去人们总是认为临床药学工作主要是以实验室工作为主,包括血药浓度测定、肿瘤药敏等,真正去临床直接面对患者是近几年才开展的工作,但是不少临床药师仍然有畏难情绪,我院目前已经建立了临床药师工作制度,固定有2名临床药师,呼吸科和神经内科各1名,每天参与查房、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监测治疗药物、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实施不良反应监测等.笔者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对如何找到深入临床的切入点,切实开展临床药学工作谈一些体会.

    作者:许沧海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老年患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体会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的老年患者逐渐增多,而老年患者身体耐受力低,抵抗力明显下降,并常伴有严重的基础疾病,结合老年患者具体病情特点,进行全面的有效的健康指导,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随访3~4个月,未发现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吴美娥;许耀玲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米索前列醇防治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积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口服米索前列醇防治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积血的效果.方法 166例行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110例,观察组给予米索前列醇口服,对照组给予生化丸口服.2组均于术后3、7、14d 进行B型超声复查,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清宫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防治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积血效果显著.

    作者:徐爱玲;韩素文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青霉素静脉滴注的合理使用

    目的 探讨青霉素静脉滴注比较合理的给药方案.方法 根据药物代谢动力学原理,对青霉素静滴的各种给药方案进行理论计算、比较,以得出比较合理的给药方案.结果 5种每天1次给药方案中,24h REC总时间为1.58~3.04h;6种每12小时1次给药方案中,24h REC时间为3.62~10.20h;青霉素每8小时1次静滴24h REC总时间为3.60h.结论 青霉素静脉滴注以80万U,每8小时1次静脉滴注1h比较合理.

    作者:胡珍珍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腹部按摩治疗便秘78例

    便秘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与气血失调、津液不足、脾肾两虚有密切关系,临床多以通便导泻为主的治疗方法,但远期疗效不尽如人意.笔者根据按摩腹部可以加强胃肠功能,调畅气机而达到健脾助运的目的.采用腹部按摩治疗便秘78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巩云云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肝动脉结扎术处理严重肝外伤的体会

    我院2002~2008年共诊治肝损伤患者30例,其中严重肝外伤14例,均做了清创、创面结扎止血附加肝动脉结扎术,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茂林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糖脂代谢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疗中的变化及药物干预研究

    目的 观察糖脂代谢指标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治疗过程中的水平变化,探讨糖脂代谢的有效干预机制.方法 251例NAS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12例和治疗组139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维生素E和葡醛内酯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二氯醋酸二异丙胺片.观察糖脂代谢在NASH治疗中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肝功能及血脂代谢情况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血糖代谢情况无明显变化(P>0.05),且2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C、维生素E、葡醛内酯片和二氯醋酸二异丙胺片的治疗方法,更能有效干预三酰甘油在肝内的过度合成,调节血脂代谢,但对血糖代谢无明显影响.

    作者:丘熙廉;李佩文;刘韶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晚期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肺癌晚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法实施护理,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方法,观察2组心理健康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舒适率和疼痛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试验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肺癌晚期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春素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护理

    随着血液净化设备的不断更新及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使慢性肾衰竭患者生存时间大大延长.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合理准确的饮食护理,不仅可以达到或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防止或减轻并发症,还可以改善透析效果(体质量、心胸比率、血压、血生化、贫血),从而增强患者适应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的能力.现将笔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祁兴敏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拉莫三嗪致重症剥脱性皮炎1例

    患者,男,58岁,因躁狂发作,6个月来彻夜不眠,每天休息时间2h左右,于2009年3月2日入某基层精神病院门诊治疗.既往身体健康,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常规检查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均正常.体格检查无异常.

    作者:王秀丽;赵智峰;刘世福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新生儿窒息6例复苏的护理

    胎儿娩出时以及出生后数分钟内,无呼吸或呼吸抑制者称新生儿窒息,它是新生儿围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窒息后,因缺氧可对小儿神经系统及各器官造成不利影响,严重窒息可导致不可逆的缺血缺氧性脑病,以致造成小儿智力低下、脑瘫、癫痫后遗症.因此,做好新生儿复苏的护理,是减少窒息并发症,降低围产儿病死率和伤残率的关键之一.收集临床2005年9月-2008年9新生儿窒息资料,现将其护理处理简述如下.

    作者:何玉琴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鼻咽癌的放疗护理

    鼻咽癌是我国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多数鼻咽癌为低分化癌,对放射线敏感性高,故放射治疗是治疗鼻咽癌的首选方法,早期鼻咽癌患者约80%可由放疗治愈[1].各期鼻咽癌放疗的生存率为50%左右.但放疗也给患者带来许多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照射部位皮肤损伤,口腔黏膜溃疡,甚至导致大出血,所以对鼻咽癌患者放疗的护理至关重要.我科自2008年8月-2009年3月利用60钴适形放疗治疗鼻咽癌患者25例,患者在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下顺利完成放疗,达到预期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红梅;张丽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开胸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开胸术后护理的主要任务.由于麻醉药物作用、伤口疼痛、吻合口处充血和水肿的影响,均会抑制患者咳嗽,导致呼吸道被分泌物阻塞而引起肺不张、肺炎等并发症[1].我院胸外科近年收治食管癌、贲门癌、肺癌开胸患者39例,现将其呼吸道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尹清;叶爱琴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肺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肺心病患者由于病情程度不同,及生活和工作环境不同,其心理表现也不同,应掌握每个患者的心理动态,使其配合治疗,是护理工作的任务之一.

    作者:李秀清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肝素钠联合丹红注射液对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肝素钠联合丹红注射液对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160例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钠及丹红注射液,以14d为1个疗程.观察2组疗效、血气分析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2组治疗后均可以明显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0.05或P<0.01);治疗组可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P<0.05),且治疗组对PaO2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肝素钠联用丹红注射液可改善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PaO2及PaCO2,改善血黏度.

    作者:左天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戊酸雌二醇、甲羟孕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的应用

    宫内节育器(IUD)为一种简单、易行、安全的避孕措施之一,但节育器嵌顿为其并发症之一.我院采用戊酸雌二醇、甲羟孕酮(安宫黄体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应用于取环术中,可使绝大多数绝经后妇女IUD顺利取出,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爱霞;倪竹青 刊期: 2009年第2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