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部膳食保障单位食品卫生状况调查及风险分析

王民;于瑞敏;彩朝平;张晓芳;高戎;胡冰冰;佟亮

关键词:部队, 膳食保障, 食品安全, 风险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部队膳食保障单位食品卫生状况,进行风险分析,为科学监管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国家卫生部《餐饮业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表》,采取现场检查、查看资料和采样检测的方法,对某部93家膳食保障单位食品卫生状况进行整体评价,结合评价结果,进行不同类型保障单位的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结果机关食堂、社会化保障食堂和部队招待所餐饮部合格率分别为91.9%、83.3%、8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优秀率分别为89.2%、44.4%和75.0%,机关食堂优秀率高于社会化保障食堂( P <0.0166);三类食堂在关键监督项目方面检出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机关食堂卫生管理与制度落实、环境卫生与设施、餐厨具消毒的优秀率均高于社会化保障食堂(P <0.0166)。在凉菜间卫生方面,机关食堂和社会化保障食堂优秀率均低于部队招待所餐饮部( P <0.0166)。结论机关食堂整体卫生状况好于社会化保障食堂和招待所餐饮部,三种类型保障单位均存在食品安全风险。
白求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更年解郁安神汤加心理调摄法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更年解郁安神汤加心理调摄法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的效果。方法将84例女性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自拟更年解郁安神汤治疗,观察组增加心理调摄法治疗。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HAMA 和 HAMD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HAMA和HAMD评分均有明显下降( P <0.01);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 P <0.01)。结论更年解郁安神汤加心理调摄法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仕红;周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危急值自动警示系统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危急值自动警示系统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5月起启用的危急值自动警示系统为对象,与以往电话口头报告方式相比较:危急值应答率、通知医生时间和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程度。结果应用该系统使急诊科危急值应答率由94.83%提升到100.00%,通知医生的时间由(60.58±8.97)秒缩短到(31.45±1.82)秒,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程度评分由(8.72±0.97)分提高到(9.01±0.88)分,与应用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危急值自动警示系统的应用提高了急诊科患者救治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有助于护士更加及时的通报危急值、准确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赵娟;关惠仪;伍慧红;李淑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不同促排卵药物启动剂量对 FSH和获卵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启动剂量的果纳芬对促卵泡激素( FSH)和获卵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0例不孕患者分为A、B、C、D 4组(果纳芬启动剂量分别为112.5 U、150 U、187.5 U和225 U),每组50例,比较4组血清FSH水平和获卵效果。结果4组下调后的血清FSH水平均低于基础FSH水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日血清雌二醇( E2)水平均高于启动前;B 组、C 组和 D 组下调后血清 FSH水平均高于 A组,HCG日血清E2水平均低于A组;B组、C组HCG日血清E2水平亦均高于D组( P <0.05)。 A组、B组、C组和D组获卵数和成熟卵子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112.5 U 的果纳芬启动剂可在以较小的药物用量和药物治疗费用的基础上取得较佳的血清FSH水平下调作用和获卵效果,有助于提高妊娠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持续双套管冲洗负压引流术治疗十二指肠外瘘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持续双套管冲洗负压引流术治疗十二指肠外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十二指肠外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引流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持续双套管冲洗负压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持续引流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持续引流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 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68.00%( P <0.05)。结论持续双套管冲洗负压引流术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陈家露;梁健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方法选取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照组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随访1年观察髋关节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 P <0.0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随访1年,均未见不良反应,末次随访两组优良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特点,更适合老年患者选择。

    作者:赵继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呼吸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呼吸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常规抗炎、平喘治疗等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观察组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4h后血气分析、心率及呼吸频率变化,比较治疗3d后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呼吸频率及心率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 P <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高于对照组( P <0.01),PaCO2、心率及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 P <0.01)。治疗3d后总有效率84.00%高于对照组48.00%( P <0.01)。结论呼吸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在24h内改善血气分析指标,降低心率及呼吸频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俊城;蔡芹;熊亏全;罗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血清载脂蛋白 B、半胱氨酸蛋白酶水平在哮喘患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载脂蛋白B( ApoB)、半胱氨酸蛋白酶水平在哮喘患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儿科哮喘患儿12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ApoB、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Caspase-8)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ApoB和两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 <0.01);其中哮喘急性发作期上述指标均高于临床缓解期和慢性持续期( P <0.01),临床缓解期上述指标高于哮喘慢性持续期( P <0.01)。结论血清 ApoB、半胱氨酸蛋白酶可能干预哮喘发生和发展的病理过程,上述指标的增加共同诱发哮喘。

    作者:林俊荣;刘日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管状胃代食管术治疗儿童食管瘢痕性狭窄围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管状胃代食管术治疗儿童食管瘢痕性狭窄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提高该病的护理水平。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4年7月接受胸骨后管状胃代食管术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患儿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7例患儿均治愈出院,出院前及随访行上消化道造影显示管状胃形态及功能良好,术后患儿体重增加满意。结论管状胃代食管术是治疗食管瘢痕狭窄的有效术式,与该术式配套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安全、有效和可行,适宜推广应用。

