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慧;王大鹏;丁宝坤;金魁和
目的比较高原环境(海拔约2850m)下30小时完全睡眠剥夺单次及重复口服咖啡因对计算能力的不同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实验设计,对6名被试前后进行2次30小时完全睡眠剥夺.在剥夺过程中,分6个时间点进行连续相加测验,分别为:24:00、03:00、05:00、07:00、09:00和13:00.在01:00和05:00时间点上分别给予两种处理:单次口服200mg咖啡因和重复口服200mg咖啡因.两次实验间洗脱期为3天.每次实验进行6个时间点的连续相加测验,观察测验成绩的变化趋势.结果两次实验中03:00与05:00时间点上作业成绩未有明显下降.在单次服用200mg咖啡因实验中,07:00测验时间点成绩明显下降,到09:00测验时间点成绩上升,13:00测验时间点成绩再次下降;而在重复服用200mg咖啡因实验中,07:00和09:00测验时间点成绩均有所提高,在13:00测验时间点成绩下降,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单200mg咖啡因.结论在高原环境下,咖啡因对抗睡眠剥夺的不良影响是有效的.并且重复口服200mg咖啡因的对抗作用较为理想,不但体现在服药后作业成绩的提高,而且也反映在对抗作用持续时间上.
作者:王伟;孙云峰;皇甫恩;苗丹民;刘旭峰;陈足怀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直接影响我国计划生育和妇女保健工作的开展.本文调查流动人口已婚已育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旨在为提高我国妇女生殖健康及生殖保健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宋爱芹;李玉梅;梁英武;翟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用心理剖析的方法探讨完成自杀者的相关因素.方法对66例完成自杀者与66例正常对照者,分别采用一般问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工具社会支持量表(TSS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社会交流量表(SC)、自杀1年前和当时总体功能评定量表(O-GAF,P-GAF)、自杀企图量表(SAS)及自杀意念量表(SIS)进行调查.采用DSM-Ⅲ-R对精神问题进行了回顾性诊断.信息来源于2名知情亲友,在死后2~14月期间进行.结果自杀者中72.72%符合DSM-Ⅲ-R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男性明显高于女性(2.98:1);女性高峰年龄较男性前移10年(20~49,30~59);春、夏季常见(66.7%);抑郁和焦虑情绪,低收入和社会支持领悟差是高危因素(P<0.05);躯体功能活动受限制是自杀的诱因(28.75%);服毒是被青睐的方法(69.7%),其次是自缢25.7%和其它(4.5%).信息人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差(9 /48).结论抑郁是自杀的危险因素.普及精神病学的知识重要.
作者:孙月吉;刘启贵;姜潮;贾树华;周莉;胡冬梅;孙燕;王蕾;Zhang Jie;Conwell Y;Wieczorek W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影响中年知识分子自感健康状况的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比较中年知识分子和一般市民对影响健康因素的认识程度;采用多因素的条件:pgostic回归分析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对自感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中年知识分子的自感健康状况与身体状况相一致,与同事关系理想和经济状况好呈正相关,但与吸烟、过量饮酒、睡眠不足、离婚或丧偶和患有慢性病呈负相关.结论对中年知识分子不仅仅要注意其身体状况,而且要注意纠正其不良的生活方式,重视其心理卫生保健,改善其经济状况.
作者:孔令斌;高中静;王元峰;杨景玉;张养菊;李燕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学习障碍及环境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和学习障碍(PRS)筛查量表,分别对755名学龄儿童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感觉统合严重失调率为13.25%;感觉统合正常与失调儿童的学习障碍有统计学差异(P<0.005);其中在LD儿童中感觉统合失调率占63.51%;感觉统合失调与母孕期的情绪、是否足月顺产、出生后的喂养方式、居住环境、孩子1岁内有无高热、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及期待等因素有关(P<0.05).结论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环境因素、学习障碍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黄娟;静进;许景明;李秀红;海燕;黄旭;王梦龙;陈学彬;苏晓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跨文化精神病学的研究途径之一是对不同群体的对比,研究文化差异对精神卫生的影响[1].维吾尔(简称维)族与汉族脑梗塞致精神障碍在临床特征及有关变量上有什么不同呢?就此问题,本文对60例维、汉族患者的有关资料进行对比研究.
作者:王新源;贾翠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初中生行为问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585名初中一年级学生应用自编相关问卷及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进行测评.结果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4.7%,男生行为问题的检出率高于女生(P<0.01),男生的A行为高于女生,女生的N行为高于男生(P<0.01).行为问题的发生与母孕期情绪及营养、子女出生后的安静度、亲子关系、玩游戏机、父母养育方式、子女个性等因素相关.结论初中生行为问题的发生系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
作者:翟静;李宪伟;刘金同;郭传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为了更好的指导病人用药,提高肾病综合征的治愈率,我们对肾病综合征病人激素治疗不遵医行为因素进行了调查.
