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七年制与普通本科医学生16PF人格特征分析

江虹;张红静;潘芳;刘德祥

关键词:人格, 16PF, 医学生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及素质教育地位的提高,高校更加重视对高层次人材的培养.学业成绩的好坏除受智力因素外影响外,也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而人格是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因此,探讨非智力因素对医学生学习的影响,在教学方法上根据不同的人格特点,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干预和指导,有现实意义.为此,我们对医学七年制与普通本科学生的人格特征和复合人格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焦虑症患者的定量感觉分析

    焦虑症患者主诉繁多,以焦虑、失眠、多梦、心烦、潮热、肢体感觉异常、乏力为主要表现,其中肢体麻木、疼痛、蚁走感等躯体症状在临床上较多见,查体往往无神经系统受损的体征,神经传导速度等电生理检查也无异常发现,这些异样的感觉困扰着焦虑症患者.近来研究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早期的肢体麻木、疼痛等异样感觉是小神经纤维受损的结果[1~3].定量感觉检查是早期发现小的神经纤维受损的较敏感的方法[4].伴有主观感觉异常的焦虑症患者是否客观上也存在类似的躯体感觉功能障碍,作者使用定量感觉检查法对此进行了研究.

    作者:承欧梅;董为伟;钟士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糖尿病、抑郁症疲劳特征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疲劳特征.方法引入疲劳评定量表,运用多元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了CFS与糖尿病、抑郁症的疲劳特征.结果 CFS与糖尿病、抑郁症的疲劳表现存在不同,例如CFS的疲劳是患病后首先出现的主要的症状,其疲劳程度重于糖尿病与抑郁症,疲劳心理后果重于糖尿病,但轻于抑郁症等.结论 CFS存在与其他躯体和精神类疾病不同的疲劳特征.

    作者:张翠珍;王天芳;贾忠武;季绍良;孙珊玲;娄锡恩;马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心理健康教育对社区居民自杀影响的随访研究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卫生知识对社区居民自杀的影响.方法运用在杨浦区延吉街道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网络,对杨浦区2000~2002年的自杀率与前3年进行比较,再对区内的干预街道和对照街道进行比较,了解其中的差异.结果两组自杀人数所占意外死亡比例有显著性差异(χ2=45.86,P<0.01).2002年组的自杀率比1999年组的自杀率有所下降,尤其是65岁以上者下降近50%,但是在16岁以下组中的死亡数有所上升.结论预防自杀必须从心理健康做起,提高人的应激能力,主动进行健康心理的干预来防治抑郁和减少自杀的发生.

    作者:肖凉;季建林;李敬亮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的编制

    目的在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基础上,编制适用于大规模调查研究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 方法在山东省范围内随机取样(n=370),采用鉴别力分析、因素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项目分析,形成新的量表简体,并对新量表的测量学特性进行检验.结果编制了由20个项目构成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体,并证实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同质信度、效标效度和构想效度.结论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可以作为研究我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一种可供选择的工具.

    作者:邢占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护理系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调查

    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问题中以情绪问题较为常见[1].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欠佳,心理问题突出,尤以男生为重[2].目前国内对护理系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研究较少,故笔者作了此项调查.

    作者:史崇清;李峥;李勤;张迎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消化道恶性肿瘤确诊初期患者社会支持与生命质量的调查

    目的调查消化道恶性肿瘤确诊初期的患者半年中的社会支持和生命质量变化.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CARES-SF对146名患者的社会支持和生命质量进行为期半年的追踪调查.结果消化道恶性肿瘤确诊初期患者的生命质量为中等,其中婚姻关系维度、性关系维度得分半年后下降.患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多的是情感支持,其次是实际支持,信息支持为第三位.情感支持大多来源于家庭成员,信息支持大多来源于医务人员.患者大多很少参与社交活动.在半年中情感支持、实际支持、信息支持的变化模式不一.诊断初期的患者不能有效地利用社会支持.结论应对确诊初期患者加强咨询,以充分识别和利用社会资源.应持续评估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社会支持,并制订干预方案,提高消化道恶性肿瘤确诊初期患者的社会支持程度,终提高其生命质量.

