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热证患者尿AQP2、血清HSP70变化研究

陈佩婵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湿热证, 尿AQP2, 血清HSP70
摘要:目的:研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热证患者尿水通道蛋白2(AQP2)的表达、血清热应激蛋白70(HSP70)变化。方法选取诊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湿热证组),中医辨证为湿热证其中湿偏重证者43例、热偏重证者57例,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正常人群50例为对照组,检测尿AQP2、血清HSP70水平。结果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热证组患者尿AQP2、血清HSP70水平高于对照组( P <0.01),中医辨证湿偏重证者尿AQP2水平高于热偏重证者( P <0.01),湿偏重证者血清HSP70水平低于热偏重证者( P <0.01)。结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热证患者尿AQP2、血清HSP70表达水平较正常人群升高,湿偏重证与热偏重证者尿 AQP2、血清HSP70表达并不完全相同,检测AQP2、血清HSP70可作为湿热证辨证论治的量化指标,用于指导临床诊治具有一定意义。
白求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CT立体定位微创软通道液化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CT立体定位下微创软通道液化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CT立体定位下微创软通道液化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保守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时间血肿量、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不同时间与本组前一治疗时间比较均明显减少( P <0.05),治疗后1 d、3 d、5 d同期对比,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 P <0.01);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P <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CT立体定位下微创软通道液化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血肿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俏菁;黎源;黄启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疗效及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使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Embase、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万方数据库,检索年限从建库到2014年12月。对符合质量标准的研究采用RevMan 5.1进行异质性检验及Meta分析。终入选5篇文献,20067例患者,其中氯吡格雷组9851例、替格瑞洛组10216例。以心血管死亡率比较评估疗效,以心肌梗死溶栓试验( TIMI)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评估安全性。结果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替格瑞洛组患者心血管死亡率(RR=0.88,95%CI:0.82~0.95, Z =3.55, P =0.0004)显著降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IMI主要出血事件(RR=0.00,95%CI:-0.01~0.01, Z =0.57, P =0.57)的发生率相似。结论 ACS患者应用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更能有效的降低心血管死亡率,且不增加TIMI主要出血风险。

    作者:何芸;王淑香;赵强;吴同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个性化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2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心功能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05)。护理干预6个月后,两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 P <0.01),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 P <0.01或 P <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和改善预后。

    作者:稳银容;谭梅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 S-100β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S-100β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3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37例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行静脉滴注。在脑出血后2 d(治疗前)、3 d、10 d时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浆S-100β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S-100β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 P >0.05);脑出血后3 d,两组患者血浆S-100β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升高( P <0.05);脑出血后10 d,观察组患者血浆S-100β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依达拉奉可有效降低脑出血患者血浆S-100β蛋白水平,是抑制神经功能缺损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彧;巫建芳;龙贵华;龙志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黄芪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肾损害效果及对尿蛋白与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芪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效果及对尿蛋白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高血压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黄芪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 Scr)和尿素氮( BUN)均较治疗前下降( P <0.01),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 P <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4.00%( P <0.05)。结论黄芪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疗效确切,有助于降低尿蛋白水平及促进肾功能恢复,起到保护肾脏作用。

    作者:余建国;李鹏;杨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经阴道彩色 B超对诊断瘢痕子宫妊娠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B超对诊断瘢痕子宫妊娠的效果。方法选取瘢痕子宫妊娠患者80例,均行经腹部及经阴道彩色B 超检查,根据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诊断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经阴道彩超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3.75%,高于经腹部彩超检查的65.00%( P<0.01);经阴道彩超检查的漏诊率为1.25%,低于经腹部彩超检查的13.75%( P <0.01)。结论在瘢痕子宫妊娠患者的诊断中,经阴道彩色B超可降低检查的漏诊率,提高诊断的正确性,应作为瘢痕子宫妊娠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李宗珂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低分子肝素与尿激酶治疗非大面积肺栓塞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抗凝与尿激酶溶栓治疗非大面积肺栓塞( PTE)的效果。方法选择非大面积 PTE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溶栓;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PaO2和PaCO2均高于治疗前( P <0.01),观察组治疗后PaO2和PaCO2高于对照组治疗后( P <0.01)。治疗7 d,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非大面积PTE疗效满意,且具有提高机体PaO2和PaCO2含量,无出血及再次栓塞风险。

