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焦虑特质与心率变异性及心率的相关研究

刘旭峰;苗丹民;肖玮;黄伟芬;刘芳;景晓路;刘平;张金荣;王伟

关键词:焦虑, 心率变异性, 心率
摘要:目的探讨焦虑特质与心率变异性及心率的关系.方法 186名飞行学员,完成焦虑问卷并记录5分钟短时程心率变异性.分析焦虑与心率变异性、心率的相关,并分组比较.结果焦虑与心率变异性无显著相关,外显焦虑与心率呈显著负相关.低外显焦虑个体心率较快(P<0.05).结论用生理指标对焦虑进行评价缺乏敏感性,不同的指标对焦虑程度的变化敏感性不同,心率用于评价外显焦虑敏感性较好;个体自我陈述的焦虑程度与生理指标的变化可能不一致.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生记忆力与人格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医学生记忆力与人格因素相关性.方法以117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用临床记忆量表和卡特尔16PF人格问卷为研究工具进行测验调查.结果 16PF人格特征的稳定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与联想学习、无意义图形再认、人像特点联系回忆、总记忆指数、记忆商数等呈显著正相关;紧张性与联想学习、人像特点联系回忆、记忆商数呈显著负相关.16PF的复合人格因素焦虑与安详、内外倾向性、心理健康等也与多项记忆指标显著相关.结论医学生的记忆力与多种人格特征有显著相关,且不同的记忆类型与不同的人格特征组合有关.

    作者:张红静;潘芳;江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慢性病住院少儿的人生取向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在比较上海市慢性病住院少儿和同龄健康少儿人生取向的基础上,分析慢性病住院少儿人生取向发展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法对118例慢性病住院少儿和121名在校读书的同龄健康少儿进行调查.结果慢性病住院少儿的人生取向受住院次数、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的影响;其人生取向水平明显低于同龄健康少儿;女性少儿的人生取向水平明显低于男性少儿;高年龄组少儿的人生取向水平明显高于低年龄组少儿;白血病少儿的人生取向水平显著低于其他疾病的少儿;住院次数超过四次后,慢性病住院少儿的人生取向水平明显下降.结论护理工作者应特别关注病情严重、多次住院的女性少儿,帮助其建立积极的人生取向,以促进其心理、情感的健康发展.

    作者:周英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安全感研究述评

    安全感作为一个重要概念,见诸众多的心理学理论观点之中.对于安全感的描述也因理论学派的观点不同而有所不同.本文重点对精神分析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中的安全感理论进行总结,并探讨与精神障碍特别是神经症的关系,提出安全感的定义.

    作者:安莉娟;丛中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七年制与普通本科医学生16PF人格特征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及素质教育地位的提高,高校更加重视对高层次人材的培养.学业成绩的好坏除受智力因素外影响外,也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而人格是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因此,探讨非智力因素对医学生学习的影响,在教学方法上根据不同的人格特点,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干预和指导,有现实意义.为此,我们对医学七年制与普通本科学生的人格特征和复合人格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

    作者:江虹;张红静;潘芳;刘德祥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的编制

    目的在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基础上,编制适用于大规模调查研究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 方法在山东省范围内随机取样(n=370),采用鉴别力分析、因素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项目分析,形成新的量表简体,并对新量表的测量学特性进行检验.结果编制了由20个项目构成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体,并证实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同质信度、效标效度和构想效度.结论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可以作为研究我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一种可供选择的工具.

    作者:邢占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心理健康教育对社区居民自杀影响的随访研究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卫生知识对社区居民自杀的影响.方法运用在杨浦区延吉街道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网络,对杨浦区2000~2002年的自杀率与前3年进行比较,再对区内的干预街道和对照街道进行比较,了解其中的差异.结果两组自杀人数所占意外死亡比例有显著性差异(χ2=45.86,P<0.01).2002年组的自杀率比1999年组的自杀率有所下降,尤其是65岁以上者下降近50%,但是在16岁以下组中的死亡数有所上升.结论预防自杀必须从心理健康做起,提高人的应激能力,主动进行健康心理的干预来防治抑郁和减少自杀的发生.

    作者:肖凉;季建林;李敬亮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与社区人群自测健康对照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疾病谱的变化,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迅速攀升,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糖尿病人患病后如何看待或评价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如何看待或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状况?这关系到他们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和全面康复等.本文基于生理-心理-社会医学的健康模式,利用自测健康这一新兴的健康评价方式,对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测健康状况与社区人群对照研究进行对照分析,了解患者的自评健康情况并探讨影响因素.

    作者:杨志刚;张小明;张钧;黄海;张琳;李蓓;项薇;吉程程;解亚宁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格特征与人格障碍的对照研究

    为了从多层次探讨精神分裂症病人在人格特征,我们采用NEO-PI-R个性调查表及人格诊断问卷(PDQ+4)研究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在人格维度、人格特质水平、人格模型及十二种人格障碍倾向性方面有无差异,为精神分裂症的防治提供一些帮助.

    作者:高成阁;王赞利;纪术茂;陈元堂;马军平;陈策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精神科医务人员生活质量比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研究更加广泛深入,考察精神科医务人员的生活质量是有必要的.为此,对117名医务人员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分析其影响因素并积累资料.

    作者:章秋萍;吴惠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焦虑特质与心率变异性及心率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焦虑特质与心率变异性及心率的关系.方法 186名飞行学员,完成焦虑问卷并记录5分钟短时程心率变异性.分析焦虑与心率变异性、心率的相关,并分组比较.结果焦虑与心率变异性无显著相关,外显焦虑与心率呈显著负相关.低外显焦虑个体心率较快(P<0.05).结论用生理指标对焦虑进行评价缺乏敏感性,不同的指标对焦虑程度的变化敏感性不同,心率用于评价外显焦虑敏感性较好;个体自我陈述的焦虑程度与生理指标的变化可能不一致.