    作者:胡雁;Ken Sellick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环境线索暴露对海洛因依赖者心理渴求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评价暴露于相关环境线索前后,海洛因依赖者心理渴求以及心率、血压和瞳孔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期待为探讨复吸的机制提供一些相关的临床资料.

    作者:邵春红;江开达;赵敏;徐一峰;周伟航;刘培勇;秦海鸥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老年抑郁症病人免疫功能及其心理状况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病人的免疫功能变化及与心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24例60岁以上首次发作的抑郁症患者(抑郁组),26名健康老年人(对照组),作细胞因子测定,并以HAMD、HAMA、EPQ和LES量表进行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抑郁组细胞因子IL-1β和IL-6显著高于对照组,抑郁组HAMD,HAMA总分及因子分EPQ的神经质分,负性生活事件总分和社交问题的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IL-6与HAMD总分、HAMA总分及认知障碍和躯体性焦虑因子分呈正相关.结论老年抑郁症病人存在免疫功能改变,心理健康状况较正常老年人差.

    作者:吕永良;吴爱勤;李鸣;刘建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气质特征及家庭环境的研究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气质特征,了解ADHD儿童与家庭环境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国学龄儿童气质量表(CSTS)对50例8~12岁ADHD患儿进行测查.并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同时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50例ADHD患儿及50例正常儿童进行家庭特征评定.结果 ADHD组与常模组的气质类型分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患儿中麻烦型及中间近麻烦型的比例明显高.ADHD组的活动水平、节律性、适应性、反应强度、心境、持久性、注意转移、反应阈气质维度的得分与常模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ADHD儿童的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成功性较对照组为低,而家庭矛盾性较对照组为高,其气质维度与家庭环境存在相关性.结论 ADHD儿童的气质有其独特性,家庭环境是影响ADHD儿童的重要因素之一,应根据其气质特征,环境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

    作者:傅晓燕;孟馥;梅竹;沈丽歆;张旭;吴文源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病毒性肝炎患者抑郁焦虑症状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病毒性肝炎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应答状态、免疫调节功能失调之一现象已众所周知[1,2]病毒性肝炎患者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症状,这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被许多研究所证实[3,4].

    作者:汪卫华;孙剑;苏宗荣;何杰;郑剑;方国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妇科手术前后焦虑和抑郁相关因素分析

    我们对160例接受妇科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焦虑、抑郁及与手术相关的心理因素调查,旨在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

    作者:徐建平;王彦林;罗慧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焦虑特质与心率变异性及心率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焦虑特质与心率变异性及心率的关系.方法 186名飞行学员,完成焦虑问卷并记录5分钟短时程心率变异性.分析焦虑与心率变异性、心率的相关,并分组比较.结果焦虑与心率变异性无显著相关,外显焦虑与心率呈显著负相关.低外显焦虑个体心率较快(P<0.05).结论用生理指标对焦虑进行评价缺乏敏感性,不同的指标对焦虑程度的变化敏感性不同,心率用于评价外显焦虑敏感性较好;个体自我陈述的焦虑程度与生理指标的变化可能不一致.

    作者:刘旭峰;苗丹民;肖玮;黄伟芬;刘芳;景晓路;刘平;张金荣;王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麻醉与手术创伤对不同月龄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麻醉与手术创伤对不同月龄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麻醉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方法将不同月龄的大鼠分别分为正常组、麻醉组和麻醉+手术组,于不同时间分别进行Y型迷宫学习记忆能力测试及旷场分析实验.结果麻醉或麻醉手术后1天,高龄鼠与正常自身对照Y型迷宫和旷场分析实验均有显著差异(Y型迷宫P<0.01,旷场分析实验P<0.01).麻醉或术后1天低龄鼠与正常自身对照旷场分析实验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麻醉与手术创伤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是暂时性的,可逆性变化,随着时间推迟,以后恢复.