作者:徐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电生理学的特征.方法按DSM-Ⅳ诊断标准收集25例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患者(共病组)、30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组)、14例广泛性焦虑障碍和6例惊恐障碍患者(焦虑组).对所有病例作脑电地形图检查.结果尽管共病组、抑郁组和焦虑组的α功率值和右/左α功率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三组均具有各自的特征;三组患者各脑区α频带绝对功率值与两量表分值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患者无独特的脑电地形图特征.
作者:袁勇贵;吴爱勤;张心保;李乐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索行为矫正治疗对强制戒毒期海洛因依赖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海洛因依赖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在自然戒断状态下脱瘾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行为矫正治疗.在戒断后24小时、72小时、7天、10天、一个月、3个月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戒断症状的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在戒断后24小时、72小时、7天时所出现的戒断症状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在戒断后10天、1个月、3个月时,治疗组患者戒断症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行为矫正治疗对强制戒毒期海洛因依赖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敬烈;曾羚;陈振华;王高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许多身心疾病有关,缺少社会支持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塑造,易于导致不良行为发生[1,2].群体中的社会支持状况对群体成员的生活质量和发展前途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138名高护生焦虑、抑郁和社会支持调查资料进行了分析,探讨焦虑、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间的相关性,为提高高护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提供思路.
作者:李萍;王东;马永臻;吕锋;朱孔香;焦琨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武警部队开展健康教育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取整群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对全国3 463名武警战士和指挥院校学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武警战士一般卫生知识、信念、行为平均得分分别是61.44,66.26和49.51(满分均为100分).指挥院校学员一般卫生知识、信念、行为平均得分分别是65.63,60.33和53.44(满分均为100分).后者的一般卫生知识、行为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前者,但信念得分却低于前者.信念与知识、行为紧密相关,r=0.04和0.30.结论武警战士和指挥院校学员健康知识、信念、行为水平较低,应该针对生活环境、个体的文化素质、健康信念等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健康教育干预效果.
作者:李浴峰;刘彬;雷志勇;宋月英;李亚萍;王心;朱振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可能参与电击信号应激免疫调节作用的中枢机制.方法利用以电击装置为信号的情绪应激免疫调节作用动物模型,观察情绪应激后2个小时,大鼠全脑的c-fos原癌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动物相比,以电击装置为信号刺激的情绪应激组大鼠明显表达c-fos的脑区包括额皮质、扣带皮质、杏仁体、前连合核、下丘脑背内侧核弥散部、弓状核、孤束核等.结论这些核团可能参与了电击信号应激的免疫调节作用的中枢机制.
作者:邵枫;林文娟;王玮雯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躯体化障碍患者的防御机制与认知归因特征.方法对34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躯体化障碍患者(疾病组)进行防御机制问卷(DSQ)、精神卫生起源归因源量表(MHLO)、精神卫生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HAMD测试,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对照组).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疾病组较多应用不成熟及中间型防御机制,较多使用退缩、解除、躯体化、否认、同一化,较少使用抱怨、幽默(P<0.05);患者常把疾病归因于外部(P<0.01),缺乏自省.结论躯体化障碍患者具有不同于正常人的防御方式和认知归因特点,适于进行认知行为疗法.
作者:赵长银;沈学武;耿德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聪圣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后学习记忆障碍及神经细胞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跳台实验、水迷宫实验,观察聪圣胶囊对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采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观察聪圣胶囊含药血清对缺糖缺氧损伤神经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的影响.结果聪圣胶囊1.5、3 g/kg可改善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程度;其含药血清可抑制缺糖/缺氧3 h再灌0 h、3 h、6 h和18 h引起的神经细胞内LDH的释放.结论聪圣胶囊可减轻缺血性脑损伤.
作者:赵玲;徐秋萍;李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尿道及膀胱异物在泌尿外科临床中较常见,但是有关其致病行为的临床研究较少,作者通过对我院泌尿外科近二十余年收治的尿道及膀胱异物患者的致病行为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曙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是一种脑肠肽.作为胃肠激素,它参与胃肠功能的调节,并作为饱感信号起到抑制食欲的作用,是外周摄食调节的主要生理因子;作为中枢神经递质,它与其他摄食相关递质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中枢的摄食调节.
作者:石慧琳;张健发;冯凭;程义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孤独症是婴幼儿常见的广泛性发育障碍,自1943年由Kanner首次发现并报道后,对此病的研究越来越多.我国目前尚无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作者:汪卫华;翟灵伟;郑丽;朱军;屈晓燕;冯琴妹;马东;吴亚南;汪晓东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