    作者:宋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研究

    目的:纯化和体外培养子痫前期患者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 pMSCs),研究子痫前期患者pMSCs的免疫抑制能力。方法从子痫前期患者及正常妊娠者胎盘组织中纯化培养pMSCs,应用Transwell板将pMSCs与混合淋巴细胞共培养,检测淋巴细胞数,计算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率。在培养基中加入干扰素γ,分别从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检测pMSCs的吲哚胺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表达水平。结果来源于子痫前期患者的PMSCs和正常妊娠者的形态相同,表达CD44、CD29、CD73、CD90、CD105、HLA-I类分子,极少表达CD34、CD45、CD14及HLA-Ⅱ分子。能够在体外被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及成脂细胞。细胞释放的可溶性分子具有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细胞表达低水平的IDO,但当受到IFN-γ刺激后,表达水平显著提高( P <0.05)。对照正常妊娠组和子痫前期组pMSCs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和表达IDO水平,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 P >0.05)。结论 pMSCs所表达的IDO和释放的可溶性分子可能与PE的发生、发展无关;由于现有体外培养技术不能反映pMSCs在体内的状态,也可能导致原本存在的差异难以体现出来。

    作者:沙文琼;折瑞莲;柯茹;王硕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 S-100β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S-100β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3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37例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行静脉滴注。在脑出血后2 d(治疗前)、3 d、10 d时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浆S-100β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S-100β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 P >0.05);脑出血后3 d,两组患者血浆S-100β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升高( P <0.05);脑出血后10 d,观察组患者血浆S-100β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依达拉奉可有效降低脑出血患者血浆S-100β蛋白水平,是抑制神经功能缺损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彧;巫建芳;龙贵华;龙志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不同年龄多发性骨折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的时相改变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多发性骨折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的时相变化及意义。方法检测3个不同年龄组多发性骨折患者骨折6 h内、48 h后和对照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 FIB)、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指标,并对组间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多发性骨折6 h内,≤44岁年龄组患者PT、APTT和PLT均高于对照组( P <0.05或P <0.01);≥60岁年龄组PT、FIB和PLT均高于对照组( P <0.01);而45~59岁年龄组所有指标及另两个年龄组的其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多发性骨折48 h后,不同年龄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多发性骨折患者早期凝血系统被激活,随后凝血指标恢复到动态平衡状态,防止血栓的发生。

    作者:方永美;王平均;张华威;邵先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个性化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焦虑情绪及护理满意率的影响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模式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 UGB)患者焦虑情绪及护理满意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UGB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医院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焦虑程度评分和护理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1),对护理工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能有效改善UGB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惠敏;李建英;张丽琼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腔镜根治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直肠癌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腹腔镜根治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直肠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40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根治术联合FOLFOX6(5-FU/LV+OXA)方案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腹腔热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化疗毒性反应和肿瘤复发、转移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和化疗毒性反应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 P <0.01),2年内局部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腹腔热灌注化疗可以提高患者的2年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同时不加重患者化疗毒性反应严重程度,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秀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经阴道彩色 B超对诊断瘢痕子宫妊娠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B超对诊断瘢痕子宫妊娠的效果。方法选取瘢痕子宫妊娠患者80例,均行经腹部及经阴道彩色B 超检查,根据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诊断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经阴道彩超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3.75%,高于经腹部彩超检查的65.00%( P<0.01);经阴道彩超检查的漏诊率为1.25%,低于经腹部彩超检查的13.75%( P <0.01)。结论在瘢痕子宫妊娠患者的诊断中,经阴道彩色B超可降低检查的漏诊率,提高诊断的正确性,应作为瘢痕子宫妊娠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李宗珂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脊柱不稳108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脊柱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脊柱不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和患者意见分为两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腰椎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 P <0.01);观察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差大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脊柱不稳效果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邹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军事医学类稿件进行保密审查的启事

    交流与保密是一对矛盾。科技期刊的主要任务是学术交流,但为了更好地交流,就必须认真遵守保密制度,做好保密工作。为进一步落实保密工作的有关规定,防止泄密事件的发生,我刊编辑部向广大作者申明:凡是可能涉及军队秘密的军事医学类稿件,请作者在向我刊投稿前一律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本单位进行保密审查,并请开具保密审查证明,加盖保密委员会公章。敬请各位作者在投稿时予以注意,并请相互转告。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后路内固定联合椎弓根植骨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后路内固定联合椎弓根植骨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行后路内固定联合椎弓根植骨治疗,对照组行后路内固定常规外侧植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Cobb角、椎体前缘及后缘高度压缩率术后1年时均较术前缩小( P <0.01),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 P <0.01)。结论后路内固定联合椎弓根植骨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有助于重建椎体高度,维持较好的矫正效果,效果肯定。

    作者:韩成龙;温洪鹏;陈潮宇;吴绍康;黄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对社区哮喘患儿的临床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健康教育对社区哮喘患儿的临床影响。方法将140例社区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宣教,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两组均随访6个月,比较病情变化及哮喘发作情况。结果随访结束后,两组患儿PAQLQ分值、C-ACT评分及FEV1/FVC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P <0.01);治疗后两组比较,干预组三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 P <0.01),哮喘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 P <0.01)。结论以社区为单元,合理、正确的健康教育对提高哮喘患儿生活质量、缓解病情、预防复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施耀标;郭瑞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统计学符号的书写

    统计学符号要按国家标准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珋(中位数仍用M );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珋;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 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疗法( 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施以MECT。根据患者治疗前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分的变化,评定治疗效果;并在治疗1个月后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 WCST)试验、数字广度测验等认知功能测查,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经 PAN-SS评分测定,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0.0%( P <0.05);治疗后观察组 WCST试验完成分类所需总应答数、完成时间和错误应答数均少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 P <0.05或P <0.01);对照组患者在WCST试验中完成分类所需总应答数和错误应答数均少于治疗前( P <0.05);两组数字广度测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朝雄;熊建文;付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白求恩医学杂志

白求恩医学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