    作者:刘旭峰;苗丹民;肖玮;黄伟芬;刘芳;景晓路;刘平;张金荣;王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中、英文MBTI-M人格类型量表的跨文化差异研究

    目的探讨跨文化差异对中、英文MBTI-M人格类型量表测验结果相关程度的影响,为中文版MBTI-M的进一步修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原版及中文版MBTI-M人格类型量表,对英语水平四级以上的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题目表达形式和被试英语水平均与中、英文MBTI-M测验结果的相关程度呈显著性相关.语句型题目中、英文测验结果的相关明显高于词对型题目;英语专业组相关程度高,英语四级组低.结论中、英文MBTI-M量表之间存在跨文化差异,主要的影响因素是题目的表达形式和被试的英语水平.

    作者:陈静;苗丹民;罗正学;皇甫恩;李媛;肖利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环境线索暴露对海洛因依赖者心理渴求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评价暴露于相关环境线索前后,海洛因依赖者心理渴求以及心率、血压和瞳孔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期待为探讨复吸的机制提供一些相关的临床资料.

    作者:邵春红;江开达;赵敏;徐一峰;周伟航;刘培勇;秦海鸥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病,它是指无明显器质性原因的但有明显消化不良症状的一组疾病,不但困扰患者的日常生活,而且化费病人的大量钱财,用尽各种胃药,频繁就诊,故在常规药物疗效欠佳状态下加用黛力新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林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交感神经系统在应激免疫调节中的特异性作用

    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都发现应激可以导致免疫功能的改变,并影响某些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其主要介导通路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和交感神经系统(SNS)[1].SNS激活后从交感神经末梢和肾上腺髓质释放的儿茶酚胺(CA,主要包括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以及HPA轴激活后从肾上腺皮质释放的糖皮质激素(GC)都被证明可以影响免疫功能[2].近年来有关应激时SNS在某些免疫器官和免疫反应中的特异性调节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综述这方面的有关研究及进展.

    作者:王玮文;林文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森田疗法与道家认知疗法的比较

    心理治疗主要是针对个人的心理问题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来改善心理状态的过程.由于我们的心理与行为深受文化的影响,现代的心理卫生工作者已经认识到心理治疗的运用不能忽略文化的层次,心理治疗的跨文化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显示了迫切的需要.而且,当今心理学发展呈现出了文化学转向这一历史性变化[1]

    作者:朱金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护士行为与职业有害因素关系的探讨

    护士在为病人治疗、护理的行为过程中所受到的职业危害也越来越严重.为调查职业危害因素对护士的伤害情况,笔者采用问卷式对二所综合医院、一所肿瘤医院的208名护士进行了调查,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玉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皮质酮对脑胆碱受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反复注射皮质酮对脑胆碱受体功能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反复皮下注射皮质酮1,5,25,50mg*kg-110天及21天后,急性尾静脉给予致惊剂量烟碱1mg*kg-1或腹腔注射0.5 mg*kg-1槟榔碱,记录小鼠发生惊厥的强度和自发活动数的改变.结果反复注射皮质酮不能改变烟碱诱发的紧张性-阵挛性惊厥的强度,M受体激动剂槟榔碱抑制自发活动的作用强度也未改变(P>0.05).结论小鼠反复注射皮质酮既不影响脑N受体功能,也不影响脑M受体的功能.

    作者:王越;刘跃;王汝欢;王怀经;汪海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纳洛酮对大鼠脑震荡后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减退的影响

    目的研究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对大鼠脑震荡后空间学习记忆缺失的影响.方法用金属单摆打击装置制作SD大鼠脑震荡模型,用Morris水迷宫训练方法,比较假打击+生理盐水组、脑震荡+生理盐水组与脑震荡+纳洛酮治疗组各组动物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差异,观察纳洛酮对脑震荡后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打击后第8至13天,脑震荡+生理盐水组大鼠的隐匿平台逃避潜伏期明显比假打击+生理盐水组大鼠长(P<0.01),脑震荡+生理盐水组大鼠的穿越原平台位置水域的次数明显比假打击+生理盐水组大鼠少(P<0.01);脑震荡+纳洛酮组大鼠隐匿平台逃避潜伏期明显比脑震荡+生理盐水组缩短(P<0.01),与假打击+生理盐水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脑震荡+纳洛酮组大鼠穿越原平台位置水域的次数明显比脑震荡+生理盐水组多(P<0.01),与假打击+生理盐水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震荡可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减退,纳洛酮能显著减轻大鼠脑震荡后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减退,提示内源性阿片肽增多是脑震荡后学习记忆能力减退的神经机制之一.

    作者:郭昌茂;徐小虎;马光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铅对生长发育期小鼠学习记忆行为及脑内NO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长期低铅染毒对生长发育期小鼠学习记忆行为影响的机制.方法采用开场试验、T型水迷宫等行为观察和生化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观察长期低铅染毒对生长期小鼠学习记忆及脑内NO、SOD活性及MD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075%醋酸铅染毒组小鼠学习能力呈明显损伤(P<0.01);(2)0.075%醋酸铅染毒组小鼠脑内NO含量、SOD活性明显下降(P<0.01),而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长期低铅染毒对生长发育期小鼠学习能力有显著损伤,这种损伤可能与脑内NO含量、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升高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孙鹂;李珊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护理系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调查

    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问题中以情绪问题较为常见[1].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欠佳,心理问题突出,尤以男生为重[2].目前国内对护理系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研究较少,故笔者作了此项调查.

    作者:史崇清;李峥;李勤;张迎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