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凤;王亚丽;任丽华
目的 探讨分析中医辨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间收治的120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60例.甲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乙组给予美托洛尔联合谷维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甲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乙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在较短的时间内缓解临床症状,是一种值得临床普及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成伟;韩莉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及探索助产护理干预在高龄产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观察其对产妇产程与分娩方式造成的影响,旨在为高龄产妇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本组收集我院住院分娩的200例高龄产妇进行临床研究,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系统、全面的助产护理干预.观察和记录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与产后出血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与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中自然分娩产妇的第一、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助产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高龄产妇的剖官产率,缩短产程时间,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赖志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5年1月收治的77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护理总满意率为94.87%,对照组为78.9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1).结论 IBS-C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对和谐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王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伊立替康(CPT-11))联合铂类三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研究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CPT-11联合铂类三线治疗的30例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30例晚期NSCLC患者中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13.33% (4/30)、53.33% (16/30),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为3.17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脊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均无治疗相关性死亡,其中≥3级粒细胞减少6例(20.00%),≥3级白细胞减少6例(20.00%),≥3级血小板减少3例(10.00%),≥3级消化道反应3例(10.00%),≥3级贫血1例(3.33%).结论 CPT-11联合铂类三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毒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时建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益生菌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肝硬化肠菌失调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2例肝硬化肠菌失调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益生菌治疗,观察组给予益生菌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浆内毒素水平、肠粘膜通透性、肝功能及中医症状总积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生菌联合参苓白术散能有效改善肝硬化肠菌失调患者肝功能,纠正肠菌失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国辉;许英铭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阐述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在过敏性鼻炎患儿临床检测和日常预防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08例过敏性鼻炎患儿,运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吸人性和食人性sIgE,并且考察患儿不同年龄阶段的sIgE检测阳性率.结果 在吸人性过敏原中以户尘螨和屋尘的sIgE阳性率高,分别为88.46%、81.25%;在食人性过敏原中以牛奶的sIgE阳性率高,为22.60%;不同年龄段过敏性鼻炎患儿均主要为吸人性过敏,占76.44% (159/208).结论 过敏原特异性IgE (sIgE)为检测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方法之一,早期检测sIgE及避免接触过敏原是控制病情的有效方法,对于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卢传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上颈椎损伤中使用螺旋CT三维重建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60例确诊为上颈椎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分别采用X线平片、常规CT和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进行诊断,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60例患者中,确诊为骨折70处,其中寰椎爆裂性骨折16处,枢椎齿状突骨折26处,枢椎椎体骨折16处,枢椎椎弓骨折12处;脱位19处,均为寰枢关节脱位.X线片检查发现骨折36处,漏诊24处(40.00%);脱位10处,漏诊9处(47.36%);常规CT检查发现骨折50处,漏诊20处(28.57%);脱位11处,漏诊8处(42.11%);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发现骨折69处,漏诊1处(1.43%);脱位19处,无漏诊.螺旋CT三维重建的检查准确性为(98.88%)明显高于X线平片(51.69%)和常规CT(68.5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可以清晰准确地显示患者的骨折、脱位情况,建议在上颈椎损伤的诊断中采用.
作者:傅俊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两种可切削陶瓷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CAD/CAM)临床修复效果.方法 将160例牙体缺损患者根据CEREC操作流程进行修复体设计与制作,共计228个.完成3个月及6个月后,按照改良美国公共卫生协会评价标准(USPHS)对修复体进行评价,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种陶瓷修复体各指标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绝大部分修复体各指标评价均达A级,表现良好.ENAMIC弹性瓷在修复空间有限、制备量不足及对黯存在金属黯面修复体的病例中表现更为出色.结论 两种可切削陶瓷椅旁CAD/CAM对牙体缺损的修复均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陈碧霞;陈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垂体后叶素预注射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14例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注射垂体后叶素预处理,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6个月患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2、4、6个月,观察组F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减少量少于对照组(P<0.01),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预注射垂体后叶素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对卵巢功能伤害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甘隆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结合炔雌醇环丙孕酮(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5年8月的12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达英-35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黄体生成素(LH)、血清总辜酮(T)和卵泡刺激素(FSH)及排卵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H、T和FSH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的LH、T和FSH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排卵率为3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2.5%少于对照组的31.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二甲双胍结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可以改善患者的雌激素水平,提高排卵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李学英;林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微量喂养对减少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 将2012年5月~2013年12月于我院重症监护室住院的49例早产儿纳入本次研究,列为观察组,与同期出生的52例足月正常新生儿(对照组)对比.对照组实施常规喂养,观察组实施微量喂养,观察两组血清前白蛋白含量及体格生长情况.结果 两组出生时、出院时血清前白蛋白含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出生时、出院时血清前白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 <0.05或P<0.01);两组出生时身高、体重、头围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出生时身高、体重、头围均低于对照组(P<0.01);出生6个月时,两组血清前白蛋白含量、身高、体重及头围增长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微量喂养,有助于提升营养吸收效果,促进体格生长发育,对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欧伟明;张菊弟;张金凤;林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急腹症肠套叠与肠扭转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诊治的72例肠套叠、102例肠扭转小儿急腹症患儿临床资料,对确诊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肠套叠患儿在确诊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5.83%,90.28%患儿长轴切面上呈“套筒”征、短轴切面上呈“同心圆”征;肠扭转患儿在确诊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4.31%,78.43%患儿肠系膜上静脉围绕肠系膜上动脉轴旋转形成“漩涡征”者,旋转度数270 ~720°,包块位置血流呈现蓝红相间的环绕血流征象.结论 小儿急腹症肠套叠与肠扭转临床症状表现相似,但是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表现各有特点,肠套叠表现为“套筒”征、“同心圆”征,肠扭转表现为“漩涡征”,可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两者进行鉴别诊断.