    作者:王红梅;耿德勤;谭迎春;王志萍;曾因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行为疗法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目的了解国内行为疗法的研究、应用概况及发展趋势.方法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CBMdisc数据库中1981年~2000年行为疗法文献的时间分布、主题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1)国内行为疗法逐年累积文献量呈指数增长.(2)国内行为疗法以行为矫正、生物反馈及认知疗法应用较多,行为矫正和生物反馈已用于临床各科,应用多的为心血管系统及神经内科疾病.认知疗法主要用于精神障碍,厌恶疗法主要用于物质戒断,系统脱敏用于恐怖症,沉思无临床应用的报道.结论国内行为疗法处于学科大发展的初期阶段.

    作者:赵山明;赵贤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安全感研究述评

    安全感作为一个重要概念,见诸众多的心理学理论观点之中.对于安全感的描述也因理论学派的观点不同而有所不同.本文重点对精神分析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中的安全感理论进行总结,并探讨与精神障碍特别是神经症的关系,提出安全感的定义.

    作者:安莉娟;丛中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应付方式变化特征的研究

    目的了解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应付方式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评定78例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应付方式的改变,并与86例正常对照比较,用HAMD评定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疗效.结果抑郁症患者退避、自责的因子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求助、解决问题的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退避、自责的因子分降低,与正常对照差异无显著性;求助、解决问题的因子分升高,但仍低于对照组,幻想、合理化的因子分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者的退避、自责的因子分低于治疗无效者,而求助、解决问题的因子分高于后者.HAMD的减分率与治疗后退避、自责的因子分呈负相关,与求助、解决问题的因子分呈正相关.结论抑郁症治疗前后应付方式发生改变,退避、自责、求助、解决问题的应付方式与疾病的变化有关,幻想、合理化的应付方式在抑郁症患者中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同疗效的患者采用的应付方式不同.

    作者:张迎黎;李鹤展;梁炜;张建宏;李战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森田疗法与道家认知疗法的比较

    心理治疗主要是针对个人的心理问题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来改善心理状态的过程.由于我们的心理与行为深受文化的影响,现代的心理卫生工作者已经认识到心理治疗的运用不能忽略文化的层次,心理治疗的跨文化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显示了迫切的需要.而且,当今心理学发展呈现出了文化学转向这一历史性变化[1]

    作者:朱金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交感神经系统在应激免疫调节中的特异性作用

    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都发现应激可以导致免疫功能的改变,并影响某些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其主要介导通路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和交感神经系统(SNS)[1].SNS激活后从交感神经末梢和肾上腺髓质释放的儿茶酚胺(CA,主要包括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以及HPA轴激活后从肾上腺皮质释放的糖皮质激素(GC)都被证明可以影响免疫功能[2].近年来有关应激时SNS在某些免疫器官和免疫反应中的特异性调节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综述这方面的有关研究及进展.

    作者:王玮文;林文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慢性病住院少儿的人生取向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在比较上海市慢性病住院少儿和同龄健康少儿人生取向的基础上,分析慢性病住院少儿人生取向发展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法对118例慢性病住院少儿和121名在校读书的同龄健康少儿进行调查.结果慢性病住院少儿的人生取向受住院次数、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的影响;其人生取向水平明显低于同龄健康少儿;女性少儿的人生取向水平明显低于男性少儿;高年龄组少儿的人生取向水平明显高于低年龄组少儿;白血病少儿的人生取向水平显著低于其他疾病的少儿;住院次数超过四次后,慢性病住院少儿的人生取向水平明显下降.结论护理工作者应特别关注病情严重、多次住院的女性少儿,帮助其建立积极的人生取向,以促进其心理、情感的健康发展.

    作者:周英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精神科医务人员生活质量比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研究更加广泛深入,考察精神科医务人员的生活质量是有必要的.为此,对117名医务人员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分析其影响因素并积累资料.

    作者:章秋萍;吴惠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