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露;梁健扬
目的:了解2010年3月~2015年3月本社区8月龄婴儿智能发育状况及贫血、围生期高危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对婴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0~6岁儿童智能发育量表( DDST)对受检婴儿进行智能发育筛查,并对影响智能发育的围生期高危因素、家庭环境因素进行调查,同时化验血常规。结果586例婴儿筛查结果正常539例,占91.98%,筛查阳性47例(8.02%);高危儿、贫血、母亲文化程度低、无早教的儿童筛查阳性率高于其他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围生期高危因素、贫血、母亲文化程度低、早教缺乏是影响婴儿智能发育的重要因素,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婴儿智力发展。
作者:田杰;郭沂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更年解郁安神汤加心理调摄法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的效果。方法将84例女性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自拟更年解郁安神汤治疗,观察组增加心理调摄法治疗。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HAMA 和 HAMD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HAMA和HAMD评分均有明显下降( P <0.01);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 P <0.01)。结论更年解郁安神汤加心理调摄法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仕红;周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疗(3Dconformal technigue,3DCRT)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3DCRT的220例初治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作生存分析。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4.5(2.8~50.3)个月。近期总有效率96.8%。全部患者中,死亡l53例。l、2、3年总生存率分别是63.1%、36.0%和30.5%。中位生存时间为l4.5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T分期、N分期、钡餐肿瘤长度、CT肿瘤长度、CT肿瘤大径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 Cox多因素分析显示,CT肿瘤大径、N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食管癌3DCRT能取得较好的疗效,CT肿瘤大径、N分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对于淋巴结阳性患者,建议行辅助化疗。建议将放疗剂量提高到60 Gy以上,但不应盲目提高放疗剂量至70 Gy以上。
作者:孙一;董勇;肖鹏;陈定科;方佳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实习前对医院感染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并组织岗前培训,以提高实习质量,确保职业安全。方法对2013年进入我院实习的120名护生在岗前培训前后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医院感染知识技能岗前培训,对比岗前培训前后的效果,并与2012年实习护生进行比较。结果岗前培训后,实习护生对医院感染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 P <0.01);2013年实习护生的职业损伤发生率低于2012年( P <0.05);2013年实习护生手卫生执行良好率高于2012年( P <0.01)。结论护生实习前感染控制和职业防护技能相关知识严重不足,防护能力较差,应加强岗前培训,以提高实习护生医院感染知识和职业防护能力,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作者:刘素群;曹胜男;谢玉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疗法( 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施以MECT。根据患者治疗前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分的变化,评定治疗效果;并在治疗1个月后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 WCST)试验、数字广度测验等认知功能测查,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经 PAN-SS评分测定,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0.0%( P <0.05);治疗后观察组 WCST试验完成分类所需总应答数、完成时间和错误应答数均少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 P <0.05或P <0.01);对照组患者在WCST试验中完成分类所需总应答数和错误应答数均少于治疗前( P <0.05);两组数字广度测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朝雄;熊建文;付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持续双套管冲洗负压引流术治疗十二指肠外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十二指肠外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引流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持续双套管冲洗负压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持续引流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持续引流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 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68.00%( P <0.05)。结论持续双套管冲洗负压引流术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陈家露;梁健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两种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治疗婴幼儿急性喉炎效果评价。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肾上腺素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肾上腺素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儿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呼吸频率、心率的改变。结果观察组呼吸困难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入院10 h后观察组呼吸频率、心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布地奈德联合肾上腺素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治疗婴幼儿急性喉炎效果优于单用肾上腺素,是治疗急性喉炎较好的方法。
作者:庄城林;刘武辉;蒋运生;林友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功能锻炼作业单在椎体成形骨水泥颗粒注入术后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76例行椎体成形骨水泥颗粒注入术患者随机分为行常规功能锻炼指导的对照组和依据功能锻炼作业单进行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住院时间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 P <0.01),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P <0.01),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功能锻炼作业单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且住院时间缩短。
作者:武睿敏;张卫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PDP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P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α-硫辛酸静脉滴注,观察组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静脉滴注,均1次/d,用药2周。观察治疗前后胫神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估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治疗后胫神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NCV与SNCV均较治疗前提高( P <0.01),观察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 P <0.01);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 P <0.01),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 P <0.01)。结论α-硫辛酸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治疗PDPN能有效改善患者病变神经传导速度及疼痛感,疗效确切。
