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见多;李启杨;尹小梅;周利;沈光金;吴维铎;韩小和;郑富涛
当前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厌学已成为一个愈来愈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若得不到解决,将影响到职业教育关于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的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贯彻实现,将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为此,我们对厌学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为预防和消除厌学提供对策.
作者:庄伟强;刘爱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通过行为干预疗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而达到防治疾病、提高工作效率及生活质量,已成为社区卫生工作的新课题.我院自1999年开始运用行为干预疗法,开展对出院脑卒中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工作,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严翎;梁月香;步红兵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能否阻止和预防因精神病的行为紊乱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保证病人的健康和安全,促使其重返社会,是被广泛关注的课题.我们在实施了科学的病房管理的基础上,将道德教育对病人行为障碍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艳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精神病人的不健康行为对疾病过程具有重要影响[1].作者以自我护理理论为基础,应用认知行为矫正,通过改变精神病人的观念和认知过程,提高了病人生活自理能力,改变了某些不健康行为,提高了精神病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庆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性生活的质量及影响因素.然而人们所承受的社会、心理压力亦逐渐增大,其发生阳萎及因阳萎而就医的患者也在不断增加.为更好地满足阳萎患者的需求,探讨治疗阳萎的有效方法,本文对男性外生殖器治疗仪治疗阳萎的效果、副作用及疗效进行了对照研究.
作者:刘浩志;陈作礼;付春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大鼠睡眠剥夺后相关脑区5-HT受体亚型的表达情况,探讨大鼠睡眠的5-HT机制.方法以大平台作为对照组,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对大鼠进行睡眠剥夺,根据5-HT1A和5-HT2A受体互补DNA序列合成相应的特异性引物,用PCR法观察大鼠睡眠剥夺后海马、下丘脑和中脑5-HT1A和5-HT2A受体表达.结果大鼠睡眠剥夺后海马和中脑5-HT1A受体表达增强,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下丘脑无明显变化.实验组和对照组各脑区5-HT2A受体无明显变化.结论 5-HT1A与大鼠的睡眠调节有关.
作者:吴兴曲;杨来启;王晓峰;李拴德;马文涛;杨喜民;刘光雄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来,在校大中专毕业生肺结核患者每有所见,病变严重不但影响其前途发展,而且也威胁周围人群的健康,已引起老师家长的高度重视.为了解这部分学生肺结核发病现况,探讨有关发病的影响因素和防病对策,1998~2001年3月,我们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同期住院学生病人及其所在的鲁南10所中学、4所中专及2所大学的部分毕业班学生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董安国;吴刚;李凡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应激概念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提出,应激反应是一种很复杂的反应,泛指身体内外环境刺激条件下出现的一系列生理性乃至病理性反应,无论是机体接受的各种刺激或精神压力或心理创伤都可引起应激反应,包括情绪变化、神经内分泌变化、免疫系统变化等等.近若干年来,应激的副作用包括对脑高级功能的损伤作用受到普遍关注,但关于其对脑功能发育的影响甚少被研究,为此本实验观察了电刺激应激对幼年大鼠空间记忆发育的影响,报道如下.
作者:姜京城;隋建峰;赵红梅;王晓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在单调的环境中,生活上的依赖性,加之生活上的被动性,加重了病人的社会退缩及精神衰退[1].为了防止延缓此种情况,我们对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了康复护理,并与实施传统的功能制护理的病人进行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海波;蒋文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自杀未遂是指已经采取自杀行为,但由于方法不当或救治及时,未造成死亡的一种行为,护理人员应根据此类患者的心理特征,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心理危机,使其重新适应社会,防止再次自杀的发生.
作者:李翠兰;徐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血管性痴呆(VD)在我国约占老年期痴呆的30%~50%,为老年期痴呆常见的类型之一.选择我院1998~2000年收治的VD病人90例,应用地奥奥利达治疗45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东堂;刘桂荣;陈一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雌激素除传统的性成熟作用外,在性器官以外的许多组织也发现雌激素受体。雌激素替代治疗(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 ERT)被广泛用于停经后妇女预防骨质疏松症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近来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是雌激素的主要靶器官之一。在海马等与学习记忆相关的区域存在大量雌激素受体。因此人们推测老年妇女认知功能下降与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并寄希望于能通过提高循环雌激素水平年来改善认知功能和预防痴呆的发生。
作者:周红杰;王景周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评估晚期血吸虫病人的生命质量状况,分析影响其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直接访谈式问卷分别调查114例临床确诊的晚期血吸虫病例及健康人,应用生命质量量表测定分析其生命质量.结果病例组生命质量综合指数、心理健康指数和躯体功能指数分别为120.94、24.89和59.43,低于对照组137.00、35.35和63.15,两者差异显著(P<0.05); 病例组的社会生活指数(36.62)与对照组指数(38.51)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晚期血吸虫病人的生命质量低于正常对照,可能与疾病所致的功能障碍有关.