作者:许杨明;蔡艳;李为莲;张秋月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预防产妇产后恶露不尽的疗效及安全性,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1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产后恶露排净时间和子宫复旧情况,以评价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平均恶露排净时间为(13.27±3.3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7.62±3.6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7.89,P<0.01);观察组产妇产后恶露不尽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7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7.30,P<0.01);观察组产妇子宫复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加快产妇子宫复旧,从而缩短产妇产后恶露持续时间,降低产后恶露不尽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建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分析垂体后叶素在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产科应用垂体后叶素预防官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55例产妇为观察组对象,另外选择应用卡前列甲酯栓预防官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50例产妇为对照组研究对象,观察两组产妇官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产后出血量,并总结分析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产妇官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7.27%明显低于对照组22.00%,产后出血量(91.2±5.0)ml明显低于对照组(152.8±6.7)m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垂体后叶素促子宫收缩效果更强,可有效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发生,围产期科学的护理非常关键,临床要提高警惕.
作者:谭美珍;岑婷;张淑芬;谢凤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瘢痕子宫二次妊娠产妇采用不同手术方式对新生儿结局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瘢痕子宫二次妊娠产妇90例,依据人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观察组实施周基杰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比两组新生儿结局及产妇并发症情况.结果 ①手术情况:观察组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手术总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②术后并发症: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切口撕裂、盆腔粘连、产褥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③新生儿结局:两组新生儿均未死亡,且新生儿Apgar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周基杰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能改善瘢痕子宫二次妊娠母婴结局,对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具有显著优势,既可减少产妇并发症,促进其术后恢复,也可利于胎儿娩出,减少新生儿窒息,因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桂芬;何丽娟;何玉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深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近期效果及毒副反应.方法 将73例晚期卵巢癌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行单纯全身化疗,即给予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全身化疗基础上联合腹盆腔深部热疗.比较两组近期效果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肿瘤缓解有效率、腹水及CA125控制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Ⅲ+ Ⅳ度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深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近期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肿瘤缓解有效率、腹水及CA125控制有效率,降低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菁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比较小切口+三氧负压联合治疗方案与脓肿切开引流治疗方案治疗产后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5例产后乳腺脓肿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3例患者实施小切口+三氖负压联合方案治疗;对照组32例患者实施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方案治疗.对所有患者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治愈,且观察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创口愈合和换药时间短于对照组(P<0 01).结论 在产后乳腺脓肿治疗中,采用小切口+三氧负压联合治疗力方案可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杜文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部分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71例作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组(MPP组),根据胸部X线检查结果将MPP组患儿分为MPP大叶型组和MPP支气管组.选取我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但非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34例作为非肺炎支原体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25例作为支气管哮喘组,并且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被选作健康对照组.对各组儿童进行FeNO值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的检测.结果 MPP组FeNO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支气管哮喘组FeNO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MPP支气管组患儿与MPP大叶型组患儿的FeNO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肺炎支原体组的FeNO值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检查发现,MPP组和非肺炎支原体组的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P组的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低于非肺炎支原体组(P<0.01).结论 儿童感染肺炎支原体会引起气道的炎症反应,能显著降低FeNO值,其原因可能是气道局部合成一氧化氮减少.检测FeNO能够为评价肺炎支原体感染提供另一个角度的依据.
作者:白翠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肠易激动综合征(IBS)伴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对IBS患者负性情绪及疗效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1月于我院治疗并伴中度以上抑郁[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评分)≥63分)]的IBS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益生菌制剂和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黛力新,两组疗程均为6周,比较治疗前后症状表现情况,同时应用情绪状态评定量表(POMS)评价患者负性情绪严重程度.结果 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的POMS评分(5.34±0.21)显著低于对照组(17.99±2.28);服用黛力新6个月后,观察组的疗效改善率为77.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75%,其中观察组腹泻主导型治疗有效率为31.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50% (P <0.05).结论 IBS病程长、反复发作,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将黛力新用于IBS伴抑郁患者具有良好疗效,能缓解患者不适症状,改善负性情绪,从而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志英;赖春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B超定位在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8月使用B超定位指引下进行脐静脉置管术的新生儿6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本院2014年1~12月行常规脐静脉置管术的新生儿90例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置管情况.结果 观察组60例中,置管成功52例(86.7%),失败8例(13.3%);52例置管成功新生儿中,43例置管于T8~9,3例置管于T7,6例置管于T10.对照组90例中,置管成功63例(70.0%),失败27例(30.0%);63例置管成功新生儿中,31例置管于T8~9,9例置管于T7,16例置管于T10,7例置管于T11;两组置管成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置管失败因素与脐静脉壁纤薄及早产密切相关.结论 B超定位在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能有效提高置管精确度,降低新生儿X线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龙魂;王涛;许锦富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