作者:覃毅华;杨金文;陈桂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喉骨软化症患儿的病因、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喉骨软化症患儿180例,所有患儿常规进行喉部B超无创检查;轻、中度患儿采用少食多餐、抗反流等治疗;重度患儿行纤维喉镜检查,并进行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结果50例重度患儿采用纤维喉镜检查发现,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充血。重度喉骨软化症患儿中,采取手术治疗的20例在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治愈率均高于保守治疗患儿( P <0.01)。结论轻、中度喉骨软化症患儿采用少食多餐、抗反流治疗效果满意,重度患儿采用声门上成形术治疗,结合抗反流治疗,能取得满意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赵宇;李兰;张德伦;冼志雄;滕以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过渡期腹膜透析出院患者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30例出院后腹膜透析终末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住院期间均选择相同治疗和护理方式,观察组出院时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6个月后评价自我管理行为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经护理干预后,相关知识总掌握率高于对照组( P <0.05),自我管理行为得分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对需接受腹膜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出院后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掌握相关知识,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作者:麦倩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热证患者尿水通道蛋白2(AQP2)的表达、血清热应激蛋白70(HSP70)变化。方法选取诊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湿热证组),中医辨证为湿热证其中湿偏重证者43例、热偏重证者57例,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正常人群50例为对照组,检测尿AQP2、血清HSP70水平。结果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热证组患者尿AQP2、血清HSP70水平高于对照组( P <0.01),中医辨证湿偏重证者尿AQP2水平高于热偏重证者( P <0.01),湿偏重证者血清HSP70水平低于热偏重证者( P <0.01)。结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热证患者尿AQP2、血清HSP70表达水平较正常人群升高,湿偏重证与热偏重证者尿 AQP2、血清HSP70表达并不完全相同,检测AQP2、血清HSP70可作为湿热证辨证论治的量化指标,用于指导临床诊治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陈佩婵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层带教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内科实习护生9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5名。观察组采用分层带教方法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带教,带教结束后统一进行临床操作、基本理论、护理道德考核和教学满意率调查,比较两组护生临床操作、基本理论和护理道德得分以及对护理带教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护生临床操作、基本理论和护理道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P <0.01)。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满意率达到100.00%,高于对照组的84.44%( P <0.05)。结论相对于传统护理带教模式,分层带教更具针对性,教学质量有较大提升,对护理人才的培养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管映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宫颈糜烂患者LEEP刀环切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确诊宫颈糜烂需行宫颈LEEP刀环切术的1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85例。对照组在围术期接受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在围术期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阴道流液时间、LEEP刀环切术后临床效果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阴道流液时间短于对照组( P <0.01),对护理工作满意率及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宫颈糜烂患者 LEEP刀环切术围术期护理,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模式,且护理满意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仙梦;王淑如;郭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使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Embase、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万方数据库,检索年限从建库到2014年12月。对符合质量标准的研究采用RevMan 5.1进行异质性检验及Meta分析。终入选5篇文献,20067例患者,其中氯吡格雷组9851例、替格瑞洛组10216例。以心血管死亡率比较评估疗效,以心肌梗死溶栓试验( TIMI)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评估安全性。结果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替格瑞洛组患者心血管死亡率(RR=0.88,95%CI:0.82~0.95, Z =3.55, P =0.0004)显著降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IMI主要出血事件(RR=0.00,95%CI:-0.01~0.01, Z =0.57, P =0.57)的发生率相似。结论 ACS患者应用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更能有效的降低心血管死亡率,且不增加TIMI主要出血风险。
作者:何芸;王淑香;赵强;吴同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分析健康教育对社区哮喘患儿的临床影响。方法将140例社区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宣教,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两组均随访6个月,比较病情变化及哮喘发作情况。结果随访结束后,两组患儿PAQLQ分值、C-ACT评分及FEV1/FVC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P <0.01);治疗后两组比较,干预组三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 P <0.01),哮喘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 P <0.01)。结论以社区为单元,合理、正确的健康教育对提高哮喘患儿生活质量、缓解病情、预防复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施耀标;郭瑞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团体为单位的体检形式已成为各体检机构的工作核心。在团体体检过程中体检人员及体检流程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团体体检人员多,时间集中,工作量大,受检者满意度低,是团体体检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强化科学合理的安排体检人员、体检项目及体检流程,是我院体检中心一直探索和解决的目标。自2006年我院体检中心成立以来,经过8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对团体体检的流程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冬梅;垢建华;刘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带蒂皮瓣联合负压创面治疗足踝部皮肤软组织撕脱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足踝部皮肤软组织撕脱伤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带蒂皮瓣治疗,观察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负压创面治疗,观察术后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年,观察皮瓣感觉功能。结果观察组成活率高于对照组( P <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或P <0.01)。随访1年,皮瓣分辨觉对比,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带蒂皮瓣联合负压创面治疗用于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撕脱伤,具有成活率高、并发症少的特点,是治疗足踝部皮肤软组织撕脱伤的理想选择。
作者:李裕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伴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COPD 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进行常规治疗的50例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治疗的54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动脉血气分析、6 min步行试验及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动脉血氧分压( PaO2)较治疗前升高( P <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 PaCO2)、6 min 步行试验结果及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 <0.05或P <0.01);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 P <0.01)。结论在给予患者积极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治疗COPD伴呼吸衰竭,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呼吸衰竭症状,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疗效良好。
作者:白俊杰;陆志毅;高源根;吕灼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后关爱服务( PAC)对患者焦虑、忧郁情绪及护理满意率的影响。方法选取人工流产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行医院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在常规医院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增加PAC。两组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对患者术前术后焦虑和忧郁程度进行评价分析,并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两组术后SAS和SDS评分均较术前下降( P <0.05或P <0.01),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 P <0.0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人工流产患者实施PAC,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适宜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钟志英;吴晓燕;林晖华;陆凤江;谢冬钱;杨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