作者:郭见多;李启杨;尹小梅;周利;沈光金;吴维铎;韩小和;郑富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者血脂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37例海洛因依赖者和2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I(apoAI)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并比较戒断综合征患者(26例)、非戒断综合征患者(11例)、吸食年限超过5年患者(21例)和吸食年限少于5年患者(16例)与正常对照组的血脂水平.结果海洛因依赖组血清TC(4.5±0.7)mmol/L、HDL-C(1.08±0.36)mmol/L均低于对照组(4.9±0.8)mmol/L、(1.20±0.32)m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5), LP(a)(402±76)mg/L高于对照组(286±38)mg/L, 差异有显著性(P<0.05).戒断综合征组血清LP(a)(520±86)mg/L显著高于对照组(286±38)mg/L, 差异非常显著(P<0.01).吸食年限超过5年组血清TC(3.8±0.6)mmol/L、HDL-C(0.92±0.28)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4.9±0.8)mmol/L、(1.20±0.32)mmol/L,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海洛因依赖者血清TC、HDL-C和LP(a)水平存在异常变化,低血清TC、HDL-C水平可能与依赖者强迫性觅药行为和抑郁情绪有关,高血清LP(a)水平可能与机体应激状态和戒断症状有关.
作者:邱德胜;赵海专;唐全兴;王高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心肌梗塞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危重疾病,它不仅造成患者的躯体不适甚至死亡,而且对患者产生严重的精神刺激[1],出现焦虑、抑郁情绪障碍.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些症状,为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理治疗提供依据,作者对46例心肌梗塞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作者:王衍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症状与细胞因子(CK)的关系,了解抗精神病药物对CK的影响.方法用ELISA法检测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及16名正常人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及其可溶性受体(sIL-2R)、а-肿瘤坏死因子(TNFа)及其可溶性受体Ⅰ(sTNF-RⅠ)、受体Ⅱ(sTNF-RⅡ)、IL-10水平,同时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估患者精神症状.结果治疗前血清sIL-2R、sTNF-RⅠ、sTNF-RⅡ、IL-10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氯氮平治疗IL-10显著下降.某些CK的变化与BPRS因子分的变化存在高度相关.结论提示精神分裂症存在CK介导的免疫功能异常,CK的变化是精神症状演变的一个参考指标.氯氮平可能通过抑制IL-10而达到免疫抑制作用.
作者:卢山;刘刚;陈胜洪;孔祥泉;陈继军;姚咏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危害严重,但难以预料,其中精神分裂症高.严重影响了病人如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作者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特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张秀华;翟金国;于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国是慢性乙性肝炎高发地区,发病率显著增加[1],其发病机制复杂,除与病原和免疫因素有关外,心理社会因素,包括个性特征、生活事件和精神紧张等因素起重要作用.本文应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慢性乙性肝炎有关的心理社会因素进行初步探讨,以对本病的防治及心理咨询和心理护理提供依据.
作者:刘跃进;崔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对1997年7月~2000年6月住院服用利培酮或氯氮平治疗达痊愈或显著进步、出院后回归社会达18个月及以上的17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89例、氯氮平75例)的生活质量进行了分别于2000年7月和2001年7月进行了两次追踪随访对照研究.结果第二次随访利培酮组患者的随访成功率高于氯氮平组(χ2=34.11,P<0.0001);利培酮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两次随访结果均极显著高于氯氮平组,且利培酮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之一年前随访又有新的提高,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出院时服用药物剂量和种类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较强因素.结论利培酮能够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远期疗效更突出.
作者:孟健;唐茂芹;黄劲松;侯瑞华;王洪军;赵贵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 TMD)是多因素致病,其中,心理社会因素在TMD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理社会因素与TMD发病关系的调查研究报道较多,但在治疗上采用综合性心理治疗方法(常规药物加心理治疗)报道甚少,本文探讨在治疗TMD时配合心理治疗的疗效.
作者:唐柳云;马梁红;刘念邦;骆桂秀 刊期: 2002年第04期