    作者:李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实习护生医院感染知识及职业防护技能岗前培训效果分析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实习前对医院感染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并组织岗前培训,以提高实习质量,确保职业安全。方法对2013年进入我院实习的120名护生在岗前培训前后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医院感染知识技能岗前培训,对比岗前培训前后的效果,并与2012年实习护生进行比较。结果岗前培训后,实习护生对医院感染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 P <0.01);2013年实习护生的职业损伤发生率低于2012年( P <0.05);2013年实习护生手卫生执行良好率高于2012年( P <0.01)。结论护生实习前感染控制和职业防护技能相关知识严重不足,防护能力较差,应加强岗前培训,以提高实习护生医院感染知识和职业防护能力,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作者:刘素群;曹胜男;谢玉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分层带教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分层带教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内科实习护生9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5名。观察组采用分层带教方法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带教,带教结束后统一进行临床操作、基本理论、护理道德考核和教学满意率调查,比较两组护生临床操作、基本理论和护理道德得分以及对护理带教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护生临床操作、基本理论和护理道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P <0.01)。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满意率达到100.00%,高于对照组的84.44%( P <0.05)。结论相对于传统护理带教模式,分层带教更具针对性,教学质量有较大提升,对护理人才的培养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管映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急性肠梗阻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按照手术时间不同分成两组。于发病48 h内进行手术治疗的45例为观察组,于发病48 h后进行手术治疗的45例为对照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肠坏死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78%,高于对照组的82.22%( P <0.05);观察组肠坏死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20.00%,( P <0.05)。结论早期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作者:李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及其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疗(3Dconformal technigue,3DCRT)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3DCRT的220例初治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作生存分析。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4.5(2.8~50.3)个月。近期总有效率96.8%。全部患者中,死亡l53例。l、2、3年总生存率分别是63.1%、36.0%和30.5%。中位生存时间为l4.5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T分期、N分期、钡餐肿瘤长度、CT肿瘤长度、CT肿瘤大径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 Cox多因素分析显示,CT肿瘤大径、N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食管癌3DCRT能取得较好的疗效,CT肿瘤大径、N分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对于淋巴结阳性患者,建议行辅助化疗。建议将放疗剂量提高到60 Gy以上,但不应盲目提高放疗剂量至70 Gy以上。

    作者:孙一;董勇;肖鹏;陈定科;方佳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586例8月龄婴儿智能发育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2010年3月~2015年3月本社区8月龄婴儿智能发育状况及贫血、围生期高危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对婴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0~6岁儿童智能发育量表( DDST)对受检婴儿进行智能发育筛查,并对影响智能发育的围生期高危因素、家庭环境因素进行调查,同时化验血常规。结果586例婴儿筛查结果正常539例,占91.98%,筛查阳性47例(8.02%);高危儿、贫血、母亲文化程度低、无早教的儿童筛查阳性率高于其他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围生期高危因素、贫血、母亲文化程度低、早教缺乏是影响婴儿智能发育的重要因素,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婴儿智力发展。

    作者:田杰;郭沂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后不干耳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引发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术后不干耳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27例(127耳) CSOM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不干耳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不干耳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3例患者发生术后不干耳,发生率为18.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咽鼓管功能是否良好、术后外耳道口是否正常、术前是否伴有真菌感染、吸烟史等因素与术后不干耳有关( 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伴有真菌感染、术前咽鼓管功能障碍、术后外耳道口狭窄是术后发生不干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真菌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和外耳道口狭窄是术后不干耳发生的高危因素。

    作者:张群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支撑喉镜 CO2激光手术治疗喉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CO2激光手术治疗喉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喉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支撑喉镜CO2激光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气管切开喉显微镜切除术治疗。术后10 d,观察患者饮食情况;术后随访1年,6个月评定发音情况,1年评定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术后10 d,观察组正常饮食率高于对照组( P <0.01);术后6个月,观察组嘶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随访1年,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支撑喉镜CO2激光手术治疗喉癌有助于提高患者饮食及语言功能,达到开放治疗生存率,且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峰;莫宋平;陈振清;杨礼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统计学符号的书写

    统计学符号要按国家标准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珋(中位数仍用M );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珋;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 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脑梗死致单纯内直肌麻痹1例

    动眼神经麻痹是中脑梗死患者常见症状,多合并共济失调、感觉障碍等症状。其中,以内直肌受累常见,但仅单纯表现为内直肌受累者少见[1]。现将我院收治的中脑梗死致单纯内直肌麻痹1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然;张江涛;李勇;杜海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疗法( 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施以MECT。根据患者治疗前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分的变化,评定治疗效果;并在治疗1个月后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 WCST)试验、数字广度测验等认知功能测查,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经 PAN-SS评分测定,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0.0%( P <0.05);治疗后观察组 WCST试验完成分类所需总应答数、完成时间和错误应答数均少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 P <0.05或P <0.01);对照组患者在WCST试验中完成分类所需总应答数和错误应答数均少于治疗前( P <0.05);两组数字广度测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朝雄;熊建文;付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血清载脂蛋白 B、半胱氨酸蛋白酶水平在哮喘患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载脂蛋白B( ApoB)、半胱氨酸蛋白酶水平在哮喘患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儿科哮喘患儿12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ApoB、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Caspase-8)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ApoB和两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 <0.01);其中哮喘急性发作期上述指标均高于临床缓解期和慢性持续期( P <0.01),临床缓解期上述指标高于哮喘慢性持续期( P <0.01)。结论血清 ApoB、半胱氨酸蛋白酶可能干预哮喘发生和发展的病理过程,上述指标的增加共同诱发哮喘。

    作者:林俊荣;刘日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EB病毒感染性咽炎与肠系膜淋巴结炎发生率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EB病毒感染性咽炎与肠系膜淋巴结炎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例EB病毒感染性咽炎患儿( EB感染组)与100例非EB病毒感染性咽炎患儿(非EB感染组)为研究对象,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肠系膜淋巴结大小、数目及内部血流情况。结果 EB感染组肠系膜淋巴结炎发生率为31.00%,高于非EB感染组的8.00%( P <0.01);EB感染组肠系膜淋巴结大纵径≥10 mm、同一个切面下淋巴结数目≥3个、淋巴结内部有血流的检出率分别为30.00%、27.00%、24.00%,高于非 EB 感染组的6.00%、2.00%、2.00%( P<0.01)。结论 EB病毒感染性咽炎患儿肠系膜淋巴炎发生率明显高于非EB病毒感染性咽炎患儿,EB病毒感染可引起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两者之间有相关性。

    作者:谢汝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180例喉骨软化症患儿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喉骨软化症患儿的病因、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喉骨软化症患儿180例,所有患儿常规进行喉部B超无创检查;轻、中度患儿采用少食多餐、抗反流等治疗;重度患儿行纤维喉镜检查,并进行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结果50例重度患儿采用纤维喉镜检查发现,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充血。重度喉骨软化症患儿中,采取手术治疗的20例在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治愈率均高于保守治疗患儿( P <0.01)。结论轻、中度喉骨软化症患儿采用少食多餐、抗反流治疗效果满意,重度患儿采用声门上成形术治疗,结合抗反流治疗,能取得满意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赵宇;李兰;张德伦;冼志雄;滕以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白求恩医学杂志

白求